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通用6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jīng)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 篇1
小學語文的施教對象是兒童,施教內容是兒童的語文,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兒童的情懷,清楚兒童語文學習的真正需求,能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憑借兒童熱愛的語言文字,幫助兒童獲得自身成長所必需的語文素養(yǎng)。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只有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兒童眼中的世界,才能走進兒童心中的世界。
一、教科學的語文
教科學的語文,就是秉著對兒童負責的態(tài)度,挖掘教材中真的知識、思想與情感,引領兒童逐步認識教材本真的面目,在與教材的對話中,汲取語文的營養(yǎng),形成鑒賞的能力。例如,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篇章都被編者作了刪改,這就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造成了難度,甚至會引起誤讀。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國祥在反復研讀老舍的《草原》時發(fā)現(xiàn),《草原》第一段描述的草原景色,初讀之下,就覺得寫得美,語言美,語言傳達的風景也美,但“并不茫茫”是什么意思?后來他查了老舍先生的原文,發(fā)現(xiàn)原文開頭是這樣的:“自幼就見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類的詞句。這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不太好的影響,使人怕到北邊去。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备衫蠋燆嚾恍盐颍闹欣仙嵯壬鷮懢,圍繞“天不蒼蒼,野不茫!闭归_,沒有了原文中第一句話,對第一段的解讀就少了貫穿全段的線索,課堂上就會對草原美泛泛而談,對“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钡降渍f什么要么忽略,要么誤讀。教科學的語文,不僅是引領兒童品味文本“真”的語言,也是幫助兒童獲得“真”的思想與情感。一位教師教學《匆匆》,抓住文中問句多的特點,引導學生聚焦到問句這一語言訓練點:由文中的12個問句感受到作者的困惑、彷徨,再聚焦到第四段的6個問句,播放音樂,6次引讀,巧妙地將學生帶入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帶入朱自清復雜而微妙的情緒情感中,促使學生深刻領悟問句的含義,真切體會問句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游戲的語文
語文課的下課鈴敲響時,許多教師總愛這樣問自己:我的這節(jié)語文課,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上得成功嗎?有哪些環(huán)節(jié)處理得很好,還有哪些環(huán)節(jié)沒有把握好?卻鮮有教師這樣自。哼@節(jié)語文課上,我的學生學到了什么?他們快樂嗎?他們在我的課上享受到了什么?作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體的語文課堂,不僅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還需要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命發(fā)展。
兒童不喜歡程式化的學習方式,兒童的語文學習需要在兒童感到自由的情境中進行,在游戲中兒童享受著自由、積極的精神體驗。游戲是兒童融入生活、體驗生活的重要途徑,游戲就是兒童的學習和生活。
杭州蔣軍晶執(zhí)教《麋鹿》,學習課文后出示一張麋鹿圖,讓學生把自己所獲得的知識“有效”輸出。這時他采取了游戲的形式,讓學生爭當導游進行介紹,從“一級導游”到“高級導游”再到“特級導游”,層層推進,吊足胃口,其中還穿插導游與游客的對話。在這堂課上,游戲與學習無縫對接,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而且使教學過程趣味盎然,達到了引導學生結合文本用自己的語言來組織說明事物特征的訓練目的,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活潑。
三、教自由的語文
自由的語文教學,指的是教師營造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與課堂時空,使兒童的身體與心理都處于自主、輕松、愉悅的語文學習狀態(tài)。盧梭說:“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就是給兒童自由閱讀、思維和創(chuàng)造以充足的時間。只有自由的學習,才能打開學生的心門,發(fā)展學生的心智。
一位教師教學《詹天佑》時問學生:“如果我們現(xiàn)在要給詹天佑塑銅像,你覺得在詹天佑周圍應該布置哪些有意義、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物品?請你為詹天佑塑一銅像。”學生可以選擇的角度沒有受到限制,因此他們思維空前活躍。有學生覺得在詹天佑周圍畫“人”字形線路,因為這是他最偉大的設計;有學生說畫一把水壺,以說明他與工人一樣艱辛;也有學生說應該根據(jù)他愛國的特點來設計,等等。這堂課迸發(fā)出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的活力。
有些語文課堂將傳統(tǒng)的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是不是”“對不對”等毫無啟發(fā)性的問題大量充斥;有時則把問題進行切割,拖著學生在“碎石”組成的問題“跑道”上行走,肢解文本;有的教師經(jīng)常會在學生回答后附帶“是這樣嗎”“對嗎”等暗示性話語,如此弦外之音導致后面發(fā)表意見的學生異口同聲地迎合、應和。學生的自由思想與自由精神被剝奪,也就不能享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因此,自由的語文拒絕滿堂灌,也拒絕滿堂問。
四、教有用的語文
當下的語文教學,實用主義仍然大行其道,教師在應試的藩籬中無法突圍,甚至不愿突圍,因而大量圍繞陳述性知識的訓練(生字詞語的固化講解、課文讀背的反復操作、練習試題的鋪天蓋地)強占了兒童的時間與空間,使兒童思維僵化,能力停滯,不能感受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并不是說生字詞語和課文讀背不再重要,而是這些內容的教學一定要從兒童的需要出發(fā),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合宜的情境,使兒童主動建構和悅納。
我們要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要由分析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為導向的教學,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運用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簡言之,語文教學要由“教課文”轉向“教閱讀”“教語文”。
一位教師教學《恐龍》,先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最喜歡什么恐龍,然后介紹。一學生說:“我喜歡雷龍,它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而且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教師:“讀得真動聽,你把雷龍的特點都讀出來了。請大家比較這兩個句子:A.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很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B.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你們覺得哪個句子好?”學生:“我覺得B句好,因為B句把雷龍和大象作比較,在我們看來,大象已經(jīng)很重了,雷龍竟然勝過六頭大象,難怪說它是龐然大物,果真名不虛傳。”教師:“對,剛剛你提到了作比較,這是一種說明方法。”《恐龍》是一篇科普類說明文,這位教師通過學生的朗讀、介紹,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習課文中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等基本的說明方法上,而不是詳細地向學生介紹關于恐龍的知識,這充分體現(xiàn)了“教閱讀”的理念。教有用的語文,就是要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文本所蘊含的情感,學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 篇2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是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就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就需要教師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改變嚴肅枯燥的教學方式,緩解學生的課堂緊張心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采取積極性評價的方法,對正確的、有發(fā)展空間的見解,及時給予肯定和稱贊,對可行性低、邏輯性低的見解,指導學生改進,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導入課堂,在課堂講解中恰當?shù)夭迦胍恍﹦?chuàng)新型見解,通過了這種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
興趣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首先,教師應該做好課堂導入。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時,可以先讓學生畫出自己覺得最漂亮的房子,豐富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畫出不一樣的房子,使學生在動手作畫的過程中,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成功導入課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其次,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雪孩子”時,可以讓學生準備各種顏色的橡皮泥,發(fā)揮想象,自己動手做出一個“雪孩子”,使學生在興致盎然的動手活動中體會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和交流,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學習和探索,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春雨的色彩”時,可以先問學生:“春雨是什么色彩?”引發(fā)學生思考,再將學生分為數(shù)個小組,進行小組間交流討論,再由小組代表回答問題,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評價。這種方法不但使學生從創(chuàng)新的角度充分參與課堂學習,還使學生通過他人的交流和互動,拓寬視野,開拓思維,學習他人良好的思考方式。
四、有效進行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該靈活運用課堂提問的藝術,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烈的年齡特征,合理把握提問時機,提出符合學生好奇心、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四個太陽”時,可以提問:“為什么會有四個太陽?我們平時能看到幾個太陽?”再問學生:“四個太陽分別是什么樣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另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勇于質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點撥,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五、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教師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僅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不夠的,還必須指導學生將創(chuàng)新理論合理應用于實踐中,通過實踐檢驗理論、改進理論,實現(xiàn)理論的二次升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開展實踐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將創(chuàng)新思維轉化為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當學生的創(chuàng)新想法實施失敗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鼓勵,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指導學生解決問題,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采用創(chuàng)新教學法,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給每一位學生都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充分開發(fā)學生潛力。同時,教師應當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挖掘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因素,優(yōu)化課堂教學,激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肯定并鼓勵學生的獨特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教師應當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不斷學習并吸收新的教學知識,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提升自身教學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及全面素質的發(fā)展。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 篇3
“高效課堂”給我們提出了教學的“終極目標”,如何讓教師教得高效、讓學生學得高效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決的現(xiàn)實課題。筆者認為,實現(xiàn)這一“終極目標”要著力在課前準備、課堂施教、課后拓展“三個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
一、課前精心準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俗話講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打造高效課堂離不開課前的精心準備。
(一)教師在自身素養(yǎng)上要有準備。教師在課堂上面對的是一個個活潑可愛、思維敏捷、課外知識豐富的學生,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教師具有廣博的學識、豐厚的理論和高超的教學技藝,是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基礎,也是高效課堂對教師的內在要求。它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多研習教育專著,熟悉新課標和教材教法;多學習名師的教育隨筆,觀看他(她)們的課堂實錄,領悟他(她)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經(jīng)驗;要勤練三筆字、普通話、課件制作等教師基本功,以提升我們的教學素養(yǎng)。
(二)教師在授課教案上要有準備。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是備教材。備課前,教師應反復通讀教材,用心解讀教材,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在本階段的地位和作用,確定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切不可在對課文內容還不熟悉的情況下,盲目看教學用書對教材的分析,禁錮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二是備學生。一個成功的教學設計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前應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接受能力等特點差異,關注共性、突出個性、有的放矢。三是備教法。教學方法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教師在備課時,應把如何教寫清楚,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學情和自己的個性特長,選擇最適合本課的教學方法。
(三)學生在課前預習上要有準備。學生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大家的共識,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不被大家看重,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要落實預習環(huán)節(jié)就必須做到:要讓學生認識預習的重要性,如:可以開展以預習為主題的班會,讓大家談對預習的認識;在課堂上多表揚認真預習的同學,讓這些同學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談談預習對學習的幫助,引導大家認清預習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開學初,教師應專門抽出時間對學生如何進行課前預習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要落實預習的檢查環(huán)節(jié)?芍埔粡堫A習檢查登記表,由組長根據(jù)預習要求逐項對照檢查,由語文課代表和老師臨時抽查,負責人對每位同學的預習情況在表上登記,使每位同學每一課的預習情況一目了然。對預習完成認真的同學進行表揚獎勵,完成不認真或未預習的同學要提出嚴肅的批評,督促學生養(yǎng)成認真預習的自覺性。
二、課堂精巧務實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臺上一分鐘,高效見真功”,要實現(xiàn)高效課堂,精巧務實的駕馭課堂教學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坝H其師而信其道”。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思維活躍,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可以無拘無束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要注重加強課堂教學語言的錘煉。課堂教學主要是通過語言實現(xiàn)的。教師語言條理清楚、準確精煉、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直接影響一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激勵評價。學生渴望獲得成功,當自己在課堂上的某一次表現(xiàn)受到老師的及時肯定時,會從內心里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師要突出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學習古詩,要讓學生掌握借助注釋、插圖、背景資料來弄懂詩意、體會詩情的方法;學習課文,要指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來學習,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長此以往,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將學會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出自讀思考的時間。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導,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品讀文本,感悟思考。高效的課堂必然是一節(jié)思考的課堂,要鼓勵學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引導他們主動探索,培養(yǎng)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堂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常用的課堂教學形式有:“小組合作學習”,將全班固定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小組人員按好、中、差均衡搭配,安排一名負責、優(yōu)秀的同學擔任小組長,共同學習小組合作要求,即組員必須在組長的安排下有序交流,人人參與,要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并對他人發(fā)言做出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要針對各組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評價反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前不久聽了一節(jié)習作課──把過程寫具體,這位老師巧妙的以“做美味拉面”這一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貫穿整節(jié)課,將乏味的習作課堂生活化了,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思維被激活了,個個積極參與,個個興致盎然,輕松地學會了老師傳授的“五感四動寫具體”的習作方法。開展辯論會,學習《烏塔》這篇課文時,學生針對烏塔獨自一人出國旅游這做種法產(chǎn)生了質疑,有的學生對烏塔的做法表示贊同,還有部分同學從安全考慮表示不贊成。教師此時便可以借機召開一次辯論會,讓學生充分地闡述自己的理由,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能通過大家的交流,增強自己的安全獨立意識。除此之外,常用的課堂教學形式還有:朗讀擂臺賽、課本劇表演、小記者采訪、開火車、猜謎語、做游戲等,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實際,著眼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效率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
(三)要有效整合聽說讀寫能力。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教師要能根據(jù)教學實際,在課堂上將這四個要素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效實現(xiàn)高效課堂。去年聽過一節(jié)閱讀課《慈母情深》,課堂上,老師十分關注學生聽的習慣,不僅反復要求學生注意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而且自己也給學生做出了榜樣,聽后還適時要求學生來進行點評,一方面是對聽的效果的一個反饋,同時也是給學生營造更多的說的機會。整節(jié)課抓住一個核心問題,找出文中使自己鼻子一酸、想哭的詞句,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與思考,然后讓學生充分地談自己的感受,并適時讓學生參與點評,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再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當讀到最后,學生已深深地被母愛所感動時,有了濃濃的情感作鋪墊,再讓學生寫一寫:你此時最想對母親說什么?這時的寫對于學生來說,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與渲泄。我認為這節(jié)課有效地將聽說讀寫進行了整合,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本節(jié)課上得到了充分的關注,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課后持續(xù)發(fā)展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延伸
“課堂見真功,課后有余功”,課后的拓展是高效課堂的延伸。
(一)學生課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課后是課堂的延伸,學生課后的學習是高效課堂啟迪、感悟的必然,也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課后持續(xù)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課后去探究課堂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如學完《卡羅納》這篇課文后,學生便對《愛的教育》這本書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課后產(chǎn)生了讀《愛的教育》流行風,教師可以專門利用時間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開展讀書交流會,促進了學生的持續(xù)性學習。又如學完《蟋蟀的住宅》一課,學生對蟋蟀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就可以鼓勵學生以組為單位繼續(xù)研究學習,可以親自體驗一下觀察蟋蟀的樂趣,尋找蟋蟀的更多秘密,寫觀察日記,做好觀察記錄,也可以讀《昆蟲記》,了解更多的關于昆蟲的知識。
(二)教師課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的學習是伴隨教學進行的,課后的回顧、思考、總結是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師要善于回顧、總結課堂授課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寫出課堂教學反思。想想哪些環(huán)節(jié)設計得比較精妙?哪些環(huán)節(jié)是無效的可以省去?學生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時候?一個問題問完后沒什么人舉手回答是什么原因?我們還可以將課后反思及時地發(fā)到教育論壇里,與同年級同學科的老師進行交流,實現(xiàn)同伴互助。通過及時的課后反思,總結經(jīng)驗,改進不足。持之以恒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必然能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藝,最終達到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目的。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 篇4
摘要:作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最高追求是有效性教學。那么作為語文教師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探索應該從研究教法、目標簡明、課堂有效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幾個方面去進行,使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有效地提升。
關鍵詞:語文教學 研究教材 有效課堂 培養(yǎng)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時期新課改給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有效”這個概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關于有效教學的研究成為語文教育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在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進行一些探索。主要是圍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這一教師關注的問題,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教法、目標簡明、課堂有效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總結出實踐教學中的一些看法,提出個人對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的看法。
一、深入鉆研文本,研究教法
新課程提倡開發(fā)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清,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泛泛而談,“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xiàn)、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執(zhí)教語文多年,但每教學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fā)現(xiàn)一些難于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于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一目了然基礎上,再著手撰寫教案,而且是一氣呵成。教師對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執(zhí)教,在教學中自然知道教學內容時間的分配,做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詳略得當,主次分明。
二、目標簡潔明確
教師精選教學的內容是構建簡約有效語文課堂的靈魂。教師要善于對教學任務進行優(yōu)化。要善于深度解讀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核心內容,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教學的策略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通盤考慮知識的鞏固與拓展,技能的形成與轉化,教學目標還要體現(xiàn)出層次性,以適應學生不同智力水平。首先,設置目標任務要簡約。教師要善于從教材的整體把握教學目標,要胸中有對教材的宏觀理解和對具體教學內容的微觀把握。教師要善于在相應的活動和現(xiàn)實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選擇或確定一個恰當?shù)膯栴},這個問題應具有典型的意義和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既能達到重現(xiàn)新知識的目的,又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問題的指向能夠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自己運用知識、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獲取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其次,實踐操作要求要簡約。語文課堂教學圍繞學習目標展開語文的實踐活動,教師要適時對學生進行策略方法指導,方法要求要明確簡約,便于學生操作和實踐,使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目標和方向,在關鍵點做好提示與點撥,真正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最后,避免目標的虛化與泛化。教學目標的虛化與泛化是語文課堂教學常見的弊病,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對每個學段目標的具體要求,只有教師明確了課標的要求,目標才會清晰明確,才不會虛化,才不會出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之類的普通話。
三、有效的教學實施過程
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做法,摒棄以往小學語文課堂教師的獨角戲,讓每個學生都善于思考,敢于提問。為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就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
1、教學氛圍要平等:教學活動其實就是一種對話交流的活動。教師和學生就是對話交流的兩個主體,而既然是對話那么就應該是一種平等輕松地氛圍,才能夠達到好的效果,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存在感,尊重學生,平等交流。第二,教師要讓學生在平等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真誠的對待每一個,不要讓學生有壓力。一個平等的氛圍更加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
2、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學習興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樂于學習就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有學習的興趣。第一,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營造一個歡樂有趣的課堂氛圍。孩子的天性是游戲,通過游戲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學習知識并認知世界。第二,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需要正確的引導。避免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影響課堂秩序的行為,要讓學生明白課堂紀律的重要性,但不能因此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第三,學生的自主學習一定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并加以鼓勵,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起到引導幫助的作用。
3、提問形式多樣化: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師將問題創(chuàng)設一個特殊情境,讓學生進入情景去思考問題。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圖片或音樂等帶入課堂,巧妙的通過直觀的物體來提問,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然后,還可以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答案的開拓思維的問題,讓學生積極談論,主動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最后,通過提出具有新舊知識比較特點的.比較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在對新知識的探索熱情中自主的且愉快的學習新的知識?梢,提問形式的多樣化對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是有利的。
4、新穎的教學設計:對于構建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新穎的教學設計將使課堂煥然一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去進行教學設計,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師生之間平等交流。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且綜合全面。教學活動設計要充分體現(xiàn)教學目標,設計中盡量讓課程豐富多彩。將各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資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把文本內容體現(xiàn)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上。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語文學習的觀念正確樹立,不要將知識學習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將有效學習滲入課堂。讓學生們在新穎的教學設計中體會文本的含義,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5、教學評價模式多樣化: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教師通過學生的反應,從學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增強自身教學水平,同時不斷地改進課堂,師生共同發(fā)展進步。
四、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新課程背景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應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只有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發(fā)揮語文教學優(yōu)勢。首先,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針對小學生,選擇趣味性濃厚的知識內容,在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激發(fā)其好奇心。在此基礎上,為小學生設置具有挑戰(zhàn)性和知識性較強的問題,與趣味性融為一體,可順利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其次,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價值信息,并對學生加強教育。例如:在《談讀書》教學接近尾聲時,教師應將教材內容中的最后一句話為學生呈現(xiàn),使學生明確:年輕人做學問,只是為了潔凈自身的心靈和收獲人生鑰匙,開啟人生每一道門。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進一步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傳授語文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加強對小學生人生哲學方面的培養(yǎng)。如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才能更具有效性。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xù),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xiàn)實效。鑒于此,為了進一步的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筆者在教學活動中做了如上嘗試,并進行了相關總結,希望本文提出的相關教學實踐策略能給你一點啟示。
參考文獻:
[1]胡華杰.奏響有效教學的旋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67-68.
[2]胡歡.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5):184.
[3]劉月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29):137-138
[4].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析.《科學導報》.2014年3期.秦貞賢.
[5].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甘肅科技》.2014年9期.魏周和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 篇5
摘要: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其意義重大,對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等多方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之中互動式教學可從以下兒方面著手把握:讓學生分戍小組實施合作互動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實施互動學習法;打造生活化的問題場景,推進互動教學等等途徑。
關健詞: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互動教學
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老師要想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對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的培養(yǎng)尤為關鍵,將傳統(tǒng)課堂上老師講,學生聽的呆板的教學形式進行改變,讓學生做課堂上的主人,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及其有利,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實際教學之中,老師要把主要的任務放在課堂教學上,運用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作用
1.推進小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處于小學生階段的孩子年齡大概都是7歲到12歲之間,這一階段孩子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強、好動,把以往的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施加給孩子,這樣不僅不會實現(xiàn)教學的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學生在課堂上興致不高,單單是老師灌輸知識的工具,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此時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合理引入可使得語文課堂上僵硬局面被打破,經(jīng)過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與學生之問的互動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加,引導學生自已去走進知識,了解知識。
例如,古詩內容在小學語文部分的學習是比較難的,怎樣能夠讓學生懂得文言文古詩的內涵一直是老師深思的問題,如在《古詩兩首》中杜牧《山行》的講析之中,就可以滲透互動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以往的爬山場景進行回憶,之后把自己當時所見所聞和小伙伴分享一下,之后老師在與其展開互動交流,最后引出本節(jié)要講授的內容“山行”。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對所講內容比較有興趣,使其學習的熱情被大大的激發(fā)。
2.推進教學效果的盡早實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實施互動教學模式意義重大,可使得學生更好的掌握基本生活知識,此外對于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會幫助小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教學的高效性一直是小學語文課堂所要追求的方向;邮浇虒W方法的滲透可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對《堰苗助長》、《守株待兔》兩則寓言故事進行講解的時候,老師合理的引入互動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發(fā)揮其表演、獨白的天賦,這樣極大的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使學生對語言背后的含義有所體會,才外還學會了融會貫通的本領,這樣在以后使用成語方面更會得心應手。是以,互動式教學方法的使用主要優(yōu)勢就突出在強化教學效果上。
二、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之中如何更好的使用互動式教學方法
1.實施有效的探討互動。課堂探討互動是指師生就一開放性的話題展開互動,經(jīng)過討論對遇見的問題實施處理。經(jīng)過學生自主的思考開放性的話題,可有助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會幫助學生建立對問題總結概括的能力,這也是學生對于課文內容更好理解的一個過程。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通性就是喜動,學生對于那種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比較向往,而討論互動可使得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的一種過程。這和在課堂上老師單純的傳授學生知識效果要好很多,學生經(jīng)過就一個問題實施探討,其學習興趣自然而然的就會被激發(fā),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的去學習。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思維比較多樣化,對于問題的理解方式不是固定的,而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實施探討之后,老師適時的給予一些解釋,這樣可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2.可選用合適的提問互動模式。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完成,在講課的時候,老師可結合文章的內容向學生發(fā)問。例如在講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在課前可向學生發(fā)出這樣的問題:“以前你們迷過路么,迷路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做的”,這樣在提問的時候就突出了老師的主體性,這樣小學生就會發(fā)動腦筋,說出自己以前的經(jīng)歷,這樣就展示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問一答中就完成了此種互動繼而老師引出本章節(jié)要講授的內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該怎么辦呢,這樣使得課堂的氛圍得到活躍。與此用時,老師的發(fā)問,可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的有關問題實施思考,在學習中主動的尋求答案,這樣使得學習效果會更佳的理想。
3.可經(jīng)過表演互動實現(xiàn)互動教學模式的效果。教學改革之后,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更要具有多樣性,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實施表演互動這已然成為小學二年級語文互動教學中一種重要的途徑。表演互動主要是指通過老師在語文課堂上把文章中的故事情境再現(xiàn),之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模擬文章中的情境,這個教學過程我們稱之為表演互動。在學生表演的時候,會使得學生學習課文的情緒增加,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在精神,讓他們學會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表演互動對于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效果。
比方說,在對《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文章實施學習的時候,由于此文章屬于一首歌,首先向學生介紹這首歌描述的場景,之后播放幾遍音樂,引導學生對此首歌展現(xiàn)出來的畫面實施聯(lián)想,繼而讓學生實施探討.并提供一些輔助的道具,讓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表演出來。在整個流程之中,學生對于唱歌和表演比較期盼,這樣就會對這首歌所表現(xiàn)的場景進行深入的理解,把整首歌要表達的意思掌握好,這樣學習情緒就會一下子上來,高漲的學習情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情境,促進其對文章的理解。與此同時,在表演互動的時候,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情感的理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述,在小學語文教育之中融入互動式教學方法效果十分的顯著,可推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此外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及其有利,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實際教學之中,老師要把主要的任務故在課堂教學上,運用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萍.小學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模式初探2013(6).
[2]鞏春麗.淺析素質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教育科學,2013(5)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 篇6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160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80篇(段),合計240篇(段)。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古詩,筆者經(jīng)過十余年的實踐,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學法,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古詩教學的課堂效率頗為有效。
一、課始“引趣”
古詩教學伊始,教師可采用猜謎語、講故事、提問題、設懸念等方法,精心引發(fā)學生興趣。
如教學李白的《贈汪倫》時,可先講述汪倫用計誠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倫是當時有名的歌手,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的詩。有一回,汪倫聽說李白來了安徽,就修書一封。信中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早知汪倫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訪。見面后,李白方知“受騙”:所謂桃花,只是桃花潭,并無“十里桃花”;所謂“萬家酒店”,只是店名,并無酒店萬家。但李白哈哈大笑:“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于是,兩人結為金蘭之好。臨別時,李白即興寫下七言絕句《贈汪倫》!@個故事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贈汪倫》一詩的興趣。又如教學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設懸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寫了一首七絕,在詩中直接將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這位大文豪是誰呢?這首詩叫什么呢?是怎么寫的呢?再如教學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可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句千古佳唱著手,激疑設趣,從而引導學生欣然誦詩。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學生興趣倍增,情感激蕩,再引導他們學習全詩,教學效果往往會出人意料。
二、課中“持趣”
古詩距離現(xiàn)在畢竟時代久遠,兼以“文約而意豐”,課堂教學時間一長,多數(shù)初中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不由得會淡化,他們的大腦皮層會進入暫時抑制狀態(tài)。葉圣陶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此時,教師如果注意學生心理、態(tài)度和情感的變化,采取放錄像、賞圖片、配音樂、想畫面等手段,努力擴展學生的想象,維持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就會有意外的收獲。
如教學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當學生了解全詩大意后,筆者設計道:如果你是一位攝影師,根據(jù)《錢塘湖春行》的內容拍攝西湖風景你決定選擇哪些鏡頭?(如果指導細一點,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樣的人,等等。”)待學生各抒己見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樂的西湖風景錄像供學生借鑒。再如教學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當學生弄清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禪意后,他們學詩熱情有所回落,這時可設置配音樂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延續(xù)學生的興趣。
課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師只要能夠合理運用,就能使學生的學詩興趣保持下去,從而以飽滿的情緒投入新的學習。
三、課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背踔猩吘共皇浅赡耆,抽象思維尚不成熟,重感性輕理性特點明顯。學習古詩,教師不妨抓住這一特點,運用類似于游戲性質的活動,在課堂教學行將結束之際,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寫人類的)、編故事(多用于敘事類的)、打擂臺(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詞(多用于繪景類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學小高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學習,并求得向課外延伸的教學效果?
【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短文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思考論文06-21
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思考論文06-22
小學語文審美素養(yǎng)教學思考論文06-21
最新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思考論文04-30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思考論文07-29
有關小學語文詩文教學的思考的論文04-07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論文07-22
小學體育教學思考論文09-10
兒童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思考論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