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zwb.com.cn/
多年來,我有一個半夜讀書的習慣。這一習慣是從哪年形成的已經記不得了,但是,這個不知是好是壞的習慣一直沿襲到今天也沒有改掉。有時候,照例半夜醒來,沒書可讀了,便讀一些平常并不想讀的,幾乎無所不包的雜書,乃至產品廣告等等。當然,最好是有一本像紹國先生新著的《林斤瀾說》這樣的書來讀,并在白天就事先放在床頭準備好。
坦率地說,這些年來,很少有書讓我讀起來放不下的。對于這種令人擔心的狀態(tài),我也常常反省自己,是不是我的心態(tài)起了什么變化了呢?對什么都厭倦了呢?但是,紹國先生這本《林斤瀾說》拯救了我,使我恢復了一種自信,看來,只要是真正好看的書仍然會讓我放不下的。為此我感到非常幸福,覺得自己是充滿活力的。充滿活力,對一個閱讀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紹國在《林斤瀾說》這本書中,介紹了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珍貴的歷史資料、歷史鏡頭、人事細節(jié),以及種種的因人而異、因個性而異、因立場而異、因遭遇而異、因地位而異的情感波動,姿態(tài)變化,友誼變異等等。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突然有一種很怪的“結論”,我覺得這幾乎是一本別樣的、近乎于文學史似的著作。說心里話,我不大喜歡讀文學史,覺得寫得太呆板,太武斷又太膽怯。但是,我喜歡程紹國先生寫的這一類“準文學史”。在這本書中,他是以林斤瀾先生為出發(fā)點,或者說為基點,在介紹與感喟他的生活,他的個人經歷,他的創(chuàng)作,他的情感,他的立場,乃至他的政治面貌的同時,還輻射到了那些與他有過交往的、現當代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些重要的大家,像茅盾、端木蕻良、沈從文、老舍、駝賓基、蕭軍、葉至誠,等等。其中,特別以大量的篇幅和濃厚的筆墨介紹了汪曾祺先生。這讓人一飽眼福。過去,我曾自認為對這樣的一些名家有過這樣或那樣的了解,正因為如此,就不想再了解下去了。為什么?因為我看到的對這些人的介紹也好,朋友之間的回憶文章也好,乃至文史上的定論也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么就是贊揚,要么就是批判。我覺得介紹者們好像都在避免談這些人的不足與弱點。但是,在《林斤瀾說》這本書中,我卻“意外地”看到了程紹國先生還相當鮮活地介紹這些名家的一些有趣的“缺點”、有趣的“弱點”、有趣的“天真”,等等,據實而說,親切誠懇,并不隱諱。更為有趣的是,當我看到的這樣的一些別人避諱不寫的“細節(jié)”時,不知道為什么,我反而對這些名家更加地尊敬,更加地敬仰了。覺得他們是可愛的、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是活生生的人。正惟如此,他們才成為了當代的大家。
讀書的時候,我甚至在想,我們從紹國先生的這本書中能夠借鑒到什么呢?后來我認為,那應該是真誠、真情、真實、客觀,并保持作者本身的自尊、權力和判斷。
林斤瀾先生和汪曾祺先生是我最為崇敬的兩位前輩。如果說,我在創(chuàng)作上果然有了一點進步的話,說完全沒有受到這兩個人的影響,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而且將會成為自家靈魂上的一個污點。在我看,正確的自我認識是一次自我升華的過程。不過,坦率地說,過去我對林斤瀾先生了解得并不多,僅僅是從他的《矮凳橋》系列走進了他的精神領域,而且也就是知道那么多。別人對他有怎樣的評價,也所知寥寥。當我讀到書中的一些人對林斤瀾作品的評價時,如釋重負,常常發(fā)出會心的微笑。的確像這些人所說的那樣,林斤瀾先生的小說讀一遍不行,要讀兩到三遍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來。如此說來,林斤瀾先生的確是中國文壇上非常獨特的一個。那么,為什么會是這樣子呢?掩卷沉思,我覺得從紹國先生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一點解讀的道理。比如,林斤瀾先生竟然是1937年入黨的中共黨員,甚至連楊沫那樣的老作家都不知道林斤瀾是一個老黨員。這個笑呵呵的老頭居然在臺灣還蹲過監(jiān)獄,而且還差一點被送到火燒島去。過去,我不太知道,林斤瀾曾與中國現當代文壇上的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交往,有過那么多有益的、有趣的、有節(jié)制的文化行為與私人友情;蛟S,正因為林斤瀾先生有這樣一些豐富的、飽滿的、復雜曲折的經歷、經驗,所以,看他的小說,讀一遍是不行的,是草率的,因為林斤瀾先生把想要說的話,想表達的意思,想闡述的立場,所追求的美學境界,所狀寫的人生滋味,不愿意像汪曾祺那樣寫得如此的明白如話,溫馨高雅。這生動地表明他們對人生,對政治,對社會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我想,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成為朋友的道理。有人說,道不同,不相謀。其實是相謀的,事實上是相謀的!暗啦煌,不相謀”不僅是愚蠢的人生姿態(tài),也是愚蠢的政治姿態(tài)。雖然林斤瀾和汪曾祺是摯交,雖然他們無話不說,但是,林斤瀾先生似乎比汪曾祺先生在政治上更成熟、更老辣、更深沉,他的“哈哈哈”在我看,是有一種禪家味道的。而汪曾祺先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好老頭兒,他所有的個性,甚至所有的言談舉止都是可愛的,甚至包括他的嚴肅,包括他的冷漠,包括他的尖刻,都是可愛的,有溫度的。但是,林斤瀾先生則不同,他的可愛與可敬在于深思熟慮,在于洞察世事,在于潛伏著對人對事的諸多批判。應當說,在勘察社會這一點上,他比汪曾祺走得更遠,更深。如果說,汪曾祺在文章中表達的是一種無奈與無所謂,能夠深情地擁抱生活就足夠了,那么,林斤瀾在他的作品中則表現的是一種壓抑,一種改變的美好夢想。
這樣認識的意外獲得,我得感謝程紹國先生新著的《林斤瀾說》這本書。
[夜讀《林斤瀾說》]相關文章:
2.夜讀閱讀及答案
3.王冕夜讀閱讀答案
4.子夜讀后感3篇
8.說暖(隨筆)
9.說早安的說說
10.溫柔的夜讀后感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