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蕓蕓眾生
引導(dǎo)語:現(xiàn)代作家賈平凹這樣說說道: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成也罷,敗也罷,只是心靈的那泓清泉不能沒有月輝。
1、 你沒當(dāng)過領(lǐng)導(dǎo),但你得學(xué)會被領(lǐng)導(dǎo)。 ——賈平凹
2、 把搟杖插在土里,希望長出紅花。把石子丟在水里,希望長出尾巴。把紙壓在枕下,希望夢印成圖畫。把郵票貼在心上,希望寄給遠(yuǎn)方的她。 ——賈平凹 《廢都》
3、 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賈平凹
4、 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賈平凹 《廢都》
5、 我見過相當(dāng)多的郁郁寡歡者,也見過一些把皮膚和毛發(fā)弄得怪異的人,似乎要做孤獨(dú),這不是孤獨(dú),是孤僻,他們想成為六月的麥子,卻在僅長出一尺余高時(shí)就出穗孕粒,結(jié)的只是蠅子頭般大的實(shí)。 ——賈平凹 《孤獨(dú)地走向未來》
6、 心上有個(gè)人,才能活下去。 ——賈平凹 《病相筆記》
7、 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成也罷,敗也罷,只是心靈的那泓清泉不能沒有月輝。 ——賈平凹
8、 在街頭看一回人的風(fēng)景,猶如讀一本歷史,一本哲學(xué)。你從此辦事情,看問題心就不會那么窄了,目光就不那么短了,不會為蠅頭小利去勾心斗角,不會因一時(shí)榮辱而狂妄和消沉,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shù)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 各自完滿自 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 ——賈平凹 《看人》
9、 善或許得不到回報(bào),但可以找到安慰。 ——賈平凹 《帶燈》
10、 《釋畫》 蓮花是藕的喜悅。 臘月里若是不挖藕,誰也不知道污泥里有肥白的藕。 藕在污泥里守著它的白,于是蓮開放了它的精神。 ——賈平凹
11、 塵世是不會輕易讓一個(gè)人孤獨(dú)的,群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引發(fā)的誹謗,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脫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xù)走,終于使眾生無法超越了,眾生便尊你為神圣,神圣才是真正的孤獨(dú)。 ——賈平凹
、 讀書人上廁所時(shí)間長,那不是干腸,是在蹲坑讀書;讀書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氣好,是讀書人入了迷兩耳如塞。吃飯讀書,筷子常會把煙灰缸的煙頭送進(jìn)口里,但不易得腳氣病,因?yàn)樽x書時(shí)最習(xí)慣摳腳丫子?蓱z都是蜘蛛般的體形,都是金魚似的腫眼,沒個(gè)傾國傾城貌, 只有多愁多 病身。 ——賈平凹
13、 在這個(gè)世上欺騙的事也太多了,真的也成假,假的也做了真,甚至自己也需要欺騙自己,我還不是常常這樣? ——賈平凹 《白夜》
14、 老話里講: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 俗話講人老了三個(gè)特征:怕死愛錢沒瞌睡。 ——賈平凹 《秦腔》
15、 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讓別人尷尬,也不讓自己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作賤。比如我長的丑,就從不在女性面前裝腔作勢,且將五分的丑說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愛處了。 ——賈平凹
16、 我是不想讓某種生活方式成為生存慣性的,因?yàn)槲乙茈S時(shí)地跳出來。但是我對你想念情感總?cè)鐜r下的泉一樣,滴滴點(diǎn)點(diǎn)很快汪出一潭,舀去后又來,無有止境。每次我都依依惜別覺得是為自己覓到了出路,誰知道每次還是恍恍惚惚如困獸八面突圍。 ——賈平凹
17、 問 媽媽,你說樹上的蘋果紅的'那邊是太陽曬的。那胡蘿卜在地里長著,為什么也是紅的? 媽媽,你說公雞叫了天就亮了。那叫鳴的公雞已經(jīng)死了,為什么天也亮了? 媽媽,你說我不應(yīng)該這樣提問題,因?yàn)樽鰦寢尩氖遣粫e(cuò)的。那我也是不會錯(cuò)的了,因?yàn)槲覍硪彩且鰦寢尩哪亍?——賈平凹 《問》
18、 名場利場無非戲場做出潑天富貴,冷藥熱藥總是妙藥醫(yī)不盡遍地炎涼。 ——賈平凹 《秦腔》
19、 當(dāng)一個(gè)人在饑餓的時(shí)候盼望的是得到面包,而不是盼望神從天而降,即便盼望神從天而降那也是盼望神拿著面包而來。( 閃$點(diǎn)情 話網(wǎng)) ——賈平凹 《帶燈》
20、 只有弱者才喜歡群居,所以才有蕓蕓眾生。 ——賈平凹
21、 我是被定型了的品種,已經(jīng)是苜蓿,開著紫色花,無法讓它開出玫瑰。 ——賈平凹 《帶燈》
22、 他的腳步沉重,世上最沉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不是金子,也不是石頭,是腿。 ——賈平凹 《秦腔》
23、 夠義氣的人都是惡人,他要對你好了,割身上的肉給你吃。但若得罪他了,他就是鱉嘴咬你,把鱉頭剁下來了,嘴還咬著。 ——賈平凹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