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通用12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通用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1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卑的人,雖人我在人前會表現(xiàn)的大大方方,但其實就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
我曾以為優(yōu)秀的人是不會自卑的,但后來慢慢的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些我認為比我厲害很多的人,他們都會有自卑的時候,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許只有井底之蛙不會自卑吧。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里面也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yōu)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自卑不全是無益的,反而可以促使我們進步。
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太過于自卑的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凡事都不敢做,這樣的話是很難進步的。而且可能也會導致產(chǎn)生自卑情結(jié),從而通過錯誤的方式來獲取優(yōu)越感。
什么是自卑情結(jié)?
阿德勒說:“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chǎn)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jié)!
我曾經(jīng)有一個同事,總是喜歡在我們面前夸耀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如去哪里旅行了,買了什么好東西,去哪個高檔餐廳吃飯了等等。我們聽后其實并不羨慕,反而覺得她挺悲哀的,通過炫耀來獲得優(yōu)越感和存在感。這是這種優(yōu)越感是虛的,并不能減少她的自卑感。
阿德勒說:“因為自卑感會讓一個人感到焦慮,因此,他就會尋找優(yōu)越感來補償自己的情緒,但是,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真正的問題掩藏起來。于是,他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他會致力于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困難所帶給他的只剩下彷徨、猶豫和退卻了。”
所以,還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但并不因此而自卑,而是努力去改善。比如最近挺火的視頻號集結(jié)來一群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yè)優(yōu)秀的人,真的感覺每時每刻都在被碾壓,他們真的是太優(yōu)秀了,分享的很多東西,我之前連聽都沒有聽過,差距實在太大。但是如果因此因此而裹足不前的話,那么這一輩子就注定是平庸的了。所以我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努力在自己的領域精進,不盲目和別人攀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只要自己在不斷進步就好。
最后引用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2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自卑嗎?”多半別人可能會說“不,我不自卑!笨墒敲總人心里或多或少會有一點自卑?赡懿皇窃诂F(xiàn)在,是在過去。也可能只是針對某一方面。但這種情結(jié)不會伴隨一生。人非常聰明,會尋找方法讓自己擺脫這種自卑情結(jié)。尋找自己的優(yōu)越感。
我的自卑感是從上大學開始的,這種自卑源自于對比。來自小縣城,一心只知道讀書,在見識到了廣闊的天地時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別人會討論自己從來沒聽說過得名牌衣服、會用自己從來沒見過的護膚品、會討論各種自己不知道的時事要聞、會在講臺上自信滿滿的用英文演講、會在辯論會場上激情澎湃、會嘲笑我?guī)е鴸|北口音的英語發(fā)音、會第一時間把院系的各大要聞,各種關系打聽的清清楚楚。這對一個每天只知道學習,完全沒有抬頭看過世界的高中生來說是巨大的沖擊,可這只能是沖擊。
我憑借多年學習積累的自信篤定自己可以很快趕上。我用了整整三個月像剛學英語的孩子一樣糾正每個發(fā)音。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去河邊讀英語。找各種機會練習英語交流。參加口才藝術課程,參加辯論賽徹夜準備。制定一年的提升計劃。泡在圖書管理看各類之前沒聽說過的書。聽BBC、聽VOA,參加社團,積極投身其中,學習法語。軍訓時也不放松。一切都那么充實,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發(fā)展。
就在我覺得一切變得越來越好時一件事情發(fā)生了。我戀愛了。這種從未體驗過得感覺讓我放棄了一切計劃,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年后一件更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我失戀了,這次打擊是致命的,讓我對自己徹底失掉自信,在自卑中苦苦掙扎了六年。直到六年后我才找回了當初那個陽光自信,積極向上,永不服輸?shù)淖约骸N以敢夥窒碇昕嗫鄴暝慕?jīng)歷,以及慢慢找回自信的過程。
這件事之所以會產(chǎn)生致命的打擊是因為它第一次讓一個優(yōu)等生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會有結(jié)果。終有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例如自己不能理解為什么一個跟自己談戀愛的人還要跟前女友勾勾搭搭。不能理解為什么一個前女友有足夠的底氣給自己打電話叫板。我當時給自己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不愛我,并且漸漸的意識到讓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愛上自己是不可能的。這種關系過于消耗人的能量,只能果斷舍掉。
關系是舍掉了,但是這段關系給自己留下的影響和印象卻如影隨形。1它讓我產(chǎn)生了深深的無力感,讓我覺得有些事情你再努力都沒有用。2它讓我覺得自己不可愛,讓我覺得任何了解自己的人都不會喜歡自己。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現(xiàn)真實的自己,生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別人就會討厭自己。
自卑感的獲得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把它驅(qū)逐出去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不會因為別人告訴你你很棒就變得自信。也不會因為看了一些雞湯和道理就能重得自信。他是一個一點點建起的過程。就像建一座房子,需要一塊磚一塊磚的壘上去,直到有一天自己抬頭發(fā)現(xiàn)自信的小屋已經(jīng)建起來了。這里的每一塊磚都各不相同。有的磚代表你做成功的一件事,有的磚代表你跟好友一次愉快的出行,有的磚代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有的磚代表別人的肯定與表揚?赡荛_始有很久都壘不起一塊磚,也可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很多事,壘了很多磚。
對我來說你最初的自信重建,環(huán)境很重要。在一個相對平和溫暖的環(huán)境里一點點的建立自信。從剛開始的聽別人說,自己不敢插話,到漸漸的成為其中一員。慢慢給自己定位,同時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yè)和業(yè)務能力,確保言之有物,至少做到準確,專業(yè)。讓自己一點點的,從小的困難克服到大的困難。是打怪升級的過程。幸運的是又遇到了一個引我上路的人生導師。漸漸的這段自卑的經(jīng)歷就這么過去了,而我也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定位,不會因為某個人的話和態(tài)度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
自卑是一種經(jīng)歷,克服自卑是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是超越的過程。相信每個人都能克服內(nèi)心對自己的不認同,接受所有人都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沒有人是完美的,相信即使不夠完美,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3
《自卑與超越》的作者是阿德勒,他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郊區(qū)的小鎮(zhèn),家庭富裕,在維也納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名做谷物生意的猶太商人。在六個孩子中他排行老三,他的哥哥Sigmund是個典型的模范兒童。
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jīng)歷,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愈后決定當醫(y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shù)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shù)學最好生。
看到書名我們又會想到什么呢?首先我們來聊一下什么是自卑情結(jié)。是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對付的問題時,他表示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出現(xiàn)的就是自卑情結(jié)。由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憤怒和眼淚以及道歉一樣,都可能是自卑情結(jié)的表現(xiàn)。由于自卑感總是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yōu)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xiàn),但是其目的卻不在于解決問題。
我們?yōu)槭裁磿a(chǎn)生自卑情結(jié)呢?一是與童年經(jīng)歷有關,二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兩性之間的鏈接。我們都知道當我們被朋友,家人,同事,老師等所忽視所冷落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當我們急需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時,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自卑的表現(xiàn),不斷地想要從別人那里獲得存在感,其實在我看來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當你內(nèi)心充盈的時候其實你就是自信的,就是獨一無二的。你不需要說太多,別人就會感覺到你強大的氣場,當然,氣場的修煉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yǎng)成的,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本由法國作家西恩·德瑪譯者馬曉佳共同出版的《氣場修習術》。
當我們的朋友或者家人產(chǎn)生自卑情結(jié)時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想要一個人賦予生命真正意義的最好方法就是聊過去的事情。聊一聊他們覺得自信的時刻,覺得美好的時光,其實生命本該就這么美好,只不過我們常常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思想里,從來沒有去跟自己好好的談一談,也從來沒有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我們要接受我們的不完美,更要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乾坤朗朗,每一株小草都有它非凡的莊嚴。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卑呢?克服自卑其實就是要求我們學會處理自己和同伴的關系,學會合作,一句話說得好:人的一生一定要具備三種能力——終生學習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身體素質(zhì)的能力。
當我們迷茫,自卑時應該重新解讀自己的過去,經(jīng)歷是不可以改變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經(jīng)歷的看法。很多時候我們換個維度去思考問題,會發(fā)現(xiàn)其實事情本來就很簡單,只是我們太糾結(jié)于過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什么不閃閃發(fā)光一次呢?超越自己,我們一起前行。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4
書里提到大部分女孩子在青春期時期就對自身的女性身份感到自卑,由于對自己身份的由衷不滿,進而展現(xiàn)對男性的由衷敬佩。
她們會用很多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男性的這種仰慕:有時她們會表現(xiàn)出對男性的厭惡和逃避;有時,雖然她們喜歡男性,卻會在男性面前表現(xiàn)的異常羞澀,甚至連話都說不出來。她們無法面對有男性參與的集會,遇到這種情況時也會非常尷尬。當她們年紀增大時,雖然也會口頭表達出想結(jié)婚的意思,但卻遲遲沒有任何行動,她們不和異性接觸,也不去交異性朋友。
看到這一段給我非常大的感觸,因為這些特征,在我青春時期的各個階段都有體現(xiàn),但我卻從未想過自己是否是對自身女性身份的厭惡。
我自認為是一個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從小就有獨立的性別平等意識。但當我真正開始反思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在很多問題上,都表現(xiàn)出過對“自身女性身份的厭惡”。
比如,在我小的時候會認為女孩子必須得成績好,否則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比如,以前我會認為,在異性相處方面一定要男生主動才行,雖然這個想法早就被我摒棄掉了,但當真實和異性相處時,我還是希望他們是主動的,上前的,在感情方面,我還是希望他們是熱情主動,并且是他喜歡我是先于我喜歡他的。我還是很難承認主動喜歡男生的事實。
但我一邊又覺得這樣不好,但一邊又做不到,就陷入了一種非常變扭的模式,我也從未探究過這類想法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對自身女性身份的厭惡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是在家庭關系中媽媽總是依靠爸爸開始的嗎?還是從無法接受父親的強勢開始的?還是從電視劇里?又或者是那些女性被不公對待的新聞里?
我不知道,這些我從未懷疑過,我只覺得自己很變扭,并且一直處在這種別扭當中。
所以當我遇見異性,和異性相處,想要進入一段感情的時候,我也會開始糾結(jié),既希望對方熱情主動但卻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敢對對方的喜歡,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被人喜歡過。
這么一想,或許用對性別身份的自卑解釋起來更相符一點,既然找到了這么一點,那么原本糾結(jié)和之后的煩惱,就更容易知道該如何用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重拾對性別的自信以及對自身的自信,用更好的方式去解決類似的情況。挺好的,一條探索自己的方向。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5
這本書在我讀大一的時候,老師曾向我們推薦,我嘗試閱讀了很多次,但卻由于其文字枯澀難懂而逐漸失去了閱讀的興趣。通過線上聆聽該書的解讀,我愈發(fā)冷靜的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本質(zhì),自己的成長歷程。
每個人心里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結(jié),難以啟齒。這些自卑的心理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xiàn)在每個言行舉止里。也許這會變成一種苦難壓垮和摧毀一個人,也許這也會成為一種升華和造就。關鍵之處就在于個體如何對待自卑情結(jié),尋求超越的方法,合理化自己的自卑情結(jié)。
這本書是阿德勒所著,他曾追隨弗洛伊德,但二者在理論上的分歧卻十分明顯,縱使他們一并被劃入經(jīng)典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流派強調(diào)于人成長的背景,兒童時期的創(chuàng)傷容易導致性格的缺陷。在自卑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無法準確的認識自己。這種種都可倒推回我們潛藏于內(nèi)心深處的記憶。只有清晰的認識了自己,理解到自卑的根本原因所在,才能夠超越自卑。
日常生活中,自卑的體現(xiàn)往往可見于為人處世之際,拼命尋求優(yōu)越感,合作能力很差,無法與他人和諧共進。超越自卑,就需要改變,重新認識世界,解讀問題,與社會連結(jié),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建立信心才會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從而建立自卑的屏障,超越自卑。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6
阿德勒教授對他的這本著作的定義是立足于社會的個人心理學,在這本書中,深入探討了社會關系和個人心理形成之間的關系,其中尤其注重早期記憶對后來的社會行為的影響,特別是在社會合作方面的能力的形成。認為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和處事方式在兒童時期就已經(jīng)定型,很難在后期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認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觀點。
阿德勒首先提出,人類是群居動物,所以合作就成為一個避無可避的問題,因為個人無法脫離群里而活,那就勢必導致個人與社會之間必須達成一定的妥協(xié)以換取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性別是天生的一種對人類的制約因素,性別的存在是客觀而合理的,他著重強調(diào)男女兩性之間的平等觀點。正是由于社會傳統(tǒng)觀念對兩性認識的偏差,導致了心理學上的"男性欽羨”現(xiàn)象。
在社會中,男女是同等重要的,沒有誰依附誰,誰占優(yōu)勢或劣勢地位之分,如果這一觀念出現(xiàn)了偏差,必將導致社會和家庭的諸多問題。所以,阿德勒著重分析了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認為家庭是一個人觀念長成和行為處事的最開始的地方,如果家庭加諸了不良的因素,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兒童日后的正常生活。在家庭之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之間將觀念輸入了兒童的腦海里。如果—個家庭不能正確認識到父親形象和母親形象的同等重要,就會對兒童對兩性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如女孩產(chǎn)生“男性欽羨”或?qū)ψ陨硇詣e的不認同。其次,如果一方在教育中缺席,那么就會對兒童的合作能力的形成產(chǎn)生不利影響,會在日后融入社會產(chǎn)生各種問題和困難。
論述了家庭的影響之后又著重討論了學校的在一個人成長軌跡中的重要性。認為現(xiàn)有的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度存在很大的缺失。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專業(yè)的心理指導的干涉都微乎其微,特別是在一些存在家庭教育問題的家庭之中,對于專業(yè)的心理指導避如蛇蝎。
我認為,這都是因為社會對兒童成長的認識度存在很大的盲區(qū)。沒有認識到,一個人最重要的觀念的形成需要家庭和社會的精心呵護,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需要求助專業(yè)的指導。在中國社會,這—問題存在更大的隱患,特別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錯誤觀念,會在一個人的早期留下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更可能對后期的社會生活產(chǎn)生不利。
作為一一個社會人,應該對性格的產(chǎn)生和行為背后的.含義有所學習和了解,這將更加有利于處理自身的人際關系。從本書中,我們就可以明確一點,家庭確實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chǎn)生根本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潛在骨子里的,雖然有可能通過一些方式改變,但對于普通人的我們來說,不能抱有盲目的自信。特別是對于在戀愛關系中,要明白性格的頑固,通過個人心理學的幫助,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個人的行為,都可以更敏銳的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組成,幫助我們規(guī)避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同時,本書還對戀愛和婚姻做出論述,明確了坦誠的平等合作的重要性,兩個人的合作絕對不是一次簡單的嘗試,這之中的復雜程度包括了兩個人的所有的因素,每個人都應該對此有詳細而明確的認識,才能逐漸磨合,這絕不是一—次想退就提的游戲。
每一個人,無論學習什么專業(yè),從事什么工作,都應該對心理學,起碼是在社會心理學和個人心理學方面有—定的了解和認識,這將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更加學會如何去合作,如何對待一些人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能夠更好的學會換位思考,在友善處理人際關系的同時,幫助別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最起碼,不會成為那個在別人傷口上撒鹽的人。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去改變別人的能力,但有改變自己和選擇生活的能力。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7
自卑與超越讀完有快半年了,一直計劃寫一篇讀后感,但是一直也沒有下筆。今天感謝馬校長定的“正面管教學校講師課程”的報名要求,讓自己定下心來把讀后感寫下來。
網(wǎng)上看過很多人的評價,我發(fā)現(xiàn)評價并不高,與我自己對這本書的評價嚴重不符。我細想了原因,人生處在不同的階段,讀這本書能領悟到的知識點可能會完全不同。
當今社會太過于浮躁,阿德勒在開篇提到人生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更美好,奉獻與合作是人生的真諦,可能是讓很多人覺得不合胃口的原因之一吧。我個人是非常喜歡《自卑和超越》這本書的,首先,他開篇明確了正確的人生目標和人生的真諦,有的人可能認為這是老生常談。
但我認為,阿德勒在這里有兩點與他人不同:首先開篇明確目標,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接下來,阿德勒用了很多的心理分析案例,論證了這一論題:正確的人生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世界更美好;合作與奉獻,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必備要素。
接下來,阿德勒開始向我們講述,家庭、學校在一個人的發(fā)展中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為人父母,分別應該給予孩子哪些方面的合作機會。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書中阿德勒認為的母親角色,與現(xiàn)代社會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覺得這本身并沒有問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母親操持家務并不代表地位卑微,應該受到同樣的尊重。很多的全職母親對于經(jīng)營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們自身,而在于她們沒有受到該有的訓練,她們對于成為全職媽媽會面臨什么,完全沒有概念,沒人提供知識的普及,更沒有提供科學的訓練。
對于學校,阿德勒還是從辦學的目的入手,很快就揭開了各種辦學亂象的面紗。接著阿德勒描述了他認為的理想的辦學目標: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為人類的發(fā)展爭取共同利益的伙伴。以這一目標為導向,阿德勒開始梳理教師的角色,師生關系的處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與奉獻精神。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因材施教,發(fā)掘潛能,教師將能收獲教學帶來的巨大的樂趣。
不恰當?shù)脑u價與負面標簽可能會對孩子的發(fā)展設限。接著阿德勒對青春期這一人生重要時期進行的分析,這一時期不應是父母逐漸退席的時候。早期養(yǎng)育的不當留下的性格缺陷,有待于在青春期逐步發(fā)現(xiàn)并進行修補。
關于擇業(yè)、社交和建立家庭,阿德勒也給出了建議。關于宗教,阿德勒的理解也很有啟示。因此,我認為,《自卑與超越》是為人父母必讀的一本書。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8
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學類的書籍。讀起來有很多的道理。從生命的意義到心靈與身體,又或是自卑與優(yōu)越。而需要了解一個人,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早期記憶。夢境于我們而言也許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樣的與現(xiàn)實相反或相關。
人類的各種行為會受到家庭、學校、青春期、工作、個體與社會、愛情與婚姻等多方面的影響。在作者的觀點里,被寵壞的孩子總是更容易犯錯或性格難以同別人合作。又或是那些從小沒有被培養(yǎng)如何同他人協(xié)作的人,更難以適應社會生活。這兩類人更容易抑郁或犯罪,心里的承受能力特別的弱。但我以為內(nèi)向與外向是很早以前就決定在基因當中了的,作者告訴我們,在家中的排位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性格也會完全不一樣,兩個孩子的年齡差也是會有影響的,最好的狀況是3歲的差距,既不會因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感到失去寵愛,也不會過于獨立不懂得與別人合作。
當看了這本書以后,感覺更加喜歡心理學了。我想以后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又不想成為一個銷售,是真的很想治愈人們的內(nèi)心。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9
一、書本簡介
《自卑與超越》書名很容易誤導人,買的時候,還以為是一本解釋自卑的書,看完后,依舊自卑。我是個自卑的人,“不了解一個人的幼年,就無法了解其童年”。小時候,父母總是很嚴格,記得無論外面有多少人,只要聽到你說臟話,就打嘴巴;考試必須班上前3名,否則抄字帖,但即使長期第一名也沒獎勵;老爸字寫得很好,看你寫得難看,就得擦了重新寫。小時候聽的大道理賊多,感覺自己無論做什么都是錯的,這樣的環(huán)境下怎么可能自信。倒是我弟,皮糙肉厚,耐打,一個家庭,養(yǎng)了兩個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家庭環(huán)境很重要,出生順序也挺重要。
自卑感與優(yōu)越感相輔相成,為了建立優(yōu)越感,認真學習,聽話、懂事、少犯錯,但做這些更多的是討好父母。讀大學后,徹底自由了,然而很多東西都印在骨子里了,改變不了。
二、生活對我的意義
看完這本書,也沒發(fā)現(xiàn)生命的意義。小時候怕死,安慰自己人死了可以成為大地一部分,繼續(xù)見證滄海桑田;中學時期得知,宇宙在膨脹,地球有一天終會消失,那就成為宇宙的一部分吧;可現(xiàn)在,宇宙也會消失,好吧,總有一天灰飛煙滅,無人知曉,唉,背脊發(fā)涼。
活著又有啥意義呢?經(jīng)歷這么多失敗,越來越悲觀,如今常掛嘴邊: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如此短暫的一生,盡量讓自己過的開心吧。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10
剛剛讀完這本書《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真的是用心去讀了,把一些想法和感受在還沒有忘記之前,寫下來,這就和靈感一樣,如果不及時記錄,過后一定會忘,進入正題。
個體心理學發(fā)現(xiàn),生命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劃歸為三大類:職業(yè)問題、同伴問題、兩性問題。這本書的所有討論,也是基于這三大問題展開和討論的。貫穿整本書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合作。童年早期生活的記憶尤為重要,之前在大學的課堂常常聽老師們講,童年對一個人來說有多么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很多的成功人士,還有很多藝術家,他們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他們的童年。那個時候,只知道原來童年如此重要,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么重要,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童年早期生活的記憶尤為重要,能表明個體對生活的獨特解讀已經(jīng)存續(xù)了多久,并提供他最早確定生活態(tài)度時的背景。所有記憶中最早的記憶,地位非常重要,原因有二:第一,他包含一個人對自己在世界中的基本定位,這是他第一次總結(jié)所看到的世界,第一次用某個模糊或是清晰的東西來象征自己和約束自己。第二,這是他精神成長的起點,是他為自己譜寫的自傳的開篇。所以,我們常能在這里找到根源,他感覺自己哪方面有 不足或是缺陷,他認為理想中的有力量、安全的自己是什么樣的,以及兩者之間的落差。從心理學意義上來講,他認為的原初記憶是否真是最早的記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是因為他們被當作了什么,以及他們的解讀對現(xiàn)在和未來生活產(chǎn)生了或者會產(chǎn)生何種影響。早期記憶有特殊的意義。首先,他們提供了生活風格的起源和最直白的表現(xiàn)形式。正是因為這個事實,早期記憶才對職業(yè)指導具有極大的價值。至于記憶是否準確,相對來說并不重要。其最大的價值在于個體做出了什么判斷:“我從小就是這樣的人”或“我從小就知道世界是這樣的”。從而揭示其生命的意義、人際關系,以及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只要發(fā)現(xiàn)并理解了一個人賦予生命的意義,我們就找到了打開這個人整個人格的鑰匙。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和鼓勵兒童參與合作,讓他們在與同齡兒童一起游戲、學習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和兒童對抗一般只會失敗,你永遠打不贏孩子,更無法通過對抗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孩子第一次感受到的他人之間的合作就是父母的互動,如果家長都無法良性合作,那孩子怎么能學會?而且,兒童會從父母的婚姻中得到最初的婚姻觀念和兩性合作觀念。父親的義務可以總結(jié)成一句話:他必須證明自己是妻子、孩子、所有人的好朋友。他必須正確處理生命的三大問題(職業(yè)、友誼、愛情),與妻子平等合作,照顧和保護家庭。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十分重大,所以很多孩子一生都把父親當作偶像或是最大的敵人。懲罰,尤其是體罰,一定對孩子有害。父母必須一起努力商量下一代教育方面的一切問題。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11
在《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最開始講到的是生命的意義,在社會情感這一小節(jié)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只有當一個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認為是舉足輕重的時候,他才有可能被稱為“天才”。在這樣的生命中所傳達出的意義總是告訴人們:“生命,就意味著做出貢獻”......但凡能夠處理好人生問題的人,其所做所為無不傳達著這樣一個信號,即他們仿佛已經(jīng)透徹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義,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在于對他人的關注以及集體協(xié)作。他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來都符合人類的群居本性,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努力尋找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幫助他人不求回報會讓自己快樂,其實付出了一定是會有收獲的,不管是同事的一句謝謝,或是一個微笑,都是對我們自己的一次肯定,而其他人的肯定會增加我們自己的自信心,減少我們的自卑感。在我們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努力尋求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而不是以損人利己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學校這個相對簡單、純凈的環(huán)境里,老師天天和純真無邪的學生在一起,我們的人際關系本身就簡單了很多,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是自己行為的主宰,如果有什么需要除舊布新的,那也只有我們自己能夠完成,無需他人。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12
最近我讀了《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讓我對自卑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其實吧每個人都會自卑,或多或少,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難免會對自己感到不滿意。自卑并不可怕,但愿自卑之后,你會努力去改變現(xiàn)狀提升自己的滿意度,而不是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覺拒絕嘗試任何改變。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先驅(qū)阿德勒的代表作。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于過去經(jīng)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人都不太愿意承認自己自己有自卑感,在很多時候,她們覺得自卑并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她們總覺得自卑是很消極的一種心里感受。但其實自卑并不可怕,自卑也不一定不好,關鍵在于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走出自卑,超越自我。
本書主要由兩部分來敘述,認識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終意義。但殊不知,其實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點,與他人的優(yōu)點進行比較時自然就會據(jù)個人的認知來決定。就比如說,身材較肥胖的女生看到個子較纖細的女生,就會油然而生出自卑感,再比如說;當顏值較低的女生看到面容姣好的女生也會產(chǎn)生自卑感。她們只不過在放大自己的不足之處,究其原因,無非是對于自己過度不自信。當我們處于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努力走出來,盡管對自己某一方面不滿意,但我們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其他方面,從而找到自己自信的源泉,這才是超越自卑!
自卑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正是人類對自我所擁有的感到自卑,才不斷的超越自我,從而獲取了巨大的進步。而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引導我們在人生的旅途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樹立自信。
【《自卑與超越》的讀后感(通用12篇)】相關文章: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400字02-09
從自卑中超越自我勵志教育06-28
自卑與自信作文12-15
《個人勵志與自我超越的心靈指南》讀后感06-25
自信與自卑作文(9篇)02-22
自信與自卑作文9篇02-22
《超越英語巔峰》讀后感04-14
自信與自卑作文匯編9篇02-22
自信與自卑作文集錦9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