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例】
題目:
閱讀詩歌,就詩中作者怎樣運用記夢來表達鄉(xiāng)思之情做簡要的分析。
聽角思歸(顧況)
故園黃葉滿青苔,夢后城頭曉角哀。此夜斷腸人不見,起看殘月影徘徊。
答案要點:詩人描寫夢中的故園已經(jīng)荒廢,說明離家已久,思情更切,長夜漫漫,夢魂顛倒,夢醒時分更覺斷腸,繼續(xù)入夢已不可能,起看殘月,顧影徘徊,復聽曉角,更是悲從中來。
解答思路:前應先考慮詩中哪些地方是記夢,哪些地方是寫夢醒之后的景象,再和詩題中“思歸”情結聯(lián)系起來分析。
【聯(lián)系】
自古以來,每個人都要做夢,夢之與人猶吃喝之與人,伴隨人的一生。只要人的大腦之思維能力還在,夢就會長久不衰。做夢不分貴賤、長幼、尊卑、男女、知識多少,只是夢的內容有所不同而已。夢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間卻流傳甚廣,所以許多漂泊異地的游子,難免因為久思未果而夢里回鄉(xiāng),自然古典詩詞中有許多記夢內容的作品。所以,抓住篇中的夢境描寫,是解讀這類思鄉(xiāng)詩詞的一大關鍵。
詩人和常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本質上沒有什么不同。只不過,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小事,經(jīng)過詩人們的藝術處理,就會成為動人的形象,能夠更深刻和真摯地表達出內心所蘊藏的感情,使讀者感到親切和喜愛。記夢的思鄉(xiāng)詩詞尤甚。
【實例1】《蘇幕遮》(燎沉香)(周邦彥)
上片寫醒后之所感、所聞、所見。首四句寫時間與季節(jié)的特點,看似平常,實則頗具匠心,用筆不茍!叭~上初陽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層。這兩句是詞中的重點,是詞人來至戶外之所見。這三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下片寫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前四句是思歸。換頭兩句故作推宕。詞筆由實轉虛,從面前的荷花想到遙遠的故鄉(xiāng),引出深沉的鄉(xiāng)愁。“五月”二字牽連到作者的夢境!皦羧胲饺仄帧苯K于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縮短,使作者思歸之心得到片刻的滿足。下片抒情,敘寫夢境,情中見景,并以逆挽手法呼應起句,照應“水面清圓”的畫面。
【實例2】《宣城見杜鵑花》(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不是故鄉(xiāng)的花嗎?詩人的鄉(xiāng)思因此被觸動了。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guī)鳥就開始啼鳴了。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guī)鳥的“不如歸去!不如歸去”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但故鄉(xiāng)何以歸去?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yè)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托,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耙唤幸换啬c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皯浫汀眲t突現(xiàn)了思鄉(xiāng)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guī)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于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
【實例3】《春夢》(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
這首詩先寫夢前之思。在春風吹拂之中,想到在湘江之濱的美人,相距既遠,相會自難,所以更加思念了。而后寫思后之夢。由于白天的懷想,所以夜眠洞房,因憶成夢。在枕上雖只片刻功夫,而在夢中卻已走完去到江南(即美人所在的湘江之濱)的數(shù)千里路程了。既寫出了夢中的迷離惝恍,也暗示出平日的密意深情。換句話說,是用時間的速度和空間的廣度,來顯示感情的強度和深度。在醒時多年無法做到的事,在夢中片時就實現(xiàn)了,雖嫌迷離,終覺美好。誰沒有這種生活經(jīng)驗呢?詩人在這里給予了動人的再現(xiàn)!
【總結】
1、“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鄉(xiāng)思的愿望在現(xiàn)實中難以實現(xiàn),而在夢中卻很容易實現(xiàn)。故而,古詩詞的思鄉(xiāng)與記夢常常聯(lián)系在一起。
2、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記夢詩詞常常寫景,睹物思人,因景生情,抒發(fā)鄉(xiāng)思之情就有了依托。
3、夢境往往是奇特、抽象、模糊的。無形的夢境就變成有形的現(xiàn)實,抽象的鄉(xiāng)思就被形象化,主要用的是化虛為實的寫作手法。
巨東濤
[古詩詞中的思鄉(xiāng)與記夢(備課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