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的要求
1. 了解《詩經(jīng)》的基本知識,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字詞。
2. 運用聯(lián)想、想象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 通過《靜女》的學習,掌握《詩經(jīng)》比興、重章疊句的藝術特色和頂真、雙關的修辭方法。
4.體會、感受《靜女》的感情基調(diào):男女主人公純真、熱烈的愛情,初步學會鑒賞古體詩,領悟古體詩的情趣和藝術魅力。
5. 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 感受《靜女》表現(xiàn)的感情以及所表達的愛情共性。
2. 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出詩歌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
三、教學難點
1.《詩經(jīng)》的藝術特色。
2.《靜女》人物藝術形象的把握。
四、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三種主要的情感:親情、友情和愛情。愛情,在不同的時代是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愛情的古老詩歌--《靜女》,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
(二)溫故知新--《詩經(jīng)》
師:上課前,老師有叫同學們預習課文。那現(xiàn)在請同學們告訴老師《靜女》是出自哪里的?
生:《詩經(jīng)》。
師:我們以前就接觸過《詩經(jīng)》,現(xiàn)在一起來復習一下《詩經(jīng)》的有關內(nèi)容。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選集。
內(nèi)容分類:“風”、“雅”、“頌”三部分。
表現(xiàn)手法:賦(鋪陳)、比(比喻)、興(起興)。
兩者統(tǒng)稱為“詩經(jīng)六義”。
句式:四言為主 語言:雙聲疊韻
(三)整體感知
1. 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并進行點評:朗讀要注意節(jié)奏(二二式節(jié)奏,如:靜女/其姝)、重音、情感。
2.矯正讀音,播放課文錄音。
3.全班齊讀課文。
4.提示學生自學詩歌中的文言字詞。
(四)小組合作探究
孔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朱熹說《邶風靜女》是 “淫奔期會之詩” 。
思考:《靜女》是“思無邪”還是“淫奔期會之詩”?(提示:可從主題、地點、人物、細節(jié)等方面進行探討)
1.從主題、地點、人物進行探究
主題:約會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地點:城隅
(“俟我于城隅”)
人物:靜女和“我”
2.從靜女和“我”的形象進行探究
靜女的形象:美麗文雅、聰明調(diào)皮(嫻靜可愛、頑皮活潑、小鳥依人)。
“我”的形象:憨厚、癡情(忠厚淳樸、文質(zhì)彬彬)。
細節(jié):
靜女:“愛而不見” 天真調(diào)皮
“貽我彤管” “自牧歸荑”
以物示情(喜愛)
“我”:“搔首踟躕” 憨厚癡情
“說懌女美” “美人之貽”
愛人及物(喜愛)
3.小結(jié)
(1)活潑、浪漫是本詩的主旋律,奏出一曲動人的戀歌,反映出青年男女幽期秘約時的興奮與喜悅!
(2)表現(xiàn)了存在于青年男女之間的健康的愛情。反映古代廣大人民對自由婚姻和美好、幸福的愛情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4.解疑
朱熹評論的立場:封建倫理道德
“存天理滅人欲”
“男女授受不親”
要抑制人的一切出于自然需要的情感欲望。
(五)深入探討
1.詩歌中有沒有“賦、比、興”手法的運用,請找出來并簡要賞析。
(1)賦的手法。(第一節(jié)) 寫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
(2)比的手法。
“彤管”、“荑”。
荑。物微而意深,寄托著女子一片真情。
2.如果從人物描寫的手法而言,你認為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
(1)細節(jié)描寫。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2)心理描寫。
一往情深和誠摯、癡迷之心。
3.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1)人、物、情結(jié)合。(托物抒懷)
(2)重章復唱、雙聲疊韻的運用。
(3)巧選細節(jié),心理活動細膩傳神,風格樸實。
(六)總結(jié)全文
《靜女》表現(xiàn)了健康純真的愛情,它雖然沒有成年人的堅貞和厚重,也沒有中老年愛情歷經(jīng)滄桑之后的洗練與深沉,卻以單純、天真、無邪而永恒。
(七)作業(yè)布置
1.背誦《靜女》。
2.完成課后練習。
3.有興趣的同學可試著把《靜女》改寫成五言詩、七言詩、現(xiàn)代詩歌、歌詞、小小說、小品等形式。
附錄
板書設計:
靜女
主題:約會
地點:城隅
人物:靜女和“我”
靜女:美麗文雅、聰明調(diào)皮 (嫻靜可愛、頑皮活潑、小鳥依人)
“我”:憨厚、癡情 (忠厚淳樸、文質(zhì)彬彬)
何汝
[《靜女》教案 (粵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四單元第14課)]相關文章:
10.高一英語第一單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