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教案+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wù)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教案+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解讀
本文用新鮮詩意的語言,寫了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美麗的,自由的,快樂的,是充滿愛與生機的。這一切,緣于童年作者的自由無拘和快樂自在。祖父的園子,可以說是現(xiàn)實生活中無家可歸者——蕭紅的精神家園,它蘊含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它的核心教學價值主要有:
1、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
2、感受本文新鮮、詩意、浪漫的語言,理解作者融情于景,借景傳情的寫法。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jié)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簡單了解作者蕭紅和《呼蘭河傳》。
3、熟讀課文,體會“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我”童年生活的情趣。
4、感受本文鮮活詩意的語言,理解文章融情于景的寫法。
5、初步了解祖父園子的象征意義。
6、熟讀倒數(shù)第四段,并嘗試背誦。
7、課外閱讀整本《呼蘭河傳》或閱讀其他有關(guān)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高爾基的《童年》等。
教學重點
目標3和目標7
教學難點
目標4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方法
預(yù)習法 自讀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yù)習作業(yè):
1、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課文中不懂的詞語。
2、自己查閱一些有關(guān)蕭紅和《呼蘭河傳》的資料。
3、用“——”畫出祖父的園子里有什么,用“﹏﹏”畫出我在園子里干了些什么。
4、你覺得“我”在園中的哪些事最有趣,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批注在課文的相應(yīng)處。
5、你覺得祖父的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
6、“我”在園中的生活(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兒看得出來?與祖父有關(guān)系嗎?
7、熟讀課文倒數(shù)第四段,即“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磺卸蓟盍,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保胍幌,它和“我”的心情有什么關(guān)系?
8、你能說說祖父園子的象征意義嗎?
9、熟讀倒數(shù)第四段,并嘗試背誦。
二、課堂學習:
(一)檢測字詞
1、請學生齊讀課后的八個生字:蚱、嗡、啃、櫻、蚌、嘟、倭、瓢。提醒易讀錯的字。
2、組織聽寫“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然后評改。
3、交流解決不懂的詞語。
(二)教學課文內(nèi)容
1、請生回答“園子里有什么?”,并適當小結(jié)。
(明確:蜜蜂 蝴蝶 蜻蜓 螞蚱 倭瓜 黃瓜 玉米 韭菜 谷穗 ……)
2、請學生答“我在園子里干了些什么?”,根據(jù)回答情況適當小結(jié)。(明確:觀賞小昆蟲、 栽花、 拔草、 下種、 鏟地、 澆水 、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綠螞蚱、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用草帽遮臉睡覺)
3、提問:這些事情中哪些你覺得最有趣?并說說你的感想和體會?(例:⑴ 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后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這些事你體會到什么?——淘氣、調(diào)皮。)
(三)體會思想情感
1、請學生用一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園子:祖父的園子是一個()的園子?(明確:好大,好多,好看、好玩、有趣、美麗、有生機、自由、有活力、快樂、溫暖、充滿愛……)
2、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我在園中的生活(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兒看得出來?與祖父有關(guān)系嗎?(明確:自由自在,快樂無憂;從我做的許多事情,從園中描寫的景物看得出來;有關(guān)系,是祖父的慈愛與寬容給了我自由和快樂)
(四)感受語言,理解寫法
1、引導學生品讀倒數(shù)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讀出自由和快樂的情感。組織點評。
(2)為什么園中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是這樣的自由和快樂?(一切景語皆情語,“境由心造”,因為作者的身心是自由的,其眼中的景物色彩也都是自由的,這是一種融情于景,借景傳情的寫法。我由于自由而快樂,自由的景物也就有了快樂的色彩。)
(3)引讀:心中有自由快樂,看什么都是自由快樂的,讓我們再來看看園子的景像吧!
明媚的陽光下,花開了,在我看來,就像___________;
鳥飛了,就像__________;
蟲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_;
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
黃瓜有的開著花,有的結(jié)果了,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
……
2、有感情地朗讀倒數(shù)第四段或其他喜歡的語段。
(五)交流資料,了解園子的象征意義
1、請學生出示交流蕭紅和《呼蘭河傳》的資料。
2、老師簡述祖父園子的象征意義。(祖父的園子,從作者的生平和整部小說來看,與其說是一個真實存在,不如說是一個不斷依憑記憶、想像再造的精神空間,一個現(xiàn)實生活中無家可歸者蕭紅的精神家園,一個絢麗多彩的精神符號。祖父的后花園,體現(xiàn)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六)積累語言,推薦課外閱讀
1、 課外背誦倒數(shù)第四自然段。
2、課外閱讀《呼蘭河傳》或有關(guān)寫童年的作品,如高爾基的《童年》等
板書設(shè)計:
一、人物活動(瞎鬧,幫倒忙):
種小白菜
鏟地
摘黃瓜、追蜻蜓
采花心、綁螞蚱腿
澆菜
二、生活環(huán)境:大花園
動物:蜂子、蝴蝶、螞蚱……
顏色:白、黃、金、綠……
植物:榆樹、谷子、黃瓜……
三、人物關(guān)系:祖父和我
四、主題:愛、自由、留戀
《呼蘭河傳》教學反思
《呼蘭河傳》(節(jié)選)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學時,我緊緊圍繞課前預(yù)習中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首先,課前讓學生結(jié)合預(yù)習題自主閱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與幸福。在充分讀書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最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讀相關(guān)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與感受,同時為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相機引導學生板書。
課下,認真反思這堂課的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沒有放手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總是一步一步牽著學,對學生不放心。其次,學生活動的面兒小,站起來發(fā)言的總是個別同學。第三,文章語言優(yōu)美,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ABB式的詞,如:胖乎乎、圓滾滾等,應(yīng)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讓學生積累下來,而我根本就沒提到。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機智,要能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及出現(xiàn)的突發(fā)性事件,調(diào)整教學方法。另外,要特別重視語文的工具性,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得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增加知識儲備。
【《呼蘭河傳》教案+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