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衣食足應知書趣》有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衣食足應知書趣》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衣食足”應“知書趣”這篇文章,讓我頓然開闊,感悟到了讀書之美妙。古代的人文風景與我們今天的欣賞品味和內(nèi)涵有著很大的差異,不僅西湖上發(fā)表的文字多,岳陽樓、滕王閣等名人士大夫的對聯(lián)也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古人的印跡,幾句典雅的詩句,就足以體會到他們對萬物的評析及頓悟,這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境界。
隨著科技的進步,文化手段先進了,生活水品提高了,但趣味下來了,品味降低了,素質也大打折扣了。以往的“向前看”讓人扭曲成“向錢看”,隨時提醒你往錢眼里鉆,生怕你忘了做物質的奴隸,更有甚者連做人最起碼的禮義廉恥之心都沒有了。《禮記·曲禮上》有言:“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這和動物還有什么區(qū)別。若論文化氛圍,我們確實在迷失中丟掉了自己,缺少了一些實質性的東西。
是的我們也讀書,也寫文章,但卻摻雜了太多的功利之心。正如這篇文章中作者所看透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忙碌景象;或是自我寬慰“知足常樂”以至于缺少了年輕人的那種沖勁,以為衣食足就足矣,沒有了上進心。要知道人活到老學到老,知識是無止境的。對生活的品味也是滋味各異的,要么怎么說人生短暫,趣味無窮,關鍵是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明確做人的意義。
人不能渾渾噩噩的整天不是吃飽了睡就是吃飽了玩,應該干點實質性的事。也不說什么回報父母、報效國家了,就單為自己,為自己一生不要留有太多的遺憾,為自己在平淡的生活中能夠品味生活的樂趣,理解生活的意義,而不是覺得生活索然無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整天除了抖音快手就再沒別的可干了。我們雖沒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超然物外的心境;亦不及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代胸襟;更沒有杜甫“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舍己為人之情操。但我們至少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做人的原則,應該在今天這個豐衣足食的時代里繼續(xù)傳承中華美的文化、美的精神,這正如作者所言“書趣”,與為“黃金屋”或為“顏如玉”的讀書不是一回事,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品味,一種對生活的咀嚼。
【讀《衣食足應知書趣》有感】相關文章:
書趣閱讀答案01-06
我們的衣食之源說課稿04-28
讀《于丹趣品人生》有感08-14
防災減災應知應會心得體會(精選7篇)05-06
疫情防控應知應會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14
教師應知應會心得體會(精選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