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的教學反思
《囚綠記》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散文的美學境界,歸根結蒂是作者生存境況的展示和文化心理的外化。
《囚綠記》這篇散文短小卻并不“精悍”,陸蠡將自己的生存境況與文化心理借一株常春藤含蓄的表達。正因為如此,很多教學設計在此方面潛心構思,力圖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而我想法也得益于此,只是反其道而行之。為什么一定要去揣摩呢?一篇文章的意義難道僅僅在于那幾乎約定俗成了的話語嗎?因此,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有兩個側重點。其一,散文應重視朗讀,從而感受文本情感的涌動;其二,允許學生自我的理解,并肯定其合理性。事實證明,“囚綠”不應該囚住朗讀的激情,不應該囚住活躍的思想。
推而廣之,對一篇文章我們教師應該傾聽自己的心聲,在我們的思考中枷鎖理應打開。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聲音”,那么,我們的學生永遠聽不到美妙的“音樂”。
【同事評價】
1、教材處理巧妙靈活,別具一格,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
2、教學思路清晰明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問題設計巧妙。
3、教師情緒飽滿,富有激情。
4、課件簡約而不簡單。
5、教學過程很完整,教師的開場語和結束語相呼應,且富有詩意,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情緒。
6、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突出。
7、學生的發(fā)言也很精彩,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感悟】
1、這篇課文我很投入的朗讀,特別是讀到“囚綠”部分時,自己真的很惱怒、氣憤。
2、“囚綠”給我的啟示很復雜,我更多的想到父母。
3、不管歲月怎樣變化,文中寄予的愛國之情不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