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行的散文
20xx年12月1日,古驛的嫩江城已被皚皚的大雪籠罩著,到處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潔白世界。今天的天氣雖不算冷,但仍有微風吹拂著。上午九時許,我決定騎自行車前往江北邊境的內蒙古自治區(qū)莫力達瓦旗---額爾和鄉(xiāng)的北部進行越野鍛煉。
走出縣城,向北望去,一片空曠,一片白茫茫,毫無遮擋。季節(jié)交替,轉眼,夏天天連水,水連天的雨季消失了,秋季的一片萬紫千紅也消失了,眼前只剩下綠葉落盡后的枝椏如皮肉消勁的肋骨,在微風中搖擺著,枯葉已被埋在深雪里,凍結著一場綠色的夢。
因天寒地凍,路上的行人幾乎沒有,除了南北穿梭的汽車在奔馳外,騎自行車的就我一人。由于平坦的水泥路面,騎起來快如飛,只聽著颼颼的風在耳邊刮過。當騎到額爾和鄉(xiāng)李屯時,穿越了李屯甘河大橋,向西進發(fā)。路面是水泥路鋪成的四米寬的公路。路的兩側是高山和森林及農田,風景極其壯觀。道路的坡度比較大,沒有行人走過,只遇見少量的機動車行駛。有趣的是,有個汽車司機路過我身邊時,探出腦袋,向我微微擺手微笑,我想可能是他為我的遠行感到奇怪的原因吧?極目遠望,在一片空曠的原野上,只見一個牧羊人,趕著羊群在放羊,那個原野的`畫面,象似被零散的星星一樣的羊群點綴著,仔細看來,像是構成了一幅黑白色的水墨圖畫,成為冬天里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
當行駛到約四十公里處,此時已是中午,因怕凍就沒有帶食物和水,又饑又渴,這時隱隱約約見到大山深處有一片房子時,心情無比興奮,終于看到人家了,看到徐徐的炊煙在升騰,當騎車來到該村附近時,迎面看到一座高大的坐北朝南的古老式大門,很壯觀,上面寫的是---宜和德達斡爾族民族村。兩側書寫著團結奮進,發(fā)展經濟的標語。大門前面,矗立著四只威武雄壯的雄獅石雕。進入門內,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條筆直的白色水泥路面,由南向北延伸著顯得整潔而高雅。路的兩側是現代化的路燈,造型極其美觀。民房一排排整潔地座落在道路的兩側,住宅全是天藍色的彩鋼瓦蓋,在白雪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墻的四周用瓷磚粘面,院墻則是塑鋼圍城的,不像普通的農村民房,和城市的別墅結構沒有什么區(qū)別。四周面臨一片柞樹林。整體看來,這是個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富裕村。
我走進一家超市,迎面而來的超市老板是一位三十來歲的女人,從五官上看,不像是漢人,詢問之后得知,該村全是少數民族----達斡爾族,也就是老人常說的江北的老達子。在老板的熱情接待下,我買了一個2元錢的面包,2元5角錢一瓶的啤酒,一小袋3元5角錢的火腿腸,簡單的充饑一頓。感覺,這里的物價,比街里的貴些。在進餐的過程中,女老板用生硬的普通話問道:“大哥,這大冬天的,很少有漢人到這里來,特別是騎自行車的就更沒有了,你一個人騎自行車,是來串親戚的?還是來會朋友的”?我笑著說:“都不是,我是出來鍛煉的。”老板伸出大拇指說:“這夏天和秋天旅游的很多,能在這大冷的天,跑出這么遠來鍛煉的,我還真沒見過,你真行”。我回答說:“小事一樁,我這一年多來,不論春夏秋冬,騎自行車可沒少走,北到莫力達瓦旗紅彥鎮(zhèn),南到雙山鎮(zhèn),東到科洛鎮(zhèn),西到臨江鄉(xiāng),都走習慣了。和她聊天中了解到,他們主要以種地為生,人少地多,經濟很發(fā)達,在村里沒有看到一臺自行車,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多,只在路上見到過幾個小青年,在談笑風生,走進眼前時,聽到他們說的全是少數民族語言—達語。給人的感覺,該地確是少數民族部落,很有風情和民族特色。該村的面積方圓為一公里左右,村里無積雪,無垃圾,東西南北道路筆直,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途經該村后,沿原來時的公路返回,此行路過隆華山和那日松少數民族風景區(qū),只因進入冬季,沒有游人。這次雪中行,往返行程約八十余里,時間四個小時左右。雖然路途遙遠,感到有些疲勞,但通過騎自行車這項有氧運動,不僅體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也欣賞到了北國冬季的自然壯美的風光!感到心情很舒暢!
【風雪行的散文】相關文章:
劉長卿風雪芙蓉山抒情散文11-10
魯迅故鄉(xiāng)行的散文09-27
重溫《琵琶行》散文09-29
錢塘湖春行散文06-26
描寫暴風雪的段落08-13
三行情詩經典散文11-06
劉長卿 風雪夜歸人01-10
靜守塵念,且行且惜散文10-04
杜牧的《山行》01-04
《琵琶行》的說課稿05-29