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書的品鑒散文
看書、讀書、品書,是有點差別的吧。就像旅游。“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回家啥都不知道!”這是一種旅游,報到式的。這是目前大多數(shù)國人旅游的狀況。假期集中在那幾天,旅游便是大聚會。高速公路免單,成了停車場。想要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游玩,難啊。不在假期,又怎么可以旅游?那就看書。
看書是不錯的精神生活。不管是家長里短的小說傳說,還是小資的輕談,所謂的心靈雞湯,以及一些新出來的“偽書”,都有自己的東西。古人說的“開卷有益”,就是這道理。不過,旅游的時候,還能看到一本好書。或者,看完一本好書后去旅游,選擇陽光不甚強烈的清晨,大量游客還沒有到達的時候。這要求很高。既要有介紹的專門書籍,還要熟悉已有的旅游景點,非本地的不可。
這不,我面前的這本書,是因緣湊巧得到的。書的作者,揚州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這是第三版,前兩版很火熱。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揚州園林品鑒錄》,一本不同于風光景點介紹和純粹的賞鑒的書。在介紹之余,還有歷史,還有掌故,還有作者自己的體驗。
因為作者本身的工作經(jīng)歷,注定了這一本書的與眾不同。全書如果不算附錄,共分為四部分。為揚州園林“鑒賞”、“史話”、“實錄”、和“載述”。相比之下,我最喜歡的是鑒賞。不同于以前所見的欣賞,這鑒賞中,包含了作者深刻的理解和幾十年的積累。就說何園的水心亭,歷來看到的介紹,都是說為了水上聽音。關于這方面的例子,好像也有很多。而且不只是在揚州。國內的北京等地,頤和園恭王府都有實例。
西式建筑的何園,為了女眷們聽戲,除了形形式式的風格相異的花窗,就是這個水上的方亭。電視劇《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歌舞,好像就是在這兒拍攝的。水面的回音,是最早的.音箱。但是,在“品鑒”這本書里,作者告訴我們,基本上沒有這個意思。方形造型的亭子,建造在水面上,是仿造傳說中的“方壺”!昂雎労I嫌邢缮剑皆谔摕o縹緲間。”傳說中的三山便是“方壺”、“瀛洲”和“蓬萊”。以往到何園,水心亭通常只有短短一瞥,或者有點遺憾,沒有輕音麗曲,在水面上珠圓玉潤地彈奏。
看了“品鑒錄”,知道了有關方壺的說法。我可著勁兒想,揚州還有沒有同樣的實例?忽然想起荷花池的翰染硯池,那一座通過九曲欄桿橋到達的水中央建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眰髡f中的“三山”,只存在于傳說之中,有誰見過真面目?就像美麗的女子,只能在那“遙遠的地方”,傾國傾城都不過是傳說,生活中又有誰見過?在自己家的園子里來一個神仙居住地,符合這座園子中西兼顧的特點。
我將這本書的“寄嘯山莊”篇看了又看,又跑到“寄嘯山莊”的園子去了一次又一次。按圖索驥式的旅游,少了點趣味,多了點探索,這是我的旅游經(jīng)歷中很少出現(xiàn)的一幕。但是,因為有了“品鑒錄”,在揚州游玩的興致有了大大的改變。每一景,每一情,都會用書中的描寫來對照,按照他的描寫來和體驗來感覺和體會。從來沒有一本書讓我這樣膠柱鼓瑟地玩,又是心甘情愿地這樣玩。
何園只是開頭。瘦西湖的復制,又一次。這段時間,也就這倆園子好玩。揚州的“老三篇”瘦大個,雖說各有千秋,到了品鑒錄中,步步都是故事,字字都有典故,玩起來豈不更加有道道?如同揚州的園林一樣,每一次游玩都有新發(fā)現(xiàn)。朱老先生的“品鑒錄”,每一次翻看,都有新收獲。這便是品鑒的美了。
【關于書的品鑒散文】相關文章:
《答謝中書書》作品鑒賞11-17
品鑒紅酒的專業(yè)方法03-12
《觀滄!吩姼杵疯b11-22
韋應物作品鑒賞10-18
魯迅《秋夜》品鑒的雜文隨筆07-15
品鑒會歡迎詞04-18
觀滄海作品鑒賞11-02
屈原《離騷》作品鑒賞11-19
李白的《贈汪倫》作品鑒賞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