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發(fā)秦州》全詩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杜甫《發(fā)秦州》全詩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發(fā)秦州》
杜甫
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⑵。
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⑶。
漢源十月交,天氣涼如秋。
草木未黃落,況聞山水幽⑷。
栗亭名更嘉,下有良田疇。
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⑸。
密竹復(fù)冬筍,清池可方舟。
雖傷旅寓遠,庶遂平生游⑹。
此邦俯要沖,實恐人事稠⑺。
應(yīng)接非本性,登臨未銷憂⑻。
溪谷無異石,塞田始微收⑼。
豈復(fù)慰老夫,惘然難久留⑽。
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⑾。
中宵驅(qū)車去⑿,飲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蒼茫云霧浮⒀。
大哉乾坤內(nèi),吾道長悠悠⒁。
注釋
、殴徘刂荩駥俑拭C省天水市。
、粕,即下所言衣食之事。
、谴硕湔浴安蛔灾\”,語苦而趣。問,尋求。樂土,富裕地區(qū)。因無食故欲就樂土。南州,猶南方。這里指同谷,同谷在秦州之南。南州氣暖,因無衣故思往南州。寒苦人實有此想。以上四句敘去秦州而赴同谷的根由。
、纫陨纤木鋵懲葰夂蚝团,可解決無衣問題。漢源,同谷鄰縣。“聞”字緊要。下面八句也是根據(jù)傳聞來寫的.。杜甫此時尚未至同谷。
、梢陨纤木鋵懲任锂a(chǎn)豐富,可解決無食問題。栗亭,屬同谷縣。薯蕷,俗名山藥。崖蜜,一名石蜜,野蜂在山崖和石壁間所釀之蜜。
、室陨纤木鋵懲染拔镆巳,并可供游覽。方舟,兩舟并行,實即泛舟意,但用方舟,見得地面甚廣。
、舜艘韵掳司渥肥鋈デ刂莸脑。此邦,指秦州。要沖,要道或要塞。地勢高,故曰府。稠,煩雜。
、檀硕涫钦f既要應(yīng)接來往官員,又無山水可以登臨。
、彤愂,奇石。塞田,山田。微收,收成很少。
⑽因有以上種種原因,再也待不下去。
、洗艘韵掳司鋵懓l(fā)秦州時情景,方是寫實。
、兄邢拱。杜甫在旅途中多半夜出發(fā),并因此得病,所以說“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
、汛硕涑鲩T時仰望天空所見,景中含情。詩人之胸襟,正如星月之磊落,云霧蒼茫,終不能掩。
、掖硕湟蛐∫姶,由近及遠!拔岬馈倍蛛p關(guān),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膳c《空囊》詩“吾道屬艱難”一話互參。
賞析
《發(fā)秦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從秦州(今甘肅天水)前往同谷縣(今甘肅成縣)。在這次行程中,杜甫按所經(jīng)路線寫了十二首紀行詩。這是第一首,序詩。全詩先寫衣食之事,說同谷和暖,物產(chǎn)豐富,景物宜人,可解決衣食等問題;再追述離開秦州的原因;后寫發(fā)秦州的情景。
點評鑒賞
《苕溪漁隱叢話》:
《少陵詩總目》云:……兩紀行詩,發(fā)秦州至鳳凰臺,發(fā)同谷縣至成都府:合二十四首,皆以經(jīng)行為先后,無復(fù)差舛。昔韓子蒼嘗論此詩筆力變化,當與太史公諸贊方駕,學(xué)者宜常誦之。
《朱子語類》:
杜詩初年甚精細,晚年橫逆不可當,只意到處便押一個韻。如自秦州入蜀諸詩,分明如畫,乃其少作也。
《杜臆》:
“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乃此公卜居本意;然無賢地主,衣食何從得之?……此詩結(jié)語難于下筆,“大哉乾坤內(nèi),吾道長悠悠”,亦近亦遠,結(jié)得恰好。
《杜詩詳注》:
張綖曰:……大抵此詩,變化精細,皆兼有之。但公時年四十八,故云“我哀更懶拙”,未可謂之少作。
《讀杜心解》:
自秦州抵同谷,又自同谷抵成都,前后紀行詩各十二首,……蹊徑各各不同。玩此詩純從未發(fā)前落筆,明所以去此就彼之故。卻用逆局,使文格不平直。起四句,提發(fā)秦州之由,實則提赴同州之由也。故先逗出“樂土”、“南州”。接下十二句,竟寫同谷,此所謂逆入勢也!忠詰覕M作描寫,為能運實于虛!┌司,寫啟行景色,又寫臨行胸襟,是皆所謂逆卷勢也。
《杜詩鏡銓》:
似古樂府語(“烏啼”句下)。結(jié)得交闊(末二句下)。蔣弱六云:此詩亦用逆局、文格故不平直。自此看到《七歌》,分明欲往時,意中有多少好處,直謂可安身立命。及既到了,又一刻不自安,情景最真。
《十八家詩鈔》:
張云:極蒼涼慘淡之境,每來卻存尤窮興象,洵屬奇絕(“日色”句下)。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fù)后,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jīng)》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優(yōu)良文學(xué)傳統(tǒng),成為古代詩歌藝術(shù)的又一高峰,對后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杜甫《發(fā)秦州》全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杜甫《發(fā)秦州》全詩注釋賞析11-28
杜甫《秦州雜詩》全詩賞析11-29
杜甫《秦州雜詩》其六全詩賞析10-29
杜甫古詩《秦州雜詩》其六全詩賞析10-19
《秦州雜詩》其七杜甫全詩鑒賞10-19
《秦州雜詩》其九杜甫唐詩賞析10-30
杜甫詩詞《秦州雜詩》(其七)的詩意賞析09-15
《秦州雜詩》杜甫唐詩鑒賞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