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寶初 電子郵箱: lbc6401@163.com
【考點(diǎn)闡釋】
“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學(xué)習(xí)的一大重點(diǎn)和難點(diǎn)。(1)、考查要求重在文言虛詞的“用法”上。(2)、這里的“了解”,即根據(jù)上下文來解釋某個(gè)文言虛詞的用法。(3)“常見”指2003年考綱規(guī)定的18個(gè)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要求非常明確。(4)、“在文中的用法”,指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需根據(jù)語境的上下文來確定某個(gè)文言虛詞的“句中用法”。
【答題指導(dǎo)】
1、熟悉18個(gè)常見文言虛詞的基本用法:《考點(diǎn)各個(gè)擊破》P279-282
2、熟讀初、高中文言文課文,了解虛詞的一般用法。
3、我們學(xué)過的文言虛詞,可以整理歸納為以下幾類:
(1)一詞多類異用:乎、者、也、以、于、而、則、焉、其、乃、與、且、為、所;
(2)兼詞; (3)時(shí)間副詞;(4)句首虛詞:;(5)句末虛詞;
(6)關(guān)聯(lián)虛詞:。
①連接上下文句的連詞:于是、因、則、而;②連接詞或詞組的連詞:而、以、與;
③連接詞或詞組的介詞:于、以、乎、與、為。
4、學(xué)習(xí)文言虛詞的注意點(diǎn):
(1)分清虛實(shí);(2)辨明用法;(3)體察語氣;(4)通曉古今;(5)注意特殊。
5、解題方法歸納:
(1)借助上下文,對(duì)選項(xiàng)有 意識(shí); (2)明確句中位置,從 引起回憶;
(3)分清虛詞詞性,對(duì)句子結(jié)構(gòu)進(jìn)行 分析;(4)辨明 ,根據(jù)情理合理推斷。
【知識(shí)儲(chǔ)備】
一、分清虛實(shí)
指出句中“之”、“為”的意義和用法,并進(jìn)行分類歸納。
之
⑴( )
①以刀劈狼首,數(shù)刀斃之。 ( ) ②我見相如,必辱之。 ( )
③持其踵為之泣。 ( ) 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 )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 ( ) ⑥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 )
⑵( ):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 )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為學(xué)》) ②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
③諸將請(qǐng)所之。 ④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⑷( )
①其上以構(gòu)脂、臘和氏灰之類。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③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④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 ⑥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
⑸( )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讀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暴ぉし蜃又^也。(本義項(xiàng)指后一個(gè)之。)
⑹( )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
⑺( )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xiàng)指后一個(gè)之。)
⑻( )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②樂郊樂郊,誰之永號(hào)!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 )
①馬之千里者 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
⑽( )
然后驅(qū)而之善。
為
1、( )
①此何遽不為福乎? ②處遂改勵(lì),終為忠臣。
③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shí),抑亦人謀也。 ④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⑤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⑥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⑦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 ⑧因而化怒為悲。
2、( )
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②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④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
⑤誰為大王為此計(jì)者? ⑥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
⑦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 ⑧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⑨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⑩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3、( )
①子墨子解帶為城。 ②何以為計(jì)?
③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④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
⑤然后以六合為家 ⑥量其家之所有以為劑。
4、( )
①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③非為織作遲 ④)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5、( )
① 孰為汝多知乎! ②驟視之,無不驚為生人者。
③竊為大王不取也!
6、( )
① 周年處少時(shí),兇強(qiáng)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②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③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④恐為操所先。
⑤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⑥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
⑦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⑧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7、( )
① 夫子何命焉為? ②何辭為?
③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④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8、( ) 例: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9、( )
① 獨(dú)其為文猶可識(shí)曰“花山”。 ②敢用是為怨望。
③未報(bào)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 ④頑童之為是心也。
10、( )
①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動(dòng)哉!
③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
11、( ) 例: 為除不潔者,引入。
12、( )
① 慎勿為婦死。 ②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③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
13、( )
①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②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③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④為天下理財(cái),不為征利。
⑤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⑥請(qǐng)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⑦君為我呼入。 ⑧為漢家除殘去穢。
14、( )
① 不足為外人道也。 ②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
③為之奈何? ④如姬為公子泣,
⑤怵然為戒。 ⑥為長者折技。
15、( )
①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 ②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
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二、辨明用法
而
⑴( )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④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⑵( )
①一絲而累,以至于寸。 ②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④吾嘗終日而思矣。
⑶( )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⑷( )
①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④秦師輕而無禮。
⑸( )
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⑹( )
軍驚而壞都舍。
⑺( )
①而翁歸。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茲。
而已( )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時(shí)潛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zhàn)得惟我而已。
而后( )
①賴膚覺之助,而后見為體。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假諸人而后見也。
⑤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xí)方俗。如優(yōu)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而況( )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以
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表示動(dòng)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勺g為( )
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請(qǐng)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余船以次俱進(jìn)。(《赤壁之戰(zhàn)》)
是時(shí)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
(二)起提賓作用,可譯為( )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dòng)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時(shí)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zhàn)》)
(四)引進(jìn)動(dòng)作、行為發(fā)生的時(shí)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五)表示動(dòng)作、行為的對(duì)象,用法同"與",可譯為( )有時(shí)可譯為( )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zhàn)國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
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diǎn),只是不能用于轉(zhuǎn)折關(guān)系。
(一)表示并列或遞進(jìn)關(guān)系,常用來連接動(dòng)詞、形容詞,可譯為( ),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guān)系,“以”前的動(dòng)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dòng)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
可譯為( ),或省去。例如: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guān)系,“以”后的動(dòng)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dòng)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
可譯( )等。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劍貲財(cái)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四)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 )。例如: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 )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復(fù)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dāng)( ),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庖丁解!罚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
三、體察語氣
其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
3.其皆出于此乎? ( ) 4.其孰能譏之乎? ( )
5.汝其勿悲! ( ) 6.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
7.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 )
★ 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cè)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shí),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鞏固練習(xí)]
1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shí)。 ( ) 2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
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 4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 )
5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 ) 6不敢以其富貴驕?zhǔn)俊?nbsp; ( )
7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 ) 8妻跪問其故。 ( )
9向其先表之時(shí)可導(dǎo)也。 ( ) 10成以其小,劣之。 ( )
11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 ) 12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13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 ) 14其為死君乎? ( )
15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 16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
17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 18今存其本不忍廢。 ( )
19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20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
21則齊國其庶幾乎? ( ) 22其若是,孰能御之? ( )
焉
⑴相當(dāng)于( )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nbsp; ) ②不復(fù)出焉。 ( )
③非夫人之物而強(qiáng)假焉。( ) ④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
⑤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 ) ⑥始而慚焉,久而安焉。 ( )
⑵( ),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⑶作( )詞,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②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③今其室十無一焉。 ④雖雞狗十無一焉。
⑤請(qǐng)致電上海領(lǐng)事而救先生焉。 ⑥至丹以荊卿為計(jì),始速禍焉。
⑦悲予志焉。 ⑧則牛羊何擇焉?
⑷作詞尾,相當(dāng)于( )。例: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②而小儒規(guī)規(guī)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
⑸相當(dāng)于( )。例:
①謹(jǐn)食之,時(shí)而獻(xiàn)焉。(焉:指蛇。) ②惟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焉:指所寫的這篇文章。)
③猶且從師而問焉。(焉:指他們)④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焉:指作小相的事) ⑤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shí)止十有一月耳。(焉:指五人。)
⑹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四、通曉古今
指出下列句子加線詞古今變化的情況。
A、用法消失了。B、沿用基本沒變。C、用法有了變化。D、被別的詞所替代。
1、 夫 戰(zhàn),勇氣也。 ( )2、魚,我所欲 也 。 ( )
3、 于 其身也,則恥師也。 ( )4、學(xué) 然后 知不足。 ( )
5、 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
五、注意特殊
1、兼詞。
投 諸 渤海之尾。 (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 諸 ? ( )
三人行,必有我?guī)?nbsp;焉 。 ( )亦 盍 反其本矣? ( )
2、嘆詞、助詞等的連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歟 ? 齊軍 既已 過西關(guān)。
肅奉權(quán)旨,論天下事勢(shì),致 殷勤 之意。
3、虛詞的單音和復(fù)音詞。
(1)彼所將中國人, 不過 十五六萬。( ) (2) 葉徒相似, 其實(shí) 味不同。( )
(3)豈可 一切 拘以定月哉。 ( )(4)雖然 ,猶有未樹也。 ( )
(5)昔者先王 以為 東盟主。 ( )(6)失 向來 之煙霞。 ( )
(7)因?yàn)?nbsp;長句,歌以贈(zèng)之。 ( )(8)可以 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qǐng)從。 ( )
(9)觀于天地山水鳥獸蟲魚,往往 有得。( )(10)乃不知有漢,無論 魏晉。 ( )
【典型例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題。(2001年高考)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為臨菑市掾,不見知。及燕使樂毅伐破齊,盡降齊城,惟獨(dú)莒、即墨不下。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zhàn),敗死。城中相與推田單,立以為將軍,以即墨距燕。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shí)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惟恐他將之來,即墨殘矣。”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樂毅因歸趙,燕人士卒忿。田單又縱反間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于燕,燕軍皆呼萬歲。田單又收民金,得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燕軍由此益懈。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尾,燒其端。鑿城數(shù)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噪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dòng)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叛畔燕而歸田單,齊七十余城皆復(fù)為齊。(文言文選自《史記》)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B.遣使約降于燕。 // 故內(nèi)惑于鄭袖。
C.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項(xiàng)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五千人因銜枚擊之。//相如因持璧卻立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題。(2002年全國卷)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jì)人,家世世受射。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力戰(zhàn)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數(shù)千騎。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睆V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shí)會(huì)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shí),引兵而去。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hào)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家無余財(cái),終不言家產(chǎn)事。廣訥口少言,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后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出東道。軍亡導(dǎo),或失道,后大將軍。青欲上書報(bào)天子軍曲折,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敝聊,廣謂其麾下曰:“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yuǎn),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fù)對(duì)刀筆之吏!彼煲蹲詣q。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淅顚④娭^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shí)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 // 今以鐘磐置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B 是時(shí)會(huì)暮,胡兵終怪之. // 會(huì)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 既出塞,出東道. //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
D 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 // 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題。(2003年全國卷)
裴矩,字弘大,河?xùn)|聞喜人。祖佗,矩襁褓而孤,為伯父讓之所鞠。及長,博學(xué),早知名。隋文帝為定州總管,召補(bǔ)記室,甚親敬之。文帝即位,累遷吏部侍郎。大業(yè)初,西域諸蕃款①張掖塞與中國互市,煬帝遣矩監(jiān)其事。矩乃訪西域風(fēng)俗及山川險(xiǎn)易、君長姓族、物產(chǎn)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悅,每日引至御座,顧問西方之事。帝幸東都,矩以蠻夷朝貢者多,諷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魚龍曼延角牴②于洛邑,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又令三市店肆皆設(shè)帷帳,盛酒食,遣掌蕃率蠻夷與人貿(mào)易,所至處悉令邀延就座,醉飽而散。夷人有識(shí)者,咸私哂其矯飾焉。帝稱矩至誠,曰:“裴矩大識(shí)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矩后從幸江都。及義兵入關(guān),帝問矩方略,矩曰:“太原有變,京畿不靜,遙為處分,恐失事機(jī)。唯鑾輿早還,方可平定!本匾娞煜聦y,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雖至胥吏,皆得其歡心。是時(shí),帝既昏侈逾甚,矩?zé)o所諫諍,但悅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務(wù)止奸吏,或聞諸曹案典,多有受賂者,乃遣人以財(cái)物試之。有司門令史受饋絹一匹,太宗怒,將殺之,矩進(jìn)諫曰:“此人受賂,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之,即行極法,所謂陷人以罪,恐非導(dǎo)德齊禮之義。”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每事如此,天下何憂不治!”貞觀元年卒,贈(zèng)絳州刺史,謚曰敬。(節(jié)選自《舊唐書斐矩傳》)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斐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愿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為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動(dòng)則景隨矣!
(《資治通鑒唐紀(jì)八》)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
A. 為伯父讓之所鞠 /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B.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 / 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B. 咸私哂其矯飾焉 / 猶且從師而問焉
D.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曰 /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高考語文考點(diǎn)訓(xùn)練學(xué)案--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jì)]相關(guān)文章:
3.木蘭詩的文言虛詞
6.文言文中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