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積累重點字詞,了解說明文常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及作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評讀并討論,揣摩語言的多樣性、準確性,培養(yǎng)說明文的閱讀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nèi)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筑的聯(lián)系。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學方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明確說明順序;難點探究,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筑的聯(lián)系,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新課
《中國石拱橋》讓我們領略了我國橋梁事業(yè)的偉大成就,《橋之美》讓我們從美學的角度感受了橋的魅力。今天,讓我們?nèi)ヌK州園林游覽一番,看看那兒的園林建筑。
多媒體顯示有關蘇州園林的音像資料。
二、作者及相關資料介紹
多媒體顯示:
1、葉圣陶
葉圣陶(1894~1988),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創(chuàng)作很多,短篇小說集有《隔膜》《火災》等六本,散文集有《腳步集》,童話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長篇小說有《倪煥之》。1925年“五卅”運動后,創(chuàng)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說。他創(chuàng)作態(tài)度嚴謹,語言洗練優(yōu)美,風格樸素自然,有“優(yōu)美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錄音機,多媒體同時顯示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蘇州園林圖片,如亭臺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墻廊子等。
2、教師檢查預習,強調(diào)重點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1)辨明字音:
軒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樣
重巒疊嶂(zhàng) 相間(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鏤(lòu)空 薔薇(qiáng wēi)
(2)辨明詞義,并造句
鑒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因地制宜:根據(jù)具體地形,設計或選擇適合的事物。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重巒疊嶂:重重的山峰,層層的峭壁。
造句略
3.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請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學生明確:文章是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總的特點介紹的。
三、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說明要點及說明順序
1.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
要求:(1)學生精讀課文,概括每段大意,劃分結構層次。
(2)同桌之間交流,求同存異。
(3)小組內(nèi)部交流,求同析異,并統(tǒng)一看法。
(4)全班交流,教師可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說明蘇州園林地位及特點。
第二部分(3~9)分類具體說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2.把握作者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介紹作者的說明順序。
(2)其余同學補充評價。
明確:文章采用先總后分式的結構展開。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xiàn)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園林建筑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說明互相照應,前后提挈!皥D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作者先介紹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從游覽者的角度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即“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后,從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和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園內(nèi)建筑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從全文看,是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從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邏輯順序。
個段落。
教師小結:本文準確地抓住蘇州園林的特征,恰當?shù)匕才耪f明順序,把事物說明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揣摩語句,體會其豐富的內(nèi)涵;重點研討,品味本文多樣性的語言,總結全文。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蘇州園林”美景。)
師:有人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名聞全國,譽滿世界。距今約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館娃宮,便是蘇州第一座園林,F(xiàn)存的園林近則四五百年,遠則上千年,可謂源遠流長。蘇州園林究竟有幾處,尚無確切的統(tǒng)計,現(xiàn)存園林尚近二百處,無怪乎人們稱蘇州為“園林城市”。讓我們隨著葉圣陶老先生去觀賞那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吧。
一、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1.教師簡單介紹有關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關于說明方法:
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說明方法。寫說明文要根據(jù)說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用最佳的方法。當然,作者也有選擇的自由。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
2.要求學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要求:(1)學生圈點勾畫,獨立分析。
(2)小組內(nèi)交流看法,求同存異。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存同析異。
明確:本文采用的說明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分類別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②作比較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③引用
“……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④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⑤列數(shù)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畫美!
二、揣摩語句,理解語句豐富的內(nèi)涵,體會本文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1.多媒體顯示:
(1)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后半句能否改為“誰就不該錯過蘇州園林”?)
(3)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去掉“一切”“決不”,可以嗎?)
(4)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么區(qū)別?)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羅,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
(這個描寫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學生朗讀句子,悉心體味,思考。
明確:(1)“標本”原指實物原樣或經(jīng)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這里是典范、樣本的意思。用這個詞非常簡練地說明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各地園林的廣泛影響。
(2)不能,原句突出了“蘇州園林”。
(3)不能去掉,“一切”“決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強調(diào)蘇州園林的總特點。
(4)“藝術”是強調(diào)個人獨創(chuàng)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悅,并且無法被復制;“技術”,意味著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復制。
(5)去掉“往往”,使表達失去了分寸。原句強調(diào)“大多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一層意思。
(6)這句子寫出了藤蘿爭春的情景,烘托園林的繁華氣氛,生機盎然,沁人耳目。
2.學生另找?guī)桌吩u。
如:“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本渲小案舳桓,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確:“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盡管猛一看上去花墻和廊子把景致分開了,但因為墻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沒有真正隔開,而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不是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游覽者跟前,而是漸次展開,給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三、難點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筑聯(lián)系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筑,或以園林建筑印證繪畫原理,試從課文中找出幾處例子加以簡要說明。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圈點勾畫。
學生討論,明確:1.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2.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3.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4.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5.蘇州園林在每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6.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實際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1、2句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筑,以中國的審美觀為依據(jù),畫龍點睛地發(fā)表議論,透過景物表象,找出內(nèi)在規(guī)律。3、4、5是作者隨手摘取的幾幅小景,以園林建筑印證繪畫原理,給人似曾相識的審美感覺。6句雖未點明繪畫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說明卻完全吻合傳統(tǒng)的畫論,這樣的布局同國畫采用“以大觀小”的畫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勢的道理是一樣的。
四、課堂練習
精讀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問題。
1.概括此段的說明要點。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藝術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園林內(nèi)裝鏡子,請用物理學知識對這一設計依據(jù)的原理及產(chǎn)生的效果作簡要說明。
選三位同學回答。
明確:1.這段話的說明要點是花墻和廊子的特點。2.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藝術效果。3.裝鏡子是運用物理學光學中平面鏡成像原理,通過反射,層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征,說明順序合理,說明方法得當,既突出了被說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圣陶先生駕馭復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鑒作者說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
六、布置作業(yè)
請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nèi)布置情況,要求說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說明方法。
[蘇州園林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蘇州園林》教案
3.蘇州園林教案課件
9.蘇州園林課件
10.《蘇州園林》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