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要學,但要有針對性地學,不一定要大規(guī)模全民投入。而且,怎么學、怎么教,我們都還沒搞清楚。再一個,成本太高。我們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可能就是為了應付幾個考試?荚嚱Y束,如果平時的學習、工作不怎么用,外語水平也就直線下滑,這無疑是做無用功。
政協(xié)委員炮轟中國外語教育 支離破碎不實用
法治周末報道 俄羅斯問題研究專家張樹華和中國的外語教育“杠上了”。
張樹華的另外兩個身份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在今年“兩會”期間,他的提案向當下的外語教育,尤其是英語教育“開炮”,稱“英語熱”耗費了大量教育資源,但收效甚微。
此言一出,立即在網(wǎng)絡上引起熱議!敖K于有人站出來為英語教育說句話了”。有人如是評論。
盡管提案風波已經(jīng)過去數(shù)月,但從多年前至今,張樹華對外語教育現(xiàn)狀的批評,一直沒有中止。而人們對英語教育的關注也在繼續(xù)。
有媒體報道,今年英語高考結束后,兩位外教面對高考英語試題大呼“confusing(困惑)”。一時間,關于外語教育的討論沸沸揚揚。
“支離破碎”、“不實用”。在法治周末記者提及今年的英語試題后,張樹華說出了這兩個詞。
23年前,張樹華被公派至前蘇聯(lián)學習。在語言備考班中,蘇聯(lián)老師很喜歡這位來自中國的學生“張”。因為這位老師強調(diào)語法,而張樹華是學生中語法學得最好的。
這讓班上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有些失落。他們俄語口語流利,在課堂上與老師爭論,甚至背地里用俄語表示自己的不滿!八麄冊谡f話、爭論時講的一些詞,我都不知道!彼貞。
同學們讓張樹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語言學習的缺憾。在國內(nèi)多年專業(yè)俄語的學習,怎么出國后就變成了“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了呢”?
而這樣的“啞巴外語”、“聾子外語”,如今,中國學外語的學生依然會頻繁遇到。
“我們一直沿用幾十年前的外語教學方式,把學生往語言學家和文學翻譯的方向培養(yǎng)。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是不合時宜的!睆垬淙A認為,中文教學和英語一樣,都遇到了相似的問題。
老一輩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愛潑斯坦曾表示,中國的外語教育是失敗的。而在今天的張樹華看來,失敗的局面依然未能扭轉!艾F(xiàn)在全社會外語熱,成本高、收效低,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社會問題。”張樹華說。
外語是“虛熱”
法治周末:在國內(nèi)和前蘇聯(lián)學習外語的親身經(jīng)歷,是否幫助如今的你體會到國內(nèi)外語教育的一些問題?
張樹華:全民學英語,我們耗費了過多的精力和資源。許多人英語很好,出國后發(fā)現(xiàn)與外國人交流還是很困難。
大學畢業(yè)后,幾個同學要考本校的碩士研究生,結果沒考上。我看了他們專業(yè)課的考卷,想看看老師出了什么題。一看,我覺得真怪。其中一道題是,將一個最簡單的外語單詞中,一個相同元音字母的三個不一樣發(fā)音,用國際音標標出來。
我感覺這就走極端了,把所有學生都當成語言學家來培養(yǎng),沒有實用價值,F(xiàn)在大學外語系依然是這個模式:注重培養(yǎng)外語語言學家或外國文學研究者,而忽視了外語的應用價值。
法治周末:但還是有幾億中國人在沿用這種學習方式學外語,主要是英語。
張樹華:把中小學在校生、大學生、社會培訓機構的學生都算起來,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英語學習人口,中國大陸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外語培訓市場。
但外語熱是個虛熱,成效不大。而且各種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外語要學,但要有針對性地學,不一定要大規(guī)模全民投入。而且,怎么學、怎么教,我們都還沒搞清楚。再一個,成本太高。我們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可能就是為了應付幾個考試?荚嚱Y束,如果平時的學習、工作不怎么用,外語水平也就直線下滑,這無疑是做無用功。
法治周末:2004年,北京所有小學從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當時你提出了異議。
張樹華:我當時是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第一個提出要緩行。首先是沒那么多師資,很多老師基礎都不扎實;其次,剛入學的小孩子容易把英語和漢語拼音搞混了;第三,孩子花幾天時間學個apple(蘋果)很高興,過兩天他就忘了,得不償失。
太早接觸英語,孩子會對諸如麥當勞、迪斯尼、圣誕節(jié)等西方文化符號印象深刻。從長遠考慮,我國社會上出現(xiàn)盲目崇拜西方的現(xiàn)象,缺少民族自信,都與此相關。
2006年我去臺灣,當?shù)厝烁嬖V我,他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還爭論過,英語應該從小學三年級還是四年級開。而我們直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這在境外很少見。
法治周末:即使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英語還是不可阻擋地成為了學校、社會的敲門磚。
張樹華:沒錯?即髮W、考四六級、考研(微博)究生,英語都占了太高的比重。很多人其他方面很優(yōu)秀,就因為英語考試不合格而與機會失之交臂。
進入社會,不少人因職稱外語不過關而永遠無法晉升。你讓一個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來考英語,沒有針對性,和他本身的研究領域也沒多大關系。現(xiàn)在職稱外語也在嘗試改革。
語言缺少戰(zhàn)略規(guī)劃
法治周末:你認為英語“虛熱”的原因是什么?
張樹華:是真正的高端英語人才缺乏,這(與失敗的英語教育)正好形成了強烈反差。
比如頂尖的翻譯很難找,F(xiàn)在“英譯中”的還能找到,“中譯英”的優(yōu)秀翻譯很少。這影響了我們的文化出口,影響我們國家軟實力的發(fā)展。
還有,高端人才、復合型的國際化人才缺乏。國際大法官,WTO、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工作人員,懂法語和英語、又懂相應的法律和金融知識的人才很少。這與我們的大國地位是不相配的。
法治周末:高精尖人才的培養(yǎng)是否應當更有針對性?
張樹華:對。應該改革,設定專門的培養(yǎng)模式,而不是所有人都來,F(xiàn)在,一些絲毫沒有外語優(yōu)勢的高校也在開設外語系,培養(yǎng)語言和文學人才,這是不對的。要結合相應的專業(yè)。
一個很好的參考是前蘇聯(lián)。在前蘇聯(lián)的大學里,很少將外語作為一個專業(yè)方向,而多是培養(yǎng)諸如“中國歷史學學位、中國經(jīng)濟學學位”等的人才,外語屬于“專業(yè)輔修”。
法治周末:這就上升到了國家語言戰(zhàn)略的層面上。
張樹華:現(xiàn)在英語獨大,其實還是英美文化崇拜。我們國家總體語言能力是不足的。語言戰(zhàn)略、語言規(guī)劃欠缺。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忽略所謂英語之外的其他“小語種”。
哈佛一所大學就能開設90多個語種,我們沒有那么多。中國要走向世界中心,我們不懂的語言太多了。到一些非洲國家,我們不懂當?shù)卣Z言,美國在這方面就好得多。
而且現(xiàn)在,也有專家對小語種的提法表示了質(zhì)疑。
法治周末:質(zhì)疑的理由是什么?
張樹華:這種提法里面帶有歧視。阿拉伯語、法語、俄語這些聯(lián)合國的工作語言,怎么都成小語種了?這在國際上是不能說的,說出來人家會抗議你。
小語種人才可以不多,但起碼要有,起碼要備足語言人才。這也需要語言戰(zhàn)略規(guī)劃。
現(xiàn)在幾乎都是英語,但你要用英語去研究俄羅斯問題、匈牙利問題,都是“隔了一層皮”。
母語傳承更重要
法治周末:隨著國際化的深入,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英語比母語重要。
張樹華:漢語是每個中國人應當花大力氣去掌握的。即使你不做研究,未來在職場,漢語也是你口語、書面表達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你在外企,那你愿意學好英語也是應該的,職業(yè)需要。但這是職業(yè)上的選擇,而不是教學上的。
法治周末:在教學上,語文教育似乎經(jīng)受著比英語教育更多的非議。
張樹華:我們的語言教育喜歡把語言拆得支離破碎,跟數(shù)學公式似的?荚囈礃藴蚀鸢附o分,這禁錮了孩子的思想,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語言之美,語言應該是活生生的。
法治周末:英語熱的沖擊是否是造成不重視語文教學與學習的一個原因呢?
張樹華:我認為,還是得從自己找原因。
我小時候特別愛看老的語文課本,應當是上世紀50年代。小學初級語文課本中有這樣的課文,里面寫“下雨啦,下雨啦,滴答滴答……”我覺得那語言非常好,很美,我愛看,記憶也長久,一輩子都忘不掉。
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字之美。從選擇課文,到怎么教,都沒做好。我們可以適當降低英語的比重,但首先要讓中國語文更吸引人。
法治周末:這是否會涉及到基礎教育的相關改革?
張樹華:我們的基礎教育有些問題,比如歷史、社會課程內(nèi)容重復,外語也是支離破碎、缺乏連貫性,從小學學和從初中學沒有什么區(qū)別。
公共外語教學和專業(yè)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要區(qū)別開來。有人講,學外語其實是一個“技術活兒”,沒有必要將外語教學“神秘化”,搞那么多的“教學法”。以此類推,教育也是一樣,教育改革要“回歸常識”。
法治周末:我們的母語教育缺乏什么?
張樹華:表達能力和口語。我們的語文考試沒有口語,不重視朗誦和演講能力,國外教學則不同。我們常常自嘲,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好,演說能力差、木訥、呆板。我們的中文教學里,缺少辯論、討論等自由發(fā)言的東西,都被應試禁錮、模式化了。
[張樹華炮轟中國外語教育,支離破碎不實用]相關文章:
2.小學教育教育論文
4.學前教育教育論文
7.
8.人事教育總結
9.教育感言2018
10.教育行業(yè)口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