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軟肋雜文隨筆
最近見到幾篇有關(guān)秦始皇為什么不立皇后的文章,有的以為是他母親趙姬行為不檢點,給他心理上留下了陰影有關(guān);有的以為他忙于政務(wù)和長生不老,無暇關(guān)心此事。不過都沒有觸及到秦始皇唯我獨尊的關(guān)鍵,可以和專權(quán)抗?fàn)幍模说胤秸䴔?quán)和官僚集團的勢力,還有經(jīng)濟和精神文化的力量,所以秦始皇實行郡縣制,還要焚書坑儒。按照李斯的說法是:“是以明君獨斷,故權(quán)不在臣也,然后能滅仁義之涂,掩馳說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聰揜明,內(nèi)獨視聽,故外不可傾以仁義烈士之行,而內(nèi)不可奪以諫說忿爭之辯,故犖然獨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比柿x、烈士、不同意見和任何他認(rèn)為可以蓋過自己風(fēng)頭的事,都是不能容忍的。他對呂不韋說:“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于秦?號稱仲父!”這里固然有其母親的關(guān)系,但封十萬戶和“仲父”之稱,對于他來說,都是芒刺在身的事。他把曾經(jīng)和自己相依為命的母親逼入絕境,還發(fā)狠說:“敢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從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積之闕下。”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她的行為過于拉風(fēng)了。他還想到了死后不能控制的謚號,所以他要除謚法,說:“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比绻麤]有立皇后,則可以從《荀子》中找到答案,荀子說:“天子無妻,告人無匹也!绷⒘嘶屎,就是承認(rèn)了有妻,楊倞注《荀子》的解釋是:“妻者,齊也,天子尊,無與二,故無匹也!边@是秦始皇不能容忍的。不過,秦始皇是不是真的沒有立皇后,還是有疑問的,《白虎通》就說:秦國稱后始于孝文王以安國君立為王,以華陽夫人為王后,以后“秦稱皇帝,正嫡曰皇后。”《中華古今注》有:“始皇詔后梳凌云髻”的記載?磥砬厥蓟蔬是立了后的,只是有關(guān)皇后的記載很少而已。
但是,無論如何專權(quán),有一件事是可以拿來忽悠他的,那就是長生不老和死后的享受。于是出現(xiàn)了一位名字叫清的特殊女人,《史記》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yè),用財自衛(wèi),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筑女懷清臺!鼻厥蓟什粌H容許她發(fā)財、用財自衛(wèi),還請她到京城為客,死了還筑臺懷念她。她老家的《長壽縣志》還說她家族的仆人上千、徒附和私人保鏢上萬。簡直是獨霸一方的地方武裝,就是因為她經(jīng)營的是丹砂。《漢書.食貨志》說巴寡婦清,其家族數(shù)代壟斷丹砂經(jīng)營。丹砂不僅是煉丹的材料,還是秦始皇陵必需的水銀的原料。這就是司馬遷感嘆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寡婦,居然可以“禮抗萬乘”的原因,秦始皇和她之間存在著一筆心照不宣的交易。
宋仁宗時的中書令夏竦按照封建婦道,在他的《女懷清臺銘》里對寡婦清“貞婦”提出了異議,他說:“婦越閨戶,預(yù)外事,是非貞也;圖貨殖,忘盥饋,是非孝也;采丹石,棄織纴,是非功也;抗君禮,乖婦儀,是非德也。”而宋代的學(xué)者劉攽,多少也看到了“貞婦”背后的實質(zhì),他在《女貞花》詩中說:“巴婦能專利丹穴,始皇稱作女懷清。此花即是秦臺種,赤玉燒枝擅美名!贝藭r還有什么貞不貞的問題?要不是她死得早,不要說在偏僻的巴地獨霸一方,就是再多提出一些讓秦始皇違背獨裁原則的要求,也是完全可以得到滿足的。
秦滅六國,卻留下了一個衛(wèi)國,而且終秦始皇一生沒有去絕衛(wèi)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謎!妒酚.衛(wèi)康叔世家》說衛(wèi)國到衛(wèi)元君時已經(jīng)只留下濮陽一地了,秦滅了魏國后把濮陽劃入東郡,而把衛(wèi)國從河南東北部遷到了西北部的野王縣。
衛(wèi)國的最后一個國君叫君角,奇怪的是,“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為始皇帝”以后,秦始皇卻一直沒有去滅衛(wèi),直到秦始皇死了十多年以后的“君角二十一年”,秦二世才“廢君角為庶人”,衛(wèi)國這才算是壽終正寢了。而這時秦朝本身也快走到盡頭了。
秦始皇除了留下一個中原的衛(wèi)國,他沒有統(tǒng)一的還有幾個邊遠(yuǎn)的地方!段髂弦牧袀鳌氛f:“秦滅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除了滇以外,《東越列傳》還記載:“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后也,姓騶氏,秦并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越王勾踐世家》則記載:楚威王大敗越,盡得故吳地,“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
閩中郡采用了君長統(tǒng)治的辦法,秦王朝認(rèn)為這一帶遠(yuǎn)離中原,是“荒服之國”,而且越人強悍,難以統(tǒng)治,所以閩中郡雖然名義上實行郡縣制了,實際的建制卻是與其它郡不同的。秦政府并沒有派守、尉來閩中,而是僅僅廢去了越人的王位,行政長官仍然是勾踐的后代。
越族是個很大的種族,分支極多,《索隱述贊》說:“勾踐之裔,是曰無緒,既席漢寵,實因秦余,騶、駱為姓”。在司馬遷《史記》以前的上古時代,是男子言氏不言姓,女子言姓不言氏的,比如我們現(xiàn)在說秦始皇為嬴政,上古時代卻是為趙政的。因為他的先人封于趙,所以秦始皇以嬴為姓,以趙為氏,《史記》上也只有趙政,沒有嬴政的。
勾踐的姓是姒,氏為騶,所以,這也佐證了東海王騶搖確實是勾踐的后裔。而且他們被楚國打敗后,仍然還奉之前的楚為正統(tǒng),就這樣,到秦滅后的東海王騶搖,他們已經(jīng)維持了七代,這在秦國是很有幾分一國兩制味道的。而且還有不少“濱于江南海上”的一些地方,始終沒有被秦始皇統(tǒng)一過。
秦始皇滅了六國,就開始熱心于巡游,立碑記功,宣揚自己統(tǒng)一天下的功勞,并且開始大享其樂和尋求長生不死。他已經(jīng)無心去攻打路途險阻的滇,以消滅楚國的殘余;也無心去與擅長水戰(zhàn)的越人爭奪濱于江南海上之地了。
但是這畢竟和他宣揚的`一統(tǒng)天下有些缺憾,于是,秦始皇就需要為自己的不徹底性設(shè)置一個托詞了,他特意留下了一個衛(wèi)國也就很有必要了,這樣可以用來自欺欺人,以便看起來似乎隨時都可以拿下。但從地圖上抹掉野王縣的衛(wèi)國,雖然只要高興,隨時都是可以做到,但滇與越的殘余,雖然已經(jīng)難以對秦始皇構(gòu)成威脅,要拿下它們,卻也是不那么容易的,這就成了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一筆糊涂賬。
去孟子故里轉(zhuǎn)了一圈,想起一直有爭議的秦始皇《嶧山刻石》,于是上嶧山尋訪了一番。秦始皇為自己的立石記功,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史記》載:“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卻沒有記載刻石的具體文字。唐人《封氏聞見記》說這塊刻石在后魏太武帝登此山時,被“使人排倒”了。以后又經(jīng)歷了幾次變故,杜甫就有詩說:“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睋(jù)說以后的文字,是按照南唐徐鉉摹本重刻的。自從刻了《嶧山刻石》,秦始皇刻石的嗜好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因此他又“與魯諸儒生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而上了泰山,立了《泰山刻石》。除了這兩個刻石,接下來的《瑯邪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門刻石》都被他刻在了海邊,包括最后一塊,也是“望于南海,而立石刻”的《會稽刻石》。
秦始皇的沿海巡視中,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瑯邪,那正是越王勾踐勝吳后遷過去的都城所在地。《越絕書》記載:“勾踐徙都瑯邪,起觀臺,臺周七里以望東海!彪m然《秦始皇本紀(jì)》說:“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但是勾踐的后代東海王搖,閩越王無諸等人統(tǒng)治的地方仍然存在!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記載:秦始皇使尉屠睢“發(fā)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殺西嘔君譯吁來,而越人皆入?yún)脖≈,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南方的百越仍然不肯服從秦的統(tǒng)治!对浇^書》還提到:“婁門外力士者,闔廬所造,以備外越!、“婁北武城,闔廬所以候外越也。”內(nèi)越和外越仍然是秦國海上的主要威脅,所以他多次到瑯邪視察和派人出海,目的并不是僅僅為了尋仙求不死藥。
從北邊的碣石門到芝罘、東觀、瑯邪,加上“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再到會稽,就是一條海防線。公元前219年東巡刻石,并“徙徒黔首三萬戶瑯邪臺下”;公元前218年,“登之罘,刻石!睔w途中又視察了瑯邪;公元前215年,到海防北大門的碣石門;公元前210年東游會稽,又沿海北上到瑯邪。他在“銘功會稽嶺,馳望瑯邪臺”的同時,還“徙天下有罪謫吏民置南海大越故地!笨梢娝麑υ饺说姆婪缎睦,而他曾派徐福兩次入海東渡,也顯然有尋仙以外的重要目的。
《會稽刻石》的特別之處是有一段不一樣的文字:“飾省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nèi)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猳,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有人說這反映了他的貞節(jié)觀,以及之所以殺呂不韋,鄙視生母的心跡。顧炎武則認(rèn)為:“《吳越春秋》有謂勾踐‘以寡婦、淫泆過犯,皆輸山上;士有憂思者,令游山上,以喜其意。’當(dāng)其時蓋欲民之多,而不復(fù)禁其淫。傳至六國之末,而其風(fēng)猶在。故始皇為之厲禁,而特著于刻石之文!钡珒烧叨己雎粤嗽饺嗽诙啻未笠(guī)模征戰(zhàn)以后,男女比例已經(jīng)嚴(yán)重失衡的情況,以及他們臥薪嘗膽,卷土重來的特色。秦始皇自家的心事,何必寫到越地去?禁其淫佚,越人比不上齊人的女閭七百,為什么一定要寫到越地去呢?那是想盡可能地減少越人的有生力量,而且還極具侮辱性地用了“寄猳”這個詞語。
秦七刻石現(xiàn)在原物僅存《瑯邪刻石》十三行殘碑一塊,為二世詔書及從臣名,計八十四字。秦亡后,刻石被鑿破扔入了海中,到了近兩千年后才被撈起,現(xiàn)存國家博物館。而《瑯邪刻石》還透露了一個有意思的信息,雖然秦始皇說了:“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钡卦趯嵭锌たh制的同時,還是有封侯的,所以碑文提到的隨從人員中有:“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等人,這些列侯和倫侯的排名還都在“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之前。以后秦二世也封趙高為“武安侯”。顏師古說:秦制第十九級的關(guān)內(nèi)侯“言有侯號,而居京畿,無國邑!钡珜φ涨厥蓟手了肋留一塊小地方讓衛(wèi)國延續(xù)下去的情況,他讓幾個地位高于丞相、卿的列侯存在封地,也是可能的。幾個強人在一起,不分給他們一點好處,誰給他賣命呢?
不少學(xué)者認(rèn)定,尚賢任能也是法家的政治主張。但商鞅卻是明言要尚奸的!渡叹龝氛f:“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疆!庇蒙迫耸遣恍械模驗椋骸坝蒙,則民親其親;任奸,則民親其制!睘榱私y(tǒng)治的需要,親情是要不得的!罢拢ㄕ茫┥苿t過匿,任奸則罪誅。過匿則民勝法,罪誅則法勝民。”按照專制的規(guī)定,人與人之間“劃清界限”是必須的,這里不能有善惡的評判,也不能有個人隱私,“賞施于告奸,則細(xì)過不失”,打小報告是受到鼓勵的。于是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zhàn),就成了統(tǒng)治的大敵,被商鞅稱之為“六蝨”。在他的眼裡,有了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這十樣?xùn)|西,則“敵至必削,不至必貧!辈灰@十樣?xùn)|西,則“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于是,參觀兵馬俑的時候,常常讓人懷疑這個“見戰(zhàn),如餓狼之見肉也”的強大的軍陣,究竟是正常的人組成的,還是異化成了動物的人組成的?這樣沒有文化、沒有廉恥的軍隊,當(dāng)然不可能按兵不伐。因為:“國疆而不戰(zhàn),毒輸于內(nèi)”,社會要求和社會矛盾得不到轉(zhuǎn)移,不滿得不到發(fā)泄,必須通過戰(zhàn)爭,使“毒輸于敵國”。
就是真的“按兵不伐必富”,民也富不起來。商鞅對于富民的辦法是:“民有余糧,使民以僳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則農(nóng)不怠,四寸之管無當(dāng),必不滿也。授官予爵出祿不以功,是無當(dāng)也!奔Z食多了,可以用來買爵位,這就設(shè)立了一個裝不滿的無底洞。因為刑罰多如牛毛,而且輕罪重罰,“棄灰于道者黥”、“步過六尺者有罰”,還有各種連坐之罪,弄得人人難逃法網(wǎng),“農(nóng)有余食”也是不利于讓他們出力的!坝械乐畤,務(wù)在弱民”,要他們出力,必須讓他們貧困,因為“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边@樣就達(dá)到了“民貧則力富”,力富又不得不出死力的效果。
不僅要民貧,還要愚,“民愚則力有余而知不足”,他們要的只是民力,“民不貴學(xué)問,則民愚!边要“廢逆旅,私交!辈蛔屗麄冇兴涣。在這種思想指導(dǎo)下,焚書坑儒就不難理解了。商鞅變法成功了,秦始皇最終也在這個基礎(chǔ)上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天下百姓做人的權(quán)力也進一步被剝奪了。
漢承秦制,以后封建的列朝列代,也都或多或少地繼承了這個傳統(tǒng)!顿Y治通鑒》所記載:漢宣帝曾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nèi)蔚陆,用周政乎!”儒法二家,左手右手而已,商鞅那樣的法家畢竟過于赤裸裸,所以到了荀子、韓非子等人那里,就不那么直白了。統(tǒng)治者也看到了“內(nèi)王外圣”,用儒家忠孝仁義的欺騙性,來掩蓋那一份赤裸裸的重要性了。
【秦始皇的軟肋雜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雜文隨筆06-10
讓的雜文隨筆12-15
讓的雜文隨筆10-21
永生隨筆雜文隨筆12-23
隨筆真的是隨筆的雜文12-01
羈旅隨筆雜文隨筆12-26
隨筆日記雜文隨筆09-28
隨筆記雜文隨筆10-17
雜文隨筆夜行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