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 1
【單元時段】
從距今約170萬年(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元謀人)至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xiàn))。
【單元特點】
這個單元的內容主要是抓住一個詞——起源,中華文明的起源,它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的。第一部分講的是:舊石器時代的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它從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遠古居民,距今約170萬年云南的元謀人開始,一直講到距今約三萬年在北京的山頂洞人為止。第二部分講的是:新石器時代的農耕文明,主要介紹了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明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文明。第三部分講的是:傳說時期華夏族的祖先,主要介紹了炎帝和黃帝時期的一些故事。
【內容標準】
1、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2、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的區(qū)別。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出現(xiàn)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為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的材料綜合起來,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2、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之間的關系。
【課時】4課時
【課型】知新課、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啟發(fā)式教學 、問題式教學、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多種形式
【教具】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fā)現(xiàn)圖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新學期第一課,用導讀結合的方法完成任務。指導學生觀察課文的相關插圖,提示一些觀察的角度和思考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注意觀察的習慣和根據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學習歷史的興趣;在“活動與探究”中引導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能力;在“合作與探究”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加深彼此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請大家猜謎語:有這樣一種動物,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請問這是什么動物呢?……
這種動物大家都非常熟悉,每天都能看到……人。這是古埃及神話中的妖怪斯芬克司攔路的時候說的謎語。 為什么人會是它所說的這種樣子呢?其實很簡單,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是爬的,長大后就站起來了,用雙腿走路,老的時候走不動了,往往要用拐杖,于是就變成了三條腿。今天我們這節(jié)歷史課就是關于我們中國人的祖先的。
每個人都有尋根性,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什么樣的人。例如我,我姓宋,我的祖先是誰呢?是商朝紂王的哥哥微子啟。
你們知道自己的祖先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查查。每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有自己的父母,相信是可以查到的。但是中國最早的人,他們的父母是誰呢?難道真的和孫悟空一樣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嗎?
在關于人類的起源的問題上,中外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同學們知道哪一些?(上帝造人、女媧造人……)
的確,這兩種傳說是流傳最廣的傳說。但人真是這樣由神造出來的嗎?那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屏幕展示:人的頭像和猩猩頭像
指導觀察:人與猩猩在外貌上非常相似,而且據科學家檢測人與猩猩的基因只有2%的差別,那么人會不會和猩猩有著共同祖先呢?學完這節(jié)課相信大家就會很清楚了。
二、學習新課:
指導學生快速閱讀課題和三個子目,知道本課介紹了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只是講了三個典型代表: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整體把握本課)?
。ㄒ唬┪覈钤绲娜祟
播放短片:《人類的起源》,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捕捉信息,提出問題:
、湃祟惖钠鹪词鞘裁?
、圃趶墓旁车饺说霓D變過程中,什么是決定意義的一步?
、蔷烤故鞘裁磩(chuàng)造了人類?
古代類人猿;直立行走;勞動。
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的變化,部分古猿走出了原始叢林,為了生存,他們學會了直立行走,學會了勞動,變成了人。而沒有離開的部分古猿則演化成今天的猩猩。所以我們可以說,人猩同源。
投影:達爾文和《生物進化論》
既然人是由古猿演變而來,在我國有很多古代人類的活動的痕跡,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展示遠古人類的分布圖)。那么我國境內最早的人是什么人呢?在哪里出現(xiàn)的呢?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呢?請大家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獲取哪些信息?
學生很容易找到:元謀人、我國境內最早、制造工具、用火、距今約170萬年。然后指導學習方法:學習遠古人類一般從以下幾方面來掌握:距今年代、生活地點、生產生活狀況、地位等。強調:能否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
遠古人類在緩慢的發(fā)展進化,在進化的過程中,勞動起來重要的作用?梢哉f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許多地方發(fā)現(xiàn)了遠古人類遺址,其中以北京人遺址最為著名。1987年,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接著,我們就來一同了解一下北京人。
。ǘ┍本┤
同學自己閱讀課文,歸納出北京人的'概況:距今年代、地點、生產生活情況等。
引導學生看教材插圖,對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現(xiàn)代人的頭部有什么區(qū)別?并提示觀察角度:前額、眉骨、顴骨、下額。給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讓學生自己完成。
十分惡劣的環(huán)境下,北京人是如何生活的?學生細讀課文,討論歸納出:粗糙的打制石器,過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大屏幕《北京人制造工具和用火情況》提出打制石器與天然石塊有何區(qū)別?猜想北京人是如何獲得火的?北京人用火做些什么?根據生活經驗和書上插圖合理想象,相互交流,得出結論:打制石器是人加工的,得到火的途徑有:雷電生火、自然生火、偶然摩擦生火,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照明、防寒。?
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是怎樣生活的?學生想象,小組內交流,小組一名代表發(fā)言。提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或按一天時間順序去想象。
距今約三萬年,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qū),又生活著一群遠古人,考古學家稱之為山頂洞人。導入第三目:
。ㄈ┥巾敹慈?
出示《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
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了,有哪些進步?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距今時間體質形態(tài)工具制造生產活動觀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
山頂洞人
指導生看書學生合作完成表格,集體訂正。
代表文化距今時間體質形態(tài)工具制造生產活動觀念社會組織
北京人約70萬—20
萬年保留猿的
某些特征打制石器
天然火采集狩獵群居
山頂洞人約3萬年和現(xiàn)代人
基本相同懂得磨光
鉆孔技術
人工取火采集漁獵懂得
愛美氏族
出示大屏幕片《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問:這說明了什么?通過分析,學生理解:山頂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懂得愛美。?
通過比較可知,北京人過群居生活,山頂洞人過氏族生活,什么是氏族呢?細讀課文,尋找答案。明白“血緣、公有、平等是其特征!
引導學生看插圖《山頂洞人的生活》,描述山頂洞人的生活特點和情況。?
三、鏈接生活:
現(xiàn)在動物園里的猩猩、猴子能進化成人嗎?它們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嗎?小型辯論會,引導學生知道:不能,因為沒有了當時的環(huán)境和條件,它們的某些舉動是偶然的,無意識的。
四、實踐探索:
課后“活動與探究習題2”,學生動手試著用尖石器割草繩,挖東西,體會原始人的艱難生活。
五、鞏固練習:
1、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2、將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的遺址按時間順序由遠及近進行排列,應是怎樣的順序?
3、課外自由組合成小組,查閱和收集相關資料,共同寫一篇關于“猴子能否最終變成人”的小論文或調查報告》?
六、板書設計: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云南,已知最早的人類,會制造工具?
北京人:距今約70萬年-20萬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
群居生活?
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和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磨光鉆孔,愛美,
氏族生活?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 2
一、目標:
課標要求: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
1.學生能夠通過綜合閱讀文字和圖片等材料,從考古、傳說、信史等多個角度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認識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綜合分析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征。
2.學生能夠掌握以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來分析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及其基本特征。掌握以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相互印證的史料實證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能夠通過綜合閱讀文字和圖片等材料,從考古、傳說、信史等多個角度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認識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綜合分析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征。
難點:學生能夠掌握以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來分析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及其基本特征。掌握以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相互印證的史料實證的方法。
三、過程
導入:如何定義什么是中華?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嗎?怎么判斷?判定文明產生的標志你認為是什么?
通過學生討論認識到中華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如何判斷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可以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查找典籍等方式。判定文明產生的標志可以有:城市、國家、文字的.出現(xiàn)等。
1.考古中華文明的起源
①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
任務一:閱讀教材自主完成知識梳理表格(5分鐘)
任務二:閱讀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和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思考:我國早期人類分布有什么特點?
教師預設:閱讀教材,學生可以自主學習認識到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相關代表遺存和生產生活的特點。結合人類遺址分布圖,認識到舊石器時代文明遺址具有沿河分布的特點,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分布范圍廣,形成了若干文化區(qū)系;新石器時代文明遺址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干,周圍環(huán)繞多個文化圈,創(chuàng)造了多元一體、中原核心的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材料提取信息和讀圖分析的能力。
、谝钥脊懦晒麃砜瓷鐣淖兓
任務三:請從以下文化遺址的考古成果中任選一個,說說從中讀取到哪些文明曙光的信息?根據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文化遺存所體現(xiàn)的文明的發(fā)展,分析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
教師預設:學生從圖中可以分析思考得出對古代文明的認識,舉例:稻米——農業(yè)發(fā)展;祭壇——神權崇拜、社會組織擴大;墓葬差異——貧富分化、階級差異;城墻——大型城市的出現(xiàn);玉器——權力象征、神權和王權的結合、藝術、工藝水平高超;神人獸面紋——精神信仰
概括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簡圖如下,從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角度分析,體現(xiàn)了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2.傳說中的部落和國家
①三皇五帝和部落聯(lián)盟時代
任務一:閱讀教材結合示意圖,了解三皇五帝的傳說和早期國家的形成
教師補充講解:關于三皇五帝說法不一,較常見的一種說法是——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結合圖示認識到華夏族走向一體的歷史發(fā)展趨勢。
、趶牟柯涞絿摇缙趪业奶卣
任務二:認識家天下是怎么建立的。思考:早期國家最高權力繼承制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補充講解:據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的記載,給學生講述從堯到舜到禹都是禪讓制,禹之后傳位皋陶、之后是伯益,中再到啟的過程。
教師預設:學生從中認識到早期國家最高權力繼承制度,從禪讓制到世襲制,實現(xiàn)了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轉變,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任務三:分析夏朝是否真的有據可查?
材料一:“夏后帝啟,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史記·夏本紀》
“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監(jiān)獄)。”——《竹書紀年》
材料二:二里頭文化遺址若干圖片
請學生分析以上材料能用來說明什么?請解釋并說明理由。是否能夠確鑿地說二里頭遺址就是夏朝文化遺存?
教師預設:學生從材料中可以得出夏朝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可能出現(xiàn)過夏朝,且傳說中的夏朝與二里頭文化遺址大致重合。以上材料可以說明二里頭遺址是高度發(fā)達的文明的遺址,但是否能夠完全證實就是夏朝。教師提示學生閱讀教材第5頁:“考古學家在河南偃師發(fā)現(xiàn)的二里頭遺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币龑W生思考為什么用“可能”這個詞而不能說“確鑿”?對比殷商我們可以能夠確定的說殷墟就是商朝的遺址,其區(qū)別在于夏朝的文字記載并不是一手史料,但殷商有甲骨文這一文字和實物的考古發(fā)現(xiàn)。
教師補充:19世紀末20世紀初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這可以與文字材料相對照,實證殷墟就是商朝的遺址。這正是歷史研究之“二重證據法”
吾輩生于今日,幸于紙上之材料(文獻資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資料)……我輩固得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此二重證據法,唯在今日始得為之!鯂S
3.信史記載的商周文明
①商朝政權的的特點
材料一:帝辛(商紂王)時代黃組卜辭:
“癸亥卜,黃貞,征夷方在雇彝,在九月”——《甲骨文合集36487》
己卯卜,貞今日多雨!队丶坠羌2588
思考:甲骨卜辭體現(xiàn)了占卜所為何事?體現(xiàn)了早期政權有怎樣的特點?
教師預設:甲骨卜辭體現(xiàn)了為征伐、農時進行占卜。體現(xiàn)了早期政權神權色彩濃厚,以神權壟斷王權的特點。
②商朝的內外服制度
任務一:閱讀下圖商朝內外服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對比思考商朝為什么推行內外服制度?
教師提示:從商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社會組織形式等方面思考。
③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意義
任務二:閱讀西周分封示意圖,思考:周王分封時把什么授予臣下?
與商朝內外服制度相比有什么不同?結合下列圖示,概括宗法制的特征,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及其意義。
教師預設:學生可以從圖中看出分封制是周王把土地和人口(周人、異地部族、土著居民)授予臣下。引導學生進行分封對象的分類,例如——王族:魯、燕、衛(wèi)、晉、吳;功臣:齊;帝王后裔:宋、杞、陳。從中分析認識分封制的作用在于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實現(xiàn)天下歸周,天下歸宗。宗法制的特征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是:以血緣關系將權力繼承制度(宗法制)和權力分配制度(分封制)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了家庭層面到國家從層面的家國一體,互為表里。
④商周時期的經濟發(fā)展
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簡單概述商周時期的經濟發(fā)展的特點:
農業(yè)是主要生產部門,井田制是商周時期的土地制度,起源于商,興盛于西周。
商周時期的農業(yè)生產,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青銅農具極少。
青銅鑄造是手工業(yè)生產中的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較多,技藝精湛。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的養(yǎng)蠶繅絲的國家,絹帛是商周貴族們普遍的衣著材料。
、菸髦艿闹螄砟
材料二:人無與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渡袝ぞ普a》
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渡袝よ鞑摹
思考:商朝相比,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樣的思想觀念?有什么歷史意義?
教師預設:從重神的觀念向重人的觀念轉變,開民本思想之先河。④⑤這兩部分的經濟和思想文化在本課中不做詳細講解,僅作為商周政治制度文明的補充認識,拓寬學生對商周時代認識的視野。
小結:本課核心要點——
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征
1.最高統(tǒng)治集團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
2.表明早期政權體現(xiàn)神權與王權相結合
3.以血緣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閱讀歷史知識的能力及歸納概括的能力等。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意識。
方法:采用講述、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
[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帝對人類的貢獻;夏朝的建立
難點:為什么說黃帝是“人文初祖”?“禪讓制”的.含義
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
讓學生列舉大量的遠古傳說,展現(xiàn)黃帝對對中華文明的杰出貢獻,揭示“黃帝是人文初祖”。
[教學資源]
結合本課主題自制幻燈片若干張教學掛圖等。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歷史的民族,我們向來有炎黃子孫的稱謂,那么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哪些人嗎?我們?yōu)槭裁捶Q他為“人文之祖”?讓學生在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考教師導入時提出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炎黃戰(zhàn)蚩尤
出示問題:
1、“涿鹿之戰(zhàn)”是怎么回事?
2、華夏祖是怎樣形成的?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簡要的總結。教師出示孫中山的一段話要求學生齊聲朗讀,并有其中內容過渡到下一目
認識“黃帝像”,對“黃帝”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閱讀教材中的小字內容小組
討論“涿鹿之戰(zhàn)”的雙方、過程及其結果;在此基礎上思考華夏祖的形成。
二、黃帝----“人文初祖”
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提出設問:“后人為什么稱黃帝是‘人文初祖’?
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談,要求各組推選代表回答。
各個小組根據《傳說中黃帝對中華文明的貢獻》及其課本中的文字內容,小組相互合作
三、堯、舜、禹的“禪讓
出示問題:你能說說堯、舜、禹的故事嗎?除了課本上的外你還知道哪些?
你能根據課本內容說說“禪讓”的含義嗎?
教師設問:“談一談什么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教師簡要總結說明
各個小組推選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學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講述,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舉出實例說明(德才兼?zhèn)洌陨碜鲃t,沒有特權,是社會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課堂小結: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點出只因為炎黃對中華文明的演進作出了重大貢獻,所以我們稱他為“人文之祖。
課堂檢測:課外延伸:遠古傳說和歷史事實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課外作業(yè):從你得到的尋找歷史的途徑中選擇一個最有趣的事例,講給同學聽。
讓學生自我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及其所得看書整理筆記。
1、P16頁的練一練
2、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建立的時間()名稱()思考回答
記錄在預習本上要求:課后通過查找有關的資料,精心篩選、整理,記憶,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
板書設計:
堯舜禹
炎黃戰(zhàn)蚩尤華夏族形成
禪讓制
黃帝的貢獻人文初祖
奴隸社會
夏朝
原始社會終結
禹時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引導學生了解炎帝、黃帝是傳說中華夏族的祖先,了解堯舜的禪讓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導學生對古史傳說和史實作出初步的比較,并作出概括、判斷和解釋。
2.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組織學生講故事,談體會,了解這些傳說中的故事,哪些具有歷史事實成分,哪些是虛的,反映了傳說時代怎樣的文明曙光,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認同感。在堯舜禪讓的'學習中,培養(yǎng)以人為本,任人唯賢的美德。通過對大禹治水的學習,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奉獻精神,以及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認識到炎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培養(yǎng)其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情感。
難點:區(qū)別史實和傳說。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前一段時間特別流行穿綢緞做的唐裝,知道綢緞是什么織成的嗎?
【生】:絲。
【師】:又有誰知道絲是怎么來的?
【生】:蠶繭。
【師】:有同學見過養(yǎng)蠶嗎?知道養(yǎng)蠶抽絲技術是誰發(fā)明的嗎?在傳說中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抽絲技術,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看一下第3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板書)
講授新課:
【師】:知道什么是傳說時代嗎?
【生】:(看書回答)
文字出現(xiàn)以前,歷史主要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的神話和傳說保存和流傳下來的。神話與傳說有區(qū)別嗎?神話傳說和史實(歷史真實)又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呢?(教師一邊講一邊板書)我們先把問題放在這里,待會兒再來解決。
【師】:關于中國遠古居民的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學生講三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補天、精衛(wèi)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后三個任選其一講一下)
【師】:天地真是盤古開辟的嗎?人真是女媧造的嗎?宇宙、地球、人類的起源到底如何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千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fā)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當溫度下降到幾千度時,宇宙間主要是氣態(tài)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云,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恒星體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結成的。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中華文明的起源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物種起源》導學教案設計02-15
廣東武術的起源總結10-23
人類的起源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09
高中語文《物種起源》的教案09-16
精選文明的起源教案(通用10篇)02-07
《物種起源》導言教案經典范本03-20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