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時間:2022-09-14 11:40:06 散文 我要投稿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通用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xué)樣式。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通用10篇)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1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歸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個外省女孩;在臺灣,外省其實就是難民的意思。外省難民家庭,在流離中失去了一切附著于土地的東西,包括農(nóng)地、房舍、宗祠、廟宇,還有附著于土地的鄉(xiāng)親和對于生存其實很重要的社會網(wǎng)絡(luò)。

  因為失去了這一切,所以難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擲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頭。他們仿佛發(fā)現(xiàn)了,只有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下面的人可以攀著繩子爬出井來。

  所以我這個難民的女兒,從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飯,筷子一丟,只要趕快潛回書桌,正襟危坐,擺出讀書的姿態(tài),媽媽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聲機轉(zhuǎn)小聲了。背《古文觀止》很重要,油米柴鹽的事,母親一肩挑。

  自己做了母親,我卻馬上變成一個很能干的人。廚房特別大,所以是個多功能廳。孩子五顏六色的畫,貼滿整面墻,因此廚房也是畫廊。餐桌可以圍坐八個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龍。另外的空間里,我放上一張紅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紅色的矮椅子,任誰踏進來都會覺得,咦,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客廳嗎?

  當(dāng)我打雞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發(fā)粉做蛋糕時,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圍著矮桌上一團新鮮可愛的濕面團,他們要把面團捏成豬牛羊馬各種動物。蛋糕糊倒進模型,模型進入烤箱,拌面盆里留著一圈甜軟黏膩的面糊,孩子們就搶著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繞滿了手指,放進嘴里津津地吸,臉上也一片花糊。

  我變得很會有效率做菜。食譜的書,放在爬著常青藤的窗臺上,長長一排。胡蘿卜蛋糕的那一頁,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層面那幾頁,用得掉了下來。我可以在十分鐘內(nèi),給四個孩子那是兩個兒子加上他們不可分離的死黨端上顏色漂亮而且維他命ABCDE加淀粉質(zhì)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塞進車里,一個送去踢足球,一個帶去上游泳課。中間折到圖書館借一袋兒童繪本,沖到藥房買一只幼兒溫度計,到水店買三大箱果汁,到郵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禮物包裹同時寄出邀請卡然后匆匆趕回足球場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親,原來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鹽一肩挑的母親,在她成為母親之前,也是個躲在書房里的小姐。

  孩子大了,我發(fā)現(xiàn)獨自生活的自己又回頭變成一個不會燒飯做菜的人,而長大了的孩子們卻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歲就自己報名去上烹飪課,跟著大肚子、帶著白色高筒帽的師傅學(xué)做意大利菜。十七歲,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國餐廳的廚房里去打工實習(xí),從削馬鈴薯皮開始,跟著馬賽來的大廚學(xué)做每一種蘸醬。安德烈買各國食譜的書,土耳其、非洲菜、中國菜,都是實驗項目。做菜時,用一只馬表計分。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對兩兄弟而言,是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天下一等大事。

  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個雞蛋多少錢,我說不上來,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點青菜葉子。

  湯面端上桌時,安德烈,吃了兩口,突然說:青菜哪里來的呀?

  我沒說話,他直追,是上星期你買的色拉對不對?

  我點點頭。是的。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說:那已經(jīng)不新鮮了呀,媽媽你為什么還用呢?又是你們這一代人的習(xí)慣,對吧?

  他不吃了。

  過了幾天,安德烈突然說:我們一起去買菜好嗎?

  母子二人到城里頭國際食品最多的超市去買菜。安德烈很仔細地來來回回挑選東西,整整三個小時。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這做媽的站在旁邊看著,不準走開喔。

  他把頂級的澳洲牛排肉展開,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種香料罐,一樣一樣從架上拿下來,一字排開。轉(zhuǎn)了按鈕,烤箱下層開始熱,把盤子放進去,保持溫度。他把馬鈴薯洗干凈,開始煮水,準備做新鮮的馬鈴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時間順序在走好幾個平行的程序,像一個樂團指揮,眼觀八方,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

  電話鈴響。我正要離開廚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擋下來,說: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廚房里看我做菜。

  紅酒杯,礦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湯先上,然后是色拉,里頭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錫紙包著,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點,法國的soufflé。

  是秋天,海風(fēng)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說:好,我學(xué)會了,以后可以做給你吃了。

  兒子睜大了眼睛看著我,認認真真地說: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是要你學(xué)會以后做給你自己吃。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2

  2007年最末一個晚上,18歲的華飛去和朋友午夜狂歡。我坐在旅店的窗邊,泰北冬季的天空潔凈,尤其當(dāng)城市的燈火因貧窮而黯淡,星星就大膽放肆了,一顆一顆堂堂出現(xiàn)。但是星星雖亮,卻極度沉默,下面的街頭人聲鼎沸,樂鼓翻騰。剛從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動的是情緒激越的觀光客,但是暗巷里騎樓下,疲憊的女人正開始收攤,她們赤腳的幼兒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著,早睡著了。

  然后煙火,沖向天空轟然炸開,瞬間的璀璨,極致的炫美,人們?nèi)杠S歡呼。這是跨年之夜?墒,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誕辰,不是神話中某一個偉大的時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個壯烈的發(fā)生,那么,人們慶祝的究竟是什么呢?

  想想看,你用什么東西量時間?

  一只沙漏里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jīng),是一段時間。鐘表的指針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

  有時候,我們用眼睛看得見的“壞”去量時間。一棟每天路過的熟悉的房子,從圍墻的斑駁剝落到門柱的腐蝕傾倒,然后看著它的屋頂一寸寸擴大垮陷,有一天野樹爬藤從屋中昂然竄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時間?

  有時候,我們用非常細微的“動”,去量時間。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漲落、日影的長短,不都是時間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濱,我看每天金星出現(xiàn)在海平線的點,冬天和夏天不同。在臺北的陽明山上,我看夕陽下沉?xí)r碰到觀音山脊的那一剎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你是否也用過別的量法?孩子小時,我在他們臥房的門沿掛上一個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讓他們站在門沿背對著尺,把他們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節(jié)一節(jié)高升,時間也就一節(jié)一節(jié)在走。

  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倆加五個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張大頭照,三十年不曾間斷。三十年中,紅顏夫妻變成老夫老媼,可愛純真的嬰兒變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還有那瘋狂的藝術(shù)家,突然決定寫數(shù)字。醒來一開眼就寫,連續(xù)累積數(shù)字,吃飯、坐車、走路、如廁、洗頭時不斷地寫;搭飛機出國時,在飛機的座位上寫;到醫(yī)院看病打針時,在病床上寫;到教堂做禮拜時,在教堂的長板凳上寫。每分每刻每時寫,每天每月每年寫,數(shù)字愈來愈大,字符串愈來愈長,藝術(shù)家這個人,是的,愈來愈老。

  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時候,杜甫不是在記錄時間嗎?唱“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記錄時間嗎?Rembrandt一年一年畫自畫像,從少年輕狂畫到滿目蒼涼──他不是在記錄時間嗎?

  農(nóng)業(yè)社會的人們認真地過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難道不也是在一個看不見的門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時間的印記?

  所以跨年的狂歡,聚集,倒數(shù),恐怕也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吧?都市里的人,燈火太亮,已經(jīng)不再習(xí)慣看星星的移動和潮汐的漲落,他們只能抓住一個日期,在那一個晚上,用美酒、音樂和煙火,借著人群的吆喝彼此壯膽,在那看不見的門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凌晨四時,整個清邁小城在寧靜的沉睡中,2008年悄悄開始。我們行裝齊整,離開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邊界出發(fā)。五個小時的蜿蜒山道,兩天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氣使人清醒。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時間用什么測量?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3

  這個電郵,是安德烈給我的母親節(jié)禮物吧?

  2009年09月24日1502

  收到安德烈的電郵,有點意外。這家伙,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譬如急需錢,是不會給他母親發(fā)電郵的。不知怎么回事,有這么一大批十幾二十歲左右的人,在他們廣闊的、全球覆蓋的###絡(luò)里——這包括電郵、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機簡訊等等,“母親”是被他們歸入spam(垃圾)或“資源回收筒”那個類別里去的。簡直毫無道理,但是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高科技使你能夠“看見”他,譬如三更半夜時,如果你也在通宵工作,突然“!币宦暎阒浪暇W(wǎng)了。也就是說,天涯海角,像一個雷達屏幕,他現(xiàn)身在一個定點上;蛘哒f,夜航海上,茫茫中突然浮現(xiàn)一粒漁火,分明無比。雖然也可能是萬里之遙,但是那個定點讓你放心——親愛的孩子,他在那里。

  可是高科技也給了他一個逃生門——手指按幾個鍵,他可以把你“隔離”掉,讓那個“!币宦暎僖膊怀霈F(xiàn),那個小小的點,從你的“愛心”雷達網(wǎng)上徹底消失。

  朋友說,送你一個計算機相機,你就可以在計算機上看見兒子了。我說,你開玩笑吧?哪一個兒子愿意在自己計算機上裝一個“監(jiān)視器”,讓母親可以千里追蹤啊?這種東西是給情人,不是給母子的。

  我問安德烈,你為什么都不跟我寫電郵?

  他說媽,因為我很忙。

  我說你很沒良心耶。你小時候我花多少時間跟你混。

  他說理智一點。

  我說為什么不能跟我多點溝通呢?

  他說因為你每次都寫一樣的電郵,講一樣的話。

  我說才沒有。

  他說有,你每次都問一樣的問題,講一樣的話,重復(fù)又重復(fù)。

  我說怎么可能,你亂講!我這么聰明的人,怎么可能?

  打開安德烈的電郵,他沒有一句話,只是傳來一個網(wǎng)址,一則影像——“我很無聊網(wǎng)”,已經(jīng)有四千個點擊,主題是“與母親的典型對話”。作者用漫畫手法,配上語音,速描出一段自己跟媽媽的對話

  我去探望我媽。一起在廚房里混時間,她說“我燒了魚。你愛吃魚吧?”

  我說“媽,我不愛吃魚。”

  她說“你不愛吃魚?”

  我說“媽,我不愛吃魚。”

  她說“是鮪魚呀!

  我說“謝謝啦。我不愛吃魚!

  她說“我加了芹菜。”

  我說“我不愛吃魚!

  她說“可是吃魚很健康!

  我說“我知道,可是我不愛吃魚!

  她說“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魚。”

  我說“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

  她說“長壽的人吃魚比吃雞肉還多!

  我說“是的,媽媽,可是我不愛吃魚!

  她說“我也不是在說,你應(yīng)該每天吃魚魚魚,因為魚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魚可能含汞!

  我說“是的,媽媽,可是我不去煩惱這問題,因為我反正不吃魚!

  她說“很多文明國家的人,都是以魚為主食的!

  我說“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

  她說“那你有沒有去檢查過身體里的含汞量?”

  我說“沒有,媽媽,因為我不吃魚!

  她說“可是汞不只是在魚里頭!

  我說“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魚。”

  她說“真的不吃魚?”

  我說“真的不吃!

  她說“連鮪魚也不吃?”

  我說“對,鮪魚也不吃。”

  她說“那你有沒有試過加了芹菜的鮪魚?”

  我說“沒有!

  她說“沒試過,你怎么知道會不喜歡呢?”

  我說“媽,我真的不喜歡吃魚!

  她說“你就試試看嘛!

  所以……我就吃了,嘗了一點點。之后,她說,“怎么樣,好吃嗎?”

  我說“不喜歡,媽,我真的不愛吃魚。”

  她說“那下次試試鮭魚。你現(xiàn)在不多吃也好,我們反正要去餐廳!

  我說“好,可以走了!

  她說“你不多穿點衣服?”

  我說“外面不冷!

  她說“你加件外套吧!

  我說“外面不冷。”

  她說“考慮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

  我說“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

  她說“我?guī)湍隳靡患俊?/p>

  我說“我剛剛出去過,媽媽,外面真的一點也不冷!

  她說“唉,好吧。等一下就會變冷,你這么堅持,等著瞧吧,待會兒會凍死!

  我們就出發(fā)了。到了餐廳,發(fā)現(xiàn)客滿,要排很長的隊。這時,媽媽就說,“我們還是去那家海鮮館子吧。”

  這個電郵,是安德烈給我的母親節(jié)禮物吧?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4

  我一般不太愿意在畢業(yè)典禮這么隆重的場合上演講。原因之一,今天在座的人都不是為了聽演講而來的;方帽子撥穗才是真正的期盼,所以很容易對演講者心生厭惡。原因之二,大學(xué)畢業(yè)典禮被認為是人生的重大時刻,一個演講要背負這么超負荷的深刻意義,我覺得難以承受。原因之三,場合太嚴肅、太隆重了,我就會想起馬克吐溫遇到這種場合的做法——他會在最莊嚴肅穆的一刻,讓一只臟兮兮的小土狗突然躥上臺來對著演講的人汪汪叫,讓他手足無措。

  但我還是決定來。不怎么嚴肅的理由是,你們將來都是醫(yī)生,當(dāng)我年老的時候,很可能有一天我會落在你們手里,請幫我多翻幾次身。比較嚴肅的理由是,醫(yī)生不只是職業(yè),它是一種志業(yè),跟“人”的關(guān)系密切,很多的人會依靠、依賴你們。所以,我想我應(yīng)該來。

  但是,如果你們期待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如何做一個好醫(yī)生”,你猜錯了。我不會那么笨,跟在座的醫(yī)學(xué)院的杰出教授們?nèi)ケ荣愔v這個題目,我一定輸,我是行外人。

  事實上,你們今天坐在這里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難道僅只是“未來的醫(yī)生”這樣一個單一身份——不可能吧?我想,一定有很多更寬的可能來界定今天坐在這里的你;譬如說,今天是你在經(jīng)濟上依賴別人的最后一天,也是你人生獨立的第一天;蛘哒f,從今天起,你不再被當(dāng)做某個學(xué)校的學(xué)生,某個人的兒女,而是你單獨的自我——成功也是你,失敗也是你,墮落時誰也救不了你;從今天起,不再有別人為你負責(zé)。我們甚至也可以說,今天的你,是一個人,站在制度性學(xué)習(xí)的終點,自主性學(xué)習(xí)的起點?

  我不認為對醫(yī)學(xué)院的畢業(yè)生就非談“如何做一個好醫(yī)生”不可,因為,職業(yè)只是一個人的人生中的一部分,絕不是全部。在你做醫(yī)生的時候,你必定同時還有好幾重身份,這些身份,不見得比你醫(yī)生的身份來得不重要:你是一個國家的公民——你是否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公民?你一定是人家的妻子或丈夫或堅決不婚的情人伙伴——你是否知道如何做一個成熟的負責(zé)的伴侶?你一定還有幾十年的時光是人家的兒女——你是否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兒女?你可能很快成為別人的父親或母親——你又是否知道如何做好父親和母親?更關(guān)鍵的,今天是你的“獨立日”——你是否知道如何做好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人呢?

  因此,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認為,是你們從幼兒園到大學(xué)長達二十多年“制度性”教育的畢業(yè)典禮,同時是“自主性”教育的開學(xué)典禮。

  我今天的題目是,“制度性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

  仰觀宇宙之大

  第一,它教你如何與別人相處,沒有教你如何與自我相處。

  合群,曾經(jīng)是我們從小到大“德育”的核心。個人在群體中如何進退貫穿整個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極其講究的個人修身、慎獨的部分,在現(xiàn)代化的社會里,卻被忽視。

  我們是一個習(xí)慣群聚的社會。在行為舉止上,我們喜歡熱鬧,享受呼朋喚友的快樂。在思想判斷上,我們用“集體公審”或者“拉幫結(jié)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時光的分配上,我們的學(xué)習(xí)表塞滿課程和活動;在空間配置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群體“相濡以沫”。

  獨思的時光,獨處的空間,不在我們的學(xué)程設(shè)計里。

  把這個問題說得最透徹的,我認為是清華大學(xué)校長梅貽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當(dāng)時的大學(xué)課程設(shè)計是有問題的,因為課程以“滿”為目標,不給學(xué)生“獨思”的時光: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yīng)有之地位,非有閑暇不為也?v觀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積,橫索人我關(guān)系之復(fù)雜,社會問題之繁變,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擷取而有所發(fā)明,對復(fù)雜繁變者宜如何應(yīng)對而知所排解,非有閑暇不為也;人生莫非學(xué)問也,能自作觀察、欣賞、沉思、體會者,斯得之。

  在你們七年醫(yī)學(xué)院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各位想必學(xué)到了各種技術(shù),但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一人之生應(yīng)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學(xué)是否教了你?“綜觀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積,橫索人我關(guān)系之復(fù)雜,社會問題之繁變”,在你的解剖學(xué)、病理學(xué)、臨床課程里,是否有一點點入門?在整整七年的培養(yǎng)中,請問百分之幾的時光,是讓你用在“觀察、欣賞、沉思、體會”之中?

  再請問,一個不懂得“觀察、欣賞、沉思、體會”的人,可不可能是一個好的醫(yī)生?或者說,一個沒有能力“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對自我的“存在”狀態(tài)有所思索的人,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yī)生?

  大學(xué)課程不容許學(xué)生有時光做個人修身的“獨思”,它同時不允許學(xué)生有獨處的空間。四年或七年大學(xué)生涯,大半在喧嘩而流動的群聚中度過,難有空間自我對自我檢討、探索、深思。對此,梅貽琦感嘆極深:

  人生不能離群,而自修不能無獨……至情緒之制裁,意志之磨勵,則固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勵,示鑒戒而已。自“慎獨”之教亡,而學(xué)子乃無復(fù)有“獨”之機會,亦無復(fù)作“獨”之企求;無復(fù)知人我之間精神上與實際上應(yīng)有之充分之距離,適當(dāng)之分寸……乃至于學(xué)問見識一端,亦但知從眾而不知從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張,力排眾議。晚近學(xué)術(shù)界中,每多隨波逐浪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輩。

  “慎獨”,其實就是在孤獨、沉淀的內(nèi)在宇宙里審視自我在環(huán)境中的處境,剖析人我之間的關(guān)系,判別是非對錯的細微分野。“慎獨”是修煉,使人在群體的沉溺和喧鬧中保持清醒。這,大學(xué)教了你嗎?“情緒之制裁,意志之磨勵”,在不在大學(xué)的課程里?

  “只知從眾而不知從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間精神與實踐上應(yīng)有之充分之距離”的人,請告訴我,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yī)生?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是紐約市立大學(xué)今年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人。他送給畢業(yè)生的“金玉良言”是:“成功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要比別人打拼。如果你比辦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請過一天病假——你就一定會成功!”

  他舉自我的父親作為典范:“我父親就是這樣,他從早干到晚,一周七天,一輩子從不休息,干到最后一刻,然后跑到醫(yī)院掛號,就地死亡!

  我看了報紙對這段“金玉良言”的報道,不太敢置信,心想,會不會這位老兄意在反諷,卻被居心不良的媒體拿來做文章?于是我找出他演講的現(xiàn)場錄象,從頭看到尾,發(fā)現(xiàn)他真是這么說的,老天,而且極其嚴肅。

  我想,如果你是以紐約市長這種哲學(xué)來培養(yǎng)自我的,我會很恐懼有一天落在你的手里。醫(yī)生被稱為醫(yī)“生”而不被稱為醫(yī)“死”,是因為,他必須對“生”要有所理解。

  比夜還黑的內(nèi)心

  第二,制度性教育教了你如何認識“實”,但沒教你如何認識“空”。

  我不知道在你們醫(yī)學(xué)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學(xué)的培養(yǎng)?你們?nèi)荚趽u頭,表示沒有。我認為,文學(xué)應(yīng)該是醫(yī)學(xué)院的大一必修課程;文學(xué),應(yīng)該是所有以“人”為第一對象的學(xué)科的必修基礎(chǔ)學(xué)之一。因為文學(xué)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認識“人”。

  讀過加繆的小說《瘟疫》的,請舉手……七十人中只有四個,比例很低。2003年,我因為“非典”爆發(fā)而重讀這本小說。小說從一個醫(yī)生的角度描寫一個城市由于爆發(fā)瘟疫而封城的整個過程。瘟疫傳出時,鎖不鎖城,有太多的重大決定要作。是什么樣的訓(xùn)練,使一個衛(wèi)生官員作出正確的決定?醫(yī)學(xué)技術(shù)絕不是惟一的因素。是什么樣的人格,使一個醫(yī)生可以走卻決定留下,不惜犧牲?是什么樣的素養(yǎng),使一個醫(yī)生知道如何面對巨大的痛苦,認識人性的虛偽,卻又能夠維持自我對人的熱誠和信仰,同時保持專業(yè)的冷靜?

  加繆透過文學(xué)所能夠告訴你的,不可能寫在公共衛(wèi)生學(xué)的教科書里。醫(yī)學(xué)的教科書可以教你如何辨別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繆的文學(xué)教你辨別背叛和犧牲的意義、存在和救贖的本質(zhì)。

  多少人讀過卡夫卡的《蛻變》?對不起,我覺得《蛻變》,也應(yīng)該是醫(yī)學(xué)院學(xué)生的大一必讀。你的醫(yī)學(xué)課本會告訴你如何對一個重度憂郁癥患者開藥,但是,卡夫卡給你看的,是這個憂郁病患比海還要深、比夜還要黑的內(nèi)心深沉之處——醫(yī)學(xué)的任何儀器都測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學(xué)的χ光照給你看,心靈的創(chuàng)傷纖毫畢露。

  是的,文學(xué),是心靈的χ光。它照得到“空”。

  將來的.醫(yī)生,請問你具備嗎?

  分手也是緣分

  今天在座的,我發(fā)現(xiàn),父母、祖父母的人數(shù)超過畢業(yè)生。我愿意對為人父母的說幾句話。恭喜你們!我?guī)缀蹩匆姰?dāng)年的我自我,坐在畢業(yè)生的位子上,也看見我的父母,坐在你們的位子上。

  我那么清楚地記得,七歲的孩子上小學(xué)的第一天,我牽著他的手走到學(xué)校;然后,看著他背著花花綠綠布滿恐龍的書包,消失在教室門口。他不停不停地回頭看我,我也萬分不舍地癡癡看著他。我也記得十六歲那年,他到美國做交換學(xué)生,我送他到機場;看著他背著年輕人的背包,消失在入關(guān)口,我站在后面,一直在等他回頭看我一眼,但是,他頭也不回,一次都沒有。

  于是我逐漸逐漸認識到,原來父女母子一場的緣分,就是注定了你此生要不斷地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今天,是你們的孩子、孫子的“獨立日”,其實,你們自我新的一課也從今天開始:學(xué)習(xí)放手,讓他跌倒而不去伸手扶他,我從自我的經(jīng)驗知道,那是多么多么難受的一堂課。

  但是很快的,這些畢業(yè)生也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從今天開始,也在看著他們的父母、祖父母的背影,漸行漸遠,離他們而去。

  在這個意義上,畢業(yè),確實是人生多么重大的時刻。它,對不同世代的人,都是一個快樂奔向前程的時刻,也是一個跟纏綿的記憶、跟溫馨的歷史分手的時刻。所以對在場的每一個人而言,盡管不同世代,今天都是一種畢業(yè),一種開始。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種心靈的χ光,給自我一種透視人生的智慧,但是心靈的χ光執(zhí)照,取得何其不易。只不過,一旦取得,你就是一個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醫(yī)生了。

  祝福你們!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5

  2007年最末一個晚上,十八歲的華飛去和朋友狂歡。我坐在旅店的窗邊,泰國北部冬季的天空潔凈,尤其當(dāng)城市的燈火因貧窮而黯淡,星星就大膽放肆了,一顆一顆堂堂出現(xiàn)。但是星星雖亮,卻極度沉沒,下面的街頭人生鼎沸,樂鼓翻騰。剛從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動的是情緒激越的觀光客,但是暗巷里的騎樓下,疲憊的女人正開始收攤,她們赤腳的幼兒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著,早睡著了。

  然后煙花沖向天空轟然炸開,瞬間的璀璨,極致的炫美,人們歡呼雀躍。這是跨年之夜?墒,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誕辰,不是神話中某一個偉大的時刻,不是民族史上某一個壯烈的場面,那么,人們慶祝的究竟是什么呢?

  想想看,你用什么東西量時間?

  一個沙漏里的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jīng)鍪且欢螘r間;鐘表的指針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

  有時候,我們用眼睛看得見的“壞”去量時間。一棟每天路過的熟悉的房子,從圍墻到班駁剝落的門拄的腐蝕傾倒,然后看著它的房頂裂縫一寸寸擴大直至垮陷,有一天野樹爬藤從屋中昂然竄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時間?

  有時候,我們用非常細微的“動”去量時間。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漲落,日影的長短,不都是時間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濱,我看每天金星出現(xiàn)在海平線的點,冬天和夏天不同;在臺北的陽明山上,我看夕陽下沉?xí)r碰到觀音山脊的那一剎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你是否也用過別的量法?孩子小時,我在他們臥房的門沿掛上一個1.5米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讓他們站在門沿背對著尺,把他們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節(jié)一節(jié)升高,時間也一節(jié)一節(jié)在走。

  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倆加五個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人拍一張大頭照,三十年不曾間斷。三十年中,紅顏夫妻變成老夫老妻,可愛純真的嬰兒變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還有那瘋狂的藝術(shù)家,突然決定寫數(shù)字。醒來一睜眼就寫,吃飯,坐車,走路,如廁,洗頭時不斷地寫;搭飛機出國時,在飛機的座位上寫;到醫(yī)院看病打針時,在病床上寫;到教堂做禮拜時,在教堂的長板凳上寫。每分每刻每時寫,每天每月每年寫,數(shù)字越寫越大,字符串越來越長,藝術(shù)家這個人,是的,越來越老。

  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時候,杜甫不是還記錄時間嗎?唱“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記錄時間嗎?倫勃朗一年一年畫自畫像,從年少輕狂畫到滿目蒼涼—他不是在記錄時間嗎?

  農(nóng)業(yè)社會的人在認真地過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難道不也是在一個看不見的門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時間的印記?

  所以跨年的狂歡,聚焦,倒數(shù),恐怕也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吧?都市里的人,燈火太亮,已經(jīng)不再習(xí)慣看星星的移動和潮汐的漲落,他們只能抓住一個日期,在那一個晚上,用美酒,音樂和煙花,借著人群的吆喝彼此壯膽,在那看不見的門沿量尺上,刻下一刀。

  凌晨4時,整個清邁小城在寧靜的沉睡中,2008年悄悄開始。我們行裝齊整,離開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國邊界出發(fā)。五個小時的蜿蜒山道,兩天的慢船河路,寒冷的空氣使人清醒。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時間用什么衡量?

  賞析:

  時間是最公平的,我們在慶祝大年夜的同時,也是在慶祝時間的流逝,因為大年夜過去了,舊的一年就完全過去了,新的一年就來臨了,每個人都長了一歲。記錄時間,測量時間,其實就是在記住現(xiàn)在回憶過去,回憶過去的美好的生活,回憶過去的苦難的歲月,回憶我們成長的足跡。時間在源源不斷的流逝,是無止境的,然后,我們的人生卻是有止境的,我們的人生,在時間的流逝過程中,過的是否有意義,我們的人生過的是否快樂。

  我們要記錄時間,測量時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好時間,哪怕是點點滴滴的時間。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6

  三個兄弟,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這回放下了所有手邊的事情,在清明節(jié)帶媽媽回鄉(xiāng);疖囌敬髲d里,人潮涌動。就在這川流不息的滾滾紅塵里,媽媽突然停住了腳。

  她皺著眉頭說:“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來就一路牽著她的手,這時不得不停下來,說:“這是香港。我們要去搭火車!

  媽媽露出惶惑的神情,說:“我不認得這里,我要回家。”

  身為醫(yī)生的弟弟本來像個主治醫(yī)師一樣,背著兩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沒穿白袍,這時一大步跨上前對媽媽說:“這就是帶你回家的路,沒有錯?熳甙,不然你回不了家了!闭f話時,臉上不帶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緒或情感,口氣卻習(xí)慣性地帶著權(quán)威。三十年的職業(yè)訓(xùn)練使他在父親臨終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媽媽也不看他,眼睛盯著磨石地面,半妥協(xié)、半威脅地回答:“好,那就馬上帶我回家!彼_步走了。從后面看她,身軀那樣瘦弱,背有點兒駝,手被兩個兒子兩邊牽著,她的步履細碎,一小步接著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鄉(xiāng)下散步的時候,看見她踩著碎步戚戚低頭走路,我說:“媽,不要像老鼠一樣走路,來,馬路很平,我牽你的手,不會跌倒的。試試看把腳步打開,你看——”我把腳伸向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勢,“你看,腳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腳大跨出去,但是沒走幾步,又戚戚低頭走起碎步來。

  從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嗎?從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嗎?弟弟在電話里解釋:“腦的萎縮,或者用藥,都會造成對空間的不確定感!

  散步散到太陽落到了大武山后頭,粉紅色的云霞霎時噴涌上天,在油畫似的黃昏光彩里,我們回到她的臥房。她在臥房里四處張望,倉皇地說:“這,是什么地方?”我指著墻上一整排學(xué)士照、博士照,說:“都是你兒女的照片,那當(dāng)然是你家嘍。”

  她走近墻邊,抬頭看照片,從左到右一張一張看過去。半晌,回過頭來看著我,眼里說不出是悲傷還是空洞。

  還沒開燈,她就立在那白墻邊,像一個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說:“……不認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過渺茫從窗簾的縫里射進來,剛好映出了她灰白的頭發(fā)。

  火車開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沒打招呼就按下了電影膠卷“快速倒帶”鍵,不知是快速倒往過去還是快速轉(zhuǎn)向未來,只見它一幕一幕從眼前飛快逝去。

  因為是晚班車,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頭假寐,陷入沉靜,讓火車往前行駛的轟隆巨響決定了一切。媽媽手抓著前座的椅背,顫巍巍地站了起來。她看看前方,一縱列座位伸向模糊的遠處。她轉(zhuǎn)過身來看往后方,列車的門緊緊關(guān)著,看不見門后頭的深淺。她看向車廂兩側(cè)窗外,布簾都已拉上,只有動蕩不安的光,忽明忽滅、時強時弱,隨著火車奔馳的速度像閃電一樣射進來。她緊緊抓著椅背,維持身體的平衡,然后,她開始往前走。我緊跟著亦步亦趨,一只手搭著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卻見她用力地撥開我的手,轉(zhuǎn)身說:“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里蓄滿了淚光,聲音凄惻。

  我把她抱進懷里,把她的頭按在我胸口,緊緊地擁抱她,也許我身體的暖度可以讓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邊說:“這班火車就是要帶你回家的,只是還沒到,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過來,我們默默對望。是的,我們都知道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政編碼、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段時光的籠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里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后捂著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專送,拿印章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7

  當(dāng)場被讀者問倒的情況不多,但是不久前,一個問題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問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這不是小學(xué)二年級的題目嗎?和“我的志愿”、“我的母親”、“我的暑假”同一年級,怎么會拿到這里來問一個自認為對“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早有體會的人?

  問者的態(tài)度誠誠懇懇的,我也只能語焉不祥蒙混過去。這么難的題啊。

  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趕車時,有人催你喝熱騰騰的豆?jié){。天若下雨,他堅持你要帶傘。燙的便當(dāng)塞在書包里,書包拎在肩上,貼身還熱。周末上街時,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擠在一輛機車上招搖過市。放學(xué)回來時,距離門外幾尺就聽見鍋鏟輕快的聲音,飯菜香一陣一陣。晚了,一頂在蚊帳,四張榻榻米,燈一黑,就是黑甜時間,兄弟姊妹的笑鬧踢打和被褥的松軟裹在帳內(nèi),帳外不時有大人的咳嗽聲,走動聲,竊竊私語聲。朦朧的時候,窗外絲緞般的梔子花香,就幽幽飄進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帳里帳外都是一個溫暖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這個家,會怎么樣呢?

  人,一個一個走掉,通常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歲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頭的燈光特別燦亮,人聲特別喧嘩,進出雜踏數(shù)日,然后又歸于沉寂。留在里面沒走的人,體態(tài)漸孱弱,步履漸蹣跚,屋內(nèi)愈來愈靜,聽得見墻上時鐘滴答的聲音。梔子花還開著,只是在黃昏的陽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覺得凄清。然后其中一個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個,從暗暗的窗簾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見,有一天,來了一輛車,是來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鎖了門,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輪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張白布蓋著,被抬出去。

  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經(jīng)是異國大學(xué)小城里一間簡單的公寓,和其他一兩家共一個廚房。窗外飄著陌生的冷雪,可是臥房里伴侶的手溫暖無比。后來是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城市,跟著一個又一個新的工作,一個又一個重新來過的家。幾件重要的家俱總在在運輸?shù)穆飞,其他就在每一個新的城市里一點一點添加或丟棄。墻上,不敢掛什么真正和記憶終生渝的東西,因為墻,是暫時的。在暫時里,只有假設(shè)改天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兩個人剛好暫時落腳的地方。

  可是這個家,會怎么樣呢?

  很多,沒多久就散了,因為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著變質(zhì)。渴望安定時,很多人進入一個家,渴望自由時,很多人逃離一個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許會遇見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尋找自由的人也許會愛上的是一個尋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開始終身流浪。

  很多,一會就有了兒女。一有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jié){放上餐桌,一定要親眼看著他喝下去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總不愿拿傘,因為拿傘有損形像,于是你苦口婆心幾近哀求地請他帶傘。他已經(jīng)走出門,你又趕上去把滾燙的便當(dāng)塞進他書包里。周末,你騎機車去市場,把兩個女兒貼在身后,一個小的夾在前面兩腳之間,雖然擠,但是女兒的體溫和迎風(fēng)的笑聲甜蜜可愛。從上午就開始盤算晚餐的食譜,黃昏時,你一邊炒菜一邊聽著門外的聲音,期待一個一個孩子回到自己身邊。晚上,你把滾熱的牛奶擱在書桌上,孩子從作業(yè)堆里抬頭看你一眼,不說話,只是笑一下你覺得,好像突然聞到梔子花幽幽的香氣。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這個家,會怎樣呢?

  你告訴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訴你,什么是永恒。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8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才子當(dāng)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guān),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當(dāng)他垂垂老時,他可以回鄉(xiāng)了,山河仍在,春天依舊,只是父母的墳,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蓋,無法跪拜。鄉(xiāng)里,已無故人。

  我們拼命地學(xué)習(xí)如何成功沖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么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么清洗傷口,怎么包扎;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么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載下時,怎么治療內(nèi)心淌血的創(chuàng)痛,怎么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候,怎么收拾?

  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我的前半生是個王子,后半生是個乞丐,但是王子和乞丐像一條河的上游和下游,其實一直同時存在,只是當(dāng)下不知道而已。

  我路過一場草地的婚禮。白色的帳篷一簇一簇搭在綠色的草坪上,海風(fēng)習(xí)習(xí),明月當(dāng)空,鳳凰木的細葉在夜空里飄落,像落花微微。幾百個賓客坐在月光里,樂隊正吹著歡娛的小喇叭。一盞小燈下,豎著一張照片——新郎和新娘相擁而立的小照片。好靜。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9

  “阿婆,我要這一束!”

  黑衫黑褲的老婦人把我要的二十幾枝桃紅色的玫瑰從桶里取出,交給小孫兒,轉(zhuǎn)身去找錢。

  小孫兒大概只有五歲,清亮的眼睛,透紅的臉頰,咧嘴笑著,露出幾顆稀疏的牙齒。他很謹慎,很歡喜地接過花束,抽出一根草繩綁花;ㄖμ,他的手太小,草繩又太長,小小的人兒又偏偏想打個蝴蝶結(jié),手指繞來繞去,這個結(jié)還是打不起來。

  “死嬰那,這么憨慢!卡緊,郎客在等哪!”老祖母粗聲罵起來,還推了他一把。

  “沒要緊,阿婆,阮時干真多,讓伊慢慢來!

  安撫了老祖母,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jié):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這窄巷里這件零亂的花鋪。

  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埃塞俄比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作者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王愛蓮,補習(xí)費呢?”

  林老師眼光冷冷的。王愛蓮坐在最后一排,她永遠坐在最后一排,雖然她個子也矮。六十個學(xué)生凍凍地縮在木椅上,沒有人回頭,但是不回頭,我也能想象王愛蓮的樣子:蓬亂的頭發(fā)一團一團的,好像從來沒洗過。穿著骯臟破爛的制服,別人都添毛衣的時候,她還是那一身單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遠是藍紫色的,握筆的手有一條一條筋暴出來。

  “沒有補習(xí)費,還敢來上學(xué)?”

  林老師從來不發(fā)脾氣,他只是冷冷地看著你。

  “上來!”

  王愛蓮抽著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剛好站在我面前:今天,她連襪子都沒穿。光光的腳架在硬邦邦的塑膠鞋里。我穿了兩雙毛襪。

  “解黑板上第三題!”

  林老師手里有很長很長的藤條,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王愛蓮拿起一支粉筆,握不住,粉筆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塊。她又拾起一支,勉強在黑板邊緣畫了幾下。

  “過來!”

  老師撫弄著手里的藤條。全班都停止了呼吸,等著要發(fā)生的事。藤條一鞭一鞭地抽下來,打在她頭上、頸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來。王愛蓮兩首捂著臉,縮著頭,不敢躲避,不敢出聲;我們只聽見藤條揚上空中抖俏響亮的“簌簌”聲。然后鮮血順著她糾結(jié)的發(fā)絲稠稠地爬下她的臉,染著她的手指,沾了她本來就骯臟的土黃色制服。林老師忘了,她的頭,一年四季都長瘡。一道一道鮮紅的血交叉過她手背上紫色的筋路,纏在頭發(fā)里的血很快就凝結(jié)了,把發(fā)絲黏成團塊。

  第二天是個雨天。我背個大書包,跟母親揮了揮手,卻沒有到學(xué)校。我逛到小河邊去看魚。然后到戲院去看五顏六色的海報,發(fā)覺每部電影都是由一個叫“領(lǐng)銜”的明星主演,卻不知她是誰。然后到鐵軌去看運煤的火車,踩鐵軌玩平衡的游戲。

  并不是王愛蓮的血嚇壞了我,而是,怎么說,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發(fā)生”:隔壁班的老師大喊一聲“督學(xué)來了”,我們要眼明手快地把參考書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來;前頭林老師換上輕松的表情說:“我們今天要講一個音樂家的故事!钡榷綄W(xué)走了,又把厚厚的參考書從裙下?lián)瞥鰜恚鳌半u兔同籠”。

  要不然,就是張小云沒有交作業(yè);老師要她站到男生那一排去,面對全班,把裙子搞搞地撩起來。要不然,就是李明華上課看窗外,老師要他在教室后罰站,兩腿彎曲,兩手頂著一盆水,站半個小時。要不然,就是張炳得了個“丙下”。老師把一個寫著“我是懶惰蟲”的大木牌掛在他胸前,要他在下課時跑步繞校園一周。

  我每天背著書包,跟母親回收道別,在街上、在雨里游蕩了整整一個月,記熟了七賢三路上每一個酒吧的名字,頂好、黑貓、風(fēng)流寡婦、OK……

  被哥哥抓到、被母親毒打一頓,再回到林老師面前時,我發(fā)覺,頭上長瘡的王愛蓮也失蹤好幾個星期。我回去了,她卻沒有。

  王愛蓮帶著三個弟妹,到了愛河邊,跳了下去。大家都說愛河的水很臟。

  那一年,我們十一歲。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這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醫(yī)院里,醫(yī)生正在響亮的哭聲中剪斷血淋淋的臍帶;鞭炮的煙火中,年輕男女正在做永遠的承諾;后山的相思林里,墳堆上的雜草在雨潤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往上抽長……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把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你慢慢來。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 篇10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后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

  曾經(jīng)相信過愛國,后來知道“國”的定義有問題,通常那循循善誘要你愛國的人所定義的“國”,不一定可愛,不一定值得愛,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經(jīng)相信過歷史,后來知道,原來歷史的一半是編造。前朝史永遠是后朝人在寫,后朝人永遠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來否定他,但是負負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積漸進的扭曲變形移位,使真相永遠掩蓋,無法復(fù)原。說“不容青史盡成灰”,表達的正是,不錯,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勝利的。

  曾經(jīng)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后來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純樸的農(nóng)民工人、深沉的知識分子、自信的政治領(lǐng)袖、替天行道的王師,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蠻,而且野蠻和文明之間,竟然只有極其細微、隨時可以被抹掉的一線之隔。

  曾經(jīng)相信過正義,后來知道,原來同時完全可以存在兩種正義,而且彼此抵觸,冰火不容。選擇其中之一,正義同時就意味著不正義。而且,你絕對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機熱烈主張某一個特定的正義,其中隱藏著深不可測的不正義。

  曾經(jīng)相信過理想主義者,后來知道,理想主義者往往經(jīng)不起權(quán)力的測試:一掌有權(quán)力,他或者變成當(dāng)初自己誓死反對的“邪惡”,或者,他在現(xiàn)實的場域里不堪一擊,一下就被弄權(quán)者拉下馬來,完全沒有機會去實現(xiàn)他的理想。理想主義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權(quán)力腐化;理想主義者要有能力,才能將理想轉(zhuǎn)化為實踐。可是理想主義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幾希。

  曾經(jīng)相信過愛情,后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zhuǎn)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zhuǎn)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

  曾經(jīng)相信過?菔癄作為永恒不滅的表征,后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龍應(yīng)臺散文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菔癄的永恒,原來不存在。

  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譬如國也許不可愛,但是土地和人可以愛。譬如史也許不能信,但是對于真相的追求可以無止盡。譬如文明也許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yè),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里發(fā)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譬如?菔癄的永恒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里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那么,有沒有什么,是我二十歲前不相信的,現(xiàn)在卻信了呢?

  有的,不過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談。曾經(jīng)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xiàn)在相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色即是空”,現(xiàn)在相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xiàn)在有點信了。曾經(jīng)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xiàn)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guān)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后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zhí)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龍應(yīng)臺短篇精美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短篇散文 龍應(yīng)臺08-28

龍應(yīng)臺短篇散文11-05

短篇精美散文精選12-07

短篇精美散文12-01

精美短篇散文08-29

林清玄短篇精美散文08-23

英語精美短篇散文12-08

汪曾祺短篇精美散文11-03

短篇精美散文三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