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初探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階段。此時,他很受安西節(jié)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數(shù)邊塞詩成于這一時期。岑參在這首詩中,以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筆調(diào),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xiàn)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zhàn)友的真摯感情。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鑒賞初探。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初探
摘 要: 欣賞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需要驅(qū)遣想象,調(diào)動情感,運用形象思維,對“文章不僅‘分析的研究’”,而且“綜合的感受”,進行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造。
關(guān)鍵詞: 新課改 古詩詞 賞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誦讀古代詩詞,在有意識的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要欣賞古詩詞,就需從詩詞意境入手,“真正領略‘文章的細微曲折之處’”,“窺見作者的思想感情”,進入閱讀境界,使讀者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何為意境?簡言之,意境就是文學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豐富的想象有機結(jié)合起來,達到的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達到主觀(意)與客觀(境)的審美統(tǒng)一,現(xiàn)以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下簡稱為《白雪歌》)為例,進行賞析閱讀。
《白雪歌》是一首邊塞詩,也是一首送別詩。從詩題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詠嘆邊塞奇異的雪景,表現(xiàn)送友惜別深情的歌行體詩作。詩歌前十句詠白雪,后八句述別情。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八月飛雪,風卷草折,聲聲入耳,歷歷在目。內(nèi)地還是秋高氣爽,邊地已是鵝毛飄飄,勁風凜凜,南來詩人的驚異之情不言而喻。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兩句,詩人因地制宜,隨物賦形,信手擷取了邊塞常見的冬雪壓枝之意象,發(fā)揮奇特的想象,以大寫意手法,將朔方冬雪比作南國春花,比喻新穎貼切。這冬雪壓枝的奇景恰似梨花盛開的自然景觀,描摹出了塞外風光的壯美俊麗特色,給予人無限新奇之感。使塞外嚴寒透露出融融春意,幾乎使人忘記奇寒而內(nèi)心感到喜悅與溫暖,真可謂“不是春光,勝似春光”,頗富浪漫色彩。這是盛唐人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是盛唐之音的充分透射。正因為這樣,詩人才會以大膽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將嚴寒的大雪描繪成春天遍野的梨花,蕭瑟的冬日才會幻化成一片溫馨的春光,審美對象(滿樹雪花)的壯美俊麗與審美主體(詩人自己)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精神高度融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這畢竟是異域送客東歸,對在內(nèi)地很少見到這樣的雪景,又對遍野梨花習以為常的關(guān)中詩人來說,不能不勾起他對往昔生活的憶念和對故鄉(xiāng)生活的眷顧,詠頌雪景中寄托著詩人送客東歸而引起的對家鄉(xiāng)故土和家中親人的思念,這是自然而然的事。“詩奇體峻,意亦造奇”。殷切的評價可謂一言中的。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散”、“濕”從細處著筆,體物入微,場景也由帳外移到了帳內(nèi),風吹雪落,冷寒潛襲。“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高適《燕歌行》)的高度不平等之下,將軍、都護身穿狐裘,夜擁錦衾尚且冷得“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那翹首盼望征袍的廣大士兵,他們身受的酷寒自然不言而喻。這從側(cè)面寫出邊塞雪野的酷寒,但這還不止表現(xiàn)自然威力的美和偉大,它的真正價值在于反襯人們在與自然力進行艱苦卓絕的抗爭中,最終征服和掌握其所表現(xiàn)出的偉大力量,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從而反映出盛唐時代中華民族的雄大魄力。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賞閱雪景的美好心境很快就變成了對難以抗拒的自然力的著意刻畫:浩瀚的沙漠濃云密布,冰天雪地。放眼望去根本分辨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給人一種蒼涼厚重的感覺?鋸埖墓P墨,互文的手法,“愁”、“慘”又語帶雙關(guān),既點明了送別的環(huán)境,又使我們體味到了離愁別緒。“天猶如此,人何以堪”?
正是在這陰云密布、寒入肌骨的氛圍中響起了音樂聲,詩歌自然由詠雪轉(zhuǎn)向送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中軍置辦酒宴,餞別歸客,自然少不了音樂。“胡琴”、“琵琶”與“羌笛”三種樂器并舉,而不談音樂本身,借代手法告訴讀者,入目的全是胡器,入耳的盡是胡音,“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于離別之外另有一番滋味,“越鳥巢南,狐死首丘”,更何況詩人是一個家中還有老母妻兒的活生生的人。描寫音樂堪稱武俠小說中的“重、拙、大”之至高境界。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送客至轅門,時已黃昏,看到的除了矗立在軍營中那面醒目的大紅旗外,就全是飄飄揚揚的大雪和白茫茫的一片雪漠,給人一種清冷死寂的感覺。唯一能給人帶來一絲亮色、一點暖意的,就是那冰天雪地中的一面紅旗,但它卻在吹折白草的勁風中硬硬地垂落著,絲毫也不能翻動?上攵,旗幟上的冰凌是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氣是何等酷寒。雪中之紅更構(gòu)成凄美的情調(diào)。朋友卻要在這樣的冰雪天地中連夜趕路,“長路關(guān)山何時盡”,朋友能平安到家嗎?綿綿情思正如那茫茫白雪一樣,言有盡而意無窮。但詩人畢竟是豪放不羈、意氣勃發(fā)的盛唐人的杰出代表,他以盛唐人特有的豪壯氣概,在冰天雪地的離愁別緒中寄激情和熱烈于玉砌世界一點紅中,在凄冷境界中加入了一點暖意,使送別的愁苦中蘊含一絲喜悅,真可謂妙手回春。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盡管依依難舍,但“送君千里,終需一別”,然而大雪封山,朋友旅途會順利嗎?惜別中暗含著對朋友的隱憂和關(guān)照之情,不言情而情深義重。
“峰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遼闊的背景中,峰回路轉(zhuǎn),朋友已消失在視線之外,而詩人仍然呆呆地凝望著面前留下的一串串馬蹄印,若有所思,若有所失。他在想些什么呢?有可能是為朋友“長路關(guān)山何時盡”而擔憂,也有可能是為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漂泊無定、歸期未卜而感慨,也許是為送別友人后 “相見時難別亦難”而惆悵,也許是念叨著家中“母老家貧子幼”的艱辛,還有可能是怨恨“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的瘠苦。悠悠情思正如那一頭亂發(fā)一樣,“剪不斷,理還亂”。這句與李太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總之,此詩詠雪中送別,感懷中詠雪,把塞外的雪景描繪得壯美俊麗,同時抒發(fā)了因送友進京而產(chǎn)生的無限愁情,蒼茫邊塞雪野雄渾的背景又使詩作不失曠達和豪邁。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
[2]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3]盛唐邊塞詩選.西北師大胡大浚主編.
[4]唐詩鑒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初探】相關(guān)文章: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11-12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09-21
關(guān)于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11-27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詞鑒賞12-02
詩歌鑒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08-08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鑒賞02-2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鑒賞及賞析07-28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古詩鑒賞08-14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歌鑒賞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