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語文教學中“愉快氛圍”的創(chuàng)設
江蘇省宿遷中學 高新春 223800
湖北省沙洋中學 郭安貴 448200
語文教材,是古今中外名家的薈萃。不論是皺著眉頭的“文壇新秀”,還是含著微笑的“文海老手”,無不帶著作者全心身的甚至如癡如狂的情感,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篇發(fā)人肺腑的文章。如何將這些優(yōu)秀之作讓學生樂意接受下來,這便是語文教育工作棘手的一件事。
夸美妞斯曾有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如果人們吃飯沒有食欲勉強吞食,其結果只能引起惡心和嘔吐。反之,如果在饑餓感的驅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去,那就會使人樂意的接受,并且很好的消化……這就涉及到一個設置氛圍的問題,如果人的心情愉快,那么學什么就會“消化”什么。這也說明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環(huán)境,好的氛圍,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因素。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覈糯逃乙仓鲝堖@個“樂學原則”?梢姡ぐl(fā)學生的語文興趣是語文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語文好比是一項課余生活中的一次野炊、一次旅游……等,那么教學效果將是不言而喻的。筆者僅就設置語文教學“愉快氛圍”作初步探討,談幾點膚淺的看法及體會。
一、用“教材情感”點燃興趣的火花
在語文教材里,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篇幅不過一千五百字,寫的是每位學生的家長都做過或能做過的微小事,即年老的父親送上學讀書的兒子上火車,給兒子買水果這樣極其普通的事,用的是極其普通的字眼。但是,讀起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現(xiàn)的那種父親對兒子的至親至愛的誠摯感情所深深的打動,它為什么這樣感人?它那催人淚下的力量從何而來?我們不難看出,作品來源于作者感情的誠摯真切。因為父親當時正處在失業(yè)、典賣、借錢、奔喪這種禍不單行的境遇,盡管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并不怨天尤人,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護自己的兒子。送別時,為了給兒子買幾個桔子,“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地探身下去”“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吸,顯出努力的樣子。”費神勞碌,父親在這種環(huán)境下給兒子留下特定形象--“背影”,凝聚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厚愛,正因為如此,作者感動得熱淚淆然。
與其說朱自清是用筆在寫《背影》,倒不如說他是用靈魂,用眼淚凝就而成的《背影》,飽含著強烈的感情。作為一名執(zhí)教者,如果對這些用心血凝成的滾燙文字無動于衷,那么就無法引導學生神游于文章的意境中,體味文章的命題立意,詩篇布置和遣詞造句,就會將一篇充滿神韻的,血肉豐滿的文章,分解成字、詞、句,篇的語言骷髏。這樣,學生聽起來會索然無味,誤把名篇視為平庸之作。
而每一個執(zhí)教者,每備一節(jié)課,應深入鉆研教材,看清文章的來龍去脈。理解了教材,抓住了教材的重難點,猶如“皰丁解!保蓛衾。故事里的皰丁,對牛的生理結構熟悉到了可以“以神遇,而游刃有余”的程度。教書也是這樣,對教材理解到了“以神遇,而不目視”的程度,就能言簡意賅,抓住要領,深入分析,游刃有余,學生才能隨你的“刀刃”在課堂里活躍的暢游。
此外,了解文章后還應回味靜思,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所見所感,融合作者的構思來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說,要進入角色。這樣無聲文字可以變成老師口中有聲語言,筆下優(yōu)美的畫卷,使老師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講的津津有味的時候,也就是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產(chǎn)生更高的求知欲。
二、用“設置迷宮”開設思維的閘門
巴烏斯托夫斯基指出:“我們應把一切最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歸功于想象。”因此,在教學中應開拓學生思維的閘門,開拓他廣闊奇麗的聯(lián)想世界。這樣需要在教學中設置迷宮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懸念心理。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是《紅樓夢》的節(jié)選,作品中明明寫的是賈雨村斷案,為何回目偏說是“葫蘆僧”呢?這是因為賈雨村是新上任的知府,對案情不詳,腰里又缺少當?shù)氐摹白o官符”,葫蘆僧是個熟悉官場內幕,圓滑世故,既懂案情又懂薛家聲勢的應天府的老門子,他能提出有利于賈雨村的斷案主意,賈也是按門子主意辦案的,而且要賈老奸巨滑,虛偽陰險,他也借門子之口,說出計策,枉斷命案。
這樣根據(jù)教學內容設下一個個“結子”,使教學回旋推進,從而使問題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效果,學生讀完新課后,自己去尋找答案,“哦,答案原來在這里”,學生們可以恍然大悟,通過自己的思考,他們自然而然地解開老師設下的“結子”,一種解答之后的快感使他們產(chǎn)生興趣,給學生心理上造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覺,這樣學生會趣味無窮,使教者和教材產(chǎn)生思想上的默契,學者和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一堂課下來,如何讓學生難以忘記教材課本上的情感,難以忘記教師和顏悅色的教態(tài),那清晰有條理的思路,那妙趣橫生的談吐,這就要求老師會成為一位“導演”,在課堂中設置“小插曲”。即講一點與課堂內容相應的佚聞趣事,名家哲言、智力搶答,笑話幽默等,來激發(fā)學生思維。當然,不考慮教材的整體性,強加其思想和知識內容是不對的。有些教師一走進課堂就談天說地,論古道今,內容游離中心任務太遠,以至以渙散學生精力,浪費學生的時間,學生既便是獲得一點知識,也不是高質的,而是零碎的、分散的,因此穿插“小插曲”也應恰當好處,適可而止。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有疑難問題得不到解決,而有些不請教老師,悶在心里,結果疑難問題越積越多,造成一種心理負擔,當學生的心理處于一種壓抑、恐懼的狀態(tài)之中時,它削弱、阻礙甚至中斷了學生的智力活動。于是在教學中執(zhí)教者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保護其積極性。即使他們有些問題提得淺顯乃至于荒唐,也應耐心答疑,直到學生滿意為止。
筆者曾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時,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疑,說:“老師您講的不對,‘那天空中降落的灰氣’此處不是嗅覺,而是視覺。”我聽完后大膽地肯定了該生的學習思路,并說“灰氣,你看得到還是能聞得到呢?”這樣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后,答案不言而喻,學生的課堂思維活躍起來了。
三、用“成功喜悅”促進學習的愿望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辈⑶艺J為:“當一個人不僅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興趣!
一部分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是他們覺得有些時候漫無目的,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知道從何學起,因此干脆什么也不學。那么,要使學生對每一個階段的知識點(如拼音、字詞、常識、精要語段、要求背育的內容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形成一定量的標準,讓他們學習時有一定的奮斗目標。筆者就拿文言文背誦為例,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固然可佳,他們能夠在一節(jié)課中拿下自己要攻的“堡壘”,而成績一般的同學則不然。此時怎么辦呢?我試著給沒背會的同學以“延時”準備,直到背誦會為止,看誰花了多長的時間。這樣成績一般的同學也在三、四節(jié)課后能自然背出來了。我大加贊賞,肯定了他們也是一位不錯的學生,只不過需要的時間不同,目標是一致的。學生心中自然會涌起了成功的喜悅,有一位學生對我說:“老師,我真沒想到這么長的課文我也會背了!
在培養(yǎng)學生成功感的同時,要善于滿足學生的補償心理,學生一次考試成績下降,并不等于失敗,如果教師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再次表現(xiàn)的機會,直到取得成功,學生就會始終保持必勝的“補償心理”的作法。
學生的學習水平的不平衡是客觀事實,將差生、中等生、優(yōu)勝以同樣的標準要求,無疑會使差生失去信心,甚至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對差生的成績,在教學中適當放寬“政策”,鼓勵他們的可取之處,毫不吝惜地給以高分。同是九十分,差生與優(yōu)生允許有一定差距。這樣,學生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往往能刺激學生的成就動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shù)”的確有道理。
總而言之,在課堂中巧妙地設置一種愉快的心境的氛圍,讓學生沿著從興趣、思索到進步的程序,慢慢地導進學習的大門。我想:教室一定會有一個愉快的氛圍,學生也一定會有一份愉快的心情,金黃的季節(jié)定會有一份愉快的收獲!
[淺議語文教學中愉快氛圍的創(chuàng)設(九年級)]相關文章:
1.九年級語文試題
2.文化氛圍校園標語
4.初中淺談語文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的幾個方法論文
8.校園文化氛圍標語
9.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