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積的變化的最新教案
表面積的變化的最新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fā)展優(yōu)化思想。
2. 在操作、觀察、分析等活動中,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物體表面積的問題,發(fā)展空間觀念。
3. 在探索表面積規(guī)律的活動中,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運用表面積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包裝問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平時的超市中,我們經常會看見一些物體疊放在一起,如:盒裝的餐巾紙,你們看到是怎么疊放的呢? 為什么在超市中只采用了第一種的疊放方法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會了解的。
二、新課探究
1、探究一
將兩盒巧克力(如下圖)包成一包,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法?哪種方法包裝紙最省?(接縫處忽略不計)
表面積: (3×2+1×2×2+1×2×3)×2 =(6+4+6)×2 =32(平方分米)
表面積: (3×2×2+1×2+3×2×1)×2 =(12+2+6)×2 =40(平方分米)
表面積: (3×1+2×2×1+2×2×3)×2 =(3+4+12)×2 =38(平方分米)
有的同學并沒有計算出它們的表面積,一看就知道第一種方法包裝紙最省,你知道為什么嗎? 把面積最大的面重疊起來,這樣包裝就能使包裝紙最省。
2、探究二
將三盒這樣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包裝方法?哪種方法包裝紙最? 你能算出最省的那種包裝方法需要多少包裝紙嗎?
有三種不同的包裝方法把面積大的面重疊起來,這樣包裝紙最省。
表面積: 3×2×2+2×1×6+3×1×6 =42(平方分米)
小巧發(fā)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包裝方法,你看得懂嗎? 這種包裝方法是不是最省材料的方法呢?
表面積: (2+1)×3×2+3×2×2+(2+1)×2×2 =42(平方分米)
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的包裝盒都可以采用這樣的疊放方法呢?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動手實踐,我發(fā)現(xiàn)要使包裝紙最省,只有將面積最大的面重疊在一起,也就是說,要盡量“減少”面積最大的面,使面積最大的面重疊在一起
三、課內練習
1、練習一
將兩個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高是2厘米的相同的長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拼成長方體表面積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5×3+ 5×2 + 2×3)×2 ×2 - 2×3×2 =31 ×2 ×2 - 12 =112(平方厘米)
答: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大是112平方厘米 拼成表面積最小的長方體
(5×3+ 5×2 + 2×3)×2 ×2 - 5×3×2 =31 ×2 ×2 - 30 =94(平方厘米)
答: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大是94平方厘米
2、練習二
一種盒子長20厘米,寬12厘米,高6厘米,將三個這樣的盒子用包裝紙包裝,至少需要多少包裝紙?
3、練習三
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的長方體,怎樣切割,成為兩個長方體,使兩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最大? 表面積之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要使切割成的兩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和最小,該如何切割?表面積最小又是多少?
四、教學反思
通過今天的學習,學生們知道了將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拼成大長方體時有多種拼法。把面積最大的兩個面拼在一起,就可以使拼成圖形的表面積最小,將面積最小的兩個面拼在一起,就可以使拼成圖形的表面積最大。 此規(guī)律應多引導學生自己去推導總結出來并加以應用,才能達到教學效果。
【表面積的變化的最新教案】相關文章: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
影子的變化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