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熟讀成誦。
2.理解和學習借事喻理、層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3.掌握文中所講為人治學的重要準則,學會時時處處內省自己,正確對待自己及他人。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熟讀成誦。
2.理解和學習借事喻理、層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文中所講為人治學的重要準則,學會時時處處內省自己,正確對待自己及他人。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清代文學家錢大昕憑觀棋所得的一番感悟寫下了耐人尋味的散文《弈喻》,這種緣事悟理的寫法,便于表達我們在生活中的思想收獲,大家通過研讀此文一定會在成長中得到難得的啟示。
二、作者介紹
錢大昕,字曉徵,號辛楣,又號竹汀。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逝于清嘉慶九年(1804年),是18世紀中國的杰出學者,乾嘉時代的史學大師。青少年時代成長在文化氛圍濃郁的江南地區(qū),就學于蘇州紫陽書院,與王鳴盛(錢之妻兄)、王昶(chǎng)、曹仁虎等同學,詩名甚著,號稱“江左七子”。著有《潛研堂集》。
三、朗讀課文
1.聽范讀。明確字音。
2.自由朗讀,熟悉課文。
3.齊讀。
四、理順文章大意
1.解題:
“弈”就是下棋,“弈喻”意思是用下棋來打比方。從題目可知這篇短文是用下棋來講道理的。
2.結合注釋,試譯課文。
3.全班交流,掃除翻譯難點。
參考:
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代替他下棋,認為他不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為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但是客人卻輕松有余。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慚愧,不能夠說出一句話。以后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著看。
現在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常常詆毀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能夠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客觀地衡量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知道別人的過失卻不能看到自己的過失,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閑暇,哪里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棋藝的高低,是有標準的,下錯了一步棋,人們都看得見,即使想回護以前的錯誤也是隱瞞不了的。事理方面的問題,人人都贊成自己認為正確的,人人反對自己認為不正確的,F在世間沒有孔子那樣圣人,誰能斷定真正的正確與錯誤?那么別人的失誤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沒有失誤未必不是大失誤,但是人們彼此互相譏笑,沒有停止的時候,簡直連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五、整體感知
提問:文章分為兩個部分,主要內容分別是什么?
明確:
第一部分(1):敘述觀棋下棋經歷。
第二部分(2):借下棋喻理。
六、作業(yè)
1.識記書下重點實詞。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弈喻
錢大昕
觀棋下棋經歷--借下棋喻理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齊背課文第一段,考查背誦情況。
二、課文研讀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來闡明道理的,作者如何描述自己下棋的一番經歷?敘述了自己怎樣的經歷?
明確:
文章十分簡要地敘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經過。
寫了自己嗤笑別人不如自己,結果卻吃了輕視他人的苦頭,以致“不能出一言”。
2.作者在寫完下棋的事以后,本已 水 到渠成,可以直接即事言理,點明題旨,但是,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卻寫起讀書事來生發(fā)議論,一句也沒有涉及與下棋有關的事,這是為什么?
明確:作者由下棋想到生活中諸多現象,揭示了“吾能知人之失而 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這樣使內容更加有意蘊、有深度,引發(fā)讀者深思。
3.“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中“吾求吾失”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 “吾求吾失”是 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永遠處于不自滿的境界。 從這個角度說,自己的“失”一旦自覺發(fā)現乃是一大“得”,失與得的辯證關系,為下文預伏脈理。
4.本文借下棋為喻,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本文提示了一個什么道理?
明確:
(1)作者是以自己切身感受“ 現身說法”,敘述為后文說理議論服務,先講故事,深入淺出,通俗,易為人接受。
(2)本文通過作者觀棋、下棋的獨特體驗的敘述,并結合現實中那些喜稱人過、愛吹毛求疵的人的行為,說明了觀人之失易,見己之失難。警戒主觀臆斷、驕傲自大、強不知以為知的人,從而教人領會做人的正確道理。
三、學習寫法
提問:作者是如何論證的?
明確:作者以自己下棋的切身體會設喻,現身說法,借做事來講道理,不僅容易把道理說清楚,讀者也會感到親切而樂于接受。論述的范圍由小到大,意思一層比一層深,呈現出層進式的論證結構。結尾“曾觀弈者之不若已”又照應開頭,使首尾圓合,結構嚴謹。
四、歸納主旨
1.作者認為怎樣才能比較公允地評價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
明確:人不可能總是正確的,也不能沒有一點過失,因此,只要“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才能比較公允的評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和現象。反之,就會導致無休止的爭論,也就永遠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2.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明確:在于警戒那 些主觀臆斷、盲目自大、強不知以為知的人,從而教人領會做人的道理。
五、作業(yè)
1.你一定對生活的某一現象有自己的感悟,請寫下你的思考或啟示。
2.完成練習題。
板書設計:
弈喻
錢大昕
現身說法
由事入理
雷真民
[長春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弈喻》]相關文章:
1.長春版頤和園課件
2.《學弈》教學語錄
3.北師版保修教案
5.學弈教學課件
6.教科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送陽光》教案
10.文言文《學弈》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