《漸》豐子愷
《漸》豐子愷1
讀了豐子愷的《漸》,我深有感觸,似乎明白了很多,又似乎更迷茫了。明白是因為我懂得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迷茫是因為我們對于時間的無法把握,以及人生的不確定。
“漸”是無形的,你看不到她輕輕挪移的腳步,“漸”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會驚詫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漸”能掩蓋很多變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局外的人也難于感覺到。因此,當(dāng)一個人奮斗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巔峰時,我們不會覺得驚詫,因為他付出的'努力與艱辛人們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來,雖然那些都已成為過去,但依然清晰。同樣,當(dāng)一個人從溫柔富貴之鄉(xiāng)中逐步走向破落衰敗,只要其中經(jīng)歷了幾十年,人們在感嘆的時候,也覺得沒有什么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變數(shù),使他們不至于永遠(yuǎn)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當(dāng)然,他們在祈禱上蒼時,并沒有求佛不給那些富貴之家關(guān)照。事實上,一個家庭順延幾代之后,就會有一些崛起與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貴而謙和的,因此,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家無三代富,清官不到頭。這是規(guī)律,這也是傷感,這更是無奈——沒有讀懂人生的無奈。
正因為人生是如此短暫,即使你能活上百來歲,或者與彭祖一樣以八百歲為人生之秋,但對于浩渺的宇宙來說也是短暫的。人都是時間這一輛永恒列車上的一員,不同的是,有的人從這里上車,有的人從那里上車,有的人在這里下車,有的人在那里下車,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們的人生如同上下車一樣,那便是圓滿,上車便是喜悅,下車更是喜悅。達(dá)到這一境界是異常艱難的,不是有很多人因為在車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該下車時卻未下車,這于人生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悲哀,人們只是這樣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這樣的生命沒有多大價值。那些在車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將會被提前逐下車,于人生來講,那便是生命的結(jié)束。
因為時間的順延性與不可逆轉(zhuǎn)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從這一角度講,人生真不如南山腳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綠,人生枯老無再春。既然這樣,我也能理解莊子面對妻亡這一世人公認(rèn)的大打擊為什么會鼓盆而歌:人從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萬物更新。如同死,與其恐懼,不如坦然接受。說到底,與其迷茫,不如好好活著。
《漸》豐子愷2
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14分)
漸
豐子愷
使人生圓滑進(jìn)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jìn)的,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yuǎn)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于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jìn)行了。假使人生的進(jìn)行不象山陂而象風(fēng)琴的鍵板,由do忽然移到re,或者象旋律的“接離進(jìn)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人一定要驚訝、感慨、悲傷、或痛感人生的無常,而不樂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漸”維持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巨富的紈袴子弟因?qū)掖纹飘a(chǎn)而“漸漸”蕩盡其家產(chǎn),變?yōu)樨氄;貧者只得做傭工,傭工往往變(yōu)榕`,奴隸容易變?yōu)闊o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兒……因為其變衰是延長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dá)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饑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歡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變了乞丐或偷兒,這人一定憤不欲生了。
“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rèn)其為恒久不變。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農(nóng)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跳過一溝,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nóng)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它跳溝。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這牛而跳溝了。造物的騙人,使人留連于其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人們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溝,不準(zhǔn)停止。自己誤以為是不變的,其實每日在增加其苦勞!
我覺得時辰鐘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時辰鐘的針,平常一看總覺得是“不動”的;其實人造物中最常動的無過于時辰鐘的針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這“我”永遠(yuǎn)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的無常!一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①著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漸”的本質(zhì)是“時間”。時間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rèn)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性質(zhì)上既已渺茫不可思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于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于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dá)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就退在后面,或高呼“不要軋②,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dá)之人。
當(dāng)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并空間于方寸的心中。中國古詩人(白居易)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庇娙耍˙lake)也說:“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③!保ㄟx自《靜觀人生》,有刪改)
【注】①留連:留戀不舍。②軋:擁擠。③永劫:佛教中指永無窮盡之時。
7、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圓滑”概括了人的一生的整體變化,在歲月的沖刷下,人生就是像鵝卵石一樣漸漸失去了棱角。
B.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適應(yīng)人生境遇的種種變化,就是因為這些變化是在相當(dāng)長的時間里達(dá)到的。
C.時間之所以讓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議,是因為和空間相比,時間既無法把握,又無法挽留。
D.這篇散文語言優(yōu)美、細(xì)膩,文采飄逸、富有想象力,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文學(xué)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8、本文圍繞“漸”闡發(fā)感悟,請梳理概括全文的思路。(5分)
9、如何理解文章結(jié)尾引用兩處詩句的含義和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閱讀答案:
1、(3分)B!胺N種變化”有誤,應(yīng)是“境遇的變衰”。
2、(5分)①文章一、二段先說對“漸”總的看法,闡述“漸”是如何讓人生圓滑進(jìn)行的。(2分)②接著闡述“漸”作用是隱蔽時間,讓人誤認(rèn)為其恒久不變;(1分)③然后闡述“漸”的本質(zhì)是時間;(1分)④最后總結(jié)全文,指出只有擁有“大人格”和“大人生”的人,才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1分)
3、(6分)含義:①和無限的時間相比,人的壽命如同擊石之火光般短暫,不應(yīng)在短暫的光陰里爭名奪利;(2分)②但如果有看待時間和人生的正確態(tài)度,無限的空間和時間完全可以收縮在方寸的心中。(2分)作用:這兩處引用升華了主題,使文章形象生動,意蘊更深刻。(2分)
《漸》豐子愷3
漸
豐子愷
、偈谷松鷪A滑進(jìn)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jìn)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jìn),犰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yuǎn)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恒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于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jìn)行了。假使人生的進(jìn)行不像山陂而像風(fēng)琴的鍵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變成青年;或者像旋律的接離進(jìn)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驚訝、感慨、悲傷、或痛感人生的無常,而不樂為人了。
故可知人生是由漸維持的。這在女人恐怕尤為必要:歌劇申,舞臺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將來火爐旁邊的老婆子,這句話,驟聽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認(rèn),實則現(xiàn)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漸漸變成的。
、呷酥芸笆芫秤龅淖兯ィ踩窟@漸的助力。巨富的紈绔子弟因?qū)掖纹飘a(chǎn)而漸漸蕩盡其家產(chǎn),變?yōu)樨氄;貧者只得做傭工,傭工往往變(yōu)榕`,奴隸容易變?yōu)闊o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兒這樣的例,在小說中,在實際上,均多得很。因為其變衰是延長為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dá)到的,在本人不感到甚么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饑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貪戀著目前的生的歡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變了乞丐或偷兒,這人一定憤不欲生了。
③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陰陽潛移,春秋代序,以及物類的衰榮生殺,無不暗合于這法則。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由凋零的秋漸漸變成枯寂的冬。我們雖已經(jīng)歷數(shù)十寒暑,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于想象飲冰揮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間實在沒有顯著的痕跡可尋。晝夜也是如此:傍晚坐在窗下看書,書頁上漸漸地黑起來,倘不斷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漸弱而漸漸加強),幾乎永遠(yuǎn)可以認(rèn)識書頁上的字跡,即不覺晝之已變?yōu)橐。黎明憑窗,不瞬目地注視東天,也不辨自夜向晝的推移的痕跡。兒女漸漸長大起來,在朝夕相見的父母全不覺得,難得見面的遠(yuǎn)親就相見不相識了。往年除夕,我們曾在紅蠟燭底下守候水仙花的開放,真是癡態(tài)!倘水仙花果真當(dāng)面開放給我們看,便是大自然的原則的破壞,宇宙的根本的搖動,世界人類的末日臨到了!
、軡u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瘕跡,使人誤認(rèn)其為恒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農(nóng)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跳過一溝,到田里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nóng)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它跳溝。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這牛而跳溝了。造物的騙人,使人留連于其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人們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溝,不準(zhǔn)停止。自己誤以為是不變的,其實每日在增加其苦勞!
、菸矣X得時辰鐘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時辰鐘的針,平常一看總覺得是不動的;其實人造物中最常動的無過于時辰鐘的針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這我永遠(yuǎn)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的無常!一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著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⑥漸的本質(zhì)是時間。時間我覺得比空間更為不可思議,猶之時間藝術(shù)的音樂比空間藝術(shù)的'繪畫更為神秘。因為空間姑且不追究它如何廣大或無限,我們總可以把握其一端,認(rèn)定其一點。時間則全然無從把握,不可挽留,只有過去與未來在渺茫之中不絕地相追逐而已。性質(zhì)上既已渺茫不可恩議,分量上在人生也似乎太多。因為一般人對于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于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dá)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暫時的美譽);有的見眾人爭先下車,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的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dá)之人。所以我覺得百年的壽命,定得太長。象現(xiàn)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搭船乘車的期間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減少許多兇險殘慘的爭斗,而與火車中一樣的謙讓,和平,也未可知。
⑦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為漸所迷,不為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并空間于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于芥子。中國古詩人白居易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國詩人Blake也說: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手掌里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11.本文圍繞漸闡發(fā)感悟,請梳理全文思路,試用簡明的語言概括。(4分)
12.請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使人生圓滑進(jìn)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
(2) -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著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13.豐子愷的散文擅長形象說理。文章第④段農(nóng)夫抱犢跳溝的故事和第⑥段乘火車的事例,分別有何作用?請作簡要分析。(6分)
14.請結(jié)合文本主旨,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勀愕目捶。?分)
參考答案
11.(4 分)答案:①文章先從人生過程、人生境遇、時間漸變和人物漸變等方面來闡述 漸的外在表現(xiàn);②接著闡述 漸的作用是隱蔽時間,讓人誤認(rèn)為其恒久不變;③然后闡述漸的本質(zhì)是時間;④最后總結(jié)全文, 大人格 和 大人生 的人,能不為 漸 所迷,不為造物所欺,有著超曠的胸懷和達(dá)觀的人生態(tài)度。(4 分)
12.(6 分)答案(1 )人生由于歲月的不斷沖刷被沖掉了棱角,沖刷了自己的本質(zhì),圓滑概括了人一生的整體變化;漸 的表現(xiàn)是無聲無息的,令人毫不知覺的, 微妙一詞正好可以概括這種特點。這句寫出了作者對于人生中漸 的獨特感受。(3 分)
(2 )漸 讓人感到時間的無縫隙,無停頓,是連續(xù)不斷的,它掩蓋了事物的微妙變化,讓人誤認(rèn)為是靜止不變的,這句話進(jìn)一步揭示了漸 的作用是隱蔽時間,(3 分)
13.(6 分)答案:①作者用抱犢跳溝的故事,說明事物已經(jīng)漸變,而人們往往不知不覺,從而證明漸 的作用是隱含的、不易察覺的,讓人們明白漸 的背后蘊含的時間概念,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引起讀者對生命的思索。②作者借乘火車 的事例揭示了一種人生態(tài)度,即在短時間內(nèi),人們也許能做到明達(dá),謙讓,平和,不計較得失;但時間久了,就很少有人能做到。(6 分)
14.(8 分)答案:本文通過對人生命歷程中漸變規(guī)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時間的隱秘性和欺騙性,告誡世人要用 大時間觀 去面對世界,學(xué)會宏觀把握人生,做一個 大人格 和 大人生 的人,以明達(dá)寬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社會的謙讓與平和。(4 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略。(4 分)
。ü8 分)
《漸》豐子愷4
神秘的時間,一年一年的,一月一月的,一日一日的,一時一時的,一分一分的,一秒一秒的逼近你。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感受不到她的呼吸。然而,你的確漸漸地在改變著。那仿佛是一朝一夕的`時,你就這么漸漸老了下來。眼神迷茫了,思緒混亂了,口中喃喃地,不知在訴說著昨天,今天還是明天的事。
你說,造物主騙人的手段,莫如斯。我說,命運弄人的手段,亦莫如斯。漸是不留任何痕跡的。它蒙住了你的雙眼,讓你在黑暗里暫時沉淪,但當(dāng)你睜開眼,似乎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于是你欣慰了,認(rèn)為在這極其細(xì)微的漸中沒有錯過什么。然后你沉迷了,沉迷在這一閉一睜的小游戲中。漸漸的,當(dāng)你第N次睜開眼時,發(fā)現(xiàn)眼前的世界與N次睜眼前不太相同。遂漸漸遲疑,漸漸迷離,漸漸喪失了自己,而口中喃喃的卻都是命運弄人。
你說人生是由“漸”維持的。我曾多次凝視那些老婦,想象著她們年輕時的容貌。但面對這蒼老的容顏,我很難想象她們昨日的年輕貌美。那些皺紋留著歲月的痕跡,如此的滄桑。但這些拖著蹣跚步履的婦人們的確有著“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般自信的昨天,而漸漸地,一切都成了過去。漸漸地頭上長出了白發(fā),漸漸地臉上爬滿了皺紋,漸漸地沉浸在對昨天的回憶中?粗@些經(jīng)歷過無數(shù)個漸漸的婦人們,我想我也終究會走到這一步的吧。心酸楚地痛著,不由地想起那首《葬花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確,正如你說,現(xiàn)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漸漸”變成的。
漸漸地,夕陽落山。漸漸地,殘月高掛。漸漸地,寒山寺的鐘聲響起。漸漸地,鐘聲飄到客船。鐘聲響著,在安靜的夜里,漸漸地,不知又有多少個“漸漸”逝去。
其實“漸”并不廉價。正如你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