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清江中學:李弗不
在學習當中,尤其是在讀一些文藝作品的時候,總時不時有學生問我“偏愛”好不好,行不行,可不可取,因為他們似乎也感覺到了某些于自己的特愛,但心里總不踏實,還懷疑自己會出紕漏,這當然無可厚非。為了消除同學們的疑慮,也堅定自己的看法,我搜索枯腸,一吐塊壘。
我們知道,在文藝的百花園中,姹紫嫣紅,爭妍斗艷,品種繁多,風神各異,為滿足欣賞者的不同愛好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審美標準的一致性并不排斥審美個性的差異;應(yīng)該承認,人們對于不同種類和風格的文藝作品的愛好和欣賞態(tài)度都不盡相同。就拿看戲來說吧,北方人愛看京劇,廣東人喜歡粵劇,河南人愛看豫劇,而同是江浙一帶的觀眾,有的喜歡淮劇,有的愛看滬劇或者越劇。讀小說也如此,有的愛長篇,有的嗜短篇,有的喜讀情節(jié)離奇的驚險故事,有的欣賞樸實無華的生活速寫,有的則愛看細膩入微的愛情描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即使對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欣賞者也會由于口味的不同而各有其賞心會意之處。凡此種種,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所說:“知多偏好,人莫圓該?犊吣媛暥鴵艄(jié),醞藉者見密而高蹈,浮慧者觀綺而躍心,愛奇者聞詭而驚聽。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 劉勰在這里指出了審美個性的差異,每個人都賞其性之所近,而排其性之所異。他所說的“偏好”,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偏愛”。欣賞中有所偏愛,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它是由多種社會因素所造成的,除了欣賞者的階級出身、職業(yè)、文化修養(yǎng)和個性等等的差異外,還有民族、歷史和地域上的原因。例如對于古代和外國的作品,由于時代風尚、民族心理的差異和實際生活的隔膜,往往不容易取得一致的喜愛和贊賞。在該時代、該地區(qū)為某一些欣賞者所鐘愛的作品,不一定能為別一時代、別一地區(qū)的人們所欣賞。魯迅就曾經(jīng)說過:“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是不會懂得‘林黛玉型’的,健全而合理的好社會的人,也將不能懂得!保ā犊磿嵱洝,《魯迅全集》第5卷,第430頁)
文藝欣賞中的偏愛,只要趣味正當,同時又不排斥其他人同樣正當?shù)钠珢郏敲淳蛻?yīng)當允許,無須去強求一致,而且也不可能一致。不同的偏愛,彼此可以而且應(yīng)該互相尊重,各得其所。如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談到他比較喜歡聽北方曲藝而不大聽蘇州評彈,“因為聽評彈的蘇州口音比較費力,所以不如陳云同志熱心。”他還說:“不能一定要我和陳云同志一樣,也不能因而說我不贊成評彈,各取所需嘛!觀眾看戲看電影就是各取所需的!保滓簧降摹陡呱,共和國總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這表現(xiàn)了對欣賞中不同趣味和愛好的尊重。
在文藝欣賞活動中,審美個性的無限差異,正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馬克思語)的折光。從一定意義上說,欣賞中“各取所需”,有所偏愛的態(tài)度,不但有助于欣賞趣味的互相交流和促進審美鑒賞力的比較和提高,而且也是推動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shù)百花齊放和繁榮發(fā)展的積極因素。例如各個劇種往往有一批自己的“戲迷”,這些“戲迷”就是該劇種的“偏愛者”。他們對該劇種的特色有較深的感受和體會,在這方面的鑒賞力顯得比一般人精細得多。他們一方面希望穩(wěn)定地保持這一劇種獨具的特色,如“京劇要姓京”、“越劇要姓越”之類;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生活實踐和藝術(shù)實踐的發(fā)展,又不斷地對該劇種提出新的審美要求,以豐富和發(fā)展原有劇種特色,使之更臻于精美。所謂“愛之厚,則知之深;知之深,則求之切”,就反映了藝術(shù)欣賞上有所“偏愛”的審美心理及其對于藝術(shù)發(fā)展的積極作用。當然,如果有些“偏愛”過于頑固,拘于舊的框框不知變通,那也會束縛藝術(shù)的革新,產(chǎn)生消極的效果。
文藝欣賞上的“偏愛”現(xiàn)象,不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在文藝史上也屢見不鮮。某些具有鮮明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作家和藝術(shù)家,在他們的鑒賞趣味上也有鮮明的“偏愛”。例如王安石喜歡杜甫,而不大喜歡李白;歐陽修則欣賞李白,而不大喜歡杜甫;蘇東坡愛讀《莊子》,卻不喜歡司馬遷的《史記》,他的這種偏好連黃山谷和陳師道也感到奇怪。西方如巴爾扎克很欣賞莎士比亞,伏爾泰卻把莎士比亞的作品比為混雜在糞便中的珍珠。這類例子很多,不勝枚舉。但是這些在欣賞中具有“偏愛”的作家,對于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多數(shù)仍能持較為客觀的態(tài)度,并不盲目排斥和任意貶抑。只要不“嗜痂成癖”和“嫉美如仇”,雖有所偏,而不以偏強人,那就仍不失為一種正常的欣賞態(tài)度,不知同學們認為然否,但我已“飛過”。
作者郵箱: lifubu5462@163.com
[偏愛之我見(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1.武俠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