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親敬老的故事 推薦度:
- 孝親敬老的故事 推薦度:
- 孝親敬老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孝親敬老的故事(精選)
孝親敬老的故事1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之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孝親敬老的故事2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贈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后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愿隨他到他鄉(xiāng)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后,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xiāng)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么這個兒子不能扔下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guī)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蛘邇鹤雍捅炯易宓钠渌艘(guī)勸。父母不愿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yǎng)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并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孝親敬老的故事3
馮玉祥買肉孝父
馮玉祥將軍不僅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lǐng),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
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jīng)常發(fā)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shè)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饑?啥碌男∮裣榭吹郊依锶兆永щy,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于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我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齊,到一切的.一切,無限的無限。
孝親敬老的故事4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與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yīng)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fēng),這是我們新時代學(xué)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是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孝親敬老的故事5
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孝親敬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記得那一次,我和媽媽到菜市場買東西,因為是假日,買菜的人山人海,賣菜的吆喝聲不斷。突然,“哎呦”一聲,原來是一位老爺爺被人撞倒在地上,那個人還蠻不講理地罵老爺爺走路不長眼睛。我連忙撥開人群,沖上前,把老爺爺輕輕地扶起來,老爺爺微笑地說:“小姑娘,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我開心地回答:“不用謝,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周圍的人都向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我雖然心里有些害怕,但還是去找那個把老爺爺撞倒在地的大哥哥評理,我怒氣沖沖地說:“大哥哥,你都已經(jīng)成年了,你連尊老敬老都不知道嗎?明明是你不對,把老爺爺撞倒在地,你還有臉罵別人,我看是你沒長眼睛吧。”大家都聽到了,那位大哥哥臉紅了,就對我和老爺爺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老爺爺開心地笑了。
這件事雖然過去很久了,但它仍然在我的記憶中徘徊。
同學(xué)們!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長河中一滴閃亮的珍珠;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大花園中一朵鮮艷的奇葩;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星空下的一顆耀眼的星星。它歷經(jīng)滄桑,經(jīng)久不衰,愈是歷史久遠,愈是魅力無窮!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的故事6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擔心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孝親敬老的故事7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即帝后,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孝親敬老的故事8
閔子騫(前536年—前487年),名損,字子騫,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
子騫從小就死了生母,父親娶了后妻,成為他的繼母。子騫年紀雖小,卻孝順父母。平時吃飯,他總是恭敬地把好飯菜端到父母面前,吃完飯后,他又搶著收拾桌子,洗刷碗筷。后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弟弟,子騫的日子從此便不好過了。他像奴仆一樣被使來喚去,白天要帶弟弟玩耍,晚上要哄弟弟睡覺。繼母稍不順心,就又打又罵。
孝親敬老的.故事9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與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的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孝親敬老的`故事10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屢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十分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能,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尊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孝親敬老的故事11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chǎn)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nèi)裟芮巴〞鎏硇┰S慰藉。為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思準,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fēng)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饑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后,他們終于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后,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后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孝親敬老的故事12
一老太太三個女兒都出嫁了。老大老二家都開廠子,相當有錢,老三是個教書的,生活較差。老太輪流地在三家生活,老大老二家不用說吃的用的都是很好的,只是有幾次老太無意中發(fā)現(xiàn)老大家把又大又好的'水果留出來自己和孩子吃,只給老太吃有蟲咬的,或有傷疤的;老二家常常一家子去吃館子,回來把剩菜帶回來給老太太吃,老太太苦日子過貫了舍不得扔?xùn)|西,往往上次拿來的還沒吃完,下次又拿來了,這樣在老二家都是吃剩飯菜。
到了老三家,老三一年到也舍不得去下館子,這一次來了個同學(xué),家里又沒有一樣菜了。本來他家里準備的菜就很少,兩口子一商量決定下回館子,三女兒用自行車帶著孩子,三女婿用自行車帶著老太太和同學(xué)起來到一家小飯店。三女婿和同學(xué)恭恭敬敬請老太太坐在中間,老太太很少在外邊吃飯,這陣仗還不太習(xí)慣,更讓她不習(xí)慣的是,每上一個菜女婿都是先夾給岳母然后在和同學(xué)孩子一起吃。
時間長了,老太太就只住在三女兒家,很到那兩個這住了,過年了兩個女兒和女婿都開著好車帶著禮物來請老太太,可是老太太偏偏只愿意擠在三女兒家。老大和二家都說老太太偏心。
孝親敬老的故事13
春秋時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時候家里非常窮,他侍奉父母卻是極盡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盡所能讓父母吃好穿好,而自己往往只隨便吃些粗糧。有一次,家里沒有糧食吃了,卞州的糧價卻一路飛漲,家里僅剩的那些錢已無法維持下去。子路聽說百里之外的`某地糧價較低,便不分晝夜地親自趕往那里買了米,扛著回家?粗改赣帜艹陨舷銍妵姷拿罪垼睦飿纷唐澋。
兩位老人過世后,子路游學(xué)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隨從的車子都有上百輛,座位上的墊子鋪得特別厚,每次宴飲都是豐盛的佳肴,在當時聲勢極為煊赫。子路卻一點也不高興,面對著自己擁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傷,嘆息著對人說:“我現(xiàn)在雖然高貴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雖然我還想吃粗糧,還想像當年一樣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這一切都沒有機會了。”
孝親敬老的故事14
方觀承千里探親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chǎn)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過活,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盡力勸阻。方觀承那么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假設(shè)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為給二老一點撫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困難,也在所不辭。長老思準,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fēng)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饑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后,他們最終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后,祖父、父親心中為自我有這樣的孝順后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孝親敬老的故事15
從前有個家庭,只有一個老母親和一個兒子過活。母親做飯兒子種田,母親把全部精神都用在疼兒子上,做好飯等兒子來吃,一邊給兒子擦汗一邊給兒子端飯,中午把做好的飯送到地頭,晚上幫兒子洗腳,老母親把一切都奉獻給了兒子,可是兒子并不滿意,老是覺得母親做的不好,時常打罵母親。母親有時候心里也有氣,可就是舍不得罵兒子。
有一次他耕田到地頭休息時,看到地頭一烏鴉窩不只什么原因落到地上,那老烏鴉和小烏鴉他都認識,可不知為什么那老烏鴉行動困難,小烏鴉正銜著一只蟲子送老烏鴉的嘴邊,不知道為什么那老烏鴉沒有接住蟲子掉到地上,小烏鴉趕忙銜起來再送到老烏鴉的嘴邊。這一幕布讓這個兒子心驚了,想起母親的好,再想想自己對母親的不好,真是蟲獸不如。
從此番然醒悟,決心做個孝子。當他回到家把熱水瑞到母親前并把母親的'雙腳放進水盆的時候,母親淚水流下來了,兒子的淚水也流下來了。
【孝親敬老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孝親敬老的故事03-09
(優(yōu))孝親敬老的故事03-14
(必備)孝親敬老的故事(精選30則)06-07
孝親敬老作文01-03
敬老孝親作文07-18
孝親敬老作文04-06
【熱】孝親敬老作文08-10
(合集)孝親敬老作文10-10
關(guān)于孝親敬老的作文08-07
孝親敬老作文【必備】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