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王蒙曾評論說,畢淑敏是文學的白衣天使。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她的作品,喜歡她的文字,柔情似水卻不矯情,反而覺得鏗鏘有力。
在"琳瑯滿目"的現(xiàn)代,給了我們輕柔的窩心。在寧靜的夜晚,捧一籍畢淑敏的《精神的三間小屋》,文字的馥郁在思索的空氣里蕩漾著共鳴的漣漪,畢淑敏用她那充滿靈性的文筆把平凡人的所見所聞所感娓娓道來,智慧的闡述和心靈的感悟頓時碰撞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火花,雋永的話語宛如醍醐灌頂,發(fā)人深省。
看到人的心靈,應該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為博大的名言,我自慚形穢,我難以擁有那樣雄渾的襟懷。宰相肚里能撐船,也讓我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許我不過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懷有效仿的渴望,也終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寬宥了自己。兩句關于人的心靈的描述,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空間的'概念。人的肢體活動,需要空間;那容心之所,該有怎樣的面積和布置?文章中作者說到,人的一生需要為自己修建三間精神的小屋。
第一間小屋中盛著我們的愛和恨。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個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氣。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陰風慘慘,厲鬼出沒,你的精神悲凄壓抑,形銷骨立。我想只要我們對人對事都能用一顆公正、公平的心去對待,對待每件事都能用一顆盛滿愛的心去對待,那么我們的小屋里就會永遠光明而溫暖。
第二間小屋中盛放著我們的事業(yè)。白樺林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尋找。這不但因為相宜的事業(yè),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樣,俯拾即是,而且因為我們對自身的認識,也是抽絲剝繭,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我們的事業(yè),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
第三間小屋中安放我們的自身。在這一間小屋里我們常常會把他人的想法、言論、行為放在這里,把它們當成我們自己的?墒沁@畢竟并不是我們自己正真所想、所說、所做,只要我們把自己正真所想、所說、所做的放在第三間小屋中,第三間小屋才會變的明亮、光鮮。所以,在這里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行為來裝飾它,這樣它才會變的明亮、光鮮。
三間小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棲息地,是智慧生靈的義務,每人都有如此的權利。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都會安排好我的三間小屋,不斷地追求健康、莊嚴與真誠。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相關文章: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07-05
《精神的三間小屋》的讀后感04-21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08-12
《精神的三間小屋》畢淑敏12-25
精神的三間小屋作文精選07-13
精神的三間小屋作文07-13
《精神的三間小屋》讀后感范文05-20
《精神的三間小屋》的讀后感范文04-02
精神的三間小屋教學設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