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成語故事
九牛一毛的故事講述了司馬遷在漢武帝時期因幫助李陵說話而受牽連,傷心之下本想一死了之但卻想到自己的死對他人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還不如發(fā)奮圖強,影響他人。于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了關(guān)于九牛一毛成語故事,僅供瀏覽。
九牛一毛成語故事1
【成語】: 九牛一毛
【拼音】: jiǔ niú yī máo
【解釋】: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shù)量中極微小的數(shù)量,微不足道。
【成語故事】:
西漢時代有個很有名的大將軍名叫李陵,他奉漢武帝的命令,率領(lǐng)軍隊去攻打匈奴。后來,因為兵力不足而戰(zhàn)敗投降。武帝聽到這件事以后非常生氣,他覺得李陵不但不能立下大功,反而輕易對敵人投降,其它的大臣們也紛紛指責(zé)李陵的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馬遷為李陵打抱不平,他仗義直言說道:李陵將軍孤軍奪戰(zhàn),每一次出兵攻打敵方都有很好的成績。而這一次,他沒有得到李廣利(擔(dān)任正面主攻任務(wù)的將軍)的協(xié)助,五千人的步兵雖然被八萬匈奴兵團團圍住,但是仍然冒死對抗,而且連續(xù)打了十幾天的仗,還殺傷敵兵一萬多人,直到糧草都用盡了,才不得不假裝投降,這樣的戰(zhàn)績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李陵實在是個了不起的將領(lǐng)啊!至少他的功勞能夠抵他的罪過吧!
漢武帝聽到司馬遷不但為李陵辯解,而且還諷刺他的親戚李廣利,頓時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司馬遷打入死牢,接著又判了司馬遷當(dāng)時最殘酷、最恥辱的宮刑。司馬遷遭受到如此大的打擊,受到這種侮辱,好幾次都想自殺一死了之,可是他想到自已這種情形即使死了,在大家眼中也不過就像是九牛之一毛,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一絲同情,還會受到大家的嘲笑。于是,他下定決心、勇敢的活下去,最后終于完成《史記》這部名流千古的史學(xué)鉅著。
【造句】
1、對一位百萬富翁來說,買一輛豪華車的花費只是九牛一毛。
2、他家的糧食多的是,拿出這么一點也就是九牛一毛。
3、我們國家也確實很美,他拍的僅僅九牛一毛。
4、比起那些吝于九牛一毛的富人,老榮民捐出所有積蓄的義舉太令人感動了。
5、花這點錢對他來說有如九牛一毛,他不會在乎的。
6、你應(yīng)該記得老師跟我們講過指鹿為馬的故事。
7、知識就像海洋里的水,永遠(yuǎn)也不足,我們不能才有九牛一毛的知識就驕傲。
8、損失這點錢,對他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不會有影響的。
9、這個班級很活躍,同學(xué)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
10、結(jié)果一公布,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九牛一毛成語故事2
成語故事九牛一毛出自哪里?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里很高興。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來李陵戰(zhàn)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zé)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后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zhàn)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里。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余,就想自殺;但轉(zhuǎn)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于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
九牛一毛成語故事3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里很高與。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來李陵戰(zhàn)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
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zé)罵李陵無用和不忠。
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后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zhàn)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里。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
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余,就想自殺;但轉(zhuǎn)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于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
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里,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于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歷史的著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zhuǎn)孌的情況告訴也的好友任少卿,后來的人便是根據(jù)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shù)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