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介紹優(yōu)秀 推薦度:
-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常用[3篇]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1
夏至的傳統(tǒng)習俗
夏至作為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之一,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習俗。
1. 賽龍舟:賽龍舟是夏至的傳統(tǒng)活動之一,主要流行于江南、粵港澳地區(qū)。賽龍舟起源于中國南方民間傳說,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后,百姓們劃船到水中打撈他的遺體,所以后來演變?yōu)橹饾u成為傳統(tǒng)的龍舟比賽。賽龍舟這項運動,是集體協(xié)作和技巧的完美展現(xiàn),既傳承了中華文化,又錘煉著人們的體魄。
2. 懸艾草和菖蒲:在夏至這一天,人們還會將艾草和菖蒲懸掛在門上或者房子的四角,以此來驅(qū)趕蚊蟲和疾病。據(jù)傳,艾草和菖蒲都具有驅(qū)邪的作用,能夠保護人們免受疾病侵擾和災害威脅。
3. 洗�。合闹潦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氣之一,也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因此人們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降溫解暑。其中一個傳統(tǒng)習俗就是洗浴,包括洗臉、泡腳、洗澡等,以此消除夏季高溫帶來的疲勞感和不適。
4. 吃冷飲:夏至是中國炎熱的夏天正式開始的節(jié)氣,因此吃一些清涼解熱的食品也是夏至的傳統(tǒng)。人們會喝冰飲、吃冰棍、冷面等,讓身體感受到?jīng)鏊孢m的感覺。
總之,夏至傳統(tǒng)習俗豐富多彩,不僅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也是祈求健康、吉祥、和諧與團圓的一種方式。
夏至的含義是什么
夏至的“至”是“極”的意思,即夏至這天北半球白晝達到一年中的極長,也代表著炎熱的夏天來臨。
夏至時值農(nóng)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币馑季褪钦f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
漢《周禮·春官》有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毕闹寥照躯準罩螅r(nóng)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后,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薄吧取�,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夏至還有吃面的習俗。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因此江南一帶很多地區(qū)的人們把夏至吃面當成了很重要的習俗。夏至代表著炎熱夏天的到來,人們的飲食也要有改變,以熱量低、便于制作的食品為主要食物。面條常常就是家庭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還有就是因為夏至的面條基本上是用新麥磨成的新面粉,新鮮面粉里的營養(yǎng)成分較高,口感較好。
古代人的“夏至”怎么過
“夏至”這個時點它是太陽運行的北回歸線上的一個極點,這是最早被確定下來的節(jié)氣之一。從氣溫來看,它是一年中不算最熱的,因為大小暑最熱,它是逐步向最熱的天去過渡。第二個降雨增多,尤其是江淮地區(qū)進入梅雨季節(jié),也是一年中在這個地區(qū)是降雨量最多的一個節(jié)氣,所以在這些地區(qū)都把它“夏至”叫為“水節(jié)”。
“夏至”在古代它有放三天假,所以習俗會相對多一些。比如說“夏至”測日影,這個日影它是(一年中)最短的;在官方,過去有皇帝會到地壇去祭地;老百姓可以去觀蓮花,愛美的女人們會戴棗花,這個時候棗花盛開,它有一股香氣,據(jù)說戴完棗花以后可以治腿腳麻木的這種狀況。
飲食的習俗它是跟物產(chǎn)關(guān)系很密切的,比如說吃面,其實現(xiàn)在南北都一樣,“夏至”的時間都會有通過吃面來嘗鮮解饞。南方比如說“夏至”吃餛飩,無錫它就會早晨起來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它有諺語說“夏至混沌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然后江蘇還有吃炒蠶豆。
起居方面主要是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適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那么飲食還是多吃一些酸味的,還可以補一些辛辣的,比如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季的時候來吃一些姜,能夠起到發(fā)汗,加快新陳代謝的功能�,F(xiàn)在還有一些防暑的藥品:金銀花、仁丹、藿香正氣,這些東西能夠起到預防中暑、神清氣爽這樣的一個功能。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
1. 代表陽氣最旺盛的時期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強的`日子,代表著自然界生命力的最高峰。這個時期,大地充滿生機,植物繁盛,萬物生長。在古代,人們將這種生機盎然的狀態(tài)看作是天地陰陽之間達到平衡的結(jié)果,因此相信這個時期可以帶來好運和幸福。
2. 象征家庭的團圓和和諧
夏至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重要的家庭聚會時間。在夏至這一天,人們會回家與家人共度美好的時光,享用些許清涼解暑的食品,以此來慶祝節(jié)日并祈求家庭的和睦、幸福和平安。
3. 預示盛夏來臨
夏至是一個標志著炎熱夏季正式開始的節(jié)氣。在中國古代,人們相信夏至這一天開始,天氣會變得越來越炎熱,大地也會變得越來越干旱。因此,在夏至這天,人們會進行祭祀活動,以此來祈求來年豐收和免遭災害。
夏至為什么吃面
1、面食敬神
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敝艽闹良郎�,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此時民間新麥方出,人們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這一食俗也流傳至今。
2、新麥嘗新
因夏至新麥已經(jīng)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看,夏至前后是麥子豐收、新面粉上市的時候,新鮮面粉里的營養(yǎng)成分較高。過去,人們在這個時候多吃面,一方面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條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
3、防暑降溫
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jīng)。《本草拾遺》說“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醫(yī)林纂要》說它“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還有人愛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nèi)滯留的濕氣和暑氣。
夏至吃什么面好
伏面
夏至過后,進入三伏,山西民間多吃涼面開胃消暑。山西涼面,又叫伏面,古稱“冷陶”,雖非珍饈名點,卻源于上古祀日,反映時令變遷,傳承千年習俗,是一道融入文化遺韻的晉地美食。
清代時“夏至伏面”已發(fā)展成為各種花色冷面。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載“夏至,大祀方澤,乃國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冷淘面爽口適宜,天下無比。”
涼面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看看各地區(qū)是如何吃"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煙臺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臺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游戲,很有農(nóng)家生活的情趣。
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也是愛吃涼面,越長越好,一是代表了夏至這天是最長的一天,涼面是因為天氣炎熱,吃著口感更好。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2
夏至寓意炎熱將至
夏至過后,太陽的直射點也會變化,會慢慢的向南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很多地區(qū)的白天時間會越來越短,黑夜的時間卻是一天比一天長。但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還是比較多的、
所以,在這之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都是比較高的,因此,民間也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jié)氣。天文學上規(guī)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
夏至過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也開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fā)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將繼續(xù)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這天雖然日照時間最長,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對于我國黃河及其以北的絕大部分地區(qū),月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是7月,之后是8月,接下來才是6月。
夏至象征雨水增多
夏至之后,我國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因農(nóng)作物生長旺盛,這個時候的雜草、病蟲迅速滋長蔓延,因此,對于農(nóng)作物來說是一次挑戰(zhàn),從而進入田間管理時期,高原牧區(qū)則開始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jié)。
在這個時候,在華南西部雨水量顯著增加,從入春依賴,降雨量就是東多西少的,之后會逐漸轉(zhuǎn)變?yōu)槲鞫鄸|少。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風暑坐臺,蛙鳴蟬噪襲塵埃。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暴雨天氣:多數(shù)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xiàn)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夏至時節(jié)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jié),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里交匯,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fā)霉,人體也覺得不舒服,一些蚊蟲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wèi)生,盡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fā)生和傳播。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指的是太陽黃經(jīng)為90°的時間點,在夏至的時候有以下的特點。一是,太陽的赤緯最高,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在北回歸線以北觀測太陽正午高度角最高。二是,在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晚。南半球反之,在北極圈內(nèi)出現(xiàn)極晝,南半球內(nèi)出現(xiàn)極夜。
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和黃淮地區(qū)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夏至節(jié)氣是華南東部全年雨量最多的節(jié)氣,為了增強抗旱能力,奪取農(nóng)業(yè)豐收,在這些地區(qū),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重要措施。
夏至養(yǎng)生的禁忌
1、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由于夏季白晝較長,夜晚較短,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是體質(zhì)稍微比較弱的人,會經(jīng)常感到肚子冰涼,不容易消化攝入的食物。而生菜和瓜類本應該是夏季的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jīng)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2、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tài),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梢砸姷降牟“Y如手足發(fā)冷,小腿轉(zhuǎn)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fā)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3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
據(jù)《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也就是說夏至的名字,只是代表夏至這一天這個節(jié)氣,表示炎熱的夏天來臨。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10個節(jié)氣。斗指午;太陽黃經(jīng)90°;于公歷6月21~22日交節(jié)。
夏至是最熱的時候嗎
夏至一般不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夏至這一天過后天氣絕對是開始逐漸地變熱的,具體原因就是夏至過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fā)得多,故在其后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將繼續(xù)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高溫炎熱天氣,大約在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那才是最熱的時候。
夏至需要注意什么
1、飲食清淡多吃點“苦”:炎熱季節(jié)飲食應清淡為宜,早晚喝點粥,可以生津止渴,補養(yǎng)身體。同時,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zhì)的人享用;除了飲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促進食欲等作用,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2、調(diào)整呼吸整理好情緒:夏天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所以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脈的通泄。切忌情緒大起大落、為小事大發(fā)脾氣,以免加重甚至誘發(fā)心臟病。
3、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夏季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場地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還易中暑。所以,夏至養(yǎng)生歌謠:夏至心靜自然涼,晚睡早起午休躺。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相關(guān)文章: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02-01
夏至的寓意和象征介紹優(yōu)秀02-02
擺件的寓意和象征05-23
立夏的寓意和象征10-08
紅色的寓意和象征03-11
藍色的寓意和象征03-11
金桔的寓意和象征03-08
谷雨時節(jié)寓意和象征09-13
康乃馨的花語和象征意義12-19
舞獅子的由來和寓意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