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日boy
《儒林外史》是清朝的吳敬梓先生的大作。吳先生也是儒林中人,因為考取功名不成才改行寫寫前朝讀書人的事情,搞這種文藝創(chuàng)作對他來說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
其實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人還是特別受到重視的,特別是讀“儒”的讀書人都是國家公務(wù)員的預(yù)備人員。只要家里有讀書人就可以免除賦稅,可見中國古代重“儒”重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讀書人的圈子也就稱為儒林,讀書人也是人,縱然前面加了“讀書”二字,也是有萬千故事可以說的。古代之中國“讀書”總是“功名”相聯(lián)系,翻翻史書,似乎哪張紙都不缺,但是卻沒有幾張講讀書人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
“儒家”是正統(tǒng),讀書人都是名門正派,“儒林”本正,哪來“外”乎?如果有人寫一部《青樓正史》,肯定沒有人相信,因為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眼中,“青樓”天生就是用“外”、“野”來描述的。不過話說回來,好像元朝時候有“一僧、二道、三官、四吏……八娼、九儒、十丐”之說,讀書人的地位還在妓女之下,憑什么讀書人非得占正統(tǒng)史書得篇幅,把千百年來那么多才貌雙全的的女子擠兌到荒野之地?上天不公,自有人打抱不平,于是乎吳先生拿起如椽大筆寫了一部《儒林外史》。當(dāng)然了,以上文字也都笑談了。
不管“外史”還是“歪史”,這書也算是讓范進(jìn)之流的那些不值錢的破名得以流傳后世。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叫劉義慶的王爺還算看的起那幫不三不四的文人,組織了一幫子人寫了一部《世說新語》,此后多少年這幫人都沒人理睬。吳敬梓之前有個叫蒲松齡的山東人,考功名也是屢次不中,于是也改行當(dāng)了作家,他不屑寫讀書人,就寫一些妖狐鬼怪的事情,不過還是改不了讀書人的天性,里面有不少讀書人與美麗妖精女子的激情戲,不知道蒲先生是否有意淫的嗜好。讀書人還是要有人寫的,別人不屑,吳先生就擔(dān)當(dāng)大任,一部《儒林外史》橫空出世。
區(qū)區(qū)幾百來字,也實在談不了《儒林外史》多少,如果真的有個《儒林外史》的雜談,我這頂多也就算個“野談”、“外談”、“笑談”、“胡談”……那么多的“談”綜合起來,也算是某種意義的“雜談”了。
最后想起余秋雨先生的話:“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似乎說的欠妥,也許相互的理解不同,但是一部《儒林外史》就讓現(xiàn)在的文人看著以前的文人哈哈大笑,我不禁想改改余先生的話:“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太有趣了”,挖哈哈!
[雜談《儒林外史》]相關(guān)文章:
1.讀書雜談教案
2.生活隨筆:幸福雜談
3.洗澡雜談(隨筆)
5.儒林外史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