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理解及答案
一、基礎(chǔ)知識
(一)文學常識
《記承天寺夜游》選自《東坡志林》。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
(二)文言詞語
[解]脫。
[戶]門。
[欣然]喜悅的樣子。
[念]考慮、想到。
[遂]于是,就。
[相與]共同,一起。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交橫]交錯縱橫。
[蓋]原來(是)。
[但]只是。
[閑人]清閑的人。
二、問題探究
1.“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分別比喻什么?表現(xiàn)了景物什么特點?
“積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現(xiàn)了月光的皎潔、透明。
“藻荇交橫”比喻月影。表現(xiàn)了月影斑駁,搖曳多姿。也表現(xiàn)了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本文描寫景物的目的是什么?
襯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靜、淡雅和賞月者的恬靜、悠閑。
3.“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表達了作者怎樣微妙復雜的.感情?(文尾通過“閑人”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怎樣理解“閑人”的含義?)
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尋求解脫的曠達……各種難言之情盡在其中。
4.結(jié)尾惋惜無人賞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熱衷名利,為俗務所累。
5.文中緊扣“閑”字組織文章,“閑人”是點睛之筆,,“閑”表現(xiàn)在何處?(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見“月色入戶”則“欣然起行”;與“懷民步于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細。這些都說明是“閑人”。
三、拓展延伸
1.根據(jù)本文創(chuàng)作一副對聯(lián)。
例:月色懂人心\潛窗入戶,謫人共嬋娟\遣憂逐愁
2.從文中可見當時作者思想怎樣?你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蘇軾被貶,心情憂郁。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釋抑郁的具體行為。在政治漩渦中損傷了的心靈只有在清涼的無所掛礙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復,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淵中,而是尋求解脫,使這篇散文顯得瀟灑、雋雅。
本文啟發(fā)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調(diào)節(jié)自己,樹立進取之心,
【初二語文《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理解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理解11-09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及答案11-05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理解題附答案09-01
記承天寺夜游中考閱讀理解答案11-10
閱讀《記承天寺夜游》答案11-04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理解訓練11-11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理解11-09
記承天寺夜游的閱讀及答案11-03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及答案參考11-02
關(guān)于記承天寺夜游閱讀及答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