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校長遭遇到熊孩子美文
剛剛補記與學生的談話記錄,一下子發(fā)現(xiàn),昨天不知不覺的談了三個“熊孩子”。敲下這幾個字,我都要忍不住要笑了!靶芎⒆印?——誰發(fā)明的這個詞,很形象。熊大?熊二?頑劣不化是他們的形象標識,不計后果是他們的一貫作為,特立獨行是他們的典型特征。
早上,第一節(jié)開完例會,去誠信樓巡視了一圈。發(fā)現(xiàn)三六班上周我聽課蹲班玩手機的杰同學,又偷偷地在低頭玩手機。我敲了敲后門,示意開門。然后,跟他要手機,居然表現(xiàn)出一臉無辜的樣子,把書包拉出來,拍打著身上的口袋示意我翻,說他沒玩手機。我請他到隔壁辦公室里,問他,死不承認。跟他講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玩手機,是一個習慣的問題,被親眼看到了還不承認就是一個品行問題了。課堂上管不住自己玩手機可以原諒,但做了不承認就不可原諒了。他才承認手機是同桌的,開門時拿回去了。講了一番道理,他低了頭,有一絲悔改的意思,臉有些潮紅。答應我以后不玩了。我追問了一句,如果再玩呢?不要說被其他老師發(fā)現(xiàn),就是被我發(fā)現(xiàn)在課上玩手機怎么辦?他給了我兩個選擇,一是揍他,二是罰站。不僅有些悲哀在心底滋生出來!皢栴}生”的問題,究竟出自哪里?誰才是真正的問題?
第四節(jié)課,哲同學大模大樣的端坐在傳達室外的長椅上。喊他,讓他過來。開始不肯,又喊,過來了。我們倆站在樹下,交流。這孩子是所有老師都很頭疼的一個孩子。小學沒畢業(yè)跟著父母去南方打工,讀了一個私立學校。后來,初二又跟著父母回來。當時因為沒有轉學手續(xù),其父母多次到學校、鎮(zhèn)上、局里找,迫于在我服務片區(qū),收下了。頂撞老師、不按時上課、不遵守紀律的事情,是家常便飯。這次又是如此,不愿意上的課就溜出來在校園里轉悠,是個很大的安全隱患。一般情況下,想和他談話,他根本不給你機會。喊不到跟前,一說他就有千百條理由等著你,好幾次試圖和他聊聊,他直接不給面子:“這幾天他們嘮叨的不輕了,你讓我耳朵清靜幾天吧!”然后就跑了。
在我這段時間不斷釋放善意的潛移默化下,哲同學見了我會有禮貌的招呼一下,或者開自己個小玩笑逗我一下。周末街道的桃花節(jié)上,見他,專門湊我跟前問好,我很真誠的囑咐了幾句安全。這孩子很直、很犟,不好溝通,這是很多老師碰壁后得出來的經(jīng)驗。他有一點是好的,就是很顧及他的父母,周末在家父母打工去后他很照顧他弟弟。在以前的一次師生沖突中,我曾經(jīng)試圖就這個問題,想打開他的心門,未果。他當時邊哭邊喊道“因為他們不歧視我”。這次能喊到跟前,真是給了我這個校長好大的面子。溝通了幾句,先是問他為什么沒去上課,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愿意上。問他老師知道不?說是知道。就又半開玩笑的問他:“你喜歡上保安這個活了?”“不喜歡,曬黑了”。這孩子本身就很黑,前些日子曾自我解嘲的跟我說“自己多白”。我就笑他,他也笑。我就勸他回教室,他搖頭。我就又跟他扯去桃花節(jié)的情況,問他怎么吃的飯,他說他媽媽也去了,一塊吃的。這時候,圖書室的王老師過來找我有事,問他是誰。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估計王老師知道他,對他也很有印象。王老師就夸他說很有禮貌,啥時候見了都問好。我就順便對著王老師表揚他孝敬父母,看護弟弟,這次他有點高興。和王老師一塊,對他的不按時上下課,在教室里坐不住等進行了勸導,沒有辯駁,勉強口頭答應了。但我知道,距離做到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班會課,他躲在廁所里,玩手機游戲。我見了勸他,這么臭,你在這里干嘛。然后出去了。等我出來,又在樓底下玩。我又勸導,班會了,快回教室;厝チ!
下午第三節(jié)課快下課的時候,三六班物理課,老師給我打電話,說那位“帶頭大哥”被我教育了以后,更能了,上課上不成了。我聽了很惶恐,連忙答應讓分管這個級部的桑書記去喊這個“熊孩子”。不一會,桑書記帶著他來到我辦公室。物理老師隨后跟著過來了,我怕老師離開課堂會出現(xiàn)其他問題,勸老師先回去上課。了解了下課堂上發(fā)生的情況,對他這段時間的表現(xiàn)和進步表示了肯定。聞了聞他的衣服,基本上沒有煙味了,他表示基本不抽了。我心里雖然不太相信,但還是表示了肯定。跟他談了對老師的`尊重和對課堂的尊重,要他回去跟要好的那幾個同學溝通一下,能不能在課上相互約著都聽一點、學一點,別搗亂。他答應。要他回去帶著兩個在課上違紀的同學,跟物理老師道個歉,他也答應了。但我知道,從答應到做到的距離還很遠。因為按照工作安排,分管德育的副校長要給他們班開主題班會,讓他先走了。
一個“熊孩子”的誕生,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可能要幾年。轉化一個“熊孩子”,會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可能窮極一生,也變不回來了。但如果我們不去正向努力,一切任憑其自由發(fā)展,最終我們會被他弄得更加焦頭爛額。如果我們放任,或者只是簡單粗暴的控制性管教,一定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會起到相反作用的。昨天圖書室的王老師說了句話“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溝通方法!蔽疑钜詾槿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