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稻束》鄭敏
金黃的稻束
鄭敏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無數(shù)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獲日的滿月在
高聳的樹巔上,
暮色里,遠山
圍著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注】本詩選自《詩集1942-1947》,作者鄭敏是40年代后期出現(xiàn)的“中國新詩派”(也叫“九葉派”)的代表詩人之一。
6. 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時間,從全詩看,除了“秋天”外,還隱指“暮色”降臨之前。
B. “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美麗的臉”,把“皺”與“美麗”并列,寓有謳歌母親的勞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C. “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的詩句中,“你們”指詩歌的主要形象“金黃的稻束”。
D. “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實際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內(nèi)容。
7. 下面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歌以“金黃的稻束”為中心形象展開聯(lián)想,通過稻田、路上、天空、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變化,傳達一—時間性的主題-—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 詩歌賦予“金黃的稻束”以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消極、“靜默”無言的聽覺感受,意在利用兩者的不協(xié)調(diào),把關(guān)注點從外在畫面轉(zhuǎn)向內(nèi)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黃的稻束”、“收獲日的滿月”等形象都具有圓滿意味,但詩歌未寫收獲日的快慰和滿足,卻引人思考勞動者母親的“疲倦”。
D.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體,應(yīng)該是美麗的母親,而不是如雕像一樣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8. “金黃的稻束”有何象征意義? 請簡要分析。
9. 詩人是如何將“詩”與“思”融合在一起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
6. D A項,正確。先給“稻束”特寫鏡頭,然后又拉開,展現(xiàn)其佇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現(xiàn)“金黃的稻束”作為勞動成果的輝煌和炫耀感,肯定著人類的勞動成就。聯(lián)系全詩看,這兩句詩又居于其蘊含的時間序列“黃昏”“暮色”之始,隱含著時間的意味。可見時間確定在暮色降臨之前。B項,正確。寓意較明顯,也是恰當?shù)模忌浑y作出選擇。C項,正確。詩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們”則指詩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黃的稻束”。D項,錯誤。整首詩所出現(xiàn)的形象以及有關(guān)形象的感受,都是詩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見。它本是詩人的“旁白”,不能理解為“稻束”沉思的內(nèi)容。這是詩人在上文描述基礎(chǔ)上的議論,是詩人對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詩歌主題的點睛之筆,并沒有點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內(nèi)容,這是詩人留給讀者一個無限想象的空間。
7. D A項,正確。該項是對本詩主題和結(jié)構(gòu)的概括和歸納,指明詩歌中心形象“金黃的稻束”引發(fā)的聯(lián)想由點及面、由空間而時間地形成一個探尋勞動意義的結(jié)構(gòu):對人類勞動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B項,正確。考查對詩歌的把握。C項,正確。在考查考生體味不同詩歌形象所傳達的不同意義的能力基礎(chǔ)上,進入對詩歌深層意義的把握!敖瘘S”指稻束成熟,指勞動的收獲,而“收獲日的滿月”則傳遞不僅勞動的而且時令的圓滿信息,但與這一切相對照的,卻是詩人想到的“無數(shù)個疲倦的母親”和她們“那皺了的美麗的臉”。在這種詩人的“殘酷”中,詩歌所要揭示的東西也就清楚地表現(xiàn)了出來。D項,錯誤!凹绾芍莻ゴ蟮钠>搿敝械闹黧w只能是“你們”即“稻束”。雖然那偉大的疲倦的主體是勞動者母親,但“肩荷”了這種“疲倦”的主體,卻只能是勞動的結(jié)晶“金黃的稻束”。
8. “金黃的稻束”在詩中有深邃的意蘊。這里“金黃的稻束”,不僅是指自然意義上的稻束,而是詩人的心靈與田野里佇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實體,而產(chǎn)生的一個象征。它首先是收獲的象征,進而詩人把它與創(chuàng)造此豐收成果的勞動者的形象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了,而作為孕育者和勞動者的母親便是其中的典型,成為詩人表達敬意的對象。這個意象不僅真,而且美,它屬于一個帶有玄想性質(zhì)的“瞬間”,這種“瞬間”卻構(gòu)成了自足的詩的永恒,啟示人們重新思考平凡與偉大的關(guān)系。
9. ①詩人以“金黃的稻束”為起點,將收割后的疲倦和靜默、母親和人類歷史活動的意義聯(lián)系起來,因而具有一種更為感人的力量。②寫法上,詩人并沒有在字面上將“金黃的稻束”直接比為“母親”,或是直接比為“雕像”,而是在這兩者之間來回閃動,展開聯(lián)想和沉思。它們在詩中同時存在,相映成輝。讀后,黃昏收割過的田野里“金黃的稻束”這一意象像靜默的雕像一樣令人難忘,而母親的疲倦、母親的無言的堅忍和美麗又激起我們對歷史和生命的無盡的沉思。③語言上,不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質(zhì)感和深長的意味。最后一句“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因為有上文的鋪墊而順理成章,并不顯得空洞,一種“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詩”在此完美地合為一體。
【《金黃的稻束》鄭敏】相關(guān)文章:
《賈志敏老師的講座及課堂實錄》聽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