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前赤壁賦教案
《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蘇軾前赤壁賦教案【1】
【設(shè)計說明】
本單元學習的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這類文章借對山水風物的描繪,往往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蘇軾的代表作,在語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對這類作品的解讀往往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我的設(shè)計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體會為主,讓學生了解本文誕生的背景,了解蘇軾這位“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啟發(fā)、引導,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蘊含在文字里的感情,從喜歡這篇文章開始,喜歡蘇軾。思考苦難、坎坷給生命帶來的價值;思考當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時,我該以何相報。
因此,在本課的設(shè)計中,我很注重學生自主的學習,合作的探究,獨立的表現(xiàn),課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顆種子埋進學生的心里,可能現(xiàn)在看不見他們的不同,但也許在他們成長的路上,這顆種子就會生出根,發(fā)出芽,甚至長出一棵參天的大樹。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了解文體知識,督促學生讀懂本文的字詞句含義,并自主對內(nèi)容進行梳理。
2、 啟發(fā)、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并表現(xiàn)本文的情感變化和思想意蘊。
3、 讓學生在讀懂本文的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了解蘇軾的人生經(jīng)歷和他面對人生風雨時的達觀態(tài)度,從而對自己的成長有所啟示。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誦讀 合作探究 延伸閱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根據(jù)你課前的學習和閱讀,說說這三個詞之間的關(guān)系:黃州 赤壁 蘇軾
由于“烏臺詩案”蘇軾才與黃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誰能根據(jù)我們自學方案中的資料,點出這個案子的關(guān)鍵。
冤案,文字獄
余秋雨說:“這一切,使蘇東坡經(jīng)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shù)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于是,在蘇軾來到黃州的第三年,當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時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過平靜,他卻突然之間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絕唱。
二、逐段品讀文章,梳理情感變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聲音傳達自己的理解。
1、學習讀第一段,展示自學成果
梳理內(nèi)容:
說說第一段寫了哪些畫面和人物活動?
明確:畫面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活動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面對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容、灑脫、自由、高雅……
作者也寫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誦讀實踐:
請試著用自己的聲音來表現(xiàn)我們對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節(jié)奏,讀出意境。
點評:隨堂
2、學習第二段 展示自學成果
梳理內(nèi)容:
“飲酒樂甚”是對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發(fā)生變化了?
明確:由樂到悲。
什么觸發(fā)了作者情感的變化?
誦讀實踐:
請試著讀出這種感情上變化。
提示:注意停頓、聲調(diào)變化。
點評:隨堂
3、 展示自學成果,學習第三段
梳理內(nèi)容:
解釋“愀”的含義。
容色改變。
蘇子容色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這段話聯(lián)想到了歷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跡?
文治 、武功
與赤壁相關(guān)的失意和得意的經(jīng)歷
這個聯(lián)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現(xiàn)實的自己形成對比
合作探究:
對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對自身的生存狀態(tài)可以用一個悲字來概括,這個悲有幾層含義?
曹操“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可謂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這樣一個功業(yè)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樣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煙塵之中。而作為“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等閑之輩、戴“罪”之臣,功業(yè)全無,理想旁落,這樣的人生又有何意義呢?
生命短暫、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無窮,豈不悲乎?
愿望與現(xiàn)實相左之悲。試圖“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卻“不可乎驟得”。愿望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矛盾,只能“托遺響于悲風”了。
這樣的悲,用 李澤厚先生的話說,就是一種“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嘆”。
誦讀實踐::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英雄與凡人的對比?我們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幾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讀出共鳴嗎?
提示:注意內(nèi)容和情感的關(guān)系:鋪墊——轉(zhuǎn)折——悲涼、深沉
誦讀與理解是相互促進的,誦讀別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內(nèi)心的共鳴。
4、 學習第四段
梳理內(nèi)容:蘇子也覺得宇宙的無窮值得羨慕嗎?他的觀點你理解嗎?
而又何羨乎?
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結(jié)果也不同。
水與月自變化的角度來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這一刻的水已經(jīng)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則物無盡,我也無盡。
永遠流逝,永不消失,盈虛有變,皓月長明。我如何無盡?
我價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個人小我的局限,人類的大我是生生不息,與萬物同在的。
請問同學們,蘇軾是以何種方式、何種路徑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結(jié),超越人生困厄?
此時的蘇子已處在不辨水天,無盡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時空局限。人們常說,心有郁結(jié),必須要找到一個散郁化結(jié)的出口與通道,亦即要有一個合適的'路徑,方能走出心靈的陰霾。一般而言,這樣的路徑有兩種,一種是“外釋”,通過融合于外物以轉(zhuǎn)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種是“內(nèi)釋”,通過內(nèi)在的心靈審視、通變,在自我觀照中達到超越“舊我”走向“新我”的圓通之境。
“而又何羨乎?”一句該怎樣來讀,輕而易舉又重若千鈞。
這一段話里還有怎樣的胸懷?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共適清風明月。
不祈禍福、忘懷榮辱、超脫死生、曠達自適,與清風明月融為一體,實現(xiàn)了人生的圓融。最難得的是此刻的蘇子被記錄了下來,成為后世莫大的一筆財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經(jīng)這樣評價《赤壁賦》:“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diào)而暢遂也。”
誦讀實踐:誰能為我們讀一讀蘇軾實現(xiàn)了人生超越后坦蕩的襟懷。
提示:誦讀是一種有聲的成長。
5 、學習第五段
客喜而笑,賓主盡歡,洗盞更酌,相與枕藉,東方既白。
三、學習總結(jié)
時間:月出——東方既白
情感變化:樂——悲——喜
誦讀心得:注意重音、節(jié)奏。
注意停頓、聲調(diào)變化。
誦讀與理解是相互促進的,誦讀別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內(nèi)心的共鳴。
誦讀是一種有聲的成長。
四、課外閱讀
我給大家找到了幾篇跟蘇子相關(guān)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熱愛生機盎然。”希望我們能將對蘇軾的品讀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樂”而起,極“樂”而收,兩次樂的內(nèi)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讀出“烏臺詩案”與被貶黃州之事對蘇軾的影響嗎?
3、有人說蘇軾去的地方叫赤鼻磯,跟赤壁遠著呢,他犯了常識性錯誤,你認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嗎?他在文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蘇子與客本質(zhì)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蘇軾的胸懷對你有影響嗎?老師提供的相關(guān)文本,你會選讀哪一個?
蘇軾前赤壁賦教案【2】
。ㄒ唬、導入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這段話是今年已入選為國家優(yōu)秀經(jīng)典劇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臺詞。我認為它同樣可以用來概括蘇軾在黃州期間那段苦難而又不平凡的經(jīng)歷。蘇軾因“烏臺詩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被人押著來到滿目荒涼的黃州,一代名人與魚蝦麋鹿為友,與樵夫漁民為伍,蘇軾感受到了有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來到人們傳說中的古戰(zhàn)場赤壁,去寄情山水、憑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暫,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為他苦難多變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詮釋。那么今天就讓我來欣賞其中的《前赤壁賦》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這位大文豪的心路歷程吧!
。ǘ⒗首x
要求學生邊聽配音朗讀,邊想象蘇軾筆下的赤壁美景,隨后交流自己最喜愛的一句描寫美景的句子,并說明理由。
(三)、研讀討論:
問題一:
蘇軾在游赤壁時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飲酒樂甚——→愀然——→喜而笑
。 )——→(悲)——→(樂)
問題二:
蘇軾在游赤壁時心情為何而樂?
樂: 清風明月、水天一色
。ň懊溃╇鼥V迷離、羽化登仙
問題三:
蘇軾的悲又從何而來?
從歌聲中來 (政治失意)
從簫聲中來 (簫聲幽怨)
從歷史人物中來 (人生無常)
從個人境遇中來 (生命短暫)
問題四:
蘇軾又是如何從悲情中走出來的?
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說明分層理由;分別用一對表示矛盾關(guān)系的詞語來概括層意。
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變與不變
二:取與不取
。ㄗ⒁庾プ 扒曳颉钡汝P(guān)鍵性詞語來理清思路)
2、 從文中找出蘇軾關(guān)于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并深入理解。
變 不變
逝者如斯 (水) 未嘗往也 (水)
盈虛者如彼(月) 卒莫消長也(月)
時刻在變 (人) 無盡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變又不變的)
3、比較客與蘇軾關(guān)于物和人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觀點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客: 無窮 不變 須臾 變化 (片面) (悲)
蘇軾: 物與人都是既變又不變 (全面)(喜)
。ㄓ萌娴挠^點去看待事物、分析問題,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辯。)
4、請學生從已學過的課文中,尋找事例來證明“變與不變”之理。
5、分析第二層“取與不取”
取 不取
清風明月 非吾之所有
。ù笞匀皇且徊繐嵛咳诵撵`、開闊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啟迪人智慧的百科全書。)
小結(jié):蘇軾的悲情從哲學思辯中、從自然美景中解脫了出來,這種理性的思辯使他樂觀曠達。
問題五:
蘇軾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辯證處世、正直進取、曠達樂觀、
真純淳樸、胸懷天下等
文學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詩:“蘇黃”(蘇軾、黃庭堅)
詞: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辛”(蘇軾、辛棄疾)等
文化遺產(chǎn):
書畫成就 :“宋四家”(蘇軾、蔡襄、黃庭堅、米芾)
《前赤壁賦》被董其昌譽為“《蘭亭》之一變也”)
食文化(東坡肉等)
酒文化(自釀養(yǎng)生酒)
茶文化(自制紫砂壺)
服飾文化(東坡帽、東坡巾等)
為官政績:
疏浚西湖、修建蘇堤、 興辦醫(yī)院、學校等為民辦的實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澤被后世。
(四)、反饋交流
1、 結(jié)合這次“走近蘇東坡”的主題閱讀,談談你的閱讀收獲。
2、教師用多媒體交流自己閱讀收獲并作總結(jié)。
老師的一點體會與學生共享:
“人生最難拋的是榮華”。哲學思想和理性思辯使蘇軾悟透功名利祿,榮華富貴是身外之物,如過眼云煙,不必強求。
“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蘇軾用豐厚的人文底蘊讓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靜下來,與自然山水對話,與歷史人物對話,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寂寞也使蘇軾在孤燈下寫完了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蘇軾如此美麗。寂寞使蘇軾真正地成熟。
【蘇軾前赤壁賦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蘇軾赤壁賦教案08-20
蘇軾《前赤壁賦》原文及翻譯02-15
蘇軾赤壁賦教案3篇08-20
《前赤壁賦》教案四篇07-31
《前赤壁賦》教案4篇04-27
《前赤壁賦》教案3篇04-05
《前赤壁賦》教案三篇03-11
《前赤壁賦》優(yōu)秀教案2篇02-17
精選《前赤壁賦》教案3篇04-24
有關(guān)《前赤壁賦》教案3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