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諫太宗十思疏》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嚇。
《滕王閣序》
2.儼驂騑于上路 儼,通“嚴”,整治。
3,云銷雨霽 銷,通“消”,消散。
4.所賴君子見機 機,通“幾”,預(yù)兆。
《師說》
5.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
6.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從師學(xué)習(xí)。
《六國論》
7,暴霜露,斬荊棘 暴,通“曝”,冒著。
8,暴秦之欲無厭 厭,通“饜”,滿足。
9,當(dāng)與秦相較 當(dāng),通“倘”,如果。
《游褒禪山記》
10,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稱。
《石鐘山記》
1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聲音重濁而模糊。
12.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13,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
14.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考,通“拷”,敲打。
《項脊軒志》
15.某所,而母立于茲 而,通“爾”,你,你的。
《五人墓碑記》
16.?dāng)抠D財以送其行 貲,通“資”,資財,錢財。
17,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18,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縉,通“搢”,插。
《登泰山記》
19.須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20.石……多平方,少圜 圜,通“圓”,圓形的。
古今異義
《諫太宗十思疏》
1.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2,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古:樹木的根部;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3.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古:放縱自己的情思;今:盡情。
《滕王閣序》
4.千里逢迎
古:迎接;今:說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含貶義)。
5.儼驂騑于上路
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上軌道。
6.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古:困厄,處境艱難;今:沒有錢,窮困。
《師說》
7.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古:求學(xué)的人;今:有專門學(xué)問的人。
8.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他)并且……;今:表因果的連詞。
9.無貴無賤
古:無論;今:沒有。
10。今之眾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許多人。
1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古:風(fēng)尚;今:道路,道德。
12.小學(xué)而大遺
古:在小的方面學(xué)習(xí);今:指與中學(xué)、大學(xué)相對的“小學(xué)”。
13.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不一定;今:用不著,不需要。
《阿房宮賦》
14.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jié)構(gòu)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15.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16.韓魏之經(jīng)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
17.齊楚之精英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優(yōu)秀人才。
18.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古:可惜;今:憐憫,同情。
《六國論》
19.思厥先祖父
古:祖輩、父輩;今:指父親的父親。
20.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古:終究,到……結(jié)局;今: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21.可謂智力孤危
古:智謀和力量;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22.后秦擊趙者再
古:兩次;今:表示又一次。
23.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先例,舊事;今:指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
《游褒禪山記》
24.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數(shù)詞。
25.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26.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到;今: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27.于是余有嘆焉
古:“于”,介詞,譯為“由”;“是”,代詞,代這種情況。
今:合用為連詞。
《伶官傳序》
28.豈非人事哉
古:人力所及之事;今:指有關(guān)人員錄用管理等事宜。
29.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屬官,下屬;今:做某種事。
《石鐘山記》
30.空中而多竅
古:中間是空的;今:天空上。
31.自以為得其實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實際上。
32.與向之噌咳者相應(yīng) .
古:先前;今:方向,相對。
《項脊軒志》
33.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一丈見方;今:寺院主持。
34.墻往往而是
古:處處;今:時常,經(jīng)常。
《五人墓碑記》
35.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古:行,品行;為,成為。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在外面
的活動。
36.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古:黨羽;今:個人,非公家的。
37.吳之民方痛心焉
古:痛恨;今:極端傷心。
38.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
古:頭顱,腦袋;今:指領(lǐng)導(dǎo)者。
39.?dāng)囝^置城上,顏色不少變
古:臉色;今:顏料或染料等。
《登泰山記》
40.石蒼黑色,多平方
古:平滑方正;今:稱一個數(shù)自乘。
常見實詞歸類
《諫太宗十思疏》
l.信
①信者效其忠 (誠實)
②愿陛下親之信之 (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芗刹蛔孕 (相信)
2.求
①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追求)
、谟鑷L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請求)
④不求聞達于諸侯 (追求,要求)
3.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治理)
②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醫(yī)治)
③不效則治臣之罪 (懲治)
《滕王閣序》
4.盡
①賓主盡東南之美 (全,都)
②潦水盡而寒潭清 (沒,干)
③則智者盡其謀 (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歸盡 (完,盡頭)
5.屬
①時維九月,序?qū)偃?nbsp;(屬于,是)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屬 (在)
6.即
①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飛雪 (就)
③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則)
《師說》
7.傳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流傳)
②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 (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
8.師
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老師)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③吾師道也(學(xué)習(xí))
④師必退 (軍隊)
9.從
①從惑而不從師(跟隨)
②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自)
《阿房宮賦》
10.一
①六王畢,四海一 (統(tǒng)一)
②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數(shù)詞)
③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一旦)
④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專一)
⑥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一體)
11.愛
①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喜愛)
②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 (愛護)
③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吝惜)
④晉陶淵明獨愛菊 (喜歡)
12.取
①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奪取)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提取)
③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茫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 (著,助詞)
13.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滅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 (類)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家族)
《六國論》
14.非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不是)
②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
③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④謫戌之眾,司》抗于九國之師也 (不,沒有)
15.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得到,獲得)
②此言得之(適宜,得當(dāng),引申為正確)
③誠不得已(能夠,可以)
④君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讀dei,必須,應(yīng)當(dāng))
16.勢
①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形勢)
②其勢弱于秦 (勢力,力量)
③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形狀)
《游褒禪山記》
17.道
①有碑撲道(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18.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 (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譯為“因為”)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則吵矣 (大概)
19.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 (文章)
④文過飾非 (掩飾)
《伶官傳序》
20.歸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 (歸附,歸依)
②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返回)
③知其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歸還)
④若水之歸下也 (歸聚,匯聚)
⑤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返回)
21.易
①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容易)
②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輕易)
③以亂易整,不武(替代)
④天下事有難易乎 (容易)
22.告
①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少牢告廟,請其矢(祭告,禱告)
②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告訴,告知)
③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告之于帝 (上報,報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祭告,禱告)
《石鐘山記》
23.鼓
①微風(fēng)鼓浪 (振動)
②噌噸如鐘鼓不絕 (一種打擊樂器)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擊鼓)
24,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危險)
②酈元之所郵聞,殆與余同 (大概)
③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通“怠”,懈怠)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幾乎,近于)
25.發(fā)
①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發(fā)出,發(fā)生)
②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 (發(fā)射,射出)
③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出發(fā))
④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啟用,被任用)
⑤發(fā)闖左遺戍漁陽九百人 (征發(fā),征調(diào))
⑥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 (拿出)
⑦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發(fā)動)
⑧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掛不知所之者 (頭發(fā))
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抒發(fā))
⑩大王欲得璧,使人發(fā)書至趙王 (發(fā)送)
《項脊軒志》
26,顧
①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回頭看)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勒草廬之中(拜訪)
③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27.稍
①縣官日有廩稍之供 (公家給的糧食)
②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逐漸,漸漸)
③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稍微,略微)
28,置
①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安放)
②內(nèi)外多置小門 (設(shè)置)
③沛公則置車騎 (放棄,丟下)
29.去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離)
②比去,以手闔門 (離開)
③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除掉,去掉)
30.歸
①后五年,吾妻來歸 (舊時女子出嫁稱為“歸”)
②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 (回來)
③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歸附)
《五人墓碑記》
31.盛
①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杰,期莫能與之爭(興旺,旺盛)
②嗚呼,亦盛矣哉!(盛大)
③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 (把東西放在器物中)
32.卒
①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士兵)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死)
③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尸合 (終于)
④五萬兵難卒合 (通“猝”,倉猝)
33.徒
①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類人)
②故予概念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為之記(空,徒然)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僅僅)
34.私
①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自己)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了民(偏愛)
③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偏向)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 (私下,偷偷地)
《登泰山記》
35.陰
①其陰,濟水東流 (山的北面)
②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陰天)
③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 (暗中,暗地里)
36.始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開始)
②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當(dāng)初)
③余始循以入(開始)
④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才)
37.望
①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 (遠看)
②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盼望)
③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 (聲望,名望)
④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陰歷每個月的十五日)
38.坐
①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坐在)
②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通“座”座位)
③王曰:“何坐?”曰:“坐盜!保ǚ缸铮
④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因為)
39.視
①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看)
②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比較)
③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看待)
《病梅館記》
40.使
①又不可以使朋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命令)
②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這被逮所由使(主使)
③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驅(qū)使)
④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派,命令)
⑤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
41.病
①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疾病,重病)
②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 (有病)
③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使……病)
④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困苦)
⑤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擔(dān)心,憂慮)
42.解
①悉埋于地,解其棕縛(解開)
②后雖經(jīng)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③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理解)
④太后之色少解(緩和)
43.本
①予本非文人畫士 (本來,原本)
②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根本)
③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考察,推究)
44.窮
①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使窮盡,用盡)
②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完結(jié),終了)
③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走到盡頭)
④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不得志)
常見虛詞用法
1.安
、偎紘舱,必積其德義 (安定)
②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 (怎么)
、垌椡踉唬骸芭婀苍?” (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指享受)
2.以
、偕w在殷隴,必竭誠以待下 (來,連詞,表目的)
②雖董之以嚴刑 (用,介詞)
③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而,連詞)
、軇t思無以怒而濫刑 (因為,介詞)
⑤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介詞)
⑥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 (通“已”,已經(jīng),副詞)
3.哉
、俸伪貏谏窨嗨迹偎局氁墼 (呢,語氣詞)
②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 (嗎,語氣詞)
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呢,語氣詞)
4.所
①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放在動詞前面,組成名詞性詞組,所施加的)
②山巒為晴雪所洗 (被,介詞)
5.所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的)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6.故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舊)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問之 (特地)
④既克,公問其故 (原因)
7.且
①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反而)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將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姑且,茍且)
④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將要)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尚且)
8.矣
①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了,表感嘆)
②前人之述備矣 (了,表陳述)
③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 (了,表疑問)
9.也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用在句中起舒緩語氣,可譯為“啊”,或不譯)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用于句末,表示認定,可譯為“啊”)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用于句末,表反問,可譯為“呢”)
10.則
①于其身也也,則恥師焉(卻,表轉(zhuǎn)折)
②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nbsp;(就,表條件與結(jié)果的關(guān)系)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就是,幫助表示判斷)
11.于
①師不必賢于弟子 (比,介詞,引進比較對象)
②而恥學(xué)于師 (向,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對象)
③不拘于時 (被,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④其皆出于此乎 (在,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處所)
12.乎
①其聞道也亦先乎吾(比,介詞,相當(dāng)于“于”,引進比較對象)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呢,語氣詞,表示反詰語氣)
13.焉
①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 (……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②或師焉,或不焉 (語氣詞,不譯)
③且焉置土石 (哪里,疑問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怎么,疑問代詞)
⑤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于此,兼詞)
14.而
①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連詞,表承接,可不譯)
②不敢言而敢怒(卻,連詞,表轉(zhuǎn)折)
③誰得而族滅也 (連詞,表修飾,可不譯)
④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 (并且,連詞,表遞進)
⑤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并且,連詞,表遞進)
⑥某所,而母立于茲 (你的,代詞)
⑦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女堤而已 (罷了,助詞)
15.者
①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的人,代詞)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呢,也可不譯,助詞)
③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用在時間名詞之后表示停頓,助詞)
④亞父者,范增也 (用在名詞之后表示提頓,并判斷作用,助詞)
⑤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用在數(shù)詞后,有“個”“種”的意思,代詞)
16.夫
①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語氣詞,放在句尾,表感嘆)
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
③予觀夫巴陵勝狀 (那,指示代詞)
17.或
①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有人)
②馬之千里者,-食或盡粟-石 (有時,偶或)
③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有的……有的……)
④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或許,也許)
18.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是,就是,副詞,表示判斷)
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 (才)
19.然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但,但是)
①與爾三矢 (給)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 (通“歟”)
③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為,給,替)
20:與④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給)
⑤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和)
⑥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親附,親近)
①吾其還也 (語氣副詞,表示祈使,可譯為“還是”)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語氣副詞,表反問,可譯為“難道,豈”)
③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副詞,表示估計,可譯為“大概”)
、苡趤y石間擇其-二扣之 (代詞,其中的)
⑤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前者可譯為“它的”,后者可譯為“那些”)
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代詞,指代第一人稱,我,自己)
①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通“暮”,傍晚)
21.莫②土大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不)
③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不要,不可)
④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沒有人,沒有誰)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什么)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23.何③水何澹澹 (多么)
④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為什么)
l⑤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①江海下百川 (居于……之下)
②目吳會于云間 (看,遙看)
③吾師道也 (學(xué)習(xí))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從師)
⑤輦來于秦 (乘坐輦車)
⑥朝歌夜弦 (奏樂)
⑦鼎鐺玉石 (把鼎當(dāng)做;把玉當(dāng)做)
⑧金塊珠礫 (把金當(dāng)做;把珠當(dāng)做)
⑨楚人一炬 (放火)
⑩族秦者秦也 (滅族,殺死一族的人)
11以地事秦 (侍奉)
12義不賂秦 (堅守大義)
13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禮遇)
14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15名之曰“褒禪” (命名)
16則或咎其欲出者 (責(zé)怪)
17莫能名 (說明白)
18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裝)
19微風(fēng)鼓浪 (激起)
20而此獨以鐘名 (命名)
21噌吰如鐘鼓不絕 (敲鐘擊鼓)
22垣墻周庭 (砌上墻)
23乳二世 (喂養(yǎng))
24以旌其所為 (表彰)
25去今之墓而葬焉 (修墓)
26其疾病而死 (患病)
27為之聲義 (伸張)
28緹騎按劍而前 (上前)
29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 (出任巡撫)
30然五人之當(dāng)刑也 (受斬刑)
31買五人之腹而函之 (用匣子裝)
32而為之記 (寫這篇記)
33道少半 (走)
34明燭天南 (照耀)
35以繩天下之梅 (約束)
(2)名詞用作狀語
①雄州霧列 (像霧一樣)
②俊采星馳 (像流星一樣)
③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向北;向西)
④廊腰縵回 (像人腰)
⑤檐牙高啄 (像鳥嘴)
⑥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⑦有泉側(cè)出 (從旁邊)
⑧一夫夜呼 (在夜里)
⑨倉皇東出 (向東邊)
⑩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用船,坐船)
11事不目見耳聞 (親眼;親耳)
12雨澤下注 (向下)
13使不上漏 (從上)
14東犬西吠 (對著西面)
1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親手)
16人皆得以隸使之 (像使喚仆人一樣)
17汶水西流 (向西)
18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nbsp;(像門檻一樣)
動詞的活用
動詞用作名詞
①簡能而任人 (有才能的人)
②人之愈深,其進愈難 (前進的道路)
③而其見愈奇 (見到的景象)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 (到達的人)
⑤謬其傳 (流傳的文字)
⑥不敢復(fù)有株治, (株連治罪的事情)
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用作名詞
①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重大的權(quán)力)
②居域中之大 (重大的位置)
③懼讒邪 (進讒言的邪惡小人)
④擇善而從之 (好的意見)
⑤賓主盡東南之美 (俊美的人,俊杰)
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疑惑的問題)
⑦是故圣益圣 (圣人)
⑧愚益愚 (愚人)
⑨問其深 (深度)
⑩常在于險遠 (險遠的地方)
⑧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表率)
12不能容于遠近 (遠近的人)。
13亦以明的人)。
13亦以明死生之大 (重大意義)
1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重大貢獻)
15梅以曲為美 (彎曲的)
16直則無姿 (筆直的)
17以欹為美 (傾斜的)
18正則尤景 (端正的)
19以疏為美 (稀疏的)
20⑩密則無態(tài) (稠密的)
(2)形容詞用作動詞
①智者盡其謀 <充分獻出)
②勇者竭其力 (完全使出)
③物華天寶 (有光華;有珍寶)
④人杰地靈 (有俊杰;有靈氣)
⑤響窮彭蠡之濱 (窮盡,響遍)
⑥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保持完整)
⑦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窮盡,走到盡頭)
⑧火尚足以明也 (照明)
⑨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盡情享受)
⑩:老于戶牖之下 (老死)
⑨亦以明死生之大 (說明)
4.?dāng)?shù)詞的活用
數(shù)詞用作動詞
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5,使動用法
(1)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李牧連卻之 (使……退卻,擊退)
②憂勞可以興國 (使……興盛)
③逸豫可以亡身 (使……滅亡)
④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使……嗚)
⑤扶而仆之 (使……倒下,打倒)
⑥安觸屈豪杰之流 (使……屈身)
⑦必復(fù)之全之 (使……恢復(fù)原狀;使……痊愈)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必固其根本 (使……穩(wěn)固)
②知止以安人 (使……安定)
③屈賈誼于長沙 (使……受委屈)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使……迷亂)
⑤數(shù)十伶人困之 (使……處于困境)
⑥以夭梅病梅為業(yè) (使……奇形異狀)
(3)名詞的使動用法
以夭梅病梅為業(yè) (使……變成病態(tài))
5.意動用法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①則恥師焉 (以……為恥)
③哀斯墓之徒有其石 (以……為哀,惋惜)
(2)名詞的意動用法
①襟三江 (以……為衣襟)
②帶五湖 (以……為帶)
③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④孔子師郯子 (以……為師)
⑤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以……為鑒戒)
文言句式
l.判斷句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②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③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⑤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⑥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⑦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⑧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⑨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⑩梁,吾仇也。
11此三者,吾遺恨也。
12燕王,吾所立。
13所在皆是也。
14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15此世所以不傳也。
16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17嫗,先大母婢也。
18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19即今之僳然在墓者也。
20斯固百世之遇也。
21賢士大夫者,……孟長姚公也。
2.疑問句
①誰得而族滅也?
②兒寒乎?欲食乎?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④況草野之無聞?wù)邭e?
⑤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⑥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⑧安得……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3.被動句
①不拘于時。
②戍卒叫,函谷舉。
③洎牧以讒誅。
④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⑤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⑥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
⑧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⑨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⑩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4.省略句
(1)省略主語
①(人)問之,(士大夫之族)則曰……
②(其)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③(眾)扶而仆之。
④于是(吳之民)乘其厲聲以呵……
⑤(余)回視日觀以西峰……
(2)省略謂語動詞
①至丹以(派)荊卿(刺秦土)為計……
②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3)省略賓語
①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
②舉(之)以予人。
(4)省略介詞
①磔磔(于)云霄間。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絕壁之下。
③余自束發(fā)讀書(于)軒中。
④與子潁坐(于)日觀亭。
5.變式句
(1)賓語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語后置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dāng)?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
(3)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①雖董之以威怒。
②趙嘗五戰(zhàn)于秦。
③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高中語文第二冊文言文知識梳理(教師中心稿)]相關(guān)文章:
10.高中文言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