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中如果僅讓學生理解詩詞大意,僅讓學生熟讀背誦默寫名篇名句,那么,孩子們能夠走進古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嗎?能夠與那些令人肅然起敬的偉大詩人心靈交融嗎?能夠融入那血、那淚、那火、那水、那民族之魂嗎?如果不能,這難道不是語文教學的極大遺憾嗎?
關(guān)鍵詞:
一、讀前 知詩人情感
二、初讀 明字意典故
三、再讀 通詩詞大意
四、精讀 想情景再現(xiàn)
五、朗讀 誦詩人情感
六、美讀 吟詩我合一
前言:
中國古典詩詞以其特有的舞姿,翩然于中國人的眼眸。時光荏苒,千帆過盡的滄桑,并沒有刻劃出她遲暮的容顏。相反,在泛著黃褐的底色上,這幀抹不去的風景/更顯得流韻四溢,風采依然。
我們可以跟隨詩人在薄薄暮雨中,閑看簾卷西風;在夜落烏啼的黃昏里,感受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在蚱蜢舟上舉杯邀明月,在芳草萋萋的鸚鵡洲上,坐看風生水起;在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中仰天長嘯!
我們低吟李杜穿透歲月的訴說,高唱蘇辛震撼天地的灑脫!每一首千古絕唱里,都會有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詩人,正如每一片奇山異水之中,必有一種人文神韻………
我們的心中,難道僅有華美的詩句、瑯瑯的音律嗎?不,遠遠不夠。唐詩宋詞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血,是淚,是火,是水,是對生命的感悟,是對中華民族精魂的詮釋。
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僅僅讓孩子們理解詩詞大意,僅僅讓學生能夠熟讀背誦默寫名篇名句,那么,孩子們能夠走進古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嗎?能夠跟那些令人肅然起敬的偉大詩人心靈交融嗎?能夠融入那血、那淚、那火、那水、那民族之魂嗎?如果不能,這難道不是我們古詩詞教學中的極大遺憾嗎?作為語文教師,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在教學實踐中探討嘗試了一些辦法,也收到了一些實效,現(xiàn)把我的教學心得與大家共勉,望能與更多同仁深入交流,以期更好地開展教學實踐,弘揚燦爛的民族文化。
正文:
古詩詞賞讀六步法
一、讀前 知詩人情感
二、初讀 明字意典故
三、再讀 通詩詞大意
四、研讀 想情景再現(xiàn)
五、朗讀 誦詩人情感
六、美讀 吟詩我合一
一、讀前 知詩人情感
這是讓學生了解作者,了解時代背景、寫作背景的重要一步,即“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云:“又如題畫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寫出登臨憑吊之意;題畫人物,有事實可拈者,必發(fā)出知人論世之意!敝苏撌,用于古典詩詞鑒賞,指要了解詩詞的作者及寫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道路、藝術(shù)風格等;了解寫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及同時代其他作者的同類作品等。會知人論世,才有可能讀透具體作品。比如,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我們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詩的寫作背景,就有助于讀透它。杜甫,具有治國的理想。他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一詩中表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逼湓,往往與反映社會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有“詩史”之美譽。詩風沉郁頓挫!洞和,當作于“安史之亂”中,詩人住在安祿山叛軍統(tǒng)治之下的長安城。了解了詩人及此詩的寫作背景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感時傷別,連本無情感的花也會“濺淚”,鳥也會“驚心”;為何“家書”如此珍貴,“抵萬金”;為何詩人年僅四十余歲就已成“白頭”,而且“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一切都是“安史之亂”所致。感時傷別,與詩人其他同題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別”等相近,所體現(xiàn)的詩風也是沉郁頓挫。會知人論世,這要求鑒賞者除了多讀詩人的作品之外,還要盡可能多讀一些史書、筆記、詩話、詞話等。唯其如此,才能由“知人論世”而讀透作品。
二、初讀 明字意典故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對每一首古詩(詞),要明了每個字的含義,達到字字落實的地步。有時候,對一首古詩(詞),哪怕是有一個字未理解,也會影響對整首詩(詞)的理解。比如:讀《詩經(jīng)周南卷耳》,倘若對詩中“采采卷耳,不盈頃筐”的“頃筐”弄不明白,就很難理解全詩!绊暱稹,是一種簸箕形狀的淺筐,對其形狀不明了,尚不要緊,但若不知這乃是一種淺筐,就會影響對全詩的理解。此詩寫女子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懷念。她采卷耳,連“頃筐”都采不滿,由此可見她心不在焉,也可見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深。如果,對“頃筐”不能正確理解,我們就很難體察詩中女子對出門在外丈夫的懷念之情,也就不能說是真正讀懂了這首詩。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對詩詞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有些詩詞,不用典故,我們閱讀的障礙相對來說要小些;而有些詩詞,運用典故較多,而且運用得頗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僅僅從字面上理解,就很難讀懂,或者說,很難正確解讀其內(nèi)涵。比如,讀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們弄明白了此詞所用典故,就不難理解其思想內(nèi)容。詞的上片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用三國時吳國國主孫權(quán)(字仲謀)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業(yè);另一個是用南朝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貧,后來憑借自己的努力而當上東晉將領(lǐng),并親自率兵北伐,最終推翻了東晉王朝而自立為帝。詞的下片,也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用南朝宋文帝劉義。ā霸巍睘槠淠晏枺┦拢雽W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誤聽王玄謨之言,派王玄謨率兵草率北伐,結(jié)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打得狼狽不堪;另一個是用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名將廉頗的故事,他曾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后來,趙王以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辛棄疾在此詞中運用這些典故,恰到好處,有助于詞人懷古傷今,表現(xiàn)其收復中原失地的強烈愿望與對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讀此詞,惟有明了其所用典故,才能真正讀懂它,也才能領(lǐng)悟其用典之妙處。
---------這一遍朗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聲音洪亮。
三、再讀 通詩詞大意
在“讀詩(詞)句,曉詩(詞)意”中讓“釋、換、猜、調(diào)、補”成為習慣
1.釋──看注釋。這是學習古詩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時時提醒學生利用這一學習資源,直譯詩句。
2.換──古今詞對換。如《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草鋪橫野六七里”中的“鋪”時,可先讓學生查字典,學生找到詞條“把東西展開或鋪平”,聯(lián)系詩句大致理解意思后,再讓學生給“鋪”組詞,學生很快想到了鋪天蓋地(把古代漢語中的單音節(jié)詞“鋪”換成了現(xiàn)代漢語的多音節(jié)詞“鋪天蓋地”),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長得茂盛,草野遼闊的意境。
3.猜──聯(lián)系上下文推測古詩(詞)中詞語的含義。如《古詩詞三首》《清平樂 村居》這首詞,理解“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中的“臥”時,可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推測其含義,有的說是“躺”,有的說是“趴”,雙方爭持不下。于是,可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展開辯論,結(jié)果是既可解釋為“躺”,也可解釋為“趴”,兩個意思都表現(xiàn)了兒童天真、頑皮的天性。
4.調(diào)──調(diào)換順序,即古詩詞句中的詞序有時與現(xiàn)代漢語語句的敘述順序不同,需要調(diào)換才能正確直譯。如《古詩詞三首》《牧童》一詩,理解“笛弄晚風三四聲”時,應調(diào)換為“晚風笛弄三四聲”,翻譯為“晚風中牧童吹笛嬉戲,不時傳來悠揚的笛聲,笛聲時續(xù)時斷”。
5.補──補白,即在直譯古詩詞遇到意義跳躍性大、意義含蓄時,就需要教會學生補充意思,補充含義。如《古詩詞三首》《泊船瓜洲》一詩,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時,學生對京口、瓜洲、鐘山三個地名,只是機械地理解為“從京口到瓜洲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卻不明白其含義──作者心里的想法。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補白:這是詩人在瓜洲遙望家鄉(xiāng)時的所見所聞。作者的心飛過長江,飛過幾座山,就到了家鄉(xiāng)鐘山,心理距離近,特想“還”;而一道長江水,數(shù)重大山,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不能“還”。作者通過心理距離和實際距離巨大反差的對比,表達了詩人王安石人在旅途,卻心系家鄉(xiāng)的強烈思鄉(xiāng)之情。
--------這一遍朗讀要求學生聲音洪亮,注意節(jié)奏,讀出對詩詞的理解。
四、研讀 想情景再現(xiàn)
啟發(fā)孩子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是為了教會他們挖掘詩詞的意境 。
意境,是中國古典詩論中重要美學范疇之一。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意境這個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格》,與物境、情境并提:“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睂σ饩车膬(nèi)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讀的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將 “境界”(即意境)分為“有境界”與“無境界”,“造境界”與“寫境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境界的大與小等。有無意境,意境經(jīng)營得如何,是判斷一首詩(詞)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鑒賞古典詩詞,關(guān)鍵要會挖掘其意境。意境,與另一個美學范疇的意象,二者同中有異。相同之處,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的統(tǒng)一;相異之處,主要在于意境往往就整首作品而言,而意象則是營造一首作品意境的具體構(gòu)件。不妨看一看南宋“永嘉四靈”之一的翁卷的詩《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灣,無數(shù)峰巒遠近間。
自上山來看野水,卻于水底見青山。
此詩中的意象有:遙遠的天際,冷清的河灣,遠近高低不同的無數(shù)山峰,自然的綠水,水中的青山。正是這些意象構(gòu)成了此詩的意境:山區(qū)秋色之壯--天高灣清,層巒疊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綠水繞著青山轉(zhuǎn),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詩人的心情是愉悅的,全無一些詩人筆下的秋天蕭條肅殺之氣。
展開聯(lián)想,演繹畫面時,可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補充:
----- 人物、地點、時間;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我們也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聯(lián)想想像的方法:
-------1、因果聯(lián)想
2、對比聯(lián)想
3、相似聯(lián)想
4、接近聯(lián)想
5、由此及彼聯(lián)想
示例: 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
1)、為什么喝醉?---當時作者已經(jīng)閑居已久,請纓無路,受到南宋投降派統(tǒng)治集團的排斥和打擊。只有在喝醉酒的時候,才能使他暫時忘卻現(xiàn)實,沉浸在幻想之中。
2)、跟誰一起喝酒? ------ 與好友陳亮二人均為南宋著名詞人,又都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這共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3)、他們在一起喝酒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陳亮來訪稼軒,兩人痛飲。談起了時局形勢。陳亮氣憤異常,朝廷權(quán)貴只知歌舞升平,茍且偷安。中原淪陷已歷經(jīng)六十余年,再不北伐討虜,收復失地,中原百姓就難見復國的一天了。提起中原百姓,辛棄疾不禁想起了當年在山東沂蒙山的戰(zhàn)斗生活,想起了豪爽的耿京。便取出寶劍,遞與陳亮看,并給他講述耿京的事情。陳亮不禁贊道:“想不到草莽之中竟有如此豪杰!”大有恨不相識之感。酒至酣處,陳亮舞起寶劍,辛棄疾引吭高歌,歌的便是《破陣子》。
------------這一遍朗讀要求學生讀出詩詞的意境韻味
五、朗讀 誦詩人情感
--------誦讀成韻,領(lǐng)悟感情
通過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的朗讀,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更能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強烈真摯的情感,更能引起他們的共嗚,從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古詩朗讀要講究節(jié)奏,這樣才能瑯瑯上口,音韻優(yōu)美。一般來說,按表音節(jié)奏劃分多,按表意節(jié)奏劃分少。四言為“二二”節(jié)奏,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拜筝/蒼蒼,白露/為霜”。五言有“二二一”節(jié)奏,也有“二一二”節(jié)奏,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晨興/理/荒穢,帶有/荷鋤/歸”。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節(jié)奏,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另外還有“二二一二”節(jié)奏,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同時,韻腳要讀得響亮而稍長,讀出詩歌的韻味。
古詩詞朗讀還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調(diào),如壯志難酬、蒼涼悲愴的《漁家傲》,豪邁奔放、想象瑰麗的《望天門山》,氣壯山河、慷慨悲壯的《過零丁洋》,委婉含蓄、纏綿緋惻的情詩《無題》,與世無爭、清新自然的《歸園田居》,憂國憂民、沉郁頓挫的《春望》。
古詩教學的重點應是指導朗讀。朗讀時注意停頓、節(jié)奏、輕重緩急。反復品讀,讀出韻味,熟讀成誦,在自我感覺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逐步加深理解和體驗,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
六、美讀 吟詩我合一
什么叫美讀呢?葉老先生解釋說:“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表達出來,這無非如孟子所說的‘以意逆志’,設身處地 ,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
葉老先生對孟子讀詩法的運用,也有創(chuàng)造性,那就是突出了“情感性”。讀者在對作品做“美讀”的時候,應當“以意逆志”、“設身處地”,“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表達出來”,“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這樣看來,所以“美讀”,其實就像演員一樣,以主人公的喜怒哀樂為喜怒哀樂,閱讀者成了作品的主人公。
從“美讀”一詞來看,應兼有“讀得美”和“美美地讀”之意。一般論者都強調(diào)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由此,對“美讀”作點新的詮釋和演繹,也就是更關(guān)注于后者。這樣一來,所謂“美讀”,應當是指閱讀者設身處地站在作者的立場上,通過口、眼、心、耳等各種感官全身心地進入文本,從而產(chǎn)生審美愉悅,激發(fā)審美創(chuàng)造,陶冶心志的一種審美閱讀活動。關(guān)于“美讀”的本體特征,如果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美讀不僅是主體間愉悅地對話,更是審美創(chuàng)造上的視界融合!懊雷x”其實是一種審美意義上的高層次閱讀活動,所以美讀的過程也是遵循美感的規(guī)律的。
關(guān)于美感的規(guī)律,今天的美學界一般把它分為三個層次:形式感知,得到的是“悅耳悅目”的愉快;其次是內(nèi)容領(lǐng)悟,得到的是“悅心悅意”的愉快;最后是形上超驗,得到的是“悅志悅神”的愉快。美讀是一種由“悅耳悅目”到“悅志悅神”的愉悅地審美心理過程,它不但給人以認知而且還給人以精神享受。
美讀的作用,首先就是給人以愉快。因為美讀,簡而言之,就是美美地讀,即愉快地讀;蛘哒f,凡能激發(fā)起人的愉悅情感地讀,都可成之為美讀。借助美讀,可以解放學生心靈,釋放學生情感,張揚學生個性,所以美讀是培育人文精神、孕育創(chuàng)造力的最好的途徑之一。
結(jié)束語:古詩詞賞讀,可以幫助學生找尋失落的人文意識,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張揚充滿生命活力的個性,開啟潛能無限的心智,提高和滋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引發(fā)生命成長意識、人文關(guān)懷意識,能讓學生真正自由地翱翔于古詩詞營造的豐富多彩、絢爛多姿的文化和精神構(gòu)筑的世界中,體驗情感、感悟人生;自覺自主地生成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審美品位,提升人文品質(zhì),更能讓學生在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中塑造高貴的靈魂。
[古詩詞賞讀六步法(蘇教版)]相關(guān)文章:
2.帶六月的古詩詞
10.六年級科學教學計劃蘇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