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人或者事物有新的思考,想法有時候一閃而過,不如寫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時的記錄下來。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寫感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歡迎大家分享。
雖然教育學生的方法很多,但概括了起來也就八個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以是一對一的面談、筆談,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中,讓學生逐漸明白事理,也可以是面向全體學生,采用議事的方法,把問題擺在臺面上,討論、辯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行為、事件的是非曲直達成共識。
人是有情感的,教育學生不僅需要用理性的方法讓其明白道理,更要與學生產生心靈的共振,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班主任。會不斷變換教育學生的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針對不同的學生,利用不同的資源,交替使用常規(guī)做法與非常規(guī)做法,盡顯教育智慧。
一、滿懷熱情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位沒有情感的老師不是一位優(yōu)秀老師,一位沒有情感的班主任更不可能是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只有通過適當?shù)那楦薪涣鳎鹬、熱愛和關懷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的工作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才能走進學生心中,班主任工作開展起來才能游刃有余,取得好效果。
我們唯有愛學生,在去教育學生的時候,把學生視作我們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教育,耐心、愛心缺一不可,這也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前提,學生的感觸是很靈敏的,你愛不愛他,功不功利,你教育他,是為了他好,還是單純的為了推卸責任,盡快了事,他都能敏銳的覺察到。當他認可你。肯定你是真心希望他好,我們在做工作,就能夠事半功倍,否則,只能事倍功半。
教師的教育要求只有溶解在對學生的愛的情感里,才能轉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們積極反應,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獲得教育的成功。
二、主動關心、幫助學生;尊重、理解學生;鼓勵、欣賞學生是情感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
人人都希望得到被人尊重,我們也常常教育學生;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必須首先尊重別人,正所謂“尊人者,人尊之。”師生之間也是如此,班主任更是如此,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做學生的朋友;在與學生的平等交往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學生不是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因此對學生教育問題應以情制勝。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應考慮學生的感受,對他們多一分寬容與理解,多一份關愛與支持,通過情感架起師生之間的橋梁。
在和學生的日常相處中,我們投入感情、投入愛,那么我們也會收獲感情,收獲愛。而這些都是我們教育學生時的資本,學生們對我們班主任越認可,對我們的教育才會認同,這樣就更有利于在以后的教育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深層意義
說實話,作為班主任,沒有誰能不在乎班級管理的績效性的,這一天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怎么樣,有沒有為班級抹黑,有沒有被扣分,誰誰誰做了好事,可以受到表揚,及時在家長群里公布,誰誰誰又壞了規(guī)矩,在全班通報批評,甚至我們有時對學生的教育變成了“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妥協(xié),因為這確實是我們每個人做班級工作的常態(tài)了。仿佛每一位班主任也深陷這個怪圈無法自拔了。
直到我讀到陳宇老師寫的:“班級或學生的優(yōu)秀,可以為教師帶來榮譽、聲望、甚至利益。但教師應該牢記:學生并非教師獲得成功的手段,學生本身才是教師工作的終極目標。比如,假愛學生的老師也會為學生做很多事:表揚、以讓孩子更聽話、考的更好。他們也會開展活動,為學生拍照、寫日志,心里想的卻是把事情做的漂亮一點兒,算計著自己的班級今年一定又是先進班集體......”
“在公開課、比賽課上把學生當?shù)谰咭呀浭潜缓芏嗳嗽嵅〉默F(xiàn)象了,而隨著自媒體發(fā)達,很多班主任開始熱衷于在朋友圈、各種群里曬班級活動圖片、曬家長贊美班主任的話的截圖?粗鵁狒[的圖片,你不能不說這些活動很精彩,但我依然會產生這是“道具”的感覺。這樣曬,真的好嗎?我曾經發(fā)過這樣的感慨:難道非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在搞活動?而搞活動就是為了曬出來嗎?如果教師關注的焦點并不是學生的成長,而是把學生和家長作為擴大知名度甚至獲取利益的手段,就更不道德了”看到這段話更是讓人深深的思考。好像有些時候我們會偏離教育學生的方向,關注更多的是班級的表象,很難有機會靜下心來去真正地跟學生溝通一下,聊聊天,真正走進學生心靈的深處。仿佛學生成為了我們教育路程上的助推器,而不是我們成為他們的幫扶者。其實教育真正的目的,是學生自身的成長,別人只能幫助,不能替代。
最好的管理是什么?好的班級管理是不是就是把人管。靠茖W管理班級是把事情做好;人本管理要求班主任真正關注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控制,讓學生學會自制,讓每個學生從認識自身開始,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價值,讓自身發(fā)展的更好?這就引起我們的思考:如何調動人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打造積極主動進取的團隊?通過看“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圖,我了解到“乖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人才”,這些核心素養(yǎng)包括:文化基礎(人文底蘊、科學精神)、自主發(fā)展(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社會參與(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這諸多方面構成了新時代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安靜的班級未必是優(yōu)秀的班級”,教師越是業(yè)務水平不高,對班級全局的把控能力越是不足;人格魅力越是不夠,他們就越傾向于牢牢控制班級。所以,干脆采取高壓的方式管理,不允許學生有任何的浮動。
“優(yōu)秀的班級一定是動靜相宜的。該安靜的時候靜得下來,該活躍的時候會很活躍,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無論是動還是靜,都有明確目標,都有高度自律的奮發(fā)行為。”
班級管理與班級文化
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管理,人多更是需要有效的管理。一個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不光是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更是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生的成長不是只有學習成績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一個思想健康的社會公民。所以以人為本的管理是對學生發(fā)展有長遠影響的管理。
陳宇老師在書中提出,科學管理客觀的說是方法非常實用、有效。但是,迷信科學管理、迷戀科學管理帶來的績效,又是非常不妥的。科學管理的思想基礎是把人看作經濟人,主要手段是控制一一通過一系列制度、流程和經濟杠桿達到控制的目的。它對績效的重視遠遠超過對人本身的重視。
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更多地關心、尊重和激勵學生,強調“好關系帶來好管理”,通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班級達到管理目標。人本管理并非不要績效,只是把管理績效作為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是從一開始就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以人為本也不是要棄用科學管理的方法,而是在管理中更多地尊重學生的權利更重視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如果教師根本不關心學生,就談不上人文關懷,更談不上以人為本了。很多教師都知道要關注學生,但真實的情況可能是只關注了一部分學生或學生的某一個方面(如學習成績)。班主任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但是對學生的關注應隱藏起來。表面上的關注不是越多越好。班主任對某個學生關注過多,對他本人和其他人都會造成壓力。關注學生不能引起學生不適。當然,可能也有一些學生根本不需要教師的關注。對他們,教師要仔細研究,分析原因。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關注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樣的。教師首先要對全班學生有一個基本的關注,對一部分學生則需要重點關注。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一種組織文化,是一個班級所有或大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的復合體。這個復合體包括精神、物質、制度、行為等多方面,它們共同構成“班級文化體系”。班級文化體系主要由四個子系統(tǒng)構成——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
無論是科學管理還是人本管理,都有個管理問題。只要有管理,就不可能離開“約東”等基本詞義。而約東是與人的天性相悖的,所以,無論用哪種思路,都是管理,都不可能完美地解決現(xiàn)實中的很多難題。比如,學校規(guī)定學生每天穿校服到校,而有些學生就是不愿意穿。這個個人與組織的沖突看上去很平常的問題,其實反映了管理中的一個深層次問題不僅有個性、自由與統(tǒng)一、紀律的沖突,也有個人成就與組織績效的沖突,更有個人價值觀與群體價值觀的沖突。
建設班級文化,其實就是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我們不妨稱之為“文化管理”。文化管理代表著較先進的管理理念,它試圖采用組織文化浸染的方式解決個人與組織之間的沖突。個人與組織之間的沖突,歸根到底是價值觀的沖突。所以,所謂“文化浸染”,主要還是指用組織的群體價值觀影響個人的價值觀。這是建設班級文化的根本意義。
【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相關文章:
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03-23
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07-19
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范文05-12
最新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05-16
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實用)12-07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03-22
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10-10
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03-06
新班主任工作心得感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