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介紹
剪紙是民間很古老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現(xiàn)在還是有很多人對這門藝術(shù)非常感興趣并傳承者。那剪紙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剪紙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剪紙的由來
剪紙,是我國一項傳統(tǒng)的手工藝,關于剪紙藝術(shù),剪紙的由來,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xiàn)開始。漢代紙的發(fā)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xiàn)、發(fā)展與普及。1500以前南北朝時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qū)的古墓中出土的圖案花剪紙《對馬》、《對鹿》作品中很有特色。其精美的構(gòu)圖和嫻熟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那時剪紙已用于屏風,頭飾等方面,起到節(jié)日儀飾作用。
唐代剪紙已處于大發(fā)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F(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shù)水平已極高,畫面構(gòu)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zhí)厣,如現(xiàn)藏日本正倉院的 “對羊”,其羊的紋樣就是典型的剪紙手工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唐代民間還出現(xiàn)了利用剪紙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麗的圖案。
宋代造紙業(yè)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還采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制作的鏤花制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采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shù)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shù)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huán)境,如門棧、窗花、柜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后出現(xiàn)的紙扎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nóng)村婦女。女紅是我國傳統(tǒng)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里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shù),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征意義。
剪紙的傳說故事
從前,在北京城里住著一戶人家,只有兩口人,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還有一個是叫秀女的姑娘。這祖孫兩個都是心靈手巧的人,一把剪刀幾張紙在她們手下,能活靈活現(xiàn)剪出飛禽走獸花卉和窗花鞋樣,不管逢年過節(jié)還是平常日子,都有街坊鄰里登門求討。這祖孫倆總是有求必應,后來也就靠賣剪窗花、剪花樣子謀生了。而秀女和奶奶接觸的差不多都是一些窮苦人。有的小伙子要結(jié)婚了,沒錢布置新房,老奶奶和秀女就給剪點紙花,鴛鴦成雙,喜鵲成對,還有什么“五谷豐登”、“年年有余”等,貼在窗戶上,掛在門框上,鋪在床鋪上,蓋在被子上,壓在桌面上,粘在墻壁上,那可是用錢不多,紅火吉祥,熱熱鬧鬧,使新房一點兒也不顯“窮氣”。有的姑娘媳婦做新鞋,老奶奶和秀女就給剪點鞋樣,什么“步步登高”、“一路平安”和“雙喜臨門”等,依樣繡在鞋面上,穿在腳上,走到那兒,都會有人贊賞花樣兒好。
傳說,在光緒年間,有一天從皇宮里傳下圣旨,說是圣母皇太后慈禧要辦六十大壽,京都內(nèi)外要貢納壽禮銀,上下臣工等都要穿上拜壽服。什么是拜壽服呢?就是在慈禧壽日那天,上下臣工等,一律要穿以仙鶴和梅花鹿組成的“六(鹿)合(鶴)同春”圖案的袍服。那年頭,圣旨是金口玉言,誰也不敢違命。一時間,北京城上上下下,許多繡花作坊,全忙活開了。有錢的人家,為了討慈禧的歡心,找繡花工用金絲銀線作圖案,要求將為慈禧拜壽穿用的衣袍點綴得越富麗越好。還有那些小財主們,也是想著法兒制作新繡袍,為的是“顯貴”。折騰得京城幾十家繡工作坊,以及小門小戶零散的繡工,也沒有例外,鬧騰得大家都一樣,忙的簡直連喘口氣工夫都沒有了。這么一鬧騰,鬧騰得繡工錢,也隨之日益俱增,一天一個價碼,越來越貴,真是一針一線值千金,一件繡袍值萬兩銀。但北京還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干土打不成高墻,沒錢蓋不起瓦房。
慈禧辦壽,可真難住了千百戶窮苦人家,鬧得家家戶戶愁眉不展,怎愁也愁不出錢來給慈禧辦六十大壽。所以,有的說咱們干脆趁早來個“鐵球坐滑梯--溜吧!”逃出京城,逃到深山老林里去躲躲,可是更多的人感到真是有點破家難舍,故土難離。而秀女和老奶奶就是屬于這樣的人家。秀女和老奶奶坐在家里愁呀,愁又能怎樣呢?眼看一天又過去了,也沒有愁出什么樣的高招兒來。老奶奶的主意是:讓秀女一躲了事?墒切闩趺茨苋绦膶⒗夏棠虙佅乱粋人走呢?怎么也不能這樣做。后來,誰也沒有料到。有一天將近晌午的時候,秀女家突然來了個漂亮的大姑娘。老奶奶見了,以為是來討剪紙花樣的,還沒等問,她就先請安,然后懇求說:“老奶奶,您行個好,給點兒吃的吧!”老奶奶聽了,心想:“噢!原來是個討飯的!看被餓的樣子,怪可憐的!”秀女在一旁,二話沒說,扭身就到灶房里去,捧出來兩個窩窩頭,那個大姑娘一點也不客氣,拿過去就吃。老奶奶說:“姑娘,我去給你燒點兒開水喝吧!”說完,轉(zhuǎn)身就走進了灶房。那姑娘拿著窩頭吃得正香的時候,她笑瞇瞇對秀女說:“請你再給一塊咸菜吃,謝謝你了!”秀女聽了,心想:“是呀,怎么沒想起給拿一塊咸菜來,吃窩頭沒有咸菜,讓人家怎么吃呀?”她一扭身,到灶房去給拿咸菜?墒谴闩弥滩藦脑罘炕貋硪幌裸蹲×恕!斑祝∪说侥莾喝ダ?”她心里一邊這樣想,一邊推開門往外看了看,連個人影也沒有看見。但她一回頭,卻看見屋里桌上放著一件布袍子,連忙喊了起來:“哎,可憐的討飯姐姐,你在那兒?……”秀女急得連著這樣喊了幾聲,由于聲音大,老奶奶也聽見了。老奶奶一聽秀女說那姑娘走了,還忘下了一件衣裳,說:“秀女,你看那姑娘身上穿的就已經(jīng)夠單薄的了,你趕快追她去,把衣服給她,讓她穿上好保暖……”老奶奶嘴里一邊這樣說著,就一邊和秀女走出了門,一南一北往前追,追出足足有幾里地遠,仍然連個人影也沒有見到。老奶奶和秀女回來后,秀女把那件衣裳抖落開一看,立刻喊了起來:“奶奶您快來瞧:這還是一件‘六合同春’拜壽穿用的.袍子哪!”老奶奶一看,果然是真的:“這花樣繡的還真不錯呀!”老奶奶一邊看,一邊不由得這樣說,一邊還用手撫摸起衣袍的繡花,嘴里說:“秀女,你看這到底是怎樣繡的?咱們仔細琢磨琢磨!”秀女讓老奶奶這么一說,倒也細心起來,把衣袍舒展開,祖孫倆仔細一瞧,全驚呆了:原來,這袍子上的花紋,不是用絲線繡上去的,而全是用花樣剪紙貼上去的。
這時,秀女和老奶奶心里都很納悶兒:“這討飯的姑娘,她到底是干什么的呀?這件衣裳……”還是秀女比老奶奶腦袋轉(zhuǎn)的快,她興奮得幾乎都要跳躍起來,說:“奶奶,我猜那姐姐是不是特意給咱們送‘六合同春’拜壽袍的花樣子來啦?”讓秀女這樣一說,老奶奶心里也明白了:“興許是天上的織女神仙下了凡,來幫咱們窮苦人的忙,別讓咱們窮苦人家為慈禧辦壽著急發(fā)愁……”秀女一聽老奶奶這樣慢聲慢語一說,就更加高興了,她接著說:“奶奶,那姐姐能做的,又給咱們送來了花樣子,那咱們就照花樣子學……”秀女和奶奶,這祖孫倆,說干就干,依樣畫葫蘆,沒有用多少時間,就趕制出一件“六合同春”拜壽袍。老奶奶讓秀女披在身上一試,那圖案是針線繡的,還是用剪紙貼上去的,如不仔細看,還真難區(qū)分。秀女和老奶奶用剪紙藝術(shù)制做的“六合同春”拜壽服,這消息一經(jīng)傳開,北京城不單是許多窮苦人家找上門來求做,就是連一些富豪人家也紛紛前來定做拜壽服。
在慈禧六十大壽那天,一些官員穿的都是由老奶奶和秀女精心制做的拜壽服,連那狡詐奸猾的慈禧都分辨不出是用手繡的,還是用剪紙貼的拜壽袍了!所以由此開始,北京的民間剪紙藝術(shù)名聲大震。
【剪紙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介紹】相關文章:
剪紙的由來及傳說故事01-07
剪紙的由來和故事02-17
剪紙的由來故事02-17
剪紙的來歷傳說故事02-16
剪紙來歷的傳說故事10-05
春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故事02-10
剪紙的由來故事100字02-17
剪紙的來歷傳說02-17
關于剪紙的由來02-17
剪紙的由來簡介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