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
鄂教版語文教材是全國的第五套教材,是繼人教版、語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后編纂的一套具有新的課程理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現(xiàn)代意識的,由地方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教
材。
這套教材旨在構(gòu)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綜合實踐體系,以新的課程理念實施語文課程。它充分體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改變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力求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現(xiàn)代意識,關(guān)注人類,關(guān)注自然,理解和尊
重多樣文化,注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遵循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
性,特別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力求具有開放性和彈性,給地方、學樣和教師留下開放和選擇的空間,也給學生留有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很進學生自主地學習和發(fā)展。
這套語文教材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擬定了全套教科書(1一9年級)的編寫方案,將“整體構(gòu)建、注重體驗、強化探究、主動發(fā)展”作為總
的編寫思想。
一、別具特色的閱讀版塊
文章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重要的途徑,也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文是否有典型規(guī)范,是否能體現(xiàn)時代特征,是否能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否能有利于學生的發(fā)
展,是否能展示文化、展示生活、展示美麗是每一家出版社所關(guān)注的熱點。鄂教版語文教材正是基于這些,本著“規(guī)范化、民族化、多樣化、多元化、現(xiàn)代化、生活化、注重人文和
科學、注重學生的發(fā)展”這一主旨,精心編纂閱讀版塊,選編文章。
這套語文教材的閱讀版塊具有以下特點:
1、以話題的呈現(xiàn)方式組合單元內(nèi)容。
話題本就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一個熱點話題。生活中離不開話題,三五人圍繞某一話顆講行聊天,這是口語交際;針對某一話題說經(jīng)歷,敘故事,談看法,抒感慨,話感悟,這是寫
作;讀了一篇文章,受到了某種情操的陶冶,’情感的熏陶,價值觀的認識,這是閱讀。
鄂教版語文教材在編纂過程中,注重話題的開發(fā),以話題的形式組織單元,選編的課文圍繞話題展開,讓學生通過閱讀同話題而不同主題的一組文章,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諸
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受到思想情操的熏陶,而且感悟出圍繞話題的選材的寫作技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話題是“.情感的漣漪”,將親情、友情、鄉(xiāng)情,以及對自然的感情組合在一起,有非常強烈的人文關(guān)懷,有非常巧妙的情感表達方式,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又如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話題是“科學的星光”,教材選編了《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思想的聲音》、《技術(shù)年表》等文章,課文內(nèi)容既有國家領(lǐng)導人的高瞻遠矚的講話,又有諾貝爾獲得者的寄語,科技新成果的展示,還有對未來科技發(fā)展的猜想,這些文章從不同角度和側(cè)面,昭示了科技對個人、社會、國家的重大影響與意義。文章體裁多樣,有講話,有科技小品,有年表。這些文章充分體現(xiàn)了閱讀內(nèi)容的多元化和豐富性,文本形式的多樣化和現(xiàn)代化,有非常的時代感。
七年級上冊設計了如下的話題:成長的足跡,.情感的漣漪,光榮與夢想,探秘與發(fā)現(xiàn),月光下的故事,思辨的智慧。
在每單元的開啟語(即“單元提示”)中,其實就是話題閱讀的引導。簡短的提示語與以往教材中的單元提示語也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它不再是板著面孔告訴學生你應該怎么做,也沒
有將編者的解讀結(jié)論生硬地塞給學生,而是以平等的對話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給人無限的親切感,既撩撥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又提示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學習語文的方法,兼
顧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內(nèi)容。這一理念體現(xiàn)于教材的每一環(huán)節(jié),貫穿教材的始終。
例如:八年級上同第一單元的提示說:“走進本單元,你會發(fā)現(xiàn)‘幸福,的內(nèi)涵原來如此豐富多彩:獲得是幸福,奉獻也是幸福;享受成功是幸福,體驗挫折也是幸福;戰(zhàn)勝怯儒、成熟長大更是幸福。閱讀本單元,揣摩描寫人物語言的語句,給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受幸福,這是幫助你領(lǐng)悟課文內(nèi)容,獲得生活啟示的好辦法。”簡明扼要地對學習本單元的目的、要求與方法作了說明,這樣就使單元教學的目標基本明確了。但是,這些提示語并沒有把話說滿說全,其目的在于給教與學雙方都留出一定的空間。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都有取舍的余地和自我發(fā)展與拓廣的空間。
2、開發(fā)了一批具有時代性強的課文。
從七年級上冊看,除了4篇課文是傳統(tǒng)教材中己有的文章,其余均為新的文本。這批新課文多為當代青少年學生所關(guān)注的、與其心理、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好文章,它們在具有語言典范性
的同時,又具有非常強的時代性,更具有很強的親和力。
對于傳統(tǒng)名篇,編者也十分地關(guān)注。他們從新的視覺考慮其閱讀價值,精心編排,使課文之間前后關(guān)聯(lián),互為補充,形成合力,因而,具有較強的沖擊力。
如八年級上冊“豐碑”單元選編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讀碑》、《黃河頌》、《中英香港政權(quán)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七根火柴》。把一座座豐碑,以及豐碑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與影響,呈現(xiàn)出來,整個單元具有非常強的震撼力。此單元中有說明文、散文、詩歌、新聞、小說以及圖片,精彩紛呈。
3、精短的知識小短文的有機安排。
結(jié)合課文的特點和學生新聞記者的需要,有機地穿插了“閱讀方法指導”和“知識卡片”之類的小短文。
“閱讀方法指導”的編排是按照“感性一一理性一一感性”的認知規(guī)律來安排設計的。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關(guān)于“圈點勾畫與批注”的閱讀方法指導,先不直接提出,而是讓學
生通過對《詩兩首》的閱讀實踐后,品悟“圈點勾畫與批注”的閱讀方法,然后再用知識短文的形式對這種方法進行理論上的指導,進行理性認知,再運用這一閱讀方法,對后面幾
課進行閱讀,使學生在“讀一一感一一練”的過程中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一般來說,每一單元都有這種閱讀方法的指導,但我們并不能機械呆板地將某單元的閱讀方法僅用于該單元中,而是將學生所掌握的閱讀方法靈活地運用到閱讀的全過程。這樣,通
過對單元課文的閱讀,便很自然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掌握了許多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從而能以不變應萬變,無論是考試還是在生活中的運用,都能得心應
手。
“知識卡片”一般附在每一課的后面,這些知識卡片主要向?qū)W生介紹一些必要的語法知識,這些知識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十分的系統(tǒng)、連貫。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
這些卡片,不但有助于學生的積里,而且對學生學好必需的語法是很有幫助的。
4、將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分開組成單元。
將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分開組成單元,主要是讓各自的語言特點與風格更加突出,也方便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與指導。文言文課文在全套教科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冊書有一個文
言文單元。編選七篇課文,再加上古代詩詞讀部分,這樣,文言詩文在全套教科書的閱讀部分大約占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這個比例是恰當?shù),也是有助于學生達到《語文課程標準》階
段目標的規(guī)定:“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
教材對古詩詞誦讀這部分的內(nèi)容,也作了精心的安排。在每個單元里,均以“詩配畫”的形式來安排“詩詞誦讀”,每單元兩首古代詩詞。在七一一九年級的六冊書中共選編了72首古
詩詞,按照“送別懷遠”“感物傷時”“理想追求”“故土之戀”“田園.清趣”“邊塞吟唱”等話題編排在各冊教科書中。例如,七年級上冊編選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荊門送別》《送友人》《夜雨寄北》《淮上與友人別》《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等等,共二十首。
對于“詩詞誦讀”這一部分,教材作了必要的少而精的注釋,便于學生理解詩詞大間。所選詩詞多是千古流傳的佳作,是名家的上乘之作,學生應反復誦讀,熟讀成誦,銘記于心。在
誦讀過程中,還可借助工具書,加深理解,含咀英華,體味其豐富的蘊涵。這樣,有利于記.憶和積累,有利于培養(yǎng)語感。
5、由一篇較長的文章組成的單元。
根據(jù)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以及現(xiàn)代人的閱讀特點,引入新的閱讀理念,在每冊書中都安排了一個具有自主性、綜合性和評價性功能的整體閱讀單元。
這樣的編排設計,打破了較長文章不入教材的框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豐富的閱讀文本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的平臺,讓學生在綜合運用前四個單元所學閱讀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自主
閱讀、自我評價的檢測,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溝通了課內(nèi)外閱讀,倡導了全新的閱讀理念。
這樣的編排設計,有利于長文章短讀。一般說來,學生閱讀較長的文章,相對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編者在開發(fā)這類文章時,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對每篇文章的閱讀劃分成不同
的幾個階段,每閱讀階段又設計一些精要的閱讀題目,這些題目圍繞閱讀的內(nèi)容及課標的要求,分層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品味,有利于引導學生
閱讀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這樣的編排設計,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在每一閱讀版塊的思考題中,最后基本上都設計了一道諸如“接下來文章會提到些什么”之類的猜想式的題目,學生通過在對前面情節(jié)認同的基礎上,對后面的情節(jié)進行猜想。這一題目的設計,不但能夠啟迪學生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像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關(guān)注學生的感情世界,并且對學生的寫作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七年級上冊,選編了《獵狐》一文。文章寫少年的生活與感受,雖然事件比較特殊,但反映了少年的心理變化過程,對正在成長的少年,其閱讀價值是不言而喻的。編者希望學生能結(jié)
合自己的生活,走進課文,與人物對話、溝通,形成評價。
七年級下冊,選編了《外星人》。這是希望學生從文本中走出來,借助聯(lián)想與想像的翅膀,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文章涉及的內(nèi)容也許是學生現(xiàn)在或?qū)砩踔烈簧继貏e關(guān)注的話題!
八年級上冊,選入了《生命的救助》。這是一篇真實的、連續(xù)的報道。編者在這里主要是要倡導一種跟蹤式的閱讀,讓閱讀不僅停留在課本上,還要在生活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強
化閱讀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應該是一個完善人格、凈化心靈的過程。(許多人當初通過閱讀報道,而參與了救助的行動,閱讀活動引起行動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也漸漸地多起來了)同時,
也為學生提供了超文本閱讀(正文,以及相關(guān)資料的鏈接,有文字材料、音像作品等等)的樣式。
八年級下冊,選入了《麥田怪圈》。旨在強化為搜集信息的閱讀方式。對某種現(xiàn)象、某個事件的長期關(guān)注,往往因閱讀而產(chǎn)生。此文文學價值不大,但這篇文章反映的事件所產(chǎn)生的影
響非常之大。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很關(guān)注。編者選入這篇文章,是想通過這個案例讓學生體會搜集資料,辨別真?zhèn)蔚闹匾獌r值。讓閱讀的視野更加開闊,讓學
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在現(xiàn)代社會,在學生今后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閱讀形式,是會經(jīng)常遇到的。因此,教材編著者倡導學生應該具備這種閱讀能力。
九年級上冊,選入了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節(jié)選)》。劇本獨具匠心的構(gòu)思,波瀾起伏的劇情,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活潑睿智的語言藝術(shù),都會給學
生以強烈的沖擊,學生可以克分體味到閱讀文學作品的無窮樂趣。
九年級下冊,選入了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風波》。小說反映的社會生活,刻畫的人物形象,雖然是上個世紀20年代的人和事,但卻表明了中國改革的艱辛,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
底。編者編選這篇小說,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欣賞小說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從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方面入手去理解作品的主題,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認識其
藝術(shù)價值,從而獲得對社會與人生的有益啟示。
這樣的單元安排,從學生的閱讀行為方式,考慮得比較多,希望籍此改革學生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對這種單元的教學處理,我們提倡讓學生自主閱讀與探究,個性化地解讀課文,
在合作討論中增強閱讀能力教師安排時間,點撥引導,提升探究的層次。
6、形式多樣的“理解探究” 課文后的“理解探究” 分兩個層次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解讀與評價,也是盡可能地兼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個維度。課程標準階段目標對閱讀提出的“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有較豐富的積里,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是對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注重清感體驗”,“受到高尚.潔操與趣味的重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是對情感和過程方法方面提出的要求!袄斫馓骄俊卑凑者@些要求進行設計,用新的理念幫助教師、引導學生解讀課文,建構(gòu)意義!袄斫馓骄俊钡念}目設計,在內(nèi)容上講究層次,在方法上講究多樣。
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詩兩首》的“理解探究”,一共五道題(題見書)。
這五道題,涉及了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既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認知水平,又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增長提出了要求。應該說,學生是樂于完成這樣的題目的。全套教科書的“理解
探究”,都十分重視語言的體驗與品味,重視語言的運用價值,重視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采用諸如比較閱讀等多種形式向課文外延伸與拓展。這樣使學生的新聞記者過程既體現(xiàn)
工具性,又體現(xiàn)人文性;在重視過程的基礎上,強調(diào)閱讀的結(jié)果!袄斫馓骄俊边重視引導學生與課文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生活對話,與自己對話。把培養(yǎng)人文精神與培養(yǎng)語文能
力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過程,把精神文明的培養(yǎng)富于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之中。
二、獨具特色的口語交際
鄂教版教材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出的“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
展合作精神”這一目標要求,編寫了獨具特色的口語交際板塊,并且,根據(jù)學生生活中交際的實際需要,以及語文課程標準第四學段(七、九年級)階段目標中“口語交際”的具體要
求,設計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循序漸進的訓練系列,將口語交際有目的、有秩序地安排在七一一九年級六冊教材中。
在這六冊中,口語交際是分作兩具系統(tǒng)編寫的。一個系統(tǒng)與閱讀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日常訓練,一個系統(tǒng)自成體系,形成專題訓練。
第一個系統(tǒng)是口語交際在閱讀大環(huán)境中的運用。除了閱讀部分的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外,在課后的“理解探究”中,有很多探究、討論、辯論、調(diào)查等形式的口語交際。這種
編寫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科書中也有使用。在與閱讀結(jié)合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交際有了一個共同交流的平臺。以課文內(nèi)容為依托,學生也有交流的激.清與創(chuàng)造欲望,容易形成交流的高潮。這種訓練方式跟隨閱讀長期進行,能對學生形成一種持續(xù)鍛煉。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都有很進作用。
第二個系統(tǒng)是一種有意識的專項訓練。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共安排了22次口語交際活動。每次以一個話題為依托,訓練一種交際方式。其中七、八兩個年級是每學期4次,九年級每學期3次。涉及的交際方式有介紹、講解、聊天、講述、調(diào)查、自薦、拒絕、討論、演講、勸說、采訪、接受采訪、傾訴、傾聽、對話、談判、座談、應對、主持、推銷、辯論等二十多種。在每一種交際方式下,以話題來承載知識與能力要點,以情境的模擬演練來體驗過程與方法,以各種活動來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熏陶。其特點如下:
1、聽說兼?zhèn)洌纫黼p飛
口語交際過程中,聽和說是同等重要的兩個方面。這段教材正是基于這一點,將“聽”與“說”并行,并且貫穿始終!奥牎钡倪@條線,從學會聆聽開始,到聽懂意思,聽清來龍
去脈,聽出重要信息,再到聽出真正意圖,聽出言外之意,直至聽出問題和漏洞。“說”的這條線也是從復述、講述克服心理障礙開始,到與人交往中根據(jù)不同目的、不同對象說話,
再到根據(jù)別人反應、現(xiàn)場情況說話,直至主持、辯論等難度較大的說話方式。從始至終,這兩條線手挽著手行進,與課標的要求保持一致。特別是聊天、討論、采訪、傾訴傾聽、對
話、談判、辯論等交際方式中,聽和說的并用顯得格外重要。
2、分解難點,循序漸進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尤其是一些難度較大的訓練點必須由易到難,順次作好鋪墊,讓能力的培養(yǎng)水到渠成。根據(jù)課程標準口語交際部分的要
求,教科書注意了能力培養(yǎng)的梯級發(fā)展。以22個話題為媒介,每次落實一具訓練點,循序漸進(具體要求可參看“知識與能力序列一覽表”)。上面提到的“聽”和“說”的兩條線的
發(fā)展都具備這樣一個梯級爬升的過程。再者,二十多種交際方式中,難度較大的方式,教科書又將其分解,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進行有梯度的提升訓練。比如:從聊天到討論到座談再到
辯論,這實際上是一個群體口語交際方式的分解。再如演講分解成“命題”與“即興”兩種方式,調(diào)查分解成“街頭”與“社會”兩種方式,主持分解成小范圍的沙龍似活動到大型活
動。經(jīng)過這樣的分解,對于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掌握口語交際方式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在“爬樓樣”的過程中找到口語交際中的自信。
3、突現(xiàn)“交際”,提供情境
口語交際與一般的口頭表達是有區(qū)別的。它所具備的交際性決定了學習過程中要有可操作的合適的情境。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為了更好突現(xiàn)口語交際的交際性,教科書在話題的選
擇和情境的設置上做了許多工作。話題的選擇上盡量考慮能形成交際氛圍。比如:七年級上冊的“認識新朋友”就比單純的“自我介紹”更具交際性!白屛襾斫庹f”看起來是單方面
的“解說”,事實上在解說過程中面臨的對象的不同,場合的不同,聽眾發(fā)問的不同,都決定了這個話題的交際性。其他的像“放飛的我夢”,“對你說‘不,”,“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面對挫折”,“與父母溝通”……這些話題以聊天、拒絕、勸說、采訪與接受采訪、、傾訴與傾聽、對話等交際方式呈現(xiàn),使口語交際的交際性得以突現(xiàn)。另外,在練習的的設計中,尤其注意情境的設置。每次口語訓練的練習分為兩個大題。第一大題從微觀的細節(jié)方面設置一些具體情境,讓學生模擬演練,在模擬過程中體會交際的氛圍。第二大題從宏觀上設計一個練習,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交際。盡管教科書設置的情境是有限的,然而它們卻可以起到啟迪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同學可以一起設計更多的情境。
4、聯(lián)系生活,便于演練
教科書中“口語交際”的操作性強,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利的。這套口語交際系統(tǒng)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步驟清晰,情境豐富,這些特點都方便學生學習演練。首先,
在話題的選擇可盡能貼近學生生活。比如“認識新朋友”,“敞飛我的夢”,“成長”,“對你說‘不,”,“面對挫折”,“與父母溝通”,這些都是讓學生有話可說的話題。再則,內(nèi)容的編排上,輕松引人話題后,從“想一想”到“試一試”到“練一練”,分三步進行!跋胍幌搿蓖ǔJ沁M行口語交際之前必須做好的一些準備,或者是設想到可能為現(xiàn)的一些難點如何中解決。在做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這兩者形成了呼應關(guān)系,自然也就解決了在交際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學到一些方法。“練一練”部分設置的情境能給學生以展示才能的機會。三步依次做下來,學生的收獲應該是很豐富的。
5、要求具體,指導明確
這套口語交際系統(tǒng)依據(jù)每一種交際方式,依托每一個話題,在知識能力要點上作了細致的要求。除了“聽”、“說”兩線并行的總體要求外,對學生說的能力和說的內(nèi)容又分別作了要求。比如:“認識新朋友”中,“自信、大方地說話”是對說的能力的要求,“抓住對象特點介紹自己和別人”則是對說的內(nèi)容的要求。再比如:“我能行”中“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對象、場合說話”是說的能力要求,而“突出自我推薦時最有說服力的內(nèi)容”是說的內(nèi)容上的要求。對學生“聽”的要求提得也很具體,有“耐心專注地傾聽”,也有“聆聽時根據(jù)說話人的話語、表.清、手勢去理解別人的觀點”,還有“聆聽中把握對方說話的目的”,更有“根據(jù)別人的發(fā)言調(diào)整自己的發(fā)言重點及次序”。根據(jù)這樣的要求編寫的“想一想”、“試一試”的具體內(nèi)容,指導就更明確而細致了。設想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面對問題如何解決,說話的態(tài)度如何,甚至手腳如何敞,眼神怎樣傳遞,應該是什么樣的表.清,都作了細致指導。這樣的細致指導使學生能在知識與能力上有明顯提高,在過程與方法的體驗中找到交際的快樂。
6、以點帶面,全面提高
對于整套教科書而言,口語交際只是一個板塊,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而言,口語交際能力只是一個基本方面,但是教科書系統(tǒng)仍然立足于以點帶面,讓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鍛煉與
提高。語文學習中各個知識塊之間是相通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都是人的精神活動,綜合性學習則是這些精神活動的一個大舞臺?谡Z交際能力在分項的的專題訓練中得到提高,
一樣可以運用到閱讀、寫作和綜合性學習中。事實上,有很多種交際方式的訓練都是為其他學習方式的深入作鋪墊的。如“采訪”、“社會調(diào)查”、“談判”、“自薦”等等為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提供了與人接觸的科學指導,“辯論”、“討論”、“座談”等文式又為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提供了交流平臺。以口語交際帶動其他學習,使“口語交際”教材系統(tǒng)雖然獨立編排,卻未脫離教科書大環(huán)境,與其他學習相輔相成,整體推進。另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只是學生會聽會說,“交際”的合義是豐富的,它包括人的各方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材編寫中還注意了學生禮儀的教育,氣質(zhì)的熏陶。在能力要點中,提出了諸如“學習接待、介紹的禮儀”、“擬好采訪提綱,有禮、有序的進行采訪”、“在嚴肅場合溝通情感,培養(yǎng)合作意識”、“理解對方.清感”、“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在公開場合主持大型活動的禮儀、程序”等要求,力求打造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zhì)的人。特別是“試一試”的指導中還提了許多具體要求來落實以上的能力點。
總而言之,日常訓練和專項訓練的結(jié)合,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并帶動整體的語文學習。
三、新穎獨特的寫作訓練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边@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性質(zhì)與地
位的表達!罢n程目標”中規(guī)定“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安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鄂教版語文教科書依據(jù)上述目
標要求,針對學生寫作實際,結(jié)合學生的需要,設計編寫了一套完整的新穎獨特的寫作訓練系列!皩懽鳌币郧榫吃掝}為依托,強調(diào)生活體驗和寫作的針對性,進行寫作過程與方法的
指導。在“寫作”板塊的內(nèi)容上,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寫作.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再為學生展示寫作過程,擔供提供幫助和引導,讓學生為不同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對象而寫作,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自由地寫作。全套教科書共編寫了36次“寫作”訓練第冊書六次。如七年級上冊教科書設計了“過去的時光”“心事”“窗外的世界”“美麗的夢想”“書的故事”
“雨”等六次“寫作”。這些“寫作”訓練,在編寫形式上新穎獨特,貼近學生生活,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還十分注意突出書面表達的交際性特點,要求在寫作時要考慮目的
和對象,讓寫作成為學生心靈的表白。寫作不僅可以抒發(fā).清意,敘述故事,說明事理,還可以是為一定目的的寫作,即通過閱讀材料、搜集資料、篩選信息、確立觀點后的專題寫作;
寫作不單是課堂上的行為,還可延伸到課外。如七年級上冊的《書的故事》,八年級下冊的《語言趣談》等。這樣,可以打通寫作與生活的隔離,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寫作的快樂
與艱辛,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所寫負責的品質(zhì)!皩懽饕.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惫膭顚W生寫作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遵循求真、求實的
原則。
鄂教版語文教材寫作訓練具有以下特點:
1、遵循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寫作興趣
學生在寫作中常常存在這么幾個問題:一是害怕寫作(心理上),二是不知道寫什么(內(nèi)容上),三是不知道怎么寫(方法上)。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鄂教版教材采用話題呈現(xiàn)現(xiàn)方式,作文教學單元由“話題導入”“想一想”“試一度”“練一練”四個部分構(gòu)成。話題從學生的生活中來,例如七年級有“過去的時光”“心事”“窗外的世界”“美麗的夢想”“心中的那顆星”“動物朋友”“一個金點子”等,八年級有“花的話”“心靈的交流”“和外星人對話”“我說我家”等等,這些話題扣合了學生的認知心理,與每單元的閱讀課文話題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但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讀寫結(jié)合。話題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學生才會有寫作的動力,才會觸動積累,爆發(fā)靈感!跋胍幌搿辈糠种饕轻槍懽鞯倪x材立意進行點撥指導,試圖引導學生想了以后,產(chǎn)生試一試的欲望!霸囈辉嚒辈糠种饕侵笇W生如何將想好的內(nèi)容形成或長或短的文字。既可寫出精彩片段,也可形成全篇。讀了“試一試”部分,學生會感覺到寫作不是很難的事情。“練一練”部分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考命題,學生可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選題寫作。總的說來,寫作教材以這種方式呈現(xiàn)出來,既考慮到了學生的.清感需求,又適應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想寫,又知道怎么寫,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較之傳統(tǒng)教材,這是一個質(zhì)的習躍。
2、注意過程引導,側(cè)重一種能力
寫作是一處復雜而艱苦的思維過程。傳統(tǒng)教材往往簡化對寫作過程進行指導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忽視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和情感特征,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得不到
有效的解決,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會簡化寫作過程,只求盡快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鄂教版語文教材高度重視對寫作過程的指導,在“想一想”部分,引導學生對己有的經(jīng)驗進行回顧分析與評價,使學生明確寫什么和為什么寫這兩個重大問題。在“試一試”這個部分,則針對學生將思維外化為語言文字時所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提出一系列處理意見,供學生參考。例如七年級上冊的“心事”,編者有如下指導:(見教材76頁“想一想”“試一試”部分)
每一次寫作訓練,都有這樣非常適用的指導意見,在這種細致周到的指導啟發(fā)下,學生終究會自信地去解決寫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不斷地提高寫作能力。
教材采用話題呈現(xiàn)方式,打破了過去以知識系列建構(gòu)單元的形式,同時注意到了寫作能力的落實,七一一九年級教科書根據(jù)課標要求,列舉了36個能力點,每次作文在全面指導學生的同時,特別要求側(cè)重落實某一能力點的訓練。例如寫“心事”,在導語中特別提示“在描述心事時,要清楚地交代記敘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組織材料的線索”。這就是為了落實寫作能力序列一覽表中提出的的“掌握記敘文的要素和線索”。在指導中,滲透這一能力點,例如:“是什么時候有了這個心思的?是什么原因引發(fā)這個心思的?當時在哪里?不
哪些人?事情的經(jīng)過是怎樣的?結(jié)果又如何?”“你準備用什么作線索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起來?”“把心情變化的過程詳細描寫出來。用一種感情,或一句話,或時間變化,或一個物件……將心情變化的內(nèi)容連起來!庇柧氂幸猓笇o痕。這是鄂教版教材的一個特色。毫無疑問,教師在評價某次作文時,能力訓練點的落實,是一個重點。
3、重視生活體驗,張揚寫作個性
傳統(tǒng)作文教材,以知識系統(tǒng)定位,不少教師指導寫作把灌輸寫作知識作為主要手段,較少研究學生的生活體驗。在教學中普遍的現(xiàn)象是忽視學生的個性,這就必然忽略學生特有的思維
方式,忽略學生的情感需要。教師指導寫作居高臨下,訓練長期沿用的是教師命題,學生作文的方法。教師布置作文不重視學生的認識水平,忽視學生的選擇自由,按照個人主觀意愿
作指導,常常將內(nèi)容和表達割裂開來,脫離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以自我的經(jīng)歷和閱歷代替學生的體驗,最終教師的個性約束了學生的個性。學生作文成了條例預定條件框框的“公
文”。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懂得有思想的作文就要張揚個性,丟掉“我們”,強化自我,有“我”才有個性,一個有思想的“我”血肉豐滿地站起來。作文訓練要尊重學生的選擇,選擇什么樣的題目,選取什么樣的主題,認可什么樣的評價,讓學生主宰自我。一旦有了思想,有了自我,有了個性,這就有了真正的作文。
4、構(gòu)建對話平臺,倡導自主合作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作為渴望了解世界的中學生,這種需要會更加強
烈。作文教學就應該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最好的作文教學方法就是對話。
長期以來,教科書的敘述語言儼然法律條文,具有絕對的嚴肅性和權(quán)威性。面對教科書,學生總是誠惶誠恐。鄂教版作文教材試圖改變這一狀況,為學生構(gòu)建對話平臺,將學生作為平
等交流對象,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心理需求。編者采用的敘述語言全部是第二人稱“你”,在向?qū)W生提出某種學習要求時,用“請”“你可以”“還可以”“試一試”等語詞,
自然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給學生以親切感。不僅如此,在指導學生寫作方法時,很少出現(xiàn)抽象概念和專門術(shù)語,語言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樣的語言形式不僅使學生獲得
人格的自尊,更使學生體驗到民主的可親可敬,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民主化的語言必將有效地增強教材的教學功能。同時編者也試圖為師生作文教學對話作為一個示范。
我們常常把寫作看作是一種個體行為,有一定的片面性。事實上在寫作訓練過程中,寫作又可以看作是一種集體行為,我們進行的是一種寫作訓練,不是一種創(chuàng)作,這種訓練為的是提
高我們的能力。個體寫作不困難,可以通過集體行為來解決。在集體活動中思維得到碰撞,師生、生生互教互學,共同提高。這正是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意義所
在。鄂教版作文教材為體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作了大膽嘗試。在作文指導中,編者經(jīng)常提醒學生在自主的同時可以尋求合作。例如:“你可以和同學們交流一下,把自己寫的作文給他們看
一看,請他們說說哪里寫得好,哪些地方還有問題!薄耙粫r覺得為難,可以問問老師,問順同學,請他們出一個注意!边@樣一些提示語大量出現(xiàn)在作文指導中,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同時倡導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為老師教學提供了一種示范性建議。這應該是鄂教版作文教材編寫的一種新的嘗試。
總的說來,鄂教版寫作教材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活動、開發(fā)的寫作學習的平臺。但任何教材都只是一個有限的載體,“教材只不過是一個例子”,如何使用這套教材,不斷開發(fā)它的教
學功能,則是擺在廣大老師面前的一個嶄新的課題。
四、形式多樣的綜合性學習
鄂教版語文教科書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階段目標》的要求,編寫了形式多樣的“綜合性學習”,共設計了次活動,七、八年級每冊書4次,九年級每冊書3次,依據(jù)由淺入深、由簡
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原則進行編排。每次“綜合性學習”都有一個情境話題,指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強調(diào)了過程與方法,強化了學習與探究的價值。
(一)鄂教版語文教科書“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構(gòu)成及具體安排
1、鄂教版教科書“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構(gòu)成。
具體體現(xiàn)為:三個層面,多種方式。
①三個層面
樂于參與(態(tài)度);組織活動(行為及過程);交流與展示(成果)。
②多種方式
學生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如辦刊、辦報、演出、辯論等。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和生活中選擇感興趣的問題或共同關(guān)注的熱點問題為研究專題,制定研究計劃,搜集信息資料,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學會查找資料、調(diào)查訪問、討論分析、整合信息,并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2、七――九年級“綜合性學習的具體安排。
七年級和八年級各冊書安排4個綜合性學習專題,九年級各冊書安排3個綜合性學習專題。具體安排如下:
七年級上冊:“童年的游戲”、“中秋佳話”、“走進奧運”和“科技發(fā)明的影響”。
七年級下冊:“有趣的漢字”、“春游計劃”、“我心中的英雄”和“郵票上的學問”。
八年級上冊:“名著推薦”、“流行歌曲的歌詞”、“成語探究”和“我們的小報”。
八年級下冊:“我的作品”、“唐宋詩詞中的……”“家鄉(xiāng)的老照片”和“對聯(lián)研究”。
九年級上冊:“珍愛生命”、“為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和“走上舞臺”。
九年級下冊:“中國的老玩意”、“我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和“走近魯迅”。
(二)鄂教版實驗教科書“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1、話題呈現(xiàn),貼近生活
鄂教版語文教科書“綜合性學習”的編寫,與本套教科書以話題結(jié)構(gòu)單元的編寫體例一致,以一個話題為憑借,展示學習的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力求兼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有些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和樂于探究的愿望,如“童年的游戲”“走進奧運” “流行歌曲的歌詞”“走上舞臺”等,有些話題引導學生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時代,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如“科技發(fā)明的影響”“家鄉(xiāng)的老照片”“為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和“珍愛生命等;有些話題還將學生的目光向經(jīng)典,以加強文化修養(yǎng),豐富文化積淀,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如“走近魯迅”“名著推薦”“唐宋詩詞的……”“成語探究”和“對聯(lián)研究”等。
2、突出“語文”,兼顧各科
綜合性學習過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xiàn)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實際運用。”這一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其一,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姓“語”,突出語文的特點;其二,
以語文學科為主開展跨學科活動或教學。鄂教版實驗教科書“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從話題的設計、方法的提示、活動的要求到評價的標準都凸現(xiàn)了這一特點。如“成語探究”“對聯(lián)
研究”“流行歌曲的歌詞”“中國的老玩意”“走近魯迅”等內(nèi)容的設計都能遵循語文教學的宗旨,以學習語文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關(guān)注與語文有關(guān)的研究話題,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知
識去思考、探究這些話題,分析和解決相美的問題,讓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濡染文化氣質(zhì),提升文化素養(yǎng)。
3、照應閱讀,相對獨立
在以往的語文教科書中,語文實踐活動以文體教學模式為基礎,或編排在閱讀單元之間,或集中編排在全冊閱讀課文之后,與閱讀內(nèi)容毫不相關(guān)。而在鄂教版教科書中,綜合性學
習與單元閱讀在內(nèi)容上是既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呈若即若離的形式。有的與單元閱讀內(nèi)容互相勾連、密切照應,使綜合性學習成為該單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
閱讀話題是“英雄”,綜合性學習設計為“我心中的英雄”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閱讀話題是“生命的頌歌”,綜合性學習設計為“珍愛生命”。有的以閱讀單元中的某一篇課文內(nèi)容為基礎,加以深化。如七年級上冊的“童年的游戲”就是從第一單元《一起長大的玩具》一課拓展而來,“走進奧運”則是從第三單元《體育頌》延伸而來的。這樣的設計還有不少。如“中秋佳話”“科技發(fā)明的影響”“唐宋詩詞中的……”等。可見,綜合性學習不但在內(nèi)容上與閱讀部分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且還是閱讀課文對學生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染的一種延伸和拓展。實現(xiàn)了與閱讀教學的有機融合,有利于學生把從閱讀教材中獲得的認知方法和價值判斷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中。
當然,綜合性學習也不完全依附于閱讀部分而存在,它還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自成體系。有些綜合性學習活動,與單元閱讀內(nèi)容沒有什么美聯(lián),在學習形式上也各有側(cè)重。
有的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為主要目標,在為學習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前提下,又設計了若千層次的子課題,倡導學習運用探究的學習方式,自行設計,自行組
織,自行探究問題,培養(yǎng)學習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比如,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在“走近魯迅”母課題下,又設計了幾個子課題:
A.魯迅知識知多少(搜集資料,知識競賽)
B.魯迅作品欣賞(閱讀欣賞,匯報成吳)
C.不同人眼中的魯迅(調(diào)查訪問,寫調(diào)查報告)
D.魯迅原作與改編作品之比較(分析比較,展開辯論)
有的以語文活動的形式呈現(xiàn)綜合性學習,借助語文實踐活動的手段,將課堂內(nèi)外、校園內(nèi)外、學科內(nèi)外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的能力。比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秋佳話”變設計了“中秋賞月”、“中秋品詩”、舉辦“中秋詩畫展覽”、“中秋民俗展覽”等許多活動,并以此傳遞出一種語文教育的新觀念: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語文能力。
4、強調(diào)自主,注重過程
鄂教版實驗教科書“綜合性學習”集中體現(xiàn)了當代課程的彈性與開放性的特點,尤其強調(diào)自主性,鼓勵每個學習積極參與。每一次綜合性學習,教科書都為學生提供若千個子活
動,讓同學根據(jù)條件和興趣進行學習,給學生搭建一個開展活動的平臺,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圍繞話題在課外主動搜集、篩選和研究資料,并希望學生作無限的開掘。
從教材的內(nèi)容不難看出,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從學習內(nèi)容的確定,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都充分笨重學生的自主權(quán),引導學生既做綜合性學習的決策者,
又做綜合性學習的實施者。
“綜合性學習”目標一般不是指向某種知識或能力的達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學習的活動及其要求,主要指向“過程”。教科書告別注意提醒學生,有僅要關(guān)注“達成度”、關(guān)注結(jié)
果,更應關(guān)注學習過程。文中反復出現(xiàn)“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顆講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jié)”,“在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后,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guān)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等實踐性、過程性很強的語言,并將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及參與程度、合作意識等作為評價的標準,這些都體現(xiàn)出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注重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
5、展示案例,點撥方法
教科書在“綜合性學習”的設計中,體現(xiàn)了開放性的原則,它力圖通過課堂內(nèi)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一個廣闊的語文空間,真正實現(xiàn)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此,圍繞每一個學
習話題,編者均為學生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案例,并注意指導進行“綜合性學習”的具體方法,引導學生跨越學科、跨越時代,聯(lián)系生活展開學習活動,“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交
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比如七年級下冊“郵票上的學問”等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編者不僅教給學生集郵的知識,而且告訴
學生集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有目的、有選擇、有規(guī)律地“收藏”和“鑒寶”。
有些活動,它的模式好像是一個倒軒的漏斗,表面上看入口很小,可是一旦進入活動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著廣闊的空間。比如,七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中伙佳話”,它以“中
秋節(jié)”作為聽說讀寫的話題,通過“中秋節(jié)”的索源,了解中國的發(fā)展脈絡;通過搜尋與“中秋節(jié)”有關(guān)的詩詞,積累豐富的文學常識;通過了解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
秋節(jié)”的習俗等,擴大自己的視野;通過閱讀與“中秋”有關(guān)的作品,熟悉常見的歷史人物、歷史典故;通過寫作“中秋節(jié)”的詩文,整合各方面的信息,鍛煉寫作能力……像這樣的
綜合性學習還有很多。如,以“流行歌的歌詞”為話題的“科技發(fā)明的影響”等等。這些活動看似內(nèi)容單一,但只要找到了某一種事物作為切入點,我們就可以由此生發(fā)開去,讓探究
的觸角延伸到歷史、未來,延伸到文學、科學,延伸到地理、生物、天文、物理,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將聽說讀寫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課本的學習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
種現(xiàn)象激.潔碰撞。讓學生在一個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高語文能力。
6、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從教學目標上看,鄂教版語文教科書“綜合性學習”的編寫,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特點。例如,七年級“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話題較小,內(nèi)容也比較單純,只要求學生圍繞既定的話題“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展示資料或者開展語文活動,如“童年的游戲”“中秋佳話”“走進奧運”和“有趣的漢字”等。
八年級“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則要求學生不僅能搜集信息,而且能分析和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觀點。并能“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jié)”,實踐活動的形式也由個人的自主活動向合作探究、合作創(chuàng)造方向努力。如“流行歌曲的歌詞”“唐宋詩詞中的……”和“對聯(lián)研究”等。
九年級“綜合性學習”的設計,無論從內(nèi)容上還是活動形式上都比七年級、八年級更進一步,它要求學生能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共同關(guān)注的熱點問題提煉研究專題,制定研究計劃后,“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guān)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在研究過程中學會“查找資料、調(diào)查訪問、討論分析、整合信息,并能和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就語文實踐活動而言,內(nèi)容更廣泛,形式更豐富,要求更深入。如“為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走上舞臺”“中國的老玩意”
總之,鄂教版語文教科書的“綜合性學習”部分在設計思路和編寫形式上做了有意義的探索,在“綜合性學習”這片全新的土地上,播種、耕種、灌溉、施肥,取得了可喜的階段
性成果。
[鄂教版語文教材詳介(本站論壇帖)]相關(guān)文章:
10.寫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