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二次葬文化背景淺析
一、客家民系祖先崇拜的深層表達
二次葬在客家區(qū)域內廣為盛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次葬是客家民系祖先崇拜在葬俗上最為實在的深層表達。祖先崇拜源自對先人懷念,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進入封建禮制社會之后,祖先崇拜的形式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fā)展,而客家民間的祖先崇拜形式上更為多樣,“除了常見的祖先崇拜和祖先墳墓崇拜外,還見有祖?zhèn)髯V牒崇拜和祖先偶像崇拜”,①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對祖先的祭祀是祖先崇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喪葬禮儀在中國所有禮儀中產生年代最為久遠。人們相信人死只是肉體的消失,而靈魂依然存在,甚至有或造福于人、或給人帶來災禍的本領。因而,喪葬禮儀于死者是安撫其鬼魂,于已將祖先神靈化的生者而言,葬禮則成為祈求祖先庇佑福蔭子孫后代的形式。像漢民族其他民系一樣,客家民系也十分崇拜祖先,認為對祖先的祭祀是飲水思源,是做人的本分,所以客家人將“敬祖宗”列為族規(guī)條例的首要內容。在客家喪葬禮俗上則是喪葬儀規(guī)繁瑣熱鬧,甚至講排場論攀比?图胰送ㄟ^二次葬等葬禮形式,一方面告慰先靈,雖然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家族的生命卻是無限的,先輩的生命正在通過子孫輩的繁衍而得以繼續(xù);另一方面,借此時機將舉族的生者聚攏在一種無邊的親情之中,通過一次次重溫親情聚合宗族力量,加強宗族的凝聚力,彰顯宗族尊宗敬祖的傳統(tǒng)美德。祖先崇拜現(xiàn)實的終極關懷莫過于此。
對祖先的崇拜就必然導致對血緣關系的無比看重,而二次葬就是對血緣關系的保存形式。首先,二次葬是客家人對祖先依賴性強的表現(xiàn)。中原傳統(tǒng)文化認為,安葬祖先骨殖的墳塋是不可挖的,挖之則被認為是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的缺德事,且要遭受災難,甚至是滅頂之災。在將血脈傳承列于至關重要位置的禮制社會里,類似斷子絕孫、大逆不道之事很少有人敢嘗試。然而,客家民系在被迫南遷之時卻敢于打破傳統(tǒng)文化觀念,冒天下之大不違,不惜掘開祖先墳墓、拾起祖先遺骸隨身攜帶,這表明客家人對祖先的依賴性已遠遠超過對掘祖墳的恐懼感。其次,二次葬是慎終追遠在血脈傳承上的要求!吧鹘K追遠”原是《論語》中所記載曾子的一句話,其原話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薄吧鳌笔巧髦,“終”是指壽終,即指父母的死亡;“追”指懷念,祭祀;“遠”指遠祖。全句話就是“認真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追懷、祭祀歷代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忠實厚重!笨图叶卧釓钠湫纬、發(fā)展等方面都無限地表明了客家人對祖先的無尚崇敬以及對中原故土的深深眷戀,這種崇敬和眷戀其實就是“慎終追遠”的具體體現(xiàn)。再次,二次葬也是客家人提倡孝行的一種行為方式。在華傳教40余年的美國傳教士晏馬太早在1878年在他的《祖先崇拜》一文中指出“祖先崇拜只是孝心的一種體現(xiàn)”。②孔子主張的“以孝治天下”孝悌說極大地豐富了封建宗法制度,從而強化了家族血緣紐帶關系。孝悌觀體現(xiàn)在客家喪葬觀念上是稟承“人死靈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古老觀念。無論是對長輩的“慎終追遠”還是對己的孝行,客家二次葬無疑是祖先崇拜的尤為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
二、客家民系艱難心路歷程的深層表露
二次葬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xiàn),據考古發(fā)現(xiàn),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土了幾座二次葬的墳塋。此葬俗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流傳至今,如東北鄂溫克、赫哲族等,南方的瑤族、畬族、壯族等。但是,在漢民族禮制思想的統(tǒng)治下,挖祖墳、拾骸骨,一而再、甚至再而三的喪葬習俗顯然與所宣揚的孝道是格格不入、大逆不道的。因此,二次葬“在殷周以后,在中原地區(qū)即已絕跡”。③但標榜中原貴胄出身而的客家人為何仍能保持著遠古的葬俗,筆者以為這顯然與客家民系艱難的心路歷程所造就的危機意識緊密相連。
首先,客家民系艱難而獨特的遷徙歷史形成了客家人無時不在的危機感?图颐裣凳且粋遷徙的民系,他們自東晉末年起由中原腹地不斷南逃,直至到達當時漢人極少的嶺南山區(qū),遷徙歷史長達上千年。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遷徙是被迫的。漢民族是極重“根”的民族,而遷徙生涯是漂泊的、無根的,為尋求遷徙途中精神的支柱,客家人通過祭祀文化來與傳統(tǒng)的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中原傳統(tǒng)文化要求人們“事死如事生”,以及“丟什么都不能丟祖先”。所以,在先民第一次背井離鄉(xiāng)的時候,由家族中的長子或其他男子掘開祖先的墳墓、拾起殘留的骸骨、裝在準備隨身攜帶的陶罐里,擔挑肩背而行,因為他們清晰地認識到此一去不知何日是歸期,為了能與祖先永遠在一起,為了便于日后的祭祀,更是為了讓祖先在遷移的過程中能給他們生存的鼓勵與力量、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柱,他們掘祖先墓的勇氣戰(zhàn)勝了禮制思想不能掘墓的傳統(tǒng)思想,以另一種形式詮釋著“……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孝道。此外,在漫長而毫無結果的艱苦跋涉中,客家先民披荊斬棘、風餐露宿,盡管團結奮斗、自強不息,仍不可避免地會有老弱病殘者往往倒斃于遷徙途中。對于無家可歸的南遷之民來說,遷徙的特點導致生者無安定之所,死者亦無葬身之地,于是第一次埋葬草率而匆忙,這在他們看來是對祖先的極度不尊重。所以,等到安定下來之后再尋找途中親人的骸骨,帶到新居地進行隆重的二次葬。逃亡戰(zhàn)亂的生活陰影像揮之不去的烏云縈繞在客家人的心頭,他們時刻不敢放松警惕,既要提防遷移途中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所出現(xiàn)的豺狼猛豹,又要想著戰(zhàn)亂中如何更好地保全家族的生命和利益,危機感因此而生。
其次,客家民系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逼就了客家人的危機意識。盡管客家人歷經千辛萬苦由北而南輾轉反復而到福建、江西、廣東等社會相對穩(wěn)定平安之地,但等他們到達時,富饒之處早有先到者占領,他們只有躲到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的偏僻山區(qū)。正是由于客家地區(qū)總體上山地多,平原地少,可耕種地更少,人多地貧的人地矛盾因而很快突顯出來;也正是人地矛盾的不斷升級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如客家人與當?shù)赝林恕⒖图胰藘炔坎煌易彘g,對于土地、水源、山林等有限自然生存資源的爭奪便在所難免,有時還愈演愈烈。這方面的記載在客家地區(qū)的文獻中連篇累牘。但基于中原祖訓的教導,客家人在對爭奪資源的方式上,并不一味地采用武力,他們認為風水也是一種有力而且相對“文明”的斗爭方式,以謀求生存與發(fā)展的更好空間。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使得客家人生活步履維艱,困境中的客家人需要一種強有力的心理支撐,二次葬即是這種支撐。他們通過對風水的改變來試圖達到自己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如科舉功名等)等的改變。而對風水的改變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改變祖墳的地址,即二次葬對風水具有重大的影響。因而,崇尚喪葬禮儀的客家人無疑對二次葬,無論是在選址還是在擇時乃至在方式上都進行了極至的發(fā)揮。在這種連生存空間都要不斷地努力而艱難地去創(chuàng)造與維系的社會環(huán)境下,客家人不可能享受安逸的生活,危機意識也就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并且代代延承。
三、客家民系風水觀念的直觀表現(xiàn)
風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經過歷代的發(fā)展完備,到宋代逐漸形成兩大流派和體系: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氣派。江西派和福建派均流行于我國南方地區(qū),但比較而言,福建派僅傳于浙中,用之者鮮,而由楊筠松所創(chuàng)立的江西派以陰宅理論為主,廣泛流傳于江西、廣東、福建等省區(qū),這正是客家人聚居之處。
客家地區(qū)風水何以如此盛行?何曉昕先生指出:“東南多山多水,風土溫潤,有‘山澤多藏背,土風清且嘉’之美稱,其巍峨的山脈,起伏的丘陵為風水新理論的誕生提供了實驗地……”。而客家聚居地正是處于這種藏風聚氣的有利的風水地勢中,這種絕佳的地理環(huán)境為風水師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和發(fā)揮場所,進一步推動了風水理論的發(fā)展。此外客家先祖南遷之時正是中原風水盛行之時,待客家人到達南方定居之后,便將中原這種對待天地人三才思想的風水理論在實踐生活中加以發(fā)揮。因而,風水文化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它滲透并影響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客家建筑后廣為種植的風水林是客家人風水最大原則“山環(huán)水抱必有氣”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又如粵東圍龍屋前的池塘即是風水中朱雀形象。而二次葬正是作為祖先、自然環(huán)境與生者三者之間有效的連接體,其習俗得以延承和發(fā)揮。陽宅尚且受到如此重視,受以陰宅理論為主的江西派風水觀影響至深的客家人,他們對陰宅的相看更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客家二次葬則是對風水觀念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图颐裣底⒅仫L水在二次葬葬俗上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當家庭中出現(xiàn)什么不吉祥的事情,總是要請“風水先生”來看看,眾多的祖墳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重要的考察對象,風水先生也總能從中挑剔出某個或某些祖墳存在的風水問題,然后建議主人遷葬。正如民國《上杭縣志禮俗志》卷二十所載:“……為禍福所感動,歸咎于先墳,有一遷再遷屢遷者!倍Χ卧岬牡攸c、時間、儀式等很講究。地點的選擇尤其重要,他們認為否能為祖宗墳塋覓得風水寶地,對子孫后代的興旺發(fā)達關系甚大。客家人所強調的風水寶地要義有三:一是要有龍勢。即山脈綿延起伏、層巒疊嶂、羅列有序、奔騰有勢等;來龍之勢的大小主導著富貴的等級及人丁的興旺。二是要有局。即對景羅列各峰,灣環(huán)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應為基地所用;局主導功名官祿。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對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沖基地,而是水口回環(huán)帶水;水主財路。因此,為尋得風水寶地,他們寧愿等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若一時間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間巖穴或田頭地坎,以待日后安葬。這種暫時寄存“金盎”,俗稱“寄巖子”。在州志、府志、家譜等中這類記載比比皆是。據明代嘉靖年間《惠州府志》記載:“長樂、和平滋不忍棄親于土之說,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數(shù)年,惑于風水,啟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痹偃缗d寧,“納骨于瓦瓶,名曰金瓶,遷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師,數(shù)數(shù)易!钡搅饲宕,這種風氣更是盛極一時!都螒葜尽酚涊d:“葬數(shù)年必啟視,洗骨,貯以瓦罐。至數(shù)百年遠祖,猶為洗視,或屢經起遷,遺骸、殘蝕止于數(shù)片,仍轉徙不已。甚且聽信堪輿,營謀吉穴!鼻迦藦埿绿痘浻涡≈尽份d:嘉應州一帶:“粵俗惑于風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復出諸土,破棺撿骨,謂之洗金!庇缮鲜鲆目梢钥闯觯L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不可忽略的原因。在如臺灣客家人的二次葬甚至被稱為“撿風水”,在梅縣丙村二次葬也被稱為“做風水”。由此可見,風水觀念對客家葬俗,尤其是二次葬的影響之
[客家二次葬文化背景淺析(必修)]相關文章:
1.化學必修金屬課件
2.寫客家民居導游詞
3.客家公園導游詞
4.客家的民居導游詞
6.馬葬閱讀答案
7.殯葬禮儀流程
8.殯葬禮儀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