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后感
這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它主要反映了當時法國底層人民生活的辛酸和法國大革命的壯闊。下面由小編為大家?guī)砹岁P(guān)于悲慘世界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瀏覽。
悲慘世界讀后感1
我深深地熟悉故事的章節(jié),它就在我心中敲擊,它是強烈的,深到無底,它是沉默的,像無夢的睡眠。
書中的柯賽特,馬呂斯是完美的,他們是那里最為真實的象征。每個人都有偽裝,那偽裝下的心正是當時社會的顏色——黑暗?伤麄儯瑓s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仍然具有著真誠與善良。我也只是在闡述,闡述著故事,而深深銘刻在心的,是冉阿讓這個高大的形象。其實,很敬佩他,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對他肯定的贊美。
當時統(tǒng)治的社會,是那么得慘不忍睹,冉阿讓被迫無奈在面包鋪里偷了一塊面包,卻被判了五年苦役,四次越獄都得不到自由,而是十九年的苦役。冉阿讓進去的時候,青春年少,出來的時候,老氣橫秋。這是怎樣的一種社會,他是如何挨過了這么多年的折磨,苦役生活使他靈魂一面上升,一面墮落。也許,改變他的正是那個主教,他偷了主教的東西,而主教卻沒有責備他,還送了他東西。主教說,他贖的是冉阿讓的靈魂。十九年來冉阿讓第一次流下眼淚。
正是這樣,那個囚犯冉阿讓消失了,樂善好施的馬德蘭出現(xiàn)了。經(jīng)市民推選,他成了市長。他的改變,他的堅持,卻是那位主教非凡的寬厚,驚人的慈愛讓他受到了巨大的震動。他的形象,在這一刻,成為了書中最為光輝的亮點。
冉阿讓不斷地幫忙一個又一個人,可在他遭遇劫難的時候真正幫忙過,關(guān)心過他的人,竟還沒有寥寥數(shù)人!透過冉阿讓,讓我想到了泰戈爾的一句詩:“我想我將為你憂傷,還將用金色的詩歌鑄成你孤寂的形象,供養(yǎng)在我心里。”
故事里,我看到了“寂寞”這兩個字的影子,它不論何時都夾雜在里,那種壓抑的感覺讓我心口窒息。不是覺得冉阿讓在那種完美而歡樂的氣氛中逝去,不是最好的結(jié)局,而是覺得正是這樣的環(huán)境才讓人更加沉湎于悲痛之中。他雖然是安詳平靜地逝去了,可他的內(nèi)心還在孤獨著,寂寞著,周圍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安逸,可他畢竟還是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人。心靈上的枷鎖鎖住的并不是觀看幸福的雙眼,真正封鎖住的,是人內(nèi)心的寂寞,把寂寞藏匿在心底,就永遠都得不到了釋放——
《悲慘世界》中沒有提到一個“悲”字,可全書卻處處被一層似有若無的悲傷籠罩著,看似平靜簡單的語言,卻讓人心頭所涼,這種情感從書的一開始就有。
是真的,寂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可怕的東西,它是魔鬼手中用來交換青春的咒符。書中的冉阿讓能夠在自我蒼老的身軀上背負起一個受傷的年輕人,穿過整個巴黎市區(qū)的下水道。那個時候,他健康得能夠再活上一個六十年。他把柯賽特視為自已的女兒,讓他這個,從沒愛過,孤身一人,從未領(lǐng)略過父親,朋友的感情的人得到了極大的安慰。柯賽特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亮光,唯一給他過歡樂,幸福,溫暖的人。但是,當柯賽特與馬呂斯結(jié)婚后,他卻經(jīng)受不住寂寞的侵襲,在那樣舒適,富足,完美的家中迅速地衰老,逝去——
真正催人老的不是無情的歲月,而是吞噬人靈魂的寂寞。
所以說,當我們用心來觀察周圍的人時,是不是也突然覺得該給他們送與溫情與安慰。往往是在人老的時候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安靜,喜歡熱鬧,即便是不長時間,也讓他們覺得滿足。卞之琳有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纹洳皇牵碓谄渲,自會感覺出與親人之間的快樂,親近于親人,以歡笑送與他們,便是幸福。
老人需要陪伴,還是那句‘;丶铱纯窗伞薄6嗯闩隳闵磉叺娜,趁他們正在的光陰,努力把歡笑傳染給他們。
其實,也并不是到了老的時候才會覺得寂寞,主要是那顆心,是經(jīng)歷的太多,痛苦的太久,才會飽受滄桑,才會越發(fā)寂寞。冉阿讓不就是嗎?他就應(yīng)很早以前就覺得孤獨了吧,只是熬到了晚年。什么叫風燭殘年,這便是事實。
久而久之,我們更要好好地充實自我的生活,讓生命點亮。
悲慘世界讀后感2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雨果最的作品之一。講說了主人冉阿讓曾經(jīng)是一個苦役犯,因為拿了一塊面包而在監(jiān)獄里服了19年的勞役。就像一個無家可歸的野狗一樣被人唾棄。他滑到人生的邊緣,滿懷憤恨和痛苦。正在這時,一個仁慈的主教拯救了他,改變了他的人生……
雖然是在這樣一個黑暗不公的社會里。卻有一個始終與丑惡勢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讓。也許正是他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又重新喚回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經(jīng)是一個擁有無數(shù)財產(chǎn)的市長,可他卻把大多數(shù)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和窮人們。以至于他往往出門時口袋里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jīng)常把面包送給挨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貧問苦。對于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悲慘世界讀后感3
昨天晚上看完《悲慘世界》后回到家很輕松地寫完了第一篇觀后感,上床后卻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睡,又想了很多,所以早晨到公司上網(wǎng)后貼上論壇時把標題后面加了個“之一”,還有些話我還想再說說,算是觀后感之二。
先從我的一位樂友說起,這位先生是我所敬重的一位長輩,亦是多年的古典音樂癡迷者,CD的收藏自不必說,從前沒有VCD、DVD的時候,就收藏了大量的LD碟片,除了一些音樂會的現(xiàn)場錄像以外,以歌劇為主,基本上重要的古典歌劇作品都收齊了。我也曾在他那里流連忘返,還把很多節(jié)目用立體聲錄像機翻錄下來,堆了一大堆,只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也都該發(fā)霉了。我曾彼此獻寶地將《悲慘世界》的原版CD送給他聽,過了一些時候再登門問及對其的看法,不料淡淡地說了一句“沒怎么聽”然后加上一句“百老匯音樂劇嘛,再怎么樣也不能和歌劇相比”。
說實在的,我當時就對這句話有點不以為然,現(xiàn)在看了《悲慘世界》的原版演出,更加是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我自己也是個極喜歡傳統(tǒng)西洋歌劇的人,不僅熟悉大部分的重要作品,個人收藏中甚至也有不少偏門貨色,如瓦格納的《帕西發(fā)爾》我都有全劇的LD大影碟,全劇近五個小時三張大碟,是當年工資只有二百多一個月的時候花上750元購得。但是我同樣對《悲慘世界》如此傾倒,為什么呢?
不錯,與一些大歌劇相比,你可以說《悲慘世界》的音樂語言不夠豐富,對演員聲樂技巧的要求不算很高,樂隊織體不很復(fù)雜,還有呢?還能列舉出什么呢?場面不夠宏大鋪張?拉倒吧。最后憋了半天,惡狠狠地說“反正大歌劇就是高雅,音樂劇就是通俗”。
我想廣大樂友里面抱著這種想法的人一定不在少數(shù),恐怕還包括一些專業(yè)音樂業(yè)內(nèi)人士吧。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想想那些經(jīng)典歌劇的創(chuàng)作年代,那時候,沒有電影,沒有電視,沒有卡拉OK,歌劇是什么?歌劇一開始是王公貴族宮庭里消遣的節(jié)目,到后來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化的娛樂,想想威爾弟的《弄臣》首演次日滿大街都是哼唱《女人善變》的情景。恐怕威爾弟普契尼的每一部新作從羅馬傳到巴黎的時候,也就跟我們現(xiàn)在“又是一部大-片就要上映了”的感覺差不多吧。
又有朋友說:“我不喜歡音樂劇的唱法,還是覺得歌劇的唱法好聽!蹦侵荒苷f羅卜青菜各有所愛,而不能說歌劇的唱法就是高雅,而音樂劇的唱法就是通俗。應(yīng)該說,音樂語言的發(fā)展是緊緊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眾的審美觀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威爾弟的時代的人們不會想象得到我們現(xiàn)在是在怎么唱歌,正如同莫扎特的時代沉醉在《費加羅的婚禮》中《伯爵如果你想跳舞》繞來繞去夸張做作的費話羅嗦中的人們怎么也無法想像普契尼的《冰涼的小手》或是《今夜無人入睡》的唱法一樣。比才的《卡門》雖說是出悲劇,但就其體裁來說其實還是歸入“喜歌劇”。如果當年有位酷喜莫扎特羅西尼的老兄自命為高雅而把《卡門》斥之為“通俗”,今天看起來一定覺得好笑。
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悲慘世界》等是音樂劇,不如說是現(xiàn)代歌劇,而且是真正“繼承和發(fā)展了”古典歌劇“優(yōu)秀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歌劇,只不過與諸如譚盾創(chuàng)作的《茶》這樣的“先鋒前衛(wèi)”的作品不可歸為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