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內容,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教育的目標,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的素質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寫作不僅僅是天賦,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培養(yǎng)和訓練所習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認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睂W生的寫作是洞察學生精神世界的窗口,是高考制度下品評學生成績優(yōu)劣的重要標桿,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揮正面積極的作用指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意識,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訓練過程中,我認為教師應特別注意幾點。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世紀的教學改革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作為基本原則。作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占主動地位,教師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提倡學生自主擬題、互改作文等,這樣才能改變存在已久的作文模式化和空虛化現象。
誠然,在應試教育的禁錮下,教師必然會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這種鋌而走險的方式而擔憂。然而一味地在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下進行模式化的生搬硬套,會對學生和教育造成長久惡劣的影響,學生在寫作時會感到無話可說、無話可寫,寫作主題不突出,常常是不知所云,這樣的寫作是沒有價值沒有生命的,雖然能夠保證學生在考試中獲得一個基本分,卻淡化了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生活意識,走向了鸚鵡學舌的道路。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引導學生自主能動地寫作,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出恰當的作文訓練題目,在寫作前指導學生“寫什么”和“怎樣寫”,重點放在“為什么寫”,使學生深層次理解教師的命題意圖。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讓學生自己通過長期的讀寫訓練提高能力技巧,切忌傳授固定寫作模式和技巧,但不排斥學生進行模仿,多讀多看才會積累素材,才會形成學生獨立的思考。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談到:“人閑居時,不可一刻無古人;落筆時不可一刻有古人!逼綍r的積累為自己的思想所用而不受限制,形成創(chuàng)作性的表達,這樣才體現了寫作的主體意識。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在評價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修改的習慣,平時的訓練可以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當面評改三者結合,自評促進學生端正寫作態(tài)度,發(fā)現自身的寫作潛能;互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聽說能力,在批改作文的同時還會應用閱讀教學中學到的知識,有利于閱讀教學的進一步深化;老師當面評改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長短之處,快速把握關鍵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
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作性思維,鼓勵學生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中學語文作文都有著一成不變的慣常套路,例如話題作文會要求開頭一段華麗排比,中間夾敘夾議,結尾鏗鏘有力,像是異化的“風頭豬肚豹尾”,導致考場上的作文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不僅不會出采,有時甚至會使閱卷老師產生厭煩情緒而失去基本分。當今的中國高考,參與基數之大迫切要求作文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縱觀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題,盡管命題方式各異,卻無一例外地鼓勵考生寫出一篇思想深刻、個性鮮明、想象豐富的作文,即一篇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新作文。
由此可見,作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方面,國內教師可以參考國外寫作教學的一些經驗,一篇作文可以由大家共同構思書寫,集體作文的優(yōu)點是窮極眾人之智慧,在類似頭腦風暴的思維訓練中不斷閃現靈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每一位學生的思維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拓。從審題把握到材料分析再到作品評析,都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寬松的環(huán)境,鼓勵他們思考、交流,形成自主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二者相輔相成,因此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能囿于一個學期僅有的幾節(jié)作文課,而應貫穿到整個語文教學當中去。教師應在每學期大的寫作訓練背景下,結合各個閱讀單元和寫作單元確定一系列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寫作訓練計劃。以高一上學期《燭之武退秦師》為例,可以作這樣的啟發(fā)性總結,這是一篇充滿情趣和智慧的短文,最令人受益的就是燭之武“說秦伯”這一段,區(qū)區(qū)百字,卻字字珠璣,將秦國當下與未來的厲害關系說得一清二楚,概括起來,即“滅鄭于秦無義,舍鄭于秦無害,晉人素行無信,擴張之欲無限”,燭之武這種求己生存卻處處顯示為他人謀利的做法顯示了他知己知彼、審時度勢的智慧……這就是說話的藝術,要求學生在日記或周記中舉出一個名人的事例,思考其中的說話技巧,在大作文訓練中以《說話的藝術》為題寫一篇作文,相信學生一定能夠有許多不一樣的思考,寫出富有新意的文章來,同時,也配合了教材中表達交流的要求,即寫作要選好角度,寫事要波瀾起伏。語文教師在閱讀中要指導學生進行深度解讀和個性化解讀,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有很大的相關之處,將彼此不相干的事物加以組合進行創(chuàng)新就是想象,教師要訓練學生的是積極的想象,鼓勵他們以完全放松的心態(tài)進入一個自由想象的世界,用想象的特色魅力贏得閱卷老師的好評。
三: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真情實感是文章的血液,文章的靈魂,真情流露于筆端自然會妙筆生花。但是中學生往往不容易把握真情實感這個度,容易偏激或片面,這就特別需要教師作出正確的引導。
新課標在表達與交流部分談到寫作教學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2007年高考結束后,江蘇省有一篇被打撈的出水作文《懷想天空》引起了廣泛關注,它被閱卷組組長何永康從最初的36分提到了54分,這篇作文沒有什么華麗的文采,只是極為樸實地描述了父親和兒子割麥的場景,本色、真誠、純凈,沒有絲毫雜念,尤其是最后一句“當考試結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兩小時,來感受烈日當空的滋味”更是發(fā)自考生肺腑之言。最近兩年高考作文傾向于感恩話題,《懷想天空》歷經三次低分審判后最終被打撈代表了高考作文評價的一個走向,即注重文風的質樸和情感的真摯。又如2008年上海唯一一篇高考滿分作文《他們》,緊貼社會現實,關注農民工子女問題,全文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時尚的包裝,但卻透露著考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引起閱卷教師的共鳴。當下的高考作文閱卷中,作文缺乏真情實感就容易導致立意相似或雷同,使閱卷教師產生審美疲勞,直接影響作文得分。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點滴方面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多多體驗人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關注社會焦點,生活百態(tài),激發(fā)寫作熱情,進入寫作角色;同時要在作文指導中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以正面積極的情感書寫內心,達到“我以我手寫我心”的效果。(作者:何羚杰)
何羚杰
[新課標下的寫作教學應樹立學生觀(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4.聽障學生教學論文
5.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匯報范文大學生應樹立正確價值觀
6.新課標教學計劃
7.小班教師教學論文
8.美術教學論文
9.小學教學論文
10.語文有效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