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1
說教材
《望天門山》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中的第一首古詩。這首詩是李白25歲時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的。當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顯示了豐富的想像力。 《望天門山》共四行詩,全詩從“望”字著眼,前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第一句先寫山,天門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隔斷,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水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這兩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靜止的,詩人卻用“中斷”“開”這些詞從動的方面把它寫活了;第三、四句是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的青山相對而來。非身臨其境者,不能有這樣的體會,也不可能寫得如此傳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來代表一只船,這“一片孤帆”把天門山點綴得活潑起來,展現(xiàn)了生動優(yōu)美的意境,使讀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門山的壯麗風光!锻扉T山》這首詩借景抒情的古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色和內心體驗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詩人樂觀豪邁的情感,根據選編這首古詩的目的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說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
2、能正確背誦和并試默寫《望天門山》。
3、了解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教學重點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能正確背誦。教學難點了解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默寫《望天門山》。
說教學法
眾所周知,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只有多種形式的讀才能讓學生讀通課文,才能理解課文內容。所以本課教學我采用以讀為主,以練習為輔的教學法,目的'是讓學生在讀練中讀熟課文,能背誦課文,體會詩意,并達到鞏固所學知識。
說教學過程
如何讓學生學有所獲,學得扎實,我以這一教學理念設計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背誦本首詩《望天門山》,因為之前在誦讀古詩中已讀過,有的學生也已會背誦。當學生背之后,根據學生的背誦情況,組織學生再讀古詩。
二、以讀為主,并結合練習題加強讀和寫。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的時間會多些,目的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讀課文。同時交給學生任務去讀,這樣讀書更有效。因此我交給學生讀書的目的是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讀順每一句句子,遇到不懂的字圈一圈,畫一畫,做上記號。學生讀時,我巡視指導了解情況。之后檢查讀書的情況。采用師生互對詩句,生生互對詩句,男女生比賽背誦。學生讀時組織全班評價。接著出示改正題。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清山相對出
狐帆一片日邊來
詩句中少了標點符號和學生容易寫錯的同音字“清”和“青”,“狐”和“孤”。讓學生從中找出并改正,目的是幫助學生改正在書寫和默寫容易犯的錯誤。最后,指導學生背誦。之后出示口答填空題,并試寫出字來。
天門中( )( )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 )( )一片日邊來。
這道練習題目的是引出所要學習的四個生字,達到在學習古詩中學習生字。
經過多種方式的訓練讀背和識記,學生已能順利地背熟古詩。
三、了解詩意,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試根據詩意默寫古詩
課程標準指出,第二階段對古詩的教學只要求學生了解詩意,不必要做過多的解釋。所以當學生已能正確地背誦了古詩,我相應地出示本首詩的詩意,要求學生根據詩意來說詩句,讓學生在讀詩意和詩句中鞏固古詩也從中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也能體會詩人的感情。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2
教材分析:
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
這首詩都描繪了祖國山川景色,抒發(fā)了贊美之情; 《望天門山》頭兩句描寫山川氣勢!疤扉T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钡谝痪渲饕葘懮剑扉T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從斷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天門山阻擋,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寫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著陽光順流而下,感覺兩岸青山相對而來。詩歌通過對天門山景象和內心體驗的描述,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壯麗,表達了樂觀豪邁的情感。
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望天門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詩中有畫。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望天門山》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
根據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四個數學目標必須在教學中得以貫徹: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智能目標)。
二、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標)。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三、四為技能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罢莆辗椒ā保靶蕾p意境”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fā)展的余地。
針對教材,針對目標,《望天門山》這首詩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這樣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2.簡介作者李白(著名詩人),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第一步: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四年級的學生畢竟不是第一次學古詩,他們已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
注:“斷、開、回、出、來”“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
指導學生串講句意。
最后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蓖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提高審美趣味,豐富個人感情世界,增進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學些什么呢?
這樣“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這個難點。
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二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采用兩種方對學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畫面法”。
提示:在舟中望天門山。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
第三步:指導誦讀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2)讀出節(jié)奏感。
分辨重音區(qū)別語調劃分節(jié)奏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第四步:總結方法,布置作業(yè)。
我這堂課的設計,突出“詞義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賞”這兩個訓練點,以“學法指導”為主線,注重智力與技能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先試后導,先練后講。力求改變古詩教學中“講詞意—→記內容—→背中心”這種機+械呆板的舊模式,讓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1.了解望天門山的歷史和地理背景。
2.了解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
3.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了解望天門山的歷史和地理背景。
2.讓學生了解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
3.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1.讓學生對望天門山的文化特色有深刻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簡單介紹望天門山的歷史和地理背景,激發(fā)學生對望天門山的興趣。
2.讓學生觀看望天門山的圖片和視頻,感受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
二、講解
1.讓學生了解望天門山的歷史和地理背景,如望天門山的地理位置、歷史淵源、文化特色等。
2.讓學生了解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如望天門山的山峰、瀑布、棧道、古跡等。
3.講解望天門山的環(huán)保意義,讓學生了解望天門山的生態(tài)保護和環(huán)境治理。
三、活動
1.組織學生開展望天門山的實地考察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
2.讓學生參加望天門山的環(huán)保志愿者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四、總結
1.讓學生回顧望天門山的.歷史和地理背景,加深對望天門山的認識。
2.讓學生總結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加深對望天門山的了解。
3.讓學生總結望天門山的環(huán)保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五、作業(yè)
1.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望天門山的文章,介紹望天門山的歷史、地理、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
2.讓學生參與望天門山的環(huán)保志愿者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了解了望天門山的歷史和地理背景,了解了望天門山的自然風光和文化特色,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愛國情懷。但是在實地考察活動中,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學生不能深入了解望天門山的生態(tài)保護和環(huán)境治理,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強。同時,還需要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望天門山的文化特色,加強對望天門山的認識。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會寫一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3、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體現(xiàn)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懷。
教學重點:
能熟讀詩句,理解詩意,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意境,體會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懷。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吟唱詩歌、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曾經了解過這個人嗎?板書:李白[唐]。你對他了解多少?老師也收集了一些關于李白的資料:
出示小黑板: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的詩氣勢磅礴、情感奔放,想象豐富,大膽夸張。因此被稱為詩仙。今天,我?guī)硪皇姿麑懙脑,不過,我要把它唱出來,你們想聽嗎?(想聽)聽了之后,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的境界當中。
二、自主學習、探究詩意:
。ㄒ唬┱w感悟
1、學古詩,要先學會怎樣去讀。老師先讀,請拿出筆畫出這首詩的節(jié)奏。
2、根據你畫的節(jié)奏,讀一讀
3、誰來讀給大家聽。
自學詩意:真好,我們都能讀通、讀順了。讀完了這首詩,你讀懂了什么呢?現(xiàn)在就請你拿出筆,劃一劃你讀懂的字、詞、句。
探究詩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你們來匯報詩意,老師來作畫好嗎?誰先來。
匯報A:我讀懂了“天門”就是天門山!俺本褪情L江。天門山斷開了是被長江沖開的。
師:這里的”斷”字是什么意思?看看圖說明這山怎樣?怎樣能讀出這種險的感覺來?(生:斷字要重讀。)學生自讀!伴_”字又是何意?是說明這江水怎樣?怎么能讀好這句。(生:斷和開都要重讀。)
匯報B:我讀懂了“碧水”就是指“碧綠的江水”“碧水東流至此回”就是碧綠的江水向東流至這就回旋了。師:這里的“回”字當什么講?邊打手勢邊讀詩。問:長江東去不復返,為什么到這就回旋呢?怎樣能讀好它。師相機板畫。
匯報C:兩岸青山相對出:兩岸綠綠的'。山相對著聳出來。師:指導書寫”岸”。這里的“出”字當什么講?你認為這山有什么特點?怎樣去讀這句?這山真綠。∽x。這山真高啊,再讀。這山真險。〈舐暤刈x。師相機板畫。
匯報D:孤帆一片日邊來:孤單的一只船從天邊漂過來。師;這是誰的船呢?李白乘船來到天門山,看到這般景色,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呢?怎樣能讀出這種心情來。師相機板畫。
總結:孩子們,我們隨著詩句瀏覽了天門山的景色。一首詩一幅畫。你們看這景色美嗎?老師再來吟誦這首詩。讓你閉上眼睛,積極地想想這番美景吧!
三、反復朗讀、體會意境:李白不愧為“詩仙”啊,你們認為這首詩寫得怎樣?好在哪?想不想看看后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出示評價:(一起來讀。)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洶涌奔騰,急流回蕩,雄山對峙,江水天來的氣勢。問:你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A:從“天門中斷楚江開”這句詩中,我感受到了洶涌奔騰的氣勢。師:浩蕩東流的長江沖破天門奔騰而去,這水真。誰能讀出這種氣勢來。這種力量真。加強語氣,誰再來讀。
B:我從“碧水東流至此回”能感受到急流回蕩的氣勢,師引:同學們,我們再來聽聽水回旋時的聲音。聽完之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師:洶涌的江水聲,震耳欲聾,讓我們大聲地讀出來。浩浩蕩蕩的楚江又在天門山下,流轉盤旋。這是多么壯觀的景象啊,再讀。
C:我從“兩岸青山相對出”感受到了雄山對峙的氣勢。師:天門山夾江對峙,高大雄偉。去匆匆這山的形勢又是多么險要啊。能讀出來嗎?
D:我從“孤帆一片日邊來”感到了江水天來的氣勢。師:浩浩蕩蕩的江水載著李白的船一同向天山趕來,此時此刻李白的心情多么地激動,多么地愉悅。怎樣能讀出來?
總結:是啊,這是一番壯觀的景象,這更是一種宏大的氣勢。不光是李白,誰能不對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感嘆呢?現(xiàn)在,就請你用聲音來抒發(fā)這種情感吧,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
四:拓展練習、總結學法:孩子們,正因為天門山的美景讓李白感動,所以他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寫下了另外一首詩《天門山》誰來讀,從這首詩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天門山 李白
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總結:孩子們,學完了本課,我們不僅懂得了詩意,更應該學會怎樣去學古詩。請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詩的?最后讓我們齊讀古詩來結束本節(jié)課的學習。
五、板書: 望天門山
[唐]李 白
斷
開
回
出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理解《望天門山》這首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3、通過詩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通過想象、感受“斷、開、回、出”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 查閱資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釋題:
天門山:在今安徽和縣與當涂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
二、范讀詩歌
三、自讀詩歌,提出疑問。
四、試講詩歌大意
1.同座對講。2.指名試講。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
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
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飛速飄來。
五、指導朗讀
這首詩熱情贊頌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氣勢十分雄偉。從中充分展現(xiàn)了詩人自己那開闊的胸襟和熱情豪放的性格。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六、動手做
根據這首詩的詩意,參考書上的插圖,請你用彩筆畫一幅圖。圖上要有青山、江水、孤帆、太陽。
七、板書設計:
張貼學生的畫。
反饋:
[學生活動設計]:
朗讀 討論
作畫 背誦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6
一、導入課文
1、復習學過的贊美長江的古詩。通過自由背、指名背創(chuàng)設情境。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學習《望天門山》
1、屏幕顯示長江的畫面,聽錄音朗讀。
2、學生分組自由讀。
3、教師范讀。
4、初步理解詩的內容
。1)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學解答。
。2)教師解答歸納。
5、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詩的內容
。1)讓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閉上眼睛)。
。2)讓學生說說古詩描繪的畫面。(可在小組內交流)
。3)討論古詩描繪的畫面給人怎樣的感覺?
6、指導背誦
。1)自由背(2)小組內輪流背
課時備課
古詩兩首
新授課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7
一、課前:
讀有關長江的詩: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鳁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唐白居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涡翖壖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宋柳永
這些詩有什么特點?通過讀詩,長江在你的眼里是怎樣的?
二、開課:
1、書法欣賞(課件出示《望天門山》書法作品)
2、讓學生猜是哪一首詩?
3、這幅書法作品好不好?
三、默寫古詩〈望天門山〉
1、師生同默;
2、簡介李白;
3、結合詩歌的注釋,讀詩,問:你讀懂了什么?
4、再讀,問:這首詩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評讀
1、課件出示世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2、詩里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這種氣勢?
3、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五、品讀
1、由乾隆皇帝的.評價引入。
2、“碧”的品讀;
3、“孤帆”的品讀,插入《李白是個怎樣的人》材料
六、拓讀
李白的詩〈天門山〉和文〈天門山銘〉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8
一、 教材簡介
本課文是三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古詩,李白的《望天門山》,我略去其中的寫字和識字環(huán)節(jié),和大家探討的是如何更好地學習古詩。
我確定本首詩的教學目標是:
1、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感情,熱愛祖國河山
2、 能正確朗讀、會背誦
3、 感受語言,積累語言
為了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法如下:
二、 層層深入,圖文結合(教法)
我把學習由淺入深,板畫與古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真正領略古詩的風采。
學生該如何有效學習呢,可以概括為
三、 讀中感悟,感悟促讀(學法)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邊讀邊感悟,感受到的內容用讀來表達。
具體該如何操作呢?下面我簡介教學流程
(一) 導入(背景導入)
我覺得這樣可以更好的理解詩的內容。我這樣給學生介紹,李白25歲時,離開四川去洞庭湖游覽,接著他乘船順江向東,在經過安徽省涂縣的東西梁山時,看到滾滾的長江時,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李白當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此時板書課題
。ǘ⿲訉由钊 展開教學
。1)讀熟 掃除障礙
首先,讓學生把詩讀正確、流利,掃除生字障礙。
師:我們用兩分鐘的時間把這首詩讀熟,放手讓學生自由讀,在讀熟時,我接著引導學生讀懂
。2)讀懂 理解詩句意思
在理解詩句意思時,學生讀一句,教師板畫一處,詩圖結合,詩句的意思全在圖中,一目了然。這時再引導學生讀詩,這次學生的感受一定和第一次不一樣。
師:同學們看這首詩的四行兩句,誰能讀出不同語氣,在學生的朗讀中就會體驗到第一句中長江的雄渾、遼闊、洶涌。也體驗到了第二句中那撒滿夕陽的'遼闊的長江中,那孤帆一點的綺麗、灑脫。引導學生用各種形式朗讀。
(3)品讀 感受語言的奇妙
這是教學的難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高的要求,我覺得這么好的語文素材,這么優(yōu)秀的文化瑰寶,如果不利用好,太可惜了,但又不能強加給學生。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我讓學生在不同的字下點上重音,然后朗讀體會,談自己的感受。
第一次在斷 開 回 來 下點重音 讀過之后,學生談想法,師出板書:語言美
第二次在天門 楚江 碧水 青山 孤帆 下面點重音,再朗讀體會,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一句一景,師板書:結構美
同學門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這首詩中,再自由盡情朗讀,此時字字含情,句句有景,學生真正感受到了古詩的魅力,真正感受了語言,積累語言。(三)想象畫面,此時背誦
四、擴展提高
這時教師出示搜集的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然后學生再把自己搜集的讀聽。
通過以上層層深入的設計,學生真正觸摸到了古詩的脈搏,領略了古文化的嫵媚和風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和背誦這首詩,感悟理解詩句的意思和意境,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通過詩中描寫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教學重點: 情感朗讀,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感悟詩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我也非常喜歡,因為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古以來,優(yōu)美詩作就浩如煙海。據我了解,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的古詩了,誰愿意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老師聽一聽?(3、4名同學,及時評價)
同學們背的詩真不少,看來都非常善于積累。蘇東坡先生有句話說得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啊,學習古詩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呢!
二、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板書:李白)對于李白,同學們并不陌生,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李白呢?(幻燈出示李白資料)是啊,李白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漫游中度過的。25歲的時候就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離開了家鄉(xiāng)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地乘船順江東下,在經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望天門山》。(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望天門山》(齊讀)
三、初讀
1、自讀
你們想知道這首詩是怎樣寫的嗎?那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自己手中的課文紙,趕快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待會兒老師檢查,看誰讀得好。
2、檢查并正音
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大家注意聽他字音讀準了沒有。大家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指名點評
誰還想讀給大家聽?師點評,出示難讀字音
3、師范讀(配樂)
四、小組合作學習
為了把課文讀得更好,老師建議大家再來讀課文?梢越Y合課文紙上的注釋和插圖來讀一讀,理解詩意,然后再來讀課文,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出色。(個人自學開始)
現(xiàn)在,小組交流一下你的學習收獲。(幻燈出示自學要求)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 10
同學們交流的非常認真,下面我們就談一談,這首詩中你看到了哪些美景呢?(指名學生回答)
1、天門山
你們知道天門山在哪里嗎?為什么叫天門山呢?(出示天門山圖片,簡介天門山和楚江)
你們看,這就是天門山,你們覺得天門山怎么樣?
雄偉險峻的東、西梁山分別矗立在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猶如天然的江上巨門,浩瀚的長江水從中間擠開一條通道,奔騰前行。
2、學習前兩句詩
此時,作者李白看到了這壯觀的景象,不由得吟出了前兩句詩。1)誰來讀一讀前兩句?
2)同學們想一想“中斷”是什么意思?天門山為什么會從中間中斷呢? “至此回”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至此回? 3)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真是山水相依,你沖我擋。
4)從這兩句我們可以體會出江水怎么樣?(洶涌的江水錄像)
你們看,洶涌的江水正奔流而下,多有氣勢。
5)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磅礴,雄壯,充滿陽剛之氣)指名讀,生點評優(yōu)點或缺點 6)范讀
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讀,哪里有停頓,哪些詞是重讀的? 7)學生練習,再指名讀 疊讀,帶著動作讀
3、學習后兩句
1)讀到這里,我不由得要問:這么壯美的景色,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 你怎么知道的?
詩人是在船上看到的:兩岸青山------相對出 2)“相對出“什么意思?青山為什么能出來呢?
。ùS著激流前行,詩人望著人前方迎面的天門山撲入眼簾,又向后移去,好像是出來迎接自己一樣。感覺不是船在動,而是青山在逐漸靠近自己。)3)生活中你有這種感受嗎?(行駛的車輛)
詩人用詞多么精妙啊,一個“出”字把山給寫活了。
4)這青山仿佛是要出來迎接自己一樣,詩人的心情怎樣呢?(高興、激動、自豪)
那你就是李白,請你讀出詩人的這種心情。
5)李白在高大的天門山面前,絲毫沒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雖從遙遠的天邊來,卻有這青山專程相迎,這又是多么豪邁呀!讓我們齊讀后兩句。(男生讀,女生讀,帶著動作讀)
6)學生帶上動作朗讀全詩
7)以小組為單位,可以齊讀,可以一人讀一句,也可以做動作讀還可以配樂讀,讀出詩人表達的感情。
【李白詩《望天門山》說課稿】相關文章:
李白詩詞《望天門山》的詩意賞析11-09
李白詩《望天門山》原文賞析11-11
李白詩《望天門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6-16
李白詩《望天門山》教學反思(通用14篇)11-16
望天門山11-09
望天門山的古詩11-07
望天門山古詩12-29
《望天門山》李白04-07
李白 《望天門山》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