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生論文心得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生論文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究生論文心得1
現如今,研究生論文已經成為了評價一位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必要之一,因此,研究生論文的撰寫不僅是考察研究生是否有學術追求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對研究生科研能力、思維素養(yǎng)、論文撰寫能力、科研論文規(guī)范的考察。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深知論文撰寫的困難性及要求,故在這里談談自己的一些指導心得和體會,希望對即將投身論文寫作的研究生有所幫助。
第一段:明確論文寫作的目的和要求。
有句話叫做“防火防盜防論文”,這句話意味著在論文撰寫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考慮好文章的`重點,還要盡可能地避免發(fā)生盜抄、抄襲等情況。因此,在確定研究題目后,必須深入研究所選題目的相關文獻資料,對前人的研究進行梳理,明確研究的方向、目的和意義,為論文撰寫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要對大量文獻進行閱讀并進行歸納總結,將理論方面的基礎打牢,再根據實踐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這樣才能為論文撰寫提供堅實的支撐。
第二段:遵循科學規(guī)范進行論文撰寫。
在進行論文寫作之前,我們必須首先學會遵循學術規(guī)范,不斷加強對寫作規(guī)則和格式的了解掌握。論文的專業(yè)性和可讀性也是寫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所選研究題目應當盡量具有前瞻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境內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fā)表,是衡量論文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寫作過程中,應該注重批判性思維,強調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獨立思考,為文章增色添彩。
第三段:做好論文結構的規(guī)范處理。
在論文撰寫過程中,要按照學術規(guī)范對所選題目進行分類整理,如對所選研究題目進行快速回顧、對研究問題進行明確、對相關方法進行介紹、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等等。在文章編寫中,應合理組織論文結構,并嚴格遵循科學論文的標準格式,構思全文框架,重視細節(jié)處理,提高文獻感染力。此外,還應該注重文章的篇幅控制,盡量突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第四段:注重論文防抄襲。
在國內外學術界,論文抄襲現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在論文撰寫中防范“抄襲”和“剽竊”是非常重要的。在文章編寫過程中,要做到注明參考文獻,準確引用前人研究或公認的國內外學術成果,規(guī)范化參考文獻的格式和選用的引用規(guī)則,保持文中語言的學術性和專業(yè)性,針對性地進行防抄襲,保證文獻和原創(chuàng)性。
第五段:注重論文語言風格的把控。
在論文撰寫中,應注重提高文章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筆水平,對“一詞多義”、“義詞混淆”和“錯別字”等常見問題進行規(guī)范處理,保證文章的語言表達準確、簡潔、明了,加強語言在論文的整體構架中的作用,突出論文內容的可讀性和思想性。
總之,論文寫作是一項繁復且緊張的工作,在寫作過程中需注重許多方面的細節(jié),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并嚴格遵循科研規(guī)范,并以語言的精美與通暢為保障,通過此次論文的撰寫,將會對研究生們的學術水平和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研究生論文心得2
一、 研究生必備四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一定要首先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作為研究生下面這幾個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實驗記錄本(包括試驗準備本),這當然首當其沖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說了;
2,Idea記錄本,每次看文獻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先記下,由此產生的idea更不能放過,這可是做研究的本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以后翻翻會更有想法的;
3,專業(yè)概念以及理論進展記錄本,每個人不可能對自己領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門者更是如此,這時候小小一個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講座記錄本,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雜,記錄聽到的內容,更要記錄瞬間的靈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視! 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過作為我們這些非英語專業(yè)的研究生來說,還有一個應該具備的本子就是英語好句記錄本。
二、論文寫作要點
1、選題要小,開掘要深;不要題目很大,內容卻很單薄。
2、寫作前要讀好書、翻閱大量資料、注意學術積累,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重利用網絡,特別是一些專業(yè)數據庫
3、“選題新、方法新、資料新”的三新原則(老板教導的)
4、“新題新做”和“小題大做 總之,一點之見即成文。
三、如何撰寫實驗研究論文(唐朝樞)
論文發(fā)表意識:基礎研究成果的表達方式;是否急于發(fā)表(創(chuàng)新與嚴謹的關系);發(fā)表的論文與學位論文的區(qū)別(反映科學事實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論文格式:原著、快報、簡報、摘要。不同于教科書、講義,更不同于工作總結。 撰寫前的準備工作:復習和準備好相關文獻;再次審定實驗目的(學術思想,Idea);實驗資料完整并再次審核 :
問題的提出;研究的現狀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礎;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說);對象;方法;結果。在? 模型上,觀察 ? 指標, 以探討 ? (目的) 2. M & M
、 材料的寫法和意義; 倫理. ⑵ 程序與指標。操作程序:能序貫,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標方法的排序;引出參照文獻簡述;改良之處;哪些詳或簡?⑶ 統(tǒng)計學處理
3. Results
、胖笜藲w類描述,忌流水帳。不分析不解釋,但要體現思路
、 文字、圖、表相對獨立,但避免重復
、 避免統(tǒng)計錯誤:對照,均衡,隨即,重復。計量-計數、絕對值-相對值、專一指標—綜合指標的轉換。盲判與非盲判。技術資料直接概率法與卡方檢驗;多組資料與兩組資料;等級相關與直線相關;多因素與單因素分析;配對資料與獨立樣本資料;非正態(tài)分布資料;例數不當;平行管,混合樣本;突出差異(絕對值, Δ值,變化%; 聯合×、÷比值,分亞組等)有效位數的保留。統(tǒng)計學結論與專業(yè)結論。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開問題的提出;有關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識內容(不要離題太遠) ⑵ 本實驗結果分析:各指標的意義(與文獻值比較),結果說明什么問題
、 進一步對結果機理分析:結合文獻
⑷ 本工作的意義、結語或小結,進一步提出的新問題
其它注意點: ① 引證討論文獻知識太多(不同于學位論文),掩蓋了本工作的貢獻 ② 分析不合邏輯,結論不當 ③ 討論太浮淺,文獻知識不熟悉 ④ 寫成工作總結,缺乏學術高度 ⑤ 要正確使用縮寫詞,尤其是組別縮寫詞
5. 參考文獻:為什么要引文獻 ⑴ 立論依據的文獻:新,權威性文獻,不用快報或摘要
、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連續(xù)性 ⑶ 實驗結果與文獻資料比較:新,可用快報, 會議及個人咨詢資料
⑷ 方法學:經典文獻,注意引文準確,不要轉引
6. 摘要:問題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對象;方法(指標,分組);主要結果(數據,統(tǒng)計);結論與展望
7.再推敲文章題目:不切題,過大、過小
8.投稿:按雜志稿約修定(留底)引用該雜志文章.忌一稿兩投
9.致命傷:目的不明確;重復性工作無創(chuàng)新;方法學問題致結果不可信.臨床研究:倫理;病例和對照選擇;臨床關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寫好論文討論部分:科學論文的討論需要結構化
建議科學論文討論部分使用的結構:陳述主要發(fā)現,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同其它研究比較的長處和短處;特別要討論結果中的差別、研究的意義、未解答的問題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討論一開始要重新說明主要發(fā)現,用一個句子表示較為理想。接著全面說明本研究的長處和短處,兩者不可偏廢。實際上,編輯和讀者最注意研究的短處,這是所有醫(y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編輯和讀者一旦發(fā)現研究的短處,而作者未加討論,他們對文章的信任會發(fā)生動搖,心生疑竇:是否還有他們和作者都未發(fā)現的其它弱點呢?
其次,將該研究與以前的工作聯系起來,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較其優(yōu)劣。與其它研究進行對照,切忌將自己的缺陷掩蓋起來。重要的是應該討論為什么會得出不同于別人的結論,作者可以放開去推測;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結果為什么與別人的結果有差別,就不便作這種推測,也不該斷言自己的研究結果正確,而別人的錯誤。
接著應該討論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釋自己的研究發(fā)現,以及對臨床醫(yī)生或決策者有什么意義?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險的,多數編輯和讀者能夠理解作者的謹慎,不逾實證界限。由讀者自己去判斷研究的意義:他們是會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結果證明不了什么,防止讀者得出過度、不實的結論。最后,應點明哪些問題尚未解答,以及要繼續(xù)做的工作。顯然,編輯和讀者不喜歡夸大的作法。事實上,作者對論文的這一部分常常寫得亂糟糟的。雖然無法阻止作者寫一篇充滿推測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測而毀了證據。 討論部分有時也許需要別的小標題,但我們以為,現在提出的結構適合大多數研究論文。盡管統(tǒng)一結構有難度,甚至受限制,我們相信這種結構會降低總的文字長度,防止不恰當的.推測和重復,減少報道偏差,提高報道的總體質量。這種設想是完全經得起檢驗的。我們歡迎BMJ的作者和讀者發(fā)表觀點,如果反映好,我們將使用結構式討論。
五、關于寫英文文章的秘訣
我老板平均每個畢業(yè)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從來不強求學生發(fā)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下面的問題,他只和我說過一次,之后我的行動與之不相符就會被罵,F在成了習慣來這樣思考,做事,發(fā)現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過結果能不能發(fā)表沒有?往哪里發(fā)?
2. 寫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寫好,空出數據來,等做完實驗,填完空就可以發(fā)了。正謂心中有溝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寫什么,要發(fā)到哪里去,自己做的與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處,之前,就不要動手做事。去看文獻,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要想這樣子做,就得先看文獻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來,要知道別人是如何討論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數據是不是說明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東東或別人沒有做過。這個過程就是看文獻,想的過程,這些搞清楚了,寫就簡單了。要是先做事,做完發(fā)現別人做過,或無法用理論解釋,豈不是冤大頭?
六、寫論文的技巧
優(yōu)秀論文的要素:1、正確選題;2、合適的切入點;3、簡潔明了;4、說清自己的貢獻;5、可靠的/可重現的結果;6、可重復的過程;7、好的文章結構和邏輯流程;8、精選的參考文獻
優(yōu)秀論文的誤區(qū):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3、數學、理論和公式越復雜越好——顯示自己的聰明;4、追求最好,史無前例。
【研究生論文心得】相關文章:
研究生論文導師評語06-20
研究生論文評語優(yōu)秀11-06
研究生學位論文評語01-14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06-17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07-22
研究生論文的開題報告06-23
研究生導師對論文的學術評語05-24
研究生論文致謝詞范文09-15
研究生論文感謝信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