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17《白洋潮》教學設計(共1課時)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
2、 品析課文,引導學生領略白洋潮景色的壯麗之美。
3、 欣賞課文,指導學生揣摩作者寫景筆法之妙。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說明:《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記。課文對于白洋潮來潮時不同角度的景致進行了細膩的描寫,向我們展現了白洋潮的壯麗風光。文章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多角度的寫景手法,更是令人贊嘆。通過對于它的學習,讓學生逐步接觸、了解我國古代的優(yōu)秀文化,引起學生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古代文學作品的美,初步了解我國古代散文取得的輝煌成就。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初步朗讀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比喻寫景的方法。
2、難點:品析課文,學習從不同角度描繪景物特點的方法。
說明: 基于初中學生的特點和知識結構,教學重點放在以引導學生體會白洋潮景觀的壯麗入手,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多角度進行描寫的手法上,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同時應以誦讀法貫穿始終,讀讀譯譯,想想品品,通過多種朗讀方法,使學生能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并能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寫景的手法,以古鑒今,提高學生的現代文寫作能力。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預設
布置預習
1.布置學生先自行利用課后注釋與工具書,標識字音、字義、特殊句式。將文章讀通順,初步感受文章內容。
2.讓學生分成探究小組查找有關白洋潮和錢塘潮的資料。
學生活動預設
1.學生按照要求進行預習活動。對一些不能理解的字、詞、句進行圈劃,待交流。
2.查找相關資料。抓住重點、要點,用100左右介紹。
教學意圖
1.讓學生對課文字、詞、句進行預習,初讀課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對于白洋潮和錢塘潮的資料自行查找,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導入新課
1. 同學們,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下白洋潮水的景致!
2. 我們欣賞了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3. 是啊,壯麗的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它的俊美。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就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張岱的筆端,去感受那氣勢宏偉的白洋潮。(板書課題及作者)
1. 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查找到的資料,簡要地談談自己對于白洋潮的認識。
2. 欣賞短片后,學生之間交流白洋潮給人的直觀感受。 通過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對白洋潮有了直觀的認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投入積極的學習中。
初讀課文 積累詞句 理清思路
1.疏通課文
(1)正音:戊(wù) 遄(chuán)踵(zhǒng) 擘(bò)蹴(cù)鏃(zú) 颶(jù)辟(bì)礴(bó)龕(kān)赭(zhě)
漱(shù) 湫(qiū)
(2)重點字詞: 故事:舊例。 喧傳:哄傳。
吊:哀悼。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
辟易:驚懼后退。
礴:拍擊。 旋:很快。
2.教師范讀課文。
學生活動
1. 學生交流,通過ppt
糾錯。教師對重點、疑難字、詞、句進行點撥、總結。
2.通過多種朗讀方式(齊讀、散讀、默讀等)熟悉課文。
設計意圖
1.讓學生利用課后注釋與工具書先自行解決課文中的疑難雜句,有助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文言文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生生互助。
2.通過教師范讀、學生散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朗讀形式的采用,更有利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語言特色。
研讀課文 理清思路 揣摩文章 品味妙處
1、如此雄偉壯麗的奇景,文學家張岱卻僅用了一百三十余字來描繪,且盡傳其壯麗,其筆法令人不能不稱奇,F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文字投影):觀察一個景物可以選擇多個觀察角度,描述景物也同樣如此。那作者選擇了白洋潮的哪些角度來進行描寫?角度不同那景物又產生了哪些變化?請大家結合文章內容完成下表。(表格見教材P10)
2、請同學們欣賞課文,說出課文的幾個妙點來。展示幻燈片,提出學習任務。
3.你覺得為什么作者僅用這一百三十余字就能如此傳神地為我們展現白洋潮壯麗的景致呢? 1.學生散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并結合表格從中找出關鍵的語句。(學生進行交流,討論)
2.學生合作學習,自由評說。(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法之妙,也可以通過練習來提示。出示幻燈片。)例如:課文運用的一些修辭手法。如“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百首鏃鏃,無敢后先!边\用了比喻的修辭,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白洋潮來潮之時連綿起伏,氣勢洶涌,氣吞山河的情景
3.學生總結本文的寫作特點,教師小結:本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了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進行了精準的描寫以及從多角度來表現白洋潮的特點。
設計意圖
1.“讀詩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教學中的讀相比現代文尤為重要。散讀的目的是讓學生思維沉浸文本,感知課文內容。
2.文言文教學很忌諱呆板機械地翻譯課文,應該借精心的提問設計激活學生思維、濃厚學生興致,讓他們學得主動、學得有趣、學得深刻難忘。估計此過程中學生會有能意會而不能言說的情況,可以讓學生互相補充、也可老師予以講解提示,幫助他們一起學好課文。
3.自主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布置作業(yè)
1. 有感情地熟讀全文。背誦課文第三小節(jié)。
2. 整理本課的古漢語常識:字詞及句式等。
3. 熟讀全文,背誦第三小節(jié)。
4. 整理字、詞、句。
【思路點撥】
朗讀教學是一種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它與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相輔相成。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透徹,朗讀才能傳情達意;對課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讀才會有正確的語音、語速、音量;對課文的詞句熟悉,朗讀才會有準確的發(fā)音、停頓、重音。朗讀又是學習語文的傳統(tǒng)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好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初讀整體感知、再讀品析課文內容所體現的美、三讀揣摩文章寫法的妙處,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的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同時還應該注重知識的內引外延,課堂上安排讀一讀、品一品、評一評、背一背,課后安排寫一寫這些環(huán)節(jié),重點要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也注重學生對古詩文的積累,以及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
因此,教師分析課文也可以用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放在學生借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全文文意,以及對文章思路的梳理上。教師及時對重點字、詞、句進行點撥。這有助于提高學生自學文言文的能力。第二課時重點放在學生對文章中景物描寫方法的把握上,重中之重在第三自然段,在誦讀中讓學生體會比喻,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妙處。
【練習舉隅】
1.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三峽》等古代寫景游記,感受我國古代的優(yōu)秀文化。
2. 白洋潮是氣勢雄偉的。其實我們身邊也有美麗的風景,請大家根據我們今天所學的寫景手法,寫一篇短文來向游客展示你身邊的美景。
侯曉旭
[《白洋潮》教學設計 (滬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白洋潮課件文本
6.潮起潮落的反義詞
7.《春潮》課件
8.《觀潮》課件
9.《觀潮》教案
10.《觀潮》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