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寫作 修改 教學
論文摘要: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句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币饧匆淖儙资瓴蛔兊膫鹘y(tǒng)作文教學模式,從人文的角度入手來指導、要求、關(guān)注我們的作文教學,特別是培養(yǎng)作文批改的習慣。
正文:
在語文教學中流傳著這么一段順口溜:“一班作文一座山,壓得師生氣難喘。何年何月有盡頭,不知上帝在哪邊?” 是啊,當語文教師太辛苦了,最苦就苦在作文的批改,這絕非無病呻吟。你看,語文老師一般都有兩個班的語文課,有的還兼一個班的班主任,像兩個班一百多位學生,如果每周一篇作文,按周五工作制,每天務(wù)必批改作文二十多本。每本作文即使粗略地批改一下,也要用十多分鐘,每天要用五、六個小時來批改作文。若每天再批一百多本其它作業(yè),至少也要兩個小時,除此以外,還要備課、上課,參加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于是,我們每天從課堂一下來,便不得不埋頭辦公桌上爭分奪秒地批呀、改呀!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我們的辛苦與學生的成績一定成正比嗎?非也。從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看到:老師每次把辛辛苦苦精批細改的作業(yè)發(fā)下去,學生關(guān)注的是分數(shù)或等級,好的分數(shù),一笑了之。反之,便立即塞進書桌。至于老師的增刪改動,旁批眉批,要求建議,學生很少去認真研究,更不用說作為老師的思維和學生的思維畢竟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其實,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精批細改學生的作文十有八九是徒勞無益。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句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边@一要求的提出,意即要改變幾十年不變的傳統(tǒng)作文教學,從人文的角度入手來指導、要求、關(guān)注我們的作文教學。特別是培養(yǎng)作文批改的習慣。一句話,作文主要是靠學生寫出來,改出來的,并不是靠教師改出來的!但這并非否認了教師批改作文的作用,恰恰相反,教師的指導作用更是顯得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搞好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激發(fā)寫作欲望,我手寫我心。
我們現(xiàn)行作文教學的最大失誤,是沒有把學生置入大社會、大自然之中,在他們的腦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沒有色彩,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唯獨老師、家長是他們的影子。這樣的現(xiàn)實導致學生在寫作時把心靈溝通、感情渲泄的快樂,變成言不由衷、動輒被咎的痛苦。
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方式是課堂作文為主,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寫作。特別是遇到老師布置命題作文時,他們對命題作文的內(nèi)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說,就只能硬著頭皮寫。由于學生一時無法獲取寫作必需的基本素材,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搜集素材,組織素材,致使他們不得不胡編亂造,只是為完成寫作而寫作,憑空捏造,其結(jié)果只能是敷衍了事,空話,假話充斥滿篇。這樣的教學壓制了他們的寫作激情,使失去了寫作興趣,慢慢形成了見作文就怕,寫作文就煩的消極情緒。這樣的作文課學生往往會發(fā)出“又要寫作文了”的感慨。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課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內(nèi)容與現(xiàn)代生活距離久遠,減少了對學生的吸引力,這時我們就應該另外選擇內(nèi)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為剖析的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類寫作技巧的問題,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當我變換了思維角度,放手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寫下自己心中的思想,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經(jīng)歷……學生就會歡喜雀躍,寫出來的文章也真實感人,生動有趣。如我班陳晨同學寫的《我的地盤我做主》用幽默的語言刻畫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以“我”為中心的“自私鬼”形象;劉彤同學寫的《誰的眼淚在飛》述說了父母在異地打工,留守少年寄宿生活的酸甜苦辣;張雨薇同學的《怎么愛你也不夠》在母親節(jié)給媽媽送上了一束沁人心脾的康乃馨……
第二、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不落俗套寫新意。
當學生能用我手寫我心后,我在教學中就努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鼓勵學生另辟蹊徑,寫出新意,做到“個個心中有,人人筆下無”,想人之所未想,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同一個題材,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不同,得出的結(jié)論也各有不同。運用這種“擴散”型的思維,學生就會感到思如泉涌,要寫的東西很多,就會感到作文絕非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學生學會了從多角度中選擇自己體會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獨特的角度來寫,克服無話可說,無內(nèi)容可寫的毛病,作文立意時獨出機杼,不落俗套。此外我注意啟發(fā)學生如何擬題,因為好的題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通過一年的訓練,學生構(gòu)思時思路開闊了,思維發(fā)散開了,寫出了自己的個性和人生感悟。如我班王威同學寫的《成長糖葫蘆--酸》文中道出了成長過程中的快樂與煩惱:快樂也許會在煩惱后,人不可能一輩子快樂,他總會有悲傷,但也不會永遠悲傷,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在生活中留下一個笑臉,,就像糖葫蘆一樣,躲在甜后的酸會突然在你享受甜后給你另一種酸酸的滋味。寫出了一個人生的哲理,告訴我們學會正確面對生活中的苦與樂。
第三,打破常規(guī),師生互動共評價。
好文章是學生修改出來的,古今中外的名家,沒有不重視修改自己的文章的。而在我們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常常是由老師全部包辦了。老師在批改作文時,常常是挑了錯別字改病句,有了總批不忘眉批,畫圈、打杠,可謂精批細改。然而,教師如牛負重,氣喘吁吁,學生卻未必領(lǐng)情,自己絞盡腦汁的作文被改得“遍體鱗傷”,它們關(guān)心是那“命根”――分,有的甚至連錯別字都熟視無睹。我們是勞而無功,學生的寫作也就變成了勞而無獲。
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認為應從“改”上下功夫,從而取得良好效果。那么學生自改作文一個從哪些具體內(nèi)容入手呢?文章修改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但總的看來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思想內(nèi)容的修改。主要是看主題是否明確、集中,觀點是否正確、鮮明,材料是否真實、恰當、突出主題;二是表達形式的修改。主要是看結(jié)構(gòu)層次是否嚴謹 、清楚,語言是否通順、連貫、得體,標點符號是否正確,書寫格式是否規(guī)范,有無錯別字等。學生自改作文,體現(xiàn)了作文教學的改革精神,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學生自改作文,是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全程訓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培養(yǎng)了自改能力,他將終生受益.學生自改作文不僅提高了學生作文的質(zhì)量,也為我們減輕了負擔。
當然,組織學生批改作文,我們老師要切實加以指導,不能放任自流,不管是課堂紀律上,還是作文內(nèi)容的批改上都要及時調(diào)控。
在實踐中我摸索了以下幾種評改方法:
1、全員互動,小組評價法。
八人為一組,每組選一位組長。每個同學發(fā)一本作文,具體操作如下:
(1)改。修改錯別字,修改運用不準確的詞語,修改病句,修改標點符號。
(2)畫。以沙里淘金的精神掏出文中的美詞美句,并用線畫出。
(3)評。寫評語,棄空話套話,主要談自己閱讀此文的感受。
(4)傳。作文批改完成后,作文本在小組內(nèi)交換傳閱,由兩位組長共同把關(guān),選出兩篇佳作。
(5)薦。即推薦佳作。每組推薦選出兩篇優(yōu)秀習作,由組長先說推薦理由,然后朗讀原作。
這五步完成后,教師把組上推薦出的優(yōu)秀習作進行確認、整理、指導,特別優(yōu)秀的由教師推薦發(fā)表。在大家評議的基礎(chǔ)上,選出較好的作文和有進步的作文,出版班級小報,并將佳作在教室板報粘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這種做法,充分調(diào)動了每個同學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共同參與、共同探究、共同體驗。
2、學生自評、互評對照式。
作文寫好后,教師立刻把評分標準拿出來,然后發(fā)給每個同學一本作文,先讓學生對照評分標準給手中的作文打一個分數(shù),然后同桌互換手中的作文,并互相打分,然后把分數(shù)寫在小紙條上,不讓對方看見,由課代表統(tǒng)一交給老師。老師馬上統(tǒng)計分數(shù)差,分數(shù)差最大的作文立刻取出,并當堂宣讀,讓改這本作文的兩位同學分別談這篇文章的優(yōu)缺點及給分原因。然后,讓全班同學評議。最后同學們達成共識,重新給出分數(shù)。通過這樣的訓練,同學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文應該怎樣寫,怎樣寫才能叫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水平。
3、鼓勵后進式。
對班上寫作能力較差的同學,睜大眼睛找優(yōu)點,用一兩次作文批改時間,專門給他們的作文找優(yōu)點,那怕是只有一小段、一句話、甚至是只有一個詞用的好,都要大張旗鼓的表揚。讓這些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喚醒他們的寫作欲望。
4、開放式。即當堂宣讀好中差三本作文,老師不作任何評價,讓同學們當堂評論對作文的看法,老師適時點撥。
5、參照式。即老師修改一篇作文,然后指出這樣改的理由,讓同學們照著修改!
6、互談體會。這是“互動”時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其意義在于擴大“互動”交流,加強評改者與評改者、習作者與評改者、習作者與習作者之間的多向?qū)υ。交流時,或談在某一細節(jié)存在的迷惑,或談在某一方面得到的啟發(fā)。通過互談體會,達到了交流、互動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實踐中,我認為學生互評作文有四點優(yōu)勢:一是評改及時,學生興趣濃厚;二是學生互評作文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三是起到了以好促差、以差警好的作用;四是“解放”了教師,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指導寫作。
最后,作文交到老師手里,教師如何“改” 才算是脫離了“曾經(jīng)滄!钡鸟骄誓?有兩種做法可以嘗試:
一是“重改”,也就是輪流改,一次批改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學生作文(其中包含各個層次的學生作文)以求了解學生的作文情況,對學生作文進行指導。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兩個方面!芭奔磳W生作文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指出作文的優(yōu)缺點及其原因,或者提出應思考的問題。批的范圍較廣,但重點多是思想內(nèi)容,篇章結(jié)構(gòu)方面的問題。批必須具有啟發(fā)性、教育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而“改”則是對字、詞、句、段的刪、補、調(diào)、換,一般說來,“批”與“改”應結(jié)合起來,在作文講評時,教師可根據(jù)所得材料進行整體、細致的講評,全班同學對自己的作文就會有明確的認識、標準的評價,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求老師必須要有“咬文嚼字”的謹嚴態(tài)度!
二是“面改”,即當著學生的面批改,邊講邊改,邊啟發(fā)邊指導,讓學生知道其中改和不改的原委,這樣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會更加顯著。另外還可以溝通師生關(guān)系,增進師生感情,把作文與做人有機結(jié)合起來。面改要有計劃,每次面改一批,其中包含各個層次的學生作文,這樣學生收獲會更大,教師的勞動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批改時, 注意慎用“不”字,以鼓勵為主。
以往我們批改作文,總是給學生指出很多的缺點和不足,比如“中心不明確”、“內(nèi)容不具體”、“選材不恰當”、“結(jié)構(gòu)不合理”、“書寫不規(guī)范”……好像這樣做才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也只有這樣做,才能顯示出教師的水平。但是,如何才能使中心明確、內(nèi)容具體、選材恰當呢?學生看了批語,也還是不明白,寫作積極性卻已大受打擊。我們?yōu)槭裁淳筒欢嘀竷?yōu)點而少指缺點呢?多給學生一點自信鼓勵呢?完全可以放下某一習作中選材不合理的不足,指出他文章構(gòu)思精巧和語言富于表現(xiàn)力等優(yōu)點。指出優(yōu)點,既是對學生的鼓勵,也使正確的知識得到強化。當然,對習作中存在的缺點、問題也絕不能視而不見。教師可以用委婉含蓄的評語指出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修改建議。而且作文的評語不需要面面俱到,應該突出重點。有不少老師在作文評語中力求面面俱到,生怕遺漏了某一方面而使學生遭受損失。所以他們的評語從審題立意、篇章結(jié)構(gòu)、遣詞造句、標點符號再到行文格式、字數(shù)要求等等,可謂詳盡具體,苦口婆心。可這樣做的效果呢?不言而喻。作文訓練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課也不止這一節(jié),那么為什么不可以考慮“各個擊破”呢?把太多的信息一股腦灌輸給學生,學生理解和應用都成問題,即所謂“貪多嚼不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評語只針對主要方面,其它內(nèi)容則通過旁批或直接修改來反映。這樣,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學生努力有方向,效果易檢測,同時也使教師批改作文的效率大為提高。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學評價中的一些嘗試,其效果是較明顯的,現(xiàn)在同學們不再害怕作文,還特別喜歡上評價作文。當然不足也是顯見的,比如說對同學們作文的個別指導不夠,同學們的作文水平良莠不齊,在參與評價中難免出現(xiàn)偏差,但我認為,隨著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這些問題會逐步改善。只要善于引導、善于啟發(fā),以咬文嚼字的謹嚴態(tài)度對待作文教學,對待文章的寫作與修改,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定可以讓作文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
《教育的情趣與藝術(shù)》 肖川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
《新體驗作文》 李白堅
潘希望
[從咬文嚼字到錦上添花--談文章的寫作與修改 (人教版)]相關(guān)文章:
1.咬文嚼字教案
2.錦上添花的近反義詞
3.錦上添花的反義詞
5.淺談散文的寫作技巧
6.讀文章的讀后感
8.木蘭詩文章的主題
9.讀者文章的讀后感
10.論文修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