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平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據(jù)《史記》記載,這就是項羽被困垓下,窮途末路之時,長歌當(dāng)哭,留下的千古傳頌的《垓下歌》。這首詞,既洋溢著項羽自己的無比豪情,又蘊含著對愛馬的滿腔深情和對愛姬的俠骨柔情,千百年來,打動過無數(shù)讀者的心,正如鄭板橋詩云:“何似英雄駿馬與美人,烏江過者皆流涕!辈贿^我對這首詞,更感興趣的是其中所透露出來的項羽必然走向滅亡的一些重要信息。
首先看第一句:力拔山兮氣蓋世。對項羽的“力”,我們是絕不懷疑的,《史記項羽本紀(jì)》中記載,項羽“力能扛鼎”, 在百萬軍中,取敵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自起兵以來,“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dāng)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至于他的“氣”,也有兩個生動事例為證:一是在他破釜沉舟,一舉取得巨鹿之戰(zhàn)的勝利后,“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還有一次是在楚漢兩軍對壘之時,漢有一個善騎射的叫樓煩的人,屢屢將楚軍前來挑戰(zhàn)的大將射殺,“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zhàn)。樓煩欲射之,項王嗔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遂走還入壁,不敢復(fù)出!边@足以說明項羽自詡為“力拔山兮氣蓋世”是毫不夸大的?蓡栴}是,僅憑一身絕世武功和滿腔蓋世豪情,就可以取得天下了嗎?項羽在被劉邦拖得精疲力竭、無可奈何的時候,提出愿與劉邦用早已迂腐過時的王公貴族們曾采用的決斗方式來面對面地一決雌雄,免得百萬人馬糾纏得麻煩,結(jié)果劉邦笑著一口謝絕道:“吾寧斗智,不能斗力!睂O子早就說過:“兵者,詭道也!笨上ы椨鹨驗閷Ρā安豢暇箤W(xué)”,連“上兵伐謀”都不知道,卻想和老練奸猾的市井無賴劉邦單挑決斗,真是單純得可笑。老子也說,“善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兵強則不勝”,而項羽屢犯兵家之大忌,欲僅憑“氣”“力”來經(jīng)營天下,不是太荒謬無知了嗎!
再看“時不利兮騅不逝”這一句。項羽烏江自刎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總將自己的失敗歸于“天”“時”卻“不覺寐而不自責(zé)”。在敗勢無可挽回之際,叨念最多的是“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但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子在議論決定戰(zhàn)爭勝負(fù)的五個關(guān)鍵時,也將“主孰有道”和“將孰有能”放在首位,這都說明在戰(zhàn)爭中“人”的因素是起決定作用的。項羽作為一軍之“將”,還可以稱得上“有能”,但作為四方之“主”,就遠(yuǎn)遠(yuǎn)談不上“有道”了。他的屠戮襄城、坑滅秦卒、火燒阿房等等暴行,早已使人心背離,最終被田父欺騙困于大澤,就是對他的暴虐的最好報答。而他自認(rèn)為無顏見江東父老,算他還有一點自知之明,沒敢回到江東自取其辱,正如王安石《題烏江亭》中所說,“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而劉邦呢?雖然他的“大丈夫當(dāng)如此也”和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也”,不過同是對秦始皇的奢華尊貴產(chǎn)生了覬覦之心,但畢竟他的那些自利的措施也還是順應(yīng)潮流、合乎民心的,所以百姓對他無不翹首以期盼,“唯恐沛公不為秦王”,將士們也為他父母妻子安全回歸歡喜得“皆呼萬歲”。而他最終不是在上天支持而是在百姓的擁戴下奪取到天下,也是水到渠成、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至于項羽埋怨他的烏騅馬不能向前行進,使他陷入了失敗的絕境無法自拔,而大發(fā)“騅不逝兮可奈何” 的哀嘆,當(dāng)然更是不值一哂。不過對他的愛馬如命我也產(chǎn)生了一些想法。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寶馬贈英雄”的美談,寶馬是誰贈的呢?當(dāng)然是那些一心想獨霸天下的野心家們了。比如董卓為了拉攏年輕將領(lǐng)呂布,就毫不吝嗇地把“身如火炭、狀甚雄偉”的赤兔馬送給了他;而曹操為了把關(guān)羽攬為己用,又將奪得的赤兔寶馬慷慨地贈送給了關(guān)羽?墒菍τ陧椨饋碚f,又將他心愛的烏騅馬如何處置呢?由于他的身份既是霸主,又是將軍,所以他就只是將寶馬死死地?fù)?jù)為己有而不愿贈送給他最需要倚重的大將,(當(dāng)然他可能對任何一員大將都是打心底里瞧不起和不信任的)就是在絕望之際,寧可將寶馬送給素不相識的烏江亭長,也不愿意送給致死都追隨他的忠貞之士以讓他們暫得片刻安慰,那么他手下的將領(lǐng)們不愿意為他拼死效勞,紛紛背叛倒戈,也是可要理解的了。高起、王陵說項羽為人“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單從他對烏騅馬的處理來看,也會承認(rèn)這評價是確實是不錯的。
還有歌中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讀者多從一個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在其強弩之末竟然連自己心愛的女人也保護不了這一角度,來不斷深入地挖掘項羽內(nèi)心的悲愴哀傷,卻沒有發(fā)現(xiàn)其實正是由于項羽對女人的太多情而導(dǎo)致了他的滅亡。因為對一個正在死亡線上馳騁拼殺的將領(lǐng)來說,卻還在愛情的面前匍伏拜倒,這無疑會惑亂軟化他那冷酷剛毅的鐵石心腸,給他的抉擇和行動造成致命的影響。古人說“女人是禍水”,這當(dāng)然是男人們?yōu)樽约和泼撟镓?zé)的借口,但是說“真愛女人是罪過”,我想還是會得到大家的贊同的。你看劉邦就決不會因為女人的迷惑而絲毫擾亂他的決斷。例如一次他正讓兩個美人給他洗腳按摩的時候,一聽酈食其為他送來滅秦良策,即刻把這兩個美人給趕到一邊去了。再一次就更典型了,項羽以烹食劉邦的父親太公來作要挾,劉邦卻坦然說,我倆曾結(jié)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如果當(dāng)時項羽把劉邦的妻子拉到陣前,劉邦還會說也一番什么驚世之言來,我們的想象力或許不夠豐富,不過他的孝順兒孫劉備的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名言,多少會給我們一些啟迪。所以劉邦問列侯諸將們“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時,對諸將的回答的評說是“公知其一,未知其二”,而我要說劉邦是“知其二,未知其三也”。那么何為“其三”呢?就是劉邦心中沒有真正的“愛”!沒有“愛”,才會只顧自個逃命而將兒子女兒幾番推下車來;沒有“愛”,才會只在父親被活活煮熟時還要分得一杯羹;沒有“愛”,才會有他對待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們無恥與無情;沒有“愛”,才會有他的一統(tǒng)天下和“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當(dāng)然也正因為沒有“愛”,也不會有項羽在與愛姬的纏綿悱惻的哭別中慷慨赴死的可悲結(jié)局了。
項羽的這首《垓下歌》作為一首千古絕唱,其魅惑人心的魔力的確是巨大的,特別對于那些即將或者已經(jīng)投身到這激蕩的社會中的少年英雄們來說,如果還在愛其人及其詞,則是對自己的未來和生命極不負(fù)責(zé)任的表現(xiàn)。對于項羽這樣一個失敗的“英雄”,當(dāng)今的英雄豪杰們怎能還不引為鑒戒呢?
作者郵箱: djpdjpd@sina.com
[英雄莫愛《垓下歌》[鴻門宴](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1.鴻門宴的課件
3.語文鴻門宴課件
7.文言文鴻門宴教案
10.鴻門宴原文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