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生命之可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
3.讓學生體味小說中的心理和行動描寫。
教學重點
1.通過心理、行動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主人公力量的來源。
一、導入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無法說清。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無法說清。生命有時是極其脆弱的。瞬間,它可能就會化為烏有?墒巧袝r又無比強大,讓你不能不為之驚嘆。美國小說家杰克倫敦的小說《熱愛生命》就給我們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贊歌。
二、檢查預習
(一)、字詞積累:
窒zhì息:呼吸困難甚至停止。
巉chán巖:一種高而險的山崖。
骸hái骨:人的骨頭(多指尸骨)。
奄yǎn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氣息,形容呼吸微弱,瀕于死亡。
吹毛求疵cī:有意抓住人的小過失不放。
(二)關于作者:
杰克倫敦(1876-1916),美國近代著名作家。杰克倫敦的童年在窮苦的日子中度過。十一歲他就外出打零工謀生,后來又當過水手去過遠東。航海生涯,增長了他的見識,擴大了眼界,遍地的貧困、剝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倫敦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心靈中。
1896年他二十歲時,甚至還考進了加州大學。然而,大學的門畢竟不總是向窮困如杰克倫敦這樣的人敞開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學,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包S金夢”又很快破滅,身染重病回家。
一條條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倫敦萌發(fā)了寫作的愿望。他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有滿腔的對窮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歲(1899年)時,他的第一篇小說《狼之子》誕生了,在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倫敦心愛的題材。
在他青年時代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感到他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zhàn)的脈搏。1907年(時年三十一歲)寫的《鐵蹄》,指出美國資本主義有向極權(quán)主義轉(zhuǎn)變的可能性,還對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消滅作了有預見性的警告!恶R丁伊登》(1909年),杰克倫敦的代表作。這本帶有自傳性的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無情,對人性的蹂躪、對正義的踐踏。主人公伊登依靠個人奮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歡樂,而是可怕的空虛,結(jié)果以自殺了結(jié)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倫敦真正走上了馬丁伊登的道路。在杰克倫敦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錢,使他青年時期具有的向資本主義社會挑戰(zhàn)的叛逆者的性格,逐漸消退,變成了一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他認為他有權(quán)過豪華奢侈的生活,這時的杰克倫敦已經(jīng)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義泥坑。這位曾經(jīng)飽嘗人世艱辛,也曾經(jīng)用自己的筆為社會底層的不幸者呼喊過的作家,隨著他的成名和發(fā)財,沉淪到了極端個人主義的深淵。1916年11月22日,杰克倫敦吞服了過量嗎啡,在自己豪華的大牧場中結(jié)束了一生。
三、初感課文
1.默讀課文,粗通課文大意。
復述故事,把握情節(jié)梗概:極度饑餓,以馴鹿剩骨維生。歷盡艱辛,發(fā)現(xiàn)海邊大船。努力爬行,遭遇病狼跟蹤。殊死搏斗,最終戰(zhàn)勝病狼。
四、出示問題,合作探究。
(1)主人公在這茫茫荒原上經(jīng)歷著哪些生死考驗?他靠什么頑強地生存下來?
(2)小說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為什么連個名字也沒有?
(3)作品的人物性格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的?
(4)小說中關于鹿皮袋、比爾骸骨描寫的有何作用?
探究一:極地惡劣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食物的匱乏、體力近乎衰竭、野獸出沒……同自然的斗爭老是失敗,饑餓、寒冷、傷痛緊緊纏住他,他甚至想到放棄:“死并沒有什么難過”“死就等于睡覺”“它意味著結(jié)束、休息”。說明意志堅強的人也有內(nèi)心的矛盾和痛苦,在同環(huán)境和困難斗爭的時候也有自身的灰心和軟弱,真實地反映了人物內(nèi)心的某些脆弱成分。但主人公靠著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求生欲望,一面同自然抗爭,一面努力地克服自身弱點不斷磨煉自己,最終戰(zhàn)勝這一切,成為頑強不屈、具有超人勇氣的強者;極度寒冷──用白鐵罐子燒熱水,極度饑餓──砸鹿剩骨、吃沼澤漿果,極度疲勞──內(nèi)在的生命逼著他向前爬,右腳傷殘──膝蓋和腳鮮血淋漓,撕襯衫來墊,餓狼尾隨──時昏時醒,努力提防。
探究二:主人公意志堅強、富于毅力、不畏困難,同大自然勇敢斗爭;在饑餓、寒冷和傷痛中頑強掙扎;在同病狼的搏斗中獲得勝利,終于戰(zhàn)勝死亡。主人公具有一種超常的意志和“超人”的品質(zhì),他的頑強意志和勇敢精神幾乎超越了生命的極限──這就是他的“生命意志”,一種原始的生命的本能力量;“事實上,他早已失去了興致和熱情”,但“內(nèi)在的生命卻逼著他前進”。作家逼真地刻畫了主人公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所表現(xiàn)出的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在同狼最后搏斗時主人公的雙手已無力將病狼掐死,但是他頑強地拼盡全力,把全身的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用牙齒咬斷狼的脖子,“一股暖和的液體慢慢流進他的喉嚨。這東西并不好吃,就像是硬灌到他胃里的鉛液”。然而他還是“硬憑著意志”給灌下去了。正是這像“鉛液”一樣病狼的血使他得以活下去。
在小說中,文明社會的人和野性的動物,站在了同一地平線上。在自然面前,社會賦予他的一切特性都失效了,什么理想,抱負都是空談,只有“活著”,才是生命的最終意義。因此,這個人已不僅僅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作為一種思想的象征物,他沒有名字,狼當然也沒有,他們只是兩個生物,平等的兩個生物,為了“活下去”的信念,而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生命追逐。
探究三:作品最富感染力的細節(jié)描寫和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刻畫,同時用大量的人物行動表現(xiàn)自己的性格。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富于表現(xiàn)力的細節(jié)描寫,如微微泛紅的鹿骨頭、在苔蘚、巖石上留下的血跡、病狼的喘息聲與粗糙的舌頭摩擦兩腮的感覺等,從極細微處著筆,極有質(zhì)感地渲染人物困窘、殘酷的處境。最傳神的是對疲倦的描寫──他的疲倦就像大海的漲潮,“一漲再漲,一點一點地淹沒他的意志。但是他還用無力的雙手劃著,憑著一種奇怪的心靈作用”,出色地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人物體力飄散而心靈執(zhí)著的情態(tài)。它揭示了主人公戰(zhàn)勝病狼的主觀原因,就是對生命的執(zhí)著熱愛。
人和狼最后的格斗是小說最為精彩的場面,也是高潮部分:他從夢中蘇醒過來,因為已感覺到有條舌頭正在舐他的手,“他靜靜地等著……狼牙輕輕地扣在他手上了;正使出最后一點力量咬進它等了很久的東西里面去,可是這個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給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一種從未有過的奇特的格斗方式,在奄奄一息的人和同樣衰弱垂死的病狼之間展開了。漸漸地,牙和手都無力了,可是人還用另一只手偷襲過來,“一下把狼抓住”了。幾分鐘后,人把全身重量都壓在狼的身上,可惜他的雙手已無力把狼掐死?墒撬要用嘴咬住狼的咽喉……
探究四:根據(jù)上下文意,不難判斷鹿皮口袋應是淘金者裝金子用的,主人公早已丟棄,但比爾居然到死也不放棄,最后只剩一堆有紅有白、被啃得精光的骸骨與之相伴。這一種辛酸而殘酷的諷刺,正說明了金錢在赤裸裸的大自然中一錢不值,它的存在是對人性的玷污與拖累。
五、品出所得
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品出“他”對你的啟示。
(1)要勇于面對失敗。
他全身疲乏、傷痛,他失敗了,但這只是氣力與肉體的失敗,他的信心與希望始終未曾破滅。他在對待失敗的態(tài)度上取得了勝利,在精神上取得了勝利。
(2)要勇于面對孤獨。
當一個人去面對眼前的厄運時,就應勇敢地面對孤獨,不埋怨,不放棄,最后終于全身而返。
(3)要敢于與敵人斗爭。
與狼長時間的周旋,表現(xiàn)出這個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顯示出非凡的毅力與堅忍的決心,體現(xiàn)出人類戰(zhàn)勝強大勢力的偉大力量與氣概。
(4)要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他”在與逆境的較量中不時流露出對周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如吮吸剩骨的甜蜜、享受太陽的暖意、感受周圍活躍而健康的生命。正是這種熱愛使他充滿活力,使他永葆活下去的欲望,并由此不斷激發(fā)出他的潛能,使他有搏斗下去、戰(zhàn)勝失敗、面對孤獨、超越死亡的勇氣和毅力。
(5)要正確對待金錢。
比爾為了一袋金沙拋棄了“他”,正是這一袋金沙害了比爾,導致比爾成為狼的食物,使自己失去了生命,這使我們思考如何正確對待金錢,我們應該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
(6)如何看待友誼。
比爾為了獨自占有金錢而拋棄了受傷的朋友,這種行為也促使我們思考生活中如何對待友誼的問題。
六、作業(yè)
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生命的看法。
教后記:
韓愛國
[《熱愛生命》教學設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5.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熱愛生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