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初中李白的詩有哪些

時間:2020-11-17 12:47:31 李白 我要投稿

初中李白的詩有哪些

  初中語文課本上李白的詩句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李白的詩有哪些,歡迎參考閱讀!

初中李白的詩有哪些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同交歡 一作:相交歡)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譯文

  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

  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jié)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一起歡樂,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與他們永遠結(jié)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賞析

  這是一個精心剪裁出來的場面,寫來卻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獨酌,面對明月與影子,似乎在幻覺中形成了三人共飲的畫面。在這溫暖的`春夜,李白邊飲邊歌舞,月與影也緊隨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飲酒的歡樂與憂愁。從邏輯上講,物與人的內(nèi)心世界并無多少關(guān)系。但從詩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卻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這也正是中國詩歌中的“興”之起源。它從《詩經(jīng)》開始就一直賦予大自然以擬人的動作、思想與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風”等等。李白此詩正應了這“興”之寫法,賦明月與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語堂所說:“它是一種詩意的與自然合調(diào)的信仰,這使生命隨著人類情感的波動而波動!

  但在詩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種獨而不獨,不獨又獨的復雜情思,他知道了月與影本是無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對這個無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結(jié)無情游,意思是月下獨酌時,還是要將這月與影邀來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漢”,也在所不辭?梢娞字陋氈星橐训搅撕蔚鹊夭!斯蒂芬·歐文曾說:“詩歌是一種工具,詩人通過詩歌而讓人了解和嘆賞他的獨特性。”李白正是有了這首“對影成三人”的《月下獨酌》,才讓人們了解和嘆賞他的獨特性的。無論男女老少,任何一個中國人,只要他舉杯淺酌,都會吟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表他對所謂風雅與獨飲的玩味。而這首詩的獨特性,早已化入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之中了。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背景

  此詩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明。安旗《李白全詩編年注釋》認為此詩:“詩題疑為后人妄加······其城別之池當在南陽!辈⒋嗽妱(chuàng)作時間定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  郁賢皓疑為于玄宗天寶六載(747年)于金陵所作。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fā)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xiāng)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背景

  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fā)故園情,作此詩。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

  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xiāng)而作,這在學術(shù)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說法,主要有三種:一說作于開元十二年(724年),二說作于開元十三年(725年),三說作于開元十四年(726年)。根據(jù)郁賢皓的說法,李白是在開元十二年(724年)辭親遠游。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xiāng),發(fā)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xiāng)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

  送友人入蜀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

  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譯文

  聽說從這里去蜀國的道路,崎嶇艱險自來就不易通行。

  山崖從人的臉旁突兀而起,云氣依傍著馬頭上升翻騰。

  花樹籠罩從秦入川的棧道,春江碧水繞流蜀地的都城。

  你的進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著去詢問善卜的君平。

  背景

  這首詩送友人入蜀之處在秦地,當為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在長安送友人入蜀時所作,詩人當時受到朝廷權(quán)貴的排擠。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guī)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背景

  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后寫下了這首詩。

【初中李白的詩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李白夸張的詩有哪些11-29

有哪些是李白寫的詩10-31

李白寫冬日景色的詩有哪些11-29

關(guān)于李白的詩都有哪些11-29

李白寫的詩有什么11-29

初中陸游的詩有哪些03-03

李白的拼搏古詩有哪些07-30

劉長卿的詩有哪些10-13

韋應物的詩有哪些10-16

李商隱的詩有哪些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