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勸學》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04-17 13:00:49 賽賽 勸學 我要投稿

《勸學》原文、譯文及賞析

  《勸學》是唐代詩人孟郊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全詩詞句懇切,樸實自然,比喻形象生動,說服力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勸學》原文、譯文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勸學》

  唐代 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注釋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

  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注釋

  1.乃:才。

  2.元:原本、本來。

  3.始:方才。

  4.道:事物的法則、規(guī)律。這里指各種知識。

  5.非:不是。

  6.自然:天然。

  7.運:運用。

  8.賢:才能。

  9.青春:指人的青年時期。

  10.豈:難道。

  11.長:長期。

  創(chuàng)作背景

  孟郊早年喪父,家境清苦,青年時代隱居河南嵩山,發(fā)奮讀書,歷經三次應試終于登第。后來雖然做過幾任小官,但他的生活一直處于困頓之中。即便如此,他依然勤學苦讀,孜孜不倦,以“苦吟詩人”聞名于世。這首詩就是他對自己學習經驗的總結。

  賞析

  這首勸學詩寫得既樸實又深刻,苦口婆心,仿佛從肺腑中流出。詩中概括了孟郊的為學主張,對人們頗有哲理性的啟示。

  開頭兩句以設喻起筆,強調實踐的重要,乃經驗之談:“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边@里詩人以起興手法,從正反兩方面強調一個道理:“擊石”是取“火”的必然途徑,不肯擊石的人是無法得到火的。石要發(fā)出火來,必須靠撞擊,這是物理。由此聯想,人要想發(fā)出光來,必須靠學習,以此來塑造心靈,這是學理。詩人以取火引出勸學,令人感到親切自然,易于接受。

  三四兩句轉入正題,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痹娙艘哉磳φ盏墓P法,談學習的意義。前句從正面說,人只有通過學習,不斷努力,才能明白各種道理,掌握各種知識,便于隨時隨地應用。學是“知道”的前提,“始”,強調了學的必要性,“知道”是通曉為人做事的道理,包括具有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正如荀子所言:“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保ā盾髯印駥W》)后句從反面說,人如果不學習,知識絕不是自然而然就會有的,換句話說,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這兩句講得實實在在,情寓理中,令人信服。

  五六兩句再深入一步,指出學習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寄希望于別人:“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边@是詩人根據自己的體會得出的結論。“萬事”有夸張意思,其實是提倡學習和做事要獨立思考,親身實踐,自己動手動腦,才能真正領悟和掌握。詩人反對人云亦云,迷信書本,博引他人。前人的思想和經驗,應在“己運”的基礎上予以吸收,他人的創(chuàng)造成果,只是他人的勞動結晶,并非自己的賢能,也須在“己運”的前提下予以借鑒,不能信手拈來。這種力求發(fā)展個性,獨辟蹊徑的治學精神,實在難能可貴。孟郊平素善于推敲,樂于苦吟,詩句追求瘦硬,力避平庸淺薄,可見這一主張也鮮明地體現在詩人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上。

  最后兩句在強調實踐出真知的基礎上,對青少年再加以鼓勵:“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這與漢樂府《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東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中的“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表達的觀點是一致的。這兩句以因果倒裝句寫為學要珍惜青春。前句寫珍惜青春,貴在“早為”;后句回答了“早為”的原因。詩人從“須”字入手,以“早為”立意,告誡人們,學習必須趕早,早一分覺醒,就早一分主動,也就早有作為。然后再用“豈能長少年”這一反問寫青春短暫,稍縱即逝,回答了“早為”的原因,反問有力,因果銜接。

  全詩以物喻理,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的哲理,文脈清晰,層次井然,體現了孟郊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文字力求達意,詩中雖然兩次出現“須”字,但并無贅意,卻恰恰有直抒胸臆之感,起到了強調作用,增強了勸勉的說服力。

  后世影響

  此詩后來經過改編被收入明代的兒童啟蒙書籍《增廣賢文》:“擊石原有火,不擊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但能依本分,終須無煩惱!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時隱居嵩山。近五十歲才中進士,任溧陽縣尉。與韓愈交誼頗深。其詩感傷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瘦硬。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有《孟東野詩集》。

【《勸學》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勸學》原文譯文賞析11-27

荀子《勸學》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7-05

顏真卿《勸學》原文譯文及賞析04-17

《勸學》譯文賞析07-06

荀況《勸學》原文及譯文12-22

《孫權勸學》原文及譯文03-07

《孫權勸學》 原文及譯文05-16

孫權勸學原文及譯文09-08

勸學原文的賞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