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教學案)
江蘇省盱眙中學高一語文組 葉榮濱
依據(jù)目標,課前自學
教學目標:
1.掌握重要文言詞語,懂得賦的特點。
2.感受課文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像、大膽奇特的夸張?zhí)攸c及本文描寫為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3.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的罪惡。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喻的目的。
學習方式:采用文本研習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自學指導
一、作家作品與時代背景
1.背景
《阿房宮賦》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北举x表面上寫秦因營造阿房宮,揮霍奢靡,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借古諷今,意在規(guī)勸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極欲,重蹈秦亡的覆轍。
2.解題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南營造的宮殿!鞍⒎俊笔堑孛蛏矫,遺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這是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賦”作為一種文體有一個演變的過程。賦體以楚辭為濫觴,至荀況始有定名。它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后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關于賦的特點《文心雕龍-詮賦》說:“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體物寫志,指賦的內(nèi)容;鋪采摛文指賦的形貌。
3.作者
杜牧,字牧之,出身名門,26歲中進士,曾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書舍人,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他“杜樊川”。杜牧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突出,其以清麗自然的詩風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人們將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稱之為“小杜”;他又和李商隱同時代且齊名被人們合稱為“小李杜”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是這樣的作品,歷代被人們視為“文賦”的初期典范之作。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著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
二、基礎積累
1.識記字詞
縵回( 。 椒蘭( 。 轆轆( 。 剽掠( 。 鼎鐺( )
迤邐( 。 錙銖 ( 。 橫檻( 。﹪I。ā 。 參差( )
囷囷 ( 。 鬟( 。╄貌恢ā 。┘芰褐ā 。┎混V何虹 ( )
在庾之粟粒( 。┍M態(tài)極妍( 。╁鷭咫魦裕ā 。ā 。ā 。ā 。
2.對下列各句中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縵:縈繞。 B.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杳:遙遠。
C.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 妍:美麗。D.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以……為借鑒。
3.對下列句中劃線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盤盤焉, 囷囷焉,蜂房水渦②縵立遠視,而望幸焉③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④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4.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B.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C.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D.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5.下列句中劃線詞活用情況不同的-項是( )
A.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B.襟三江而帶五湖
C.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6.翻譯下列句子。
(1)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動設計:
結合注解利用工具書疏通全文,并整理出重點字詞,同時將疑點劃出,以備質(zhì)疑。
1.古今異義
走 鉤心斗角 氣候 落 可憐經(jīng)營 精英
2.一詞多義
一 使 愛 取 之 焉 而夫
3.詞類活用
北 西 腰 縵 蜂房 水渦輦 龍 虹 鼎 玉 金 珠 鐺 石 珠 礫 朝 夜 炬 族 盡 鑒 收藏 經(jīng)營 暖 冷 一
4.文言句式
判斷句 賓語前置句 介詞結構后置句被動句 省略句
5.固定句式
奈何 嗟乎 足以
學后自結體會 自主設計課堂
一、【學后自結體會】
重點詞句方面:
段章結構方面:
質(zhì)疑問難方面:
【自主設計課堂】
1. 學習目標
2. 重難點
課堂推進,攻堅克難
1.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是什么?
分析:《阿房宮賦》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碧凭醋诶钫渴鶜q繼位,貪好聲色,大興土木,游宴無度,不視朝政,求訪異人,希望獲得不死之靈藥,因此在位三年即為宦官劉克明所殺。作者預感到唐王朝的危險局勢,就借這篇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是借秦之先例諷唐之今事,規(guī)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為鑒,不能哀而不鑒,最終只能落得“后人復哀后人也”的結局。
2.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內(nèi),由樓閣建筑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第2段:鋪敘統(tǒng)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第3、4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命運,規(guī)勸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轍。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運。第4段:諷諫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轍。
3.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wèi)!彼麖娬{(diào)思想內(nèi)容的重要性,認為形式要為內(nèi)容服務。這篇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析:細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旨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第1段鋪陳阿房宮的宏偉壯麗。第2段敘寫官中美女之眾,珍寶之多。第3段夾敘夾議,點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致使農(nóng)民起義,一舉亡秦。第4段轉入議論,進一步指出:六國衰亡,秦朝覆滅,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愛民。篇末4句言簡意賅,暗寓諷諫之意,含蓄地告誡后人,如不以歷史為鑒,還會重蹈覆轍。由此可見,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用以警誡“后人”是全文主旨?梢钥闯鲞@“后人”指的應是當時最高統(tǒng)治者。
4.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分析:課文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筑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眾,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筑,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復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充分體現(xiàn)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官規(guī)模大,宮室多、美女眾、珍寶富并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tǒng)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為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征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豆盼挠^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笨梢姡恼虑懊嫠M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為后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xiàn)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5.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筑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的建筑的?為什么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案矇喝儆嗬铩,言其占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驪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shù);再以長橋如龍、復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摟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只是建筑之外觀。接著,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筑內(nèi)部。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nèi)處處皆是輕歌曼舞。“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nèi)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眾多,又為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節(jié)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中時有前后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抱地勢”就與前文“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敘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例“長橋臥波,復道行空”,用筆經(jīng)濟,形象生動。敘述中也間有動態(tài)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致使文句音節(jié)鏗鏘,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豐姿盛態(tài)就顯現(xiàn)于讀者眼前。
6.在第2段中“明星熒熒”等四句話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在哪里?
分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懊餍菬蔁伞笔潜扔骶涞挠黧w, “開妝鏡也”是本體。以璀燦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的妝鏡,既貼切又形象。將喻體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鮮明的畫面,令人驚奇,再出現(xiàn)本體,解釋原因,讀者印象更為強烈。“綠云擾擾,梳曉鬟也”,與上一句的表達方式相仿。第三句說丟棄脂水竟使渭流漲膩,用的是夸張手法,極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寫焚燒椒蘭竟至煙斜霧橫也是夸張,效用同第三句一樣。四句字數(shù)相等,句句押韻,加之新鮮的比喻,巧妙的夸張,讀來使人有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開鏡、梳摸、棄脂水、焚椒蘭這些生活細節(jié)形象地寫出了宮中美女之多,宮室之廣。寫宮室,是承接上文;寫美女,則是開啟下文。所以,作者緊接著便是寫美女望幸。這一層都是寫美人,但是從美人的生活遭際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無度。漢代大賦不少作品鋪張揚厲,堆砌詞藻。杜牧則發(fā)揮了賦的長處,著意鋪陳夸張,但所有的鋪敘又都為后文的議論張本,為表現(xiàn)主題思想服務。從這一節(jié)對美人的描寫可見一斑。
7.作者寫《阿房宮賦》,是為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朝政。但為什么寫阿房宮被焚,卻說“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里作者流露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這里的“可憐”解釋為“可惜”。作者用這二字,使無窮感慨充溢字里行間。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農(nóng)民起義的沖擊下土崩瓦解,迅速滅亡;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也在一場烈火之中化為灰燼。秦朝速亡的史實說明,不能愛民,難圖久安。但是,當時的唐朝統(tǒng)治者無視歷史教訓,沉湎聲色,又大起宮室,身居積薪之上,仍以為安。歷史興亡,激蕩胸中;目睹現(xiàn)實,感慨萬端。神奇瑰麗之阿房宮付之一炬令人可惜,顯赫一時的秦王朝毀于一旦令人可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塵,唐王朝的命運不也令人可憂嗎?“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作者的不安與憂憤溢于言表。辭賦不同于論文,許多地方并不直說,讀時需細加玩味,方能體會作者的用心。
8.文章語言精煉,而含意豐富。試舉例說明。
分析:本文起筆就不同凡響。(古文觀止)編者的評語是:“起四語。只十二字,便將始皇統(tǒng)一以后縱心溢志寫盡,真突?上!遍_頭兩句,寫六國覆滅,由秦一統(tǒng)天下。形似泛泛敘事,實則為下文伏脈:“六王”為何會“畢”?“四!睘楹文堋耙弧保恳煌鲆慌d,關鍵何在?讀完全篇,就知道作者正是由此開始總結歷史教訓的。后兩句,說伐盡蜀山林木,才將阿房宮建造而成,言建造工程之規(guī)模浩大,蘊含著更為深廣的社會內(nèi)容。李白有詩云: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撤ナ裆街,運往關中,要耗多少人力物力,需經(jīng)多少艱難險阻,作者沒有細說但讀者自可想見。而要建成如此奇?zhèn)ブ畬m室,伐木運木只是一項工程。統(tǒng)一天下不久,即如此濫用民力,勢必釀成嚴重后果,于此作者已有暗示。“縱心溢志”,“驕奢淫逸”,正是取禍之由。起首4句,不僅氣魄宏大,且含意深廣,耐人尋味。從語言上看,兩兩對偶,各各押韻(全押仄聲韻),音調(diào)急促有力,確系“突?上病。文中言簡意深之處并不少見。又如第2段寫秦人揮金如土,用“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八字,構成4個比喻。一面是揮霍無度,另一面必定是搜刮不已。此處鋪敘也為下文生發(fā)議論奠定基礎。作者錘字煉句皆有所指,這些地方宜深入體會,認真學習。
9.杜牧寫這篇賦,既然是為了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借以諷諫時弊,為何開頭要從六國覆滅下筆?
分析:作者諷諫時弊,以秦王朝滅亡為借鑒;寫秦朝覆滅,又以六國衰亡為鋪墊。六國何以會滅?賦中說到“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梢,六國滅亡,是不能愛民的結果。從何看出六國之不愛民呢?“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薄扒刂鋵殹保ㄘ敻恢Q),來自六國;六國之珍寶取自百姓,統(tǒng)治者為滿足奢華生活之需要,對百姓肆意搜刮,錙銖不留!傲酢币虿粣勖穸爱叀逼浣y(tǒng)治;秦如吸取教訓,“復愛六國之人,”那就不致迅速滅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國滅亡的老路。開頭12個字,既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宮的修建,又起到了籠蓋全篇、暗示主題的作用。
隨堂訓練,強化三基
(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1.對下面各句中運用的修辭格,辨識不夠全面或不夠準確的一項是( )
A.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排比、對偶)
B.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對偶、比擬、比喻)
C.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排比、比喻、夸張)
D.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對偶、比喻)
2.將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對這個段落的賞析,不夠準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四句話,12個字,既交代了阿房宮建造的背景,又寫出了阿房宮驚人的耗材量,為下文的展開作了鋪墊。
B.接著作者描繪了阿房宮的全景和主體建筑,既寫出了這個建筑群落的龐大、雄偉和壯觀,又寫出了它的精工細作、巧奪天工的設計和氣派。
C.全段極寫阿房宮的宏麗豪華,旨在指斥秦始皇不惜勞民傷財,以滿足自己耳目之娛的奢靡生活。
D.阿房宮毀于“楚人一炬”,其形制,見諸史書記載也很少;作為文學作品的《阿房宮賦》,在這一段,根據(jù)有限的資料,描繪出了一幅既完整又細致的雄偉壯麗的“阿房宮建筑群落圖”,表現(xiàn)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
(二)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文后題目。
(甲)寶歷(唐敬宗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
(杜牧《上知己文章啟》)
(乙)(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修整)道,道九原抵云陽,塹(開挖溝道)山堙(填塞)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吾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發(fā)北山石槨,乃寫蜀、荊地材皆至。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余。于是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因徙三萬家麗邑,五萬家云陽,皆復不事十歲。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1.下列各句中的“以為”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于是始皇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
B.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
C. 于是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
D.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2.將《阿房宮賦》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關于阿房宮的記載進行比較閱讀,下列看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阿房宮賦》寫阿房宮“覆壓三百余里”,從《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來看,實際上阿房宮規(guī)模并沒有如此之大。
B.從《史記秦始皇本紀》來看,秦始皇之所以營建阿房宮,主要是因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并非全由于“秦愛紛奢”。
C.從《史記秦始皇本紀》來看,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開始營建阿房宮,至其死(不過兩年)尚未建成,其名稱也尚未確定。
D.從對比中,我們發(fā)現(xiàn),阿房宮的營建確屬事實,但關于建造阿房宮的原因、阿房宮的規(guī)模等,二者的描寫或記載出入較大,究竟實際情況怎樣,是很難斷定的。
3.根據(jù)(甲)文,《阿房宮賦》從內(nèi)容方面來講,是一篇什么性質(zhì)的作品?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
高考鏈接,精彩回放
(2005年高考江西卷)請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25個字)
金屬也會“疲勞”。這種疲勞可以引起車輪斷裂,火車顛覆。據(jù)統(tǒng)計,金屬構件有80%的損壞是由疲勞引起的。金屬的內(nèi)部結構不均勻,有的地方會成為應力集中區(qū)。內(nèi)部缺陷處還會有許多小裂紋。在力的持續(xù)作用下,裂紋增大,直到材料不能繼續(xù)負載應力,構件就會損壞。在金屬構件中添加各種“維生素”(稀土元素),采取“免疫療法”等,是增強金屬抗疲勞能力的有效辦法。金屬疲勞也能產(chǎn)生妙用,利用它的斷裂特性制造的應力斷裂機,可以切削許多過去難以切削的材料。
答案:
二、基礎積累
1、學習本文的生字詞
縵回 màn 椒蘭jiāo 轆轆 lù 剽掠 piāo 鼎鐺 chēng
迤邐 yǐlǐ 錙銖 zīzhū 橫檻jiàn 嘔啞ōu yā 參差cēn cī
囷囷 qūn 鬟 huán 杳不知yǎo 架梁之椽chuán不霽何虹jì
在庾之粟粒 yú sù 盡態(tài)極妍yán 妃嬪媵嬙 pín yìng qiáng
2。B(深遠,見不到蹤影)
3。C①焉:……的樣子②焉:矣③于:比④于:從
4.B
5。D(D項是為動用法,其余為意動用法)
6。(1)回廊像腰帶曲折,屋檐像鳥嘴高啄。依隨著地勢回旋環(huán)抱,圍繞著中心向外開拓。(2)鼎當作鐵鐺,玉當作頑石,金子當作土塊,珍珠當瓦礫,到處拋擲,秦人見了,也毫不可惜。
隨堂訓練,強化三基
(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1.C(無排比)
2.臺前正歌聲熱鬧,春光融融;殿后卻舞袖涼水清涼,風雨凄凄。
3.C.(寫秦始皇,旨在影射唐敬宗李湛的勞民傷財、揮霍無度。)
(二)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文后題目。
1.A(A項是“認為”余“把……當作”)
2. D (《史記》產(chǎn)生在西漢,距秦較近,其記載應該被認為比較可靠。)
3.借古諷今、針砭時弊的作品。封建時代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時濟世的情懷。
高考鏈接,精彩回放
(2005年高考江西卷)請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25個字)
答案:金屬“疲勞”的危害、成因、預防及利用。
(設計人:葉榮濱)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wǎng):http//:www.oldq.com.cn
[《阿房宮賦》教案9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阿房宮賦教案
3.《阿房宮賦》教案
5.阿房宮賦教案模板
8.9的乘法口訣教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